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教育,要讓我們的孩子以命相搏?

2020-11-20 高考數學滿分的數學經

本文作者:昍爸

1

1950年,一個名叫圖靈的人提出了一個用於測試機器是否具備智能的方法:一群人(測試者)和一臺機器(被測試者)分別位於不同的房間,測試者可以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和顯示器)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只要有30%的人類測試者在5分鐘內無法辨別和自己對話的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可以被認為具有智能。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圖靈測試。圖靈當年預言,到2000年,一定會有機器通過圖靈測試,而現實比圖靈的預測遲到了14年。


為什麼?因為能成功騙過人並不簡單。機器不僅要具備人的優點,還得要模仿人的弱點。相比於機器,人的弱點之一就是算的慢,且容易出錯。


試想,如果測試者問:76×76=?假如機器真的具備智能,那麼為了讓人類測試者相信它是人,它就不會瞬間給出正確的答案,而是會故意拖延幾秒,甚至偶爾有意給一個錯誤的結果。


然而,現實正變得越來越戲劇化。隨著「肌肉記憶」教育的大力推行,很多人都已經會背100以內的平方數。再次被問到類似於上面的問題,機器完全可以不必太過糾結。因為,人類測試者已然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可以秒答這類問題。


2

我們小時候的期中考試,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但時過境遷,三十年後的期中考試,從家長到孩子,一個個都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這次的期中考試終於結束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稍微舒了一口氣。但有些人的人生,卻永遠地畫上了句號。

最近,江蘇的南京、丹陽和揚州相繼發生孩子因學習壓力過大而導致的家庭慘劇,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一個人,對整個社會來說,只是十四億分之一,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全部。


3


這些事件的發生地江蘇,是GDP總量雄踞全國第二、讓許多人都羨慕的富饒之地。


但江蘇還有它的另一面:地獄模式的高考。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在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的號召下,經濟正飛速發展,GDP總量坐二望一。


但南京的中小學教育在江蘇卻一直處於極度尷尬的位置。前些年,南京的家長也過了一把素質教育的癮,但結果是高考成績長期被一眾蘇南蘇北的縣中吊打。


所以,這幾年南京人想明白了:明明是丫鬟的命,就不能得公主病。沒有北上的出身,就老老實實和其它十二地市拼高考。29中憑藉引進的縣中模式率先突圍,在今年的高考中異軍突起。可以預見,後續許多學校將會跟進。


我想起了十幾年前坐火車回北京時,有一隊從北京來江蘇某縣城中小學考察學習的教師們的對話。其中有一位老師一針見血:無他,就是死楸。


這幾年,南京的培訓市場急劇擴張。樓下的商業廣場,前幾年開了一家學而思,後來擴大為兩個門面,去年又增加了一個門面。原本冷清的一條馬路,如今每到晚上20:30以後以及周末放學時都變得擁擠不堪。


大學門口的一家中型商城,從13年開業後,店鋪開開關關,一直都很冷清。直到最近我再次走進去,發現整個兒已經改頭換面:清一色的培訓機構。一到傍晚和周末,每家門口都擠滿了家長。


然而,目力所及還不足以說明軍備競賽的緊張程度。和一些家長的聊天得到的一些事實才讓我對現實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許多孩子在進入四年級以後,每周的課外補習班數量多達六、七個。原本屬於孩子的周末完全被擠佔,小學生每天晚上作業做到11點多的比比皆是。而今,軍備競賽的戰場已經蔓延到了3歲的孩子。


結果是,孩子覺得苦,家長也覺得冤。明明原來是個淑女,卻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變成了河東獅。


也因此,家庭關係變得愈發緊張,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心理問題。聽說興趣愛好可以調節一個人的心理。可是,逼得太緊,哪還有興趣愛好?


我曾經當過兩年的大學班主任。我給每個剛踏入校園的學生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選擇計算機專業?結果一半的人回答並不了解計算機專業,還有約1/3的人回答因為就業好,只有很少的學生是真正因為喜歡而選擇了這個專業。


家長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在為孩子的未來考慮。可卻不知,沒有快樂的童年,就很難有幸福的人生。


4


市面上的眾多培訓機構依然在鋪天蓋地地灌輸提分秘訣,類似「108個知識點,36種解題套路」之類的宣傳廣告不絕於耳,且很有市場。從閱讀、作文再到速算,連偽裝的外衣都不要了,直指一個字:快!


以解數學題為例,當我在一個群裡反對過度追求解題速度,而更應追求試錯和探索的過程時,某個「專業從業人員」甩下一句話:你的經驗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課堂了,你也不再適應現在的考試了。或許他說的沒錯,兩分鐘倒計時做一道數學題,我可能還真幹不來。


在這樣的教育競賽下,我們孩子確實變得越來越「博學」,解題速度越來越快。但他們失去的,卻是無法重新來過的快樂童年,以及更深層次的東西。


現在的教育,似乎正在培養一批可以通過被我稱之為「逆圖靈測試」的人。這個測試把一群機器(測試者)和人(被測試者)分別置於不同的房間,機器可以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如果人類可以讓機器誤以為自己是機器,那麼就通過了測試。


可以想像,通過這樣的測試對人類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記憶量和速度!


但是,這樣的教育,似乎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我們所培養的,越來越像一臺臺沒有感情的機器。而分數,就是一切程序唯一的優化目標。


5

有人留言問:但有什麼能替代分數?


我回答:活著。


讓孩子好好地活著,讓我們自己好好地活著。讓我們一起,更有意義地活著。

昨天,四歲半的女兒問我:為什麼月亮有的時候是胖的,有的時候是瘦的?是不是有兩個月亮啊?


我本來想給她科普一下相關知識,但話到嘴邊又改了。


我:對,有一個胖月亮姐姐和一個瘦月亮妹妹。


女兒:但是,為什麼她們不同時出現呢?


我:因為她倆約好了每半個月輪流負責到很遠的地方去照顧行動不便的月亮奶奶,所以只能留下一個。


作者簡介:昍爸,曾獲得全國初中和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江蘇賽區第一名,高考數學滿分,現為大學計算機專業教授。平時愛好數學,開設有公眾號xuanbamath,並著有《給孩子的數學思維課》一書。


相關焦點

  • 是什麼樣的教育,竟要我們的孩子以命相搏?
    機器不僅要具備人的優點,還得要模仿人的弱點。相比於機器,人的弱點之一就是算的慢,且容易出錯。 試想,如果測試者問:76×76=?假如機器真的具備智能,那麼為了讓人類測試者相信它是人,它就不會瞬間給出正確的答案,而是會故意拖延幾秒,甚至偶爾有意給一個錯誤的結果。 然而,現實正變得越來越戲劇化。
  • 孕媽明知生育危險,卻依然選擇以命相搏,到底是「母愛」還是自私
    不僅如此,就連一些所謂的民間偏方也相信,為懷孕備受折磨,等好不容易迎來一個小生命後,可能還需要以命相搏。孕媽明知生育危險,卻依然選擇以命相搏,到底是「母愛」還是自私為何有些孕媽明知生育,卻依然選擇以命相搏呢?
  • ​堅持母乳很難,多少媽媽以命相搏!
    因為要陸續排膿,乳房傷口不能縫合,需要用紗布塞進傷口吸膿,吸完後再上藥,上藥時不能打麻醉劑。她告訴我,那種痛苦比生孩子還疼,這輩子不想有第二次!後來傷口好了,她乳房上留下了一個永遠的創口,她說像一張難看的大嘴,提醒我母乳時受的罪。朋友玲,哺乳期間得了胃潰瘍和胃炎,吃不下東西,好不容易吃點就抱著馬桶吐得翻江倒海。
  • 《嫌疑犯X的獻身》暗戀「有毒」:中年男人的痴情,只能以命相搏?
    石神之所以願意這樣做,是因為在他近40年的人生中,這是他唯一一次真正動情,為了這份「動情」,他願意以命相搏。 接下來的一切,靖子都按照石神的布置去做,這個時候她只有他可以依靠,雖然她並不確定他為何要幫她,而且對他的相助,隱隱有些不安感。
  • 雲南熱氣球乘務員高空墜亡:沒有哪份工作,值得你以命相搏
    這個工作他已經幹了上百遍了,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冷風直呼,他都要帶領遊客飛上高空。小王的工作有點危險,每次出門前,家人都要反覆叮囑:多注意安全啊,今天風大,我們擔心你。可是小王總是安慰家裡:放心,安全著呢,等我回來。
  • 不過是以命相搏,金庸不懂我的俠義
    這個刺客所要刺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趙王無恤,刺客的名字叫作豫讓,是晉國智氏的家臣。他的屍體就伏在橋下,如同一條死狗一般,卑微、寒酸、醜陋而僵直,但沒有人肯收殮他。350年後,一個叫司馬遷的人為他流淚,將他寫進了自己的書裡。
  • 我們要什麼樣的教育
    現在的教育太可怕了,學生除了為考試拿結果,別的什麼都不幹了。我在小學的時候,有春季長跑,秋季運動會,跳大繩比賽,小繩比賽,毽子比賽。體育課還踢足球,教我們打籃球。每年還有一次文藝匯演,學校經常組織看電影,主要都是愛國主義電影,培養我們從小愛國。
  • 五行命相查詢 五行命相查詢表
    想要知道自己的五行命相去看,那麼基本都是從一個人的姓名,還有就是出現的公曆時間,農曆,而這些都是直接中和判斷出來,就是可以直接知道了自己的五行命相了
  • 唐代第一大牛人韓愈——一介書生獨闖敵營,為萬民以命相搏
    但要說誰最牛?當屬韓愈。看看這些名人的稱讚吧!裴度:昌黎韓愈,僕知之舊矣,其人信美材也。白居易,「學術精博,文力雄健」李翱:翱昔與韓吏部退之為文章盟主,同時倫輩,惟柳儀曹宗元(柳宗元)、劉賓客夢得(劉禹錫)耳。劉禹錫,「高山無窮,太華削成。
  • 我們的教育需要樹立什麼樣的質量觀?
    然而值得警醒的是,對於教育的GDP,也就是單純意義上的質量,人們還情有獨鍾,似乎還樂此不疲,各方面外部因素更是推波助瀾,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在當下,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的是,我們所追求的質量是不是僅是分數和成績,好的教育所需要的質量究竟是什麼樣的質量?第一,綠色的質量。
  • 今天,我們應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那是因為我們焦慮啊!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擔心孩子經不起明天激烈的競爭,擔心孩子以後所有的一切。這擔心,讓我們在孩子培養、教育道路上,拼命地追趕,甚至連靜下來、好好想一想的時間都沒有。然而,當我們看到上面,因家長焦慮而帶來的對孩子種種傷害的惡果時,你,還敢焦慮嗎?我們不能焦慮。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生命因健康而絢麗多彩,教師和家長的在教育孩子們「強身」的同時,更要強調「心靈的健康和強大」。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我認為,教育有三個層面。教育要培養受教育者的世界觀和人格。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 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沉思,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教育?
    這個孩子這麼會讚美別人,我第一次被驚到了。給我孩子做了十幾年的飯菜,也沒聽到啥讚譽的話。被讚美的感覺的確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不少。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西紅柿炒雞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湯,我們邊吃邊聊,非常開心。吃完飯,兩個孩子依舊在聊天,我開始收拾碗筷,美國女孩連忙站起來對我說:「Can I help you?」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變革?
    但是從全球範圍看,許多國家的教育卻步履蹣跚:許多孩子依然生活在概念化抽象化的書本中,對飛速變化的世界無動於衷。  在智能化時代,我們的工作需要什麼樣的新本領?   不過,即使教育能極大地提高人的能力和創造性,那也並非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能力只是工具性的手段。我們的教育應圍繞孩子靈魂的成長而展開,這才是教育的終極旨趣。  所謂靈魂,即人的價值追求、自我意識、倫理意識。換言之,就是我們的教育要提倡、鼓勵孩子們追求什麼,幫助孩子們如何認識自我,怎樣對待他人、社會、自然。
  • 佛教破解命相風水的千古之謎
    ▲ 正確看待命相風水(資料圖)命相、星相以及風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傳說,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時,也就是當宇宙存在的同時,就已形成了他們的原理。以佛教的觀點看來,對於命相、風水之術,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為他們雖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是絕對的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無大患;所以,釋迦世尊禁止弟子們從事星相、風水、卜筮等的行為,但也沒有反對他們的存在。
  • 究竟什麼樣的教育適合自己孩子?
    各位家長,當資本進入在線教育,我們要有慢慢適應他們的心理準備,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你仍然可能會被這些廣告所「勾引」,而選擇去消費或者正在消費。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是你孩子需要的呢?這個話題太大,我想可能很少或者幾乎沒有人能把這個問題回答清楚,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世上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靈魂。所以自古才有因材施教的說法。
  • 曹文:我們的高度決定孩子的高度,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必須自己先成為...
    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未來三十年,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精英人才?曹文:30年前的我們能夠想到30年後生活的這個時代需要什麼人才嗎?完全想像不到。所以在現在想像30年後可能更難,因為迭代、發展更加飛速。
  • 盛興中英文學校初中部體驗文搏3D列印科普研學教育基地
    探索3D列印黑科技,提升科學素養清遠盛興中英文學校初中部2020年秋季研學活動體驗「文搏3D列印科普研學教育基地」20201022      探索3D列印黑科技,提升科技素養,開展3D列印科學普及教育,了解3D列印科普知識、應用案例及列印操作,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體驗中收穫3D科普知識,開拓思維,提升自身的創新力、創造力、想像力和思維力。親身體驗3D列印技術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改變。
  • 中國父母教育真相: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文化程度不高,在我看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支持他好好學習,以後不要步上我們的後塵,所以當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卻不珍惜的時候我是非常生氣的。當時我是不敢相信的,不敢相信能夠通過媽媽的學習來改變孩子,但每天看到孩子這樣的狀態,我決定要去賭一把。
  • 什麼樣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好的?
    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教育方式不大,那麼就會使孩子的一生受到不良影響。好的家教並不一定要求父母親的學歷有多高。並不完全在於對孩子從小的要求是否嚴格。而更多的是言傳身教是否做得很好。通常都是父母,望子成龍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