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昍爸
1
1950年,一個名叫圖靈的人提出了一個用於測試機器是否具備智能的方法:一群人(測試者)和一臺機器(被測試者)分別位於不同的房間,測試者可以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和顯示器)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只要有30%的人類測試者在5分鐘內無法辨別和自己對話的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可以被認為具有智能。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圖靈測試。圖靈當年預言,到2000年,一定會有機器通過圖靈測試,而現實比圖靈的預測遲到了14年。
為什麼?因為能成功騙過人並不簡單。機器不僅要具備人的優點,還得要模仿人的弱點。相比於機器,人的弱點之一就是算的慢,且容易出錯。
試想,如果測試者問:76×76=?假如機器真的具備智能,那麼為了讓人類測試者相信它是人,它就不會瞬間給出正確的答案,而是會故意拖延幾秒,甚至偶爾有意給一個錯誤的結果。
然而,現實正變得越來越戲劇化。隨著「肌肉記憶」教育的大力推行,很多人都已經會背100以內的平方數。再次被問到類似於上面的問題,機器完全可以不必太過糾結。因為,人類測試者已然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可以秒答這類問題。
2
我們小時候的期中考試,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但時過境遷,三十年後的期中考試,從家長到孩子,一個個都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這次的期中考試終於結束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稍微舒了一口氣。但有些人的人生,卻永遠地畫上了句號。
最近,江蘇的南京、丹陽和揚州相繼發生孩子因學習壓力過大而導致的家庭慘劇,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一個人,對整個社會來說,只是十四億分之一,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全部。
3
這些事件的發生地江蘇,是GDP總量雄踞全國第二、讓許多人都羨慕的富饒之地。
但江蘇還有它的另一面:地獄模式的高考。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在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的號召下,經濟正飛速發展,GDP總量坐二望一。
但南京的中小學教育在江蘇卻一直處於極度尷尬的位置。前些年,南京的家長也過了一把素質教育的癮,但結果是高考成績長期被一眾蘇南蘇北的縣中吊打。
所以,這幾年南京人想明白了:明明是丫鬟的命,就不能得公主病。沒有北上的出身,就老老實實和其它十二地市拼高考。29中憑藉引進的縣中模式率先突圍,在今年的高考中異軍突起。可以預見,後續許多學校將會跟進。
我想起了十幾年前坐火車回北京時,有一隊從北京來江蘇某縣城中小學考察學習的教師們的對話。其中有一位老師一針見血:無他,就是死楸。
這幾年,南京的培訓市場急劇擴張。樓下的商業廣場,前幾年開了一家學而思,後來擴大為兩個門面,去年又增加了一個門面。原本冷清的一條馬路,如今每到晚上20:30以後以及周末放學時都變得擁擠不堪。
大學門口的一家中型商城,從13年開業後,店鋪開開關關,一直都很冷清。直到最近我再次走進去,發現整個兒已經改頭換面:清一色的培訓機構。一到傍晚和周末,每家門口都擠滿了家長。
然而,目力所及還不足以說明軍備競賽的緊張程度。和一些家長的聊天得到的一些事實才讓我對現實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許多孩子在進入四年級以後,每周的課外補習班數量多達六、七個。原本屬於孩子的周末完全被擠佔,小學生每天晚上作業做到11點多的比比皆是。而今,軍備競賽的戰場已經蔓延到了3歲的孩子。
結果是,孩子覺得苦,家長也覺得冤。明明原來是個淑女,卻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變成了河東獅。
也因此,家庭關係變得愈發緊張,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心理問題。聽說興趣愛好可以調節一個人的心理。可是,逼得太緊,哪還有興趣愛好?
我曾經當過兩年的大學班主任。我給每個剛踏入校園的學生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選擇計算機專業?結果一半的人回答並不了解計算機專業,還有約1/3的人回答因為就業好,只有很少的學生是真正因為喜歡而選擇了這個專業。
家長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在為孩子的未來考慮。可卻不知,沒有快樂的童年,就很難有幸福的人生。
4
市面上的眾多培訓機構依然在鋪天蓋地地灌輸提分秘訣,類似「108個知識點,36種解題套路」之類的宣傳廣告不絕於耳,且很有市場。從閱讀、作文再到速算,連偽裝的外衣都不要了,直指一個字:快!
以解數學題為例,當我在一個群裡反對過度追求解題速度,而更應追求試錯和探索的過程時,某個「專業從業人員」甩下一句話:你的經驗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課堂了,你也不再適應現在的考試了。或許他說的沒錯,兩分鐘倒計時做一道數學題,我可能還真幹不來。
在這樣的教育競賽下,我們孩子確實變得越來越「博學」,解題速度越來越快。但他們失去的,卻是無法重新來過的快樂童年,以及更深層次的東西。
現在的教育,似乎正在培養一批可以通過被我稱之為「逆圖靈測試」的人。這個測試把一群機器(測試者)和人(被測試者)分別置於不同的房間,機器可以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如果人類可以讓機器誤以為自己是機器,那麼就通過了測試。
可以想像,通過這樣的測試對人類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記憶量和速度!
但是,這樣的教育,似乎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我們所培養的,越來越像一臺臺沒有感情的機器。而分數,就是一切程序唯一的優化目標。
5
有人留言問:但有什麼能替代分數?
我回答:活著。
讓孩子好好地活著,讓我們自己好好地活著。讓我們一起,更有意義地活著。
昨天,四歲半的女兒問我:為什麼月亮有的時候是胖的,有的時候是瘦的?是不是有兩個月亮啊?
我本來想給她科普一下相關知識,但話到嘴邊又改了。
我:對,有一個胖月亮姐姐和一個瘦月亮妹妹。
女兒:但是,為什麼她們不同時出現呢?
我:因為她倆約好了每半個月輪流負責到很遠的地方去照顧行動不便的月亮奶奶,所以只能留下一個。
作者簡介:昍爸,曾獲得全國初中和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江蘇賽區第一名,高考數學滿分,現為大學計算機專業教授。平時愛好數學,開設有公眾號xuanbamath,並著有《給孩子的數學思維課》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