《富蘭克林自傳》三個特質,成就傳奇人生

2020-12-10 一紙閒話

你知道100美元正面肖像是富蘭克林,但是你知道為什麼會是他嗎?

這位傳奇的人物只讀了2年小學,他用84年時間,完成了幾代人的事業。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言之無物,行之不遠

1706年,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城一個小商人家庭。他有17個兄弟姐妹,富蘭克林是最小的兒子,他還有兩個妹妹。

因為家裡孩子多,沒有錢讓他們上學,父親只讓富蘭克林讀了兩年法語學校。富蘭克林腦瓜特別聰明,不久就從中等生升到優等生。之後被父親送去學了寫字和算數,當時富蘭克林的算數學得很不好,但卻練了一手好字。

父親估計富蘭克林讀書,富蘭克林在父親的書架上讀到了對他影響深遠的三本書:普魯泰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笛福的《計劃論》,馬瑟的《為善散文集》。

尤其是《為善散文集》對富蘭克林今後的為人處事大有影響。

因為喜歡讀書,退學後,父親便讓他去哥哥的印刷鋪當學徒。

富蘭克林回憶說,在那個求知慾望特別強烈的年紀沒有好好讀書是他的遺憾。但是在今後的日子裡,富蘭克林的勤奮,和嗜書如命補足了這個短板。

在富蘭克林學徒工作上手以後,便從其他學徒那裡借書來看,經常是晚上回家看了,第二天早上還回去。

為了看書,他該吃素食,這樣可以保持大腦思路敏捷。他利用中午大家吃飯,和周日的時間讀書。

在哥哥的鼓勵下,他學會寫詩,並出了兩本詩集,賣得非常好,這給了他更大的信心。之後又學著寫散文。他把那些有名的篇章挑出來,提煉出核心,合上書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再與原文對照。

由於數學沒有學好,有段時間富蘭克林專門研究數學的書。

只念了2年的小學的富蘭克林,在閱讀中填補內心沒有上學的缺失。讀書這個喜歡陪了他一生,他的作息表裡,每天中午是固定的讀書時間。

讀書,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才有了今後種種傳奇的成績。

1733年開始自學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 1747年通過各種電學實驗,在電學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1752年做天電傳蓄試驗——費城電風箏試驗;發明避雷針;1762年發明玻璃琴,流行歐美數十年;被牛津大學授予民法博士學位;等等(簡單列幾項)。

富蘭克林從哥哥的印刷鋪出來以後隻身闖費城,在那裡他認識了新朋友,並介紹他去了另一家印刷鋪。 由於富蘭克林的印刷技術好,得到老闆的賞識。

不久讀書帶來的好處又一次體現出來。在給姐夫的回信中,得到基思州長的誇獎,並且鼓勵他開辦印刷鋪。但父親拒絕了,他認為富蘭克林才十幾歲,還不足以立業。

但是沒過多久,富蘭克林還是同意了基思州長的建議,因為州長要投資給他,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於是富蘭克林起身去了倫敦,但沒有想到,基思州長失信了,他為了討好人們,給好多人畫過大餅。於是富蘭克林被困倫敦,一年半後才得以回費城。

二,為民服務,投身公益

年近30歲的時候,富蘭克林事業小成,便開始投身公益事業。也許是他小時候爸爸書架上那本《為善散文》發揮的作用,富蘭克林一直樂於為大家做點什麼。

他跟幾個夥伴開設了「講讀社」,一起讀讀書,發表發表意見,寫寫社論。「講讀社」活躍了很多年,之後有了分社。在富蘭克林做州長秘書期間,「講讀社」的社員們也有了不低的社會地位。

這時候,富蘭克林發現殖民地沒有像樣的圖書館,便和「講讀社」的社員們找了間出租屋,每人湊了幾本書,制定了借書規則。不久圖書館就運營起來有了名聲,其他地方也紛紛效仿。

富蘭克林的好友邦德醫生計劃辦一所醫院,以便收容更多的窮苦人。他四處籌款,人們問他:「這件事事富蘭克林知道嗎?」他說不知道的時候,人便回絕了他的請求。

邦德醫生只好求助富蘭克林,富蘭克林當然願意為醫院出一份力量。他的口碑已經在人群流傳,人們願意相信他。幾乎是一呼百應,他成了「公益事業」的代名詞。

富蘭克林回憶說,在當時,沒有任何一件事的成功,能像這所醫院給他帶來這麼多快樂。

富蘭克林看到美麗整潔的城市,一到下雨天地面泥濘不堪,尤其是市場裡面。於是他主張修路,之後有了「費城鋪路的議案」。人們享受到便利後,也願意為鋪路而納稅。這項議案在1757年通過。

富蘭克林做的事情都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人們也願意擁護他。

三,千錘百鍊出深山

富蘭克林84年的人生路,涉及了很多個領域,並且在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做公益,政治家,企業家,記者,科學家,領導人,…… 他的一生完成了幾個人的使命,他不是超人,是怎麼做到的?

富蘭克林每一個領域都不是淺嘗輒止,而是深度挖掘。他的時間都用來做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貪圖享樂。所以,他的一生比任何人都要豐富多彩。

童年時代,父親經常用所羅門的箴言教育富蘭克林:

「你若勤勉,你將站在君王的面前,而不是站在庸人面前。」

他借鑑了父親的話,並且一絲不苟的做了一生。於是,後來他真的站在5個國王面前,還曾跟一個國王共進晚餐。

富蘭克林一生勤儉,有段時間早飯吃雞蛋麵包,用便宜的土製碗。印刷鋪不忙的時候從不顧人,只妻子上陣幫忙。

富蘭克林總結了13條人生準則,每周做一條,十三周做一遍,一年可以做四個循環。

13條人生準則

富蘭克林雖然是商人,政治家,學者,但他沒有商人的市儈,政治家的狡黠,學者的古板。他一顆仁愛之心一切以市民利益出發,難怪會得到大家一致的擁護。

俗話說,言之無物,行之不遠。要想走的更遠,現在開始讀書吧。

相關焦點

  • 美好終究成就美好|閱享薈《人性的弱點》《富蘭克林自傳》
    趁著端午小長假,一鼓作氣讀完了久聞大名的《人性的弱點》和《富蘭克林自傳》。二沒想到,有著顯赫雞湯文特質書名的《人性的弱點》,竟然是一本建立於文獻梳理、調研訪談、案例論證等專業研究之上的實用工具書。真可謂,人不可貌相,書不可光看名字。三沒想到,這本首次出版於80多年前的舊作,《人性的弱點》書中的語言風格、寫作手法,竟然與當下網際網路時代如此契合,就算是被看作當下自媒體爆款文章的鼻祖也不為過。
  • 《富蘭克林自傳》富蘭克林人生的6個大智慧
    文/鏡曉嫻在豆瓣上,看到有人這樣評論《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大家都盛傳寫得很好的《富蘭克林自傳》就是這樣的?在其盛名之下看了,但文字太枯燥、故事性也不強,看了讓人沮喪。著名的13條戒律,也沒有細說他是如何用這個方法來修煉成長的,實在讓人不甘。」
  • 《富蘭克林自傳》:億萬青年的勵志經典
    說起班傑明·富蘭克林,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大名。但大部分人只知道他是個政治家,是美國獨立運動的領導者,《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其實除了政治家這一身份,他同時還是科學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會實業家,是舉世公認的"現代文明之父"。
  •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走向卓越
    那是因為你沒有讀過富蘭克林17年熬成的精神雞湯——《富蘭克林自傳》。這是一本影響了幾代美國人的勵志奇書,書中講述了一個只讀過兩年書的貧窮「屌絲」如何逆襲成為「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的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自傳》一書內容真實生動,文筆親切樸實。
  • 讀《富蘭克林自傳》這才是最成功的斜杠人士
    讀《富蘭克林自傳》《富蘭克林自傳》最近幾年關於斜槓青年這個話題被很多人提及,斜槓青年代表著有多種技能,多種收入渠道,幾條腿走路,有著足夠的安全感。富蘭克林是成功的出版商、文學家、政治家、發明家、慈善家、公益人士,他的人生可謂是傳奇中的傳奇,而他本人只接受過不到三年的學校教育,全靠後天自學成大業的奇才。通過《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解密富蘭克林精彩傳奇的一生。
  • (今日推薦)富蘭克林自傳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託馬斯·傑斐遜(美國第三任總統) 我的孩子,如果你對富蘭克林的作品不懷崇敬之情,我就剝奪你的繼承權。 ——西德尼·史密斯(英國傳奇海軍上將) 研究了富蘭克林的傳記,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為什麼這位美國人民獻給全人類的偉大人物能受到普遍的尊敬和欽佩。
  • 每周一書:《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是一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歷經兩百餘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它包含了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善與美的道德真諦,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班傑明·富蘭克林生於1706年,卒於1790年,他的一生幾乎貫穿了整個18世紀。本書被作者稱為回憶錄,第一部分主要是富蘭克林1771年寫給兒子的書信,其餘部分寫於隨後的19年間,直到他臨終的那年才完成。本書雖未完整地展示他思想的深度和成就的廣度,但仍被視為一部自傳傑作和美國文學的一座豐碑。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33本·班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是美國傳記文學的開山之作,而且還使自傳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學體裁。它是一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歷經兩百餘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它包含了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善與美的道德真諦,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這本書告誡了人們遠離陋習,遠離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 《富蘭克林自傳》三流大學畢業,什麼讓你實現人生躍遷?
    100美元正面肖像人物,不是林肯,不是柯林頓,而是他——班傑明·富蘭克林。他會多種語言,是《獨立宣言》起草人,是美國革命重要領導人之一,創辦學校,醫院,報社,他是政治家,發明家,作家,記者,等等。他的每一重身份都一個傳奇經歷。
  •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筆記
    其實這本自傳是我從別的作者書中得知富蘭克林最經典的「十三個美德明目」而買後認真閱讀。在此,不妨先把最先引導我讀的內容先放在此處:一,節制。飯不可吃脹酒不可喝高二,緘默。可以看出富蘭克林是一個嚴格自律,不斷復盤,快速成長,說到做到的一位偉人並且做事很有計劃性,這一點是非常令我敬佩的,以至於我連忙買他的自傳來看,想從中學到更多的新知識和認知。
  • 《富蘭克林自傳》:年少輕狂,才華初顯
    班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他出身貧寒,只念過兩年書,通過自身刻苦自學,堅持不謝的努力奮鬥,成為了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人類道德與理性的最佳詮釋者,同時,他還是政治家、科學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會實業家。這本書是富蘭克林晚年根據自己的經歷寫成的自傳。
  • 富蘭克林的4個方法拯救你
    很可惜,因為作者的突然病逝,自傳並未完成,留給人們一個大大的遺憾,如果他能把自傳寫完,人們就會更加了解這位美國精神人物的傳奇一生和高尚品格。雖然本書只講述了富蘭克林從出生到51歲的事情,但在書中,他善良、律己、友好、謹慎、堅韌不拔,感染著每一個讀者,他的待辦清單和十三道德戒律至今影響著千百萬人。
  • 讀《富蘭克林自傳》談改變個人習慣
    近段時日,我反覆拜讀了《班傑明.蘭克林自傳》這本書。在本書中,描述了富蘭克林一生的經歷,有成功的經驗,有對失敗的總結,有待人處事的人生智慧,有好學不倦、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自我雕琢。當然,富蘭克林是聞名於世的傑出人物。
  • 金秋十月的閱讀推薦書目——《理想國》、《富蘭克林自傳》
    書名: 《富蘭克林自傳》 作者: Franklin, Benjamin 關於《富蘭克林自傳》 作為美國現代第一部自傳,《富蘭克林自傳》在美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 《富蘭克林自傳》:為什麼懂得了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以為傑出而又功勳卓著的人物。看看他頭上的光環吧:作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更讓人們驚奇的是,富蘭克林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竟然出身貧寒家庭,而且只上了兩年小學就輟學,10歲時在父親的印刷廠當學徒。所以,富蘭克林的輝煌成就,與他個人的刻苦自學是分不開的。
  • 《富蘭克林自傳》:一個窮小子的創業奮鬥史
    美國總統託馬斯傑斐遜曾這樣形容富蘭克林:「在我的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出生時比我們中最窮的人還要窮,但他擁有不以自己的窮困為恥的勇氣,並憑藉這勇氣成為了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最出色的人。
  • 如果你正迷茫,不妨讀讀富蘭克林這兩段語錄,直言不諱,卻很現實
    富蘭克林家境貧寒,家中有17個孩子,而他是最小的一個,雖然他從小就展現了讓自己不俗的聰明才智,但是因為家庭的緣故,在10歲的時候,富蘭克林就輟學幫助父親維持生計,富蘭克林都在印刷廠打工了10來年,在這期間他省吃儉用,將錢拿來買書,從而充實自己。到了24歲的時候,富蘭克林進行了自主創業,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印刷所。
  • 《富蘭克林自傳》一個最能代表「美國夢」的人
    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書是《富蘭克林自傳》,對於富蘭克林,我最初的印象就是中學課本上,他在雷雨天放風箏的形象。再後來,我開始接觸「價值投資」以後,從投資思想家查理·芒格那裡聽到了很多關於富蘭克林的英勇事跡。
  • 《徐穀倉自傳》講述染整人的傳奇人生(三)
    上接:《徐穀倉自傳》講述染整人的傳奇人生(連載一)《徐穀倉自傳》講述染整人的傳奇人生(連載二)
  • 只上過兩年學的富蘭克林,是如何成為那個時代風雲人物的?
    世上還真有這樣的人,只上過兩年學的他在各個領域都有所建樹,他的一生也經歷了無數個故事,每一個故事對他的人生成長都是一次歷練,也為今後的成功做了完美鋪墊。富蘭克林的故事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什麼才叫「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