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朋友圈說免費領卡,現場卻被要求交1000押金,健身房:明明是888
免費領卡,免費送東西,像這類的事情應該有很多,而且大傢伙也特別願意去免費領取這些東西,但是,紹興的裘先生卻說,他就是因為免費領卡被套路了。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樣的套路。
裘先生說,他在朋友圈裡看到一條廣告是一個健身房發的,對方表示加某某某就可以免費領取一張價值1980元的遊泳健身卡,但是僅限前88名,廣告中還他別強調不會騙人。裘先生看了很是心動,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加了對方好友以後多次詢問,是否真的不要錢就可以健身,對方都明確回答,不需要。於是第二天大早,裘先生就趕到這家健身會所領取會員卡,現場排隊的人不少,輪到裘先生後,他終於知道了對方的套路。
銷售人員告訴裘先生,他們的健身卡是免費的,但是領卡之前要交1000塊錢的押金。交了押金以後,去他們那裡鍛鍊次數達到120次以後押金才會返還。裘先生說當時和銷售聯繫的時候,對方明明說不用交錢的,而且朋友圈的廣告裡邊也沒有說要交押金,他覺得被騙了。因為鍛鍊120次的話,按每星期2次的頻率來說也是一年以後的事情,誰知道這期間會發生什麼?萬一對方關門了怎麼辦?
記者和裘先生一起來到健身會所了解情況,對方說押金不是1000元,而是888,這個押金是個保障。萬一顧客在他們會所發生碰撞之類的受傷了或者將他們的器械弄壞的怎麼辦?至於為什麼廣告裡邊不說清楚,負責人表示,客戶到了店裡再說不是一樣的嗎?又不會強制辦卡,而且確實也是免費送卡的。
記者對於這件事情問了律師,律師說在他看來,健身會所的做法涉嫌虛假宣傳,因為經營者在做一些宣傳時應該對一些細節尤其是對消費者受到權利限制的額外條款應該全部寫清楚。記者了解到,當天辦卡的人只收到了收據,沒有籤訂具體的合同。這些辦卡的客戶要注意維權,因為健身房的返還押金說法只是扣頭承諾,如果最後出現問題,沒有書面合同很容易造成糾紛。
對於這件事情,作者有幾句話要說
首先,押金這個事情應該提前給消費者說明,就算之前廣告中沒有說明要交押金這件事情,但是,在之後消費者問了以後就應該說明,而不是打馬虎。
其次,押金返還合同確實應該存在,就像裘先生說的,退押金也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當時承諾的到底能不能兌現,是不是還會承認都是另一說,消費者應該要求對方將事情以合同的方式寫明。
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材料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