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京東為什麼需要購物車?

2020-12-2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與拼多多天生沒有購物車功能相比,京東、淘寶等購物軟體從一上線就有購物車功能。購物車功能對京東來說,具有什麼作用呢?未來京東還需要購物車嗎?本文作者為我們分析了購物車的前世今生,為我們解答了京東為什麼需要購物車。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一開始是沒有購物車的,當然現在也還沒有,只有「商品收藏」提供類似購物車的合併支付功能。

而京東仿佛一生下來就有購物車,曾經是用戶下單的必經之路(以前京東的商品詳情頁沒有「立即購買」按鈕,所有的商品都得先加入購物車才能結算下單),現在也是京東APP核心tab入口之一,肩負大盤轉化的重任。

為什麼購物車對京東如此重要?未來京東還需要購物車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購物車的前世今生。

一、購物車的誕生

線下場景是有購物車的,大家去大型商超購物時,往往在入口會推著空購物車一路邊逛邊挑,最後推著去收銀臺結帳;而如果是去小賣部便利店,卻沒有購物車,人們來就是買瓶水買包煙,隨手拿上就走。

由此可見,購物車的核心能力是「合併支付」,解決的是多件商品同時支付的問題。

除了合併支付之外,一個大大的購物車會方便用戶在超市閒逛時隨手放入感興趣的商品,這些商品不一定真的會買,可能會多放入幾種類似的品種,最後選中心儀的一種來結帳,其他的就放棄結算。

這引申出購物車的另一大核心能力「商品存儲」,為的是方便用戶對比商品,更好決策。

到了京東這個線上超級購物中心,購物車不僅延續著線下已有的合併支付和商品存儲功能,在線上場景中還背負著更重要的意義。

二、購物車對貨架式電商的意義

貨架式電商是指用戶帶著明確的購物訴求,像在線下超市購物一樣,直奔商品所在的貨架區域進行購買。

京東就是典型的貨架式電商,尤其是早期的京東,購物群體以男性為主,銷售品類是3C電子書籍百貨等標品,此時人均停留時長是很短的,大家來了京東之後直接搜索、商詳、加車、結算,兩分鐘完事,就等著京東小哥送貨上門。

那麼像京東這樣自營起家的電商,在擴張發展過程中有什麼痛點呢?

看看GMV和淨利潤這兩個指標就好,前者代表電商的增速,GMV增速越快,成長性越好,這個階段拿虧損換規模,有投資人給你出錢;到了後面增速放緩,企業進入成熟階段,投資人就要看淨利潤了,能長期掙錢的公司才是好公司嘛。

先說GMV,拆開來看:

GMV=用戶數*單次客單價*購買頻次=用戶數*生命周期購買力

用戶的購買力或者客單價對GMV影響很大。

從宏觀上講,京東前期從3C拓展到大家電,到後面做百貨、做生鮮、做美妝、做服飾,一次次拓展品類,就是為了提升用戶在京東平臺上的購買力。

原來在京東只買手機,平均一年花2000,現在手機、空調、護膚品都在京東上買,一年就得花10000。而從微觀上看,提升單次客單價的主要陣地就在購物車,核心抓手是優惠和促銷:

三、購物車決定了用戶的促銷體驗

不浮誇地說,京東的促銷和優惠可能是所有電商平臺裡最為複雜的。

首先,京東是自營起家的電商,自採自銷自配送,所以需要滿足一定門檻才能免運費,於是京東多了別家電商沒有的湊運費促銷。

其次,所有的京東自營商品都放在「JD 京東自營」一家店鋪下,在這樣巨大的自營sku體量下,一級促銷類型有滿額、滿件、滿贈、滿減送、換購,二級促銷有跨品類、跨店鋪、單梯度、多梯度、每滿減、每滿折、每滿贈等等,非常複雜。

促銷類型特別多,每個sku下面還可以同時生效多個促銷,在大促的時候算促銷、湊促銷真的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提升客單價而服務。

舉個例子:

這京東買了一桶食用油80塊,為了免運費,又買了些廚房調料湊到了100,客單價提升25%;此時突然發現湊運費的醬油買二贈一,心裡癢乾脆一塊下單客單價到了120,提升50%。最後看到京東生鮮正在打折,搶優惠券滿299-150,湊到300出頭打完折實付160,客單價提升100%。

上面的流程映射到用戶的APP操作如下:

家裡沒油了,打開京東進入購物車,發現之前加車的食用油降價了五塊,準備下單,但不想付運費,點擊購物車的「湊運費」入口,選中一個20塊錢的醬油,湊到100。

返回購物車,發現醬油上又提示買二贈一,於是點擊進入醬油商詳,看了下不僅有這個優惠,還可以領299-150的優惠券,於是領券湊單結算一氣呵成,心滿意足關掉京東APP。

不難發現, 用戶的湊單的動機和行為,以及整個湊單過程的體驗(湊單體驗決定了用戶湊單的成功率,影響下單轉化)都發生在購物車這個場景,購物車為湊單而服務,為提升客單價而服務。

四、購物車是購物需求的緩衝區

京東的促銷這麼強勢,購物車的存在就顯得異常重要,因為需要購物車來調節和緩衝用戶和促銷之間的直接交互。

如果把用戶日常的消費需求比作河流的話,那購物車就是河上的湖泊和大壩,配合大促來管理調節用戶一年到頭的消費需求。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首先在空間上,購物車就是為了解決用戶需求不均勻的產品方案,用戶不會一次一件地買,而是有時候買幾件、有時候買一件,但有了購物車之後每次都是支付一次。

在時間上,由於促銷(比如雙十一、618)等原因,帶來價格的不均勻,進而使得用戶的需求也變得不均勻起來,此時就需要購物車這樣的產品,能把用戶長時間積累的需求存儲起來,在大促時一次釋放。

舉個例子:用戶的手機買了兩年該換了,此時是五月中旬,很自然用戶就會想到再等等,等到618大促時,降降價、打打折再搶搶券,會比現在直接買划算不少;於是就會先去各自種草、商詳瀏覽,加購物車;等到大促之時,再決策拔草。

如果沒有促銷帶來的價格變化,用戶需求是均勻的話,就不太需要購物車來積累需求來,比如拼多多就是通過百億補貼來使得商品價格穩定,用戶隨時來買都是最低價,自然不用加入購物車觀察價格。

五、小結

在可預見的未來,京東這類貨架式電商依舊需要購物車現有的核心能力:存儲商品直至促銷,提供合併支付的能力並提升湊單體驗。

而購物車還是會一如既往兩步走:一邊服務好大促,做好促銷決策;一邊提升操作體驗,提升購物轉化。

作者:陳才源,京東產品管培生,公眾號:陳才源

本文由 @陳才源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產品思考:為什麼京東購物車可以比淘寶多裝60件?
    編輯導讀:京東和淘寶兩款購物APP的購物車限制之前一直是120件,但這次雙十一,為了滿足用戶加購的需求,京東的購物車容量從120擴展到了180件,但是淘寶卻沒有這麼做,為什麼?本文作者從產品角度對這個問題展開了分析解答,一起來看看。
  • 京東商城如何將商品加入購物車
    很多人喜歡逛京東秒,這個時候難免會看到自己一些很喜歡的商品,但是帳號上錢不夠,這個時候就很需要考慮將商品放在自己的購物車,有錢了或者有時間了在去購物車購買,那麼怎麼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呢?要想能夠收藏或者說將商品加入自己的購物車的話,必須先登錄自己的京東帳號。
  • 京東搶購時,如何把要搶的手機添加進購物車?
    其中就有幾個手機廠商藉助京東這個平臺,來營銷手機。但都是學的小米的老套路:預約——搶購。而在京東的搶購,網絡傳言說把要搶的手機事先添加到購物車裡,可以大大提升搶購的成功率。那麼如何把要搶購的手機添加進購物車呢?首先登錄百度,搜索京東關鍵詞,點擊【百度一下】。點擊圖片中京東網站的連結,進入京東官網。在搜索欄搜索你想要搶購的手機,比如搜索最近比較火的3c。
  • 京東購物車的最科學利用:逢好必雙!
    購物車添加新姿勢:一定要給心儀對象選好備胎!  每年的京東電腦辦公618雖然優惠到底,可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617更重要。因為當你一覺醒來,可能很多最超值最優惠最優選的好東西,已經在凌晨都被別人搶走了。尤其在剛過零點的兩個小時內,那是最黃金的時刻,要不咋叫「瘋狂2小時」捏。
  • 為什麼淘寶購物車要設置上限?
    在剁手的同時,一個微博熱搜話題引起我的興趣「#購物車為什麼要有上限」,發現該話題在微博的閱讀量超過1.2億,討論超過1萬,許多剁手黨紛紛表示購物車完全不夠用,阻止了廣大尾款人剁手的腳步。這個話題還是挺有意思的,今天也想就這個話題站在用戶和產品的角度分析討論,為什麼淘寶天貓要將購物車設置上限,一開始購物車的上限是100個,中間經歷過一次調整,目前購物車的上限是120個。
  • 為什麼拼多多不做「購物車」?其原因反倒讓它崛起
    而拼多多2015年才成立,3年後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硬生生地在阿里、京東的眼皮底下成了氣候。從月活用戶數以及市值上看,拼多多已經超過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創始人黃崢的身價也來到3000億,與馬雲不相上下。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拼多多一直都沒有「購物車」。
  • 黃明昊來京東直播間清空購物車?快選我選我!
    你一定是對京東618直播有什麼誤解!京東直播清空購物車,絕對的zqsg,不是噱頭,而且中獎人真的很有可能是你!否則京東也不會打出「真商品、真服務、真實在」的真直播宣言了。京東這次邀請眾多大牌明星清空購物車,不只是為了創造銷量,也將618購物節的狂歡屬性發揮到極致。
  • 阿里京東瞄準VR購物 沃爾瑪卻要開發無人駕駛購物車
    【TechWeb報導】9月18日消息,阿里京東都在向外界展示自己對於未來VR購物的布局時,沃爾瑪卻別出心裁的表示,考慮開發自動駕駛購物車。阿里京東瞄準VR購物 沃爾瑪卻要開發無人駕駛購物車近日,沃爾瑪申請了無人駕駛購物車專利。根據描述,沃爾瑪會在購物車底部安裝一臺機械化設備,和Roomba掃地機器人有點類似。
  • 拼多多那麼火,為什麼不做購物車功能?內行人:不做是有原因的!
    淘寶、京東是最大的兩家電商平臺,但是近幾年,拼多多以後來者的姿態迅速佔領了一番市場,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愛。與淘寶、京東不同的是,拼多多自推出以來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更傾向於降價聯手購買,以獲得更便宜的價格。有了這一優勢,不僅吸引了消費者,也為賣家帶來了更多的顧客,可以說是多方滿意,這自然加深了人們對拼多多的喜愛。
  • 訂單無法提交購物車被清空 京東商城伺服器被擠爆
    東方網11月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昨天是「小光棍節」,也是京東商城圖書頻道上線1周年、當當網12周年慶的狹路相逢。雙方紛紛推出大規模圖書促銷,導致前者伺服器「被擠爆」,多名網友稱其訂單提交後遲遲沒有反應直至頁面無法打開、以及購物車無故遭清空的狀況,投訴激增。記者昨晚獲悉,目前管理層已下令增開三倍伺服器,並臨時決定於今日推出3小時的促銷,補償消費者。
  • 「熊孩子」誤幫媽媽清空購物車,京東耐心協調為其辦理退貨退款
    女人被清空購物車是一種什麼體驗?應該會開心的活蹦亂跳,轉圈圈吧。對於女人來說,被老公或者男朋友清空購物車,是一件極其浪漫的事情,可以說每個女人都有這麼一個夢想。就在前幾天,河南安陽一個6歲的"熊孩子",便趁媽媽不注意,輸入支付密碼,偷偷把媽媽的京東購物車給清空了。重要的是購物車中並不是只有化妝品、衣物等物品,還有媽媽平時哄孩子收藏的40平米室內遊樂場和投幣搖搖車!也就是說,"熊孩子"花了近5萬元,給自己買了個"遊樂場"回家。
  • 拼多多為什麼沒有「購物車」?不是沒開發,是因為這個「內幕」!
    目前電商平臺已經走到了「成熟期」,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目前市場上的三大巨頭電商,分別是淘寶、拼多多以及京東,在這個市場中,三大巨頭相互競爭,其中最為激烈的就是淘寶和拼多多。在拼多多還沒有進入市場的時候,整個市場幾乎被京東和淘寶給瓜分了,自從拼多多進入市場時候,整個局面就變了。
  • 購物車結算、刷臉支付,京東O2O生鮮超市有望明年入鄭
    7FRESH利用京東在生鮮領域的優勢,讓消費者在最短時間內享受到俄羅斯帝王蟹、日本金槍魚、澳洲谷飼牛排等全球食材。  此外,科技感十足是京東7FRESH的顯性特點。比如,超市頂部懸掛鏈技術,用於及時處理線上訂單、線下宅配服務;在支付環節,採用諸如自動結算購物車、刷臉結算系統以及現金、微信、刷卡等當下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支付方式。
  • 拼多多沒有「購物車」功能,它不做購物車功能的原因是?
    京東,亞馬遜,小紅書是近幾年用戶長期使用的購物軟體。拼多多出現後快速佔領市場,打出「拼的多省得多」的口號。有趣的是,對於用慣了淘寶的用戶來說不是每個軟體都能夠熟練運用,尤其是淘寶和拼多多的差異讓很多人一時間無法適應。
  • 京東圖書購物季爆款書單洩密,提前加入購物車準備搶購
    在剛剛過去的7月,京東圖書發布了年中圖書榜,公布了一批上榜好書。相信你一定早就加入購物車等著降價吧。在這個火熱的8月,京東開啟「熱8購物季」,這是繼京東618、11.11之外的又一狂歡盛宴,熱8購物季囊獲了包括海囤全球、消費品、圖書、手機、電腦數碼等品類,以超強折扣再掀購物高峰。在眾多品類中,京東圖書打頭陣,帶來新一輪購物狂歡。
  • 把劇裡的商品一步裝進購物車?京東智能大屏加速這一願景成為現實
    它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你可以隨時開口說話來操作這塊大屏幕,而對於剁手黨來說,如何才能把電視劇裡看到的商品迅速加入購物車?顯然也是對電視智能化升級的重要需求。11月22日,由中國電子商會指導,京東攜手電視行業標準協會、廣電運營商、牌照商、內容和數據服務商、電視廠商、OTT廠商在內的數百家合作夥伴共同發起成立智能大屏產業聯盟,就是致力於讓智能大屏產業搭上物聯網快車,讓例如「把電視劇裡的商品一步裝進購物車」之類的革命性大屏體驗,儘快帶到消費者身邊。
  • 京東廣告金句「把你的購物車拿捏的死死的」用英語怎麼說?
    「把你的購物車拿捏的死死的」用英語怎麼說?
  • 京東購物車裡,裝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的溫度
    當大家為生計所惆悵時,京東聯合多家媒體率先發起的「買光湖北貨」活動像及時雨一般來了,全國人民借買光湖北貨幫助湖北重啟,而洪湖扶貧館在活動第一天就實現了「爆單」:當日訂單量超過1萬單,是3月日均單量的200多倍!根據官方數據顯示,4月1日到7日,京東#買光湖北貨#的湖北貨成交額同比增長了106%!
  • 京東「新國品計劃」讓購物車充滿溫度
    京東「新國品計劃」讓購物車充滿溫度 自從疫情以來,一些國外政客的表演性操作已經讓吃瓜群眾們的態度從「聽了氣得想拍桌子」轉變成「看你什麼時候打臉」了。就在前幾天,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居然公開呼籲在中國的美國公司考慮撤離中國,還大放厥詞說:美國政府願意支付搬家費用。
  • 當進博會遇上雙十一,天貓、京東的購物車裡有哪些洋氣商品?
    天貓、京東的購物車裡又有哪些洋氣商品?11月6日,第二屆進博會現場,泰國、俄羅斯、墨西哥、秘魯、阿根廷等10個國家宣布,進駐天貓開設國家旗艦店。而前一天,京東正式宣布未來三年的進口品牌商品採購額將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進博會期間,京東也將派出規模龐大的「買手團」,與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商籤訂採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