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的文章沒有說清如果已經遇到袁老師具體怎麼辦。
這篇文章咱們就聊一聊這個具體的措施。
袁老師這樣的人是惡人,這個沒問題。她把學生作文裡所有的精彩句子都劃掉,這不是蠢能夠解釋的,這就是惡了。
面對這樣的惡人,反正我是沒有大愛無疆佛陀感化的心情的。我沒有大聖保駕,又不是江流兒金蟬子轉世御帝哥哥的親愛的,沒有長生不老肉,就不費這個勁頭了。
誰家公知要是想和人家談心,談理想,談風可進雨可進啥的,自己把孩子送過去唄。我不會攔著你。
但是咱是老師出身,所以說別的老師的事情不好,我就說我自己吧。
2
當年我是個學渣的時候,我的班主任一開始不是給我罰站到窗外了麼。當時因為我自己玩得很high,所以我沒有和家長說。等罰站完了,我才和我奶奶當笑話說了。
我奶奶是個沒啥文化的老太太,所以我奶奶直接衝到了學校找老師理論。最後當然是大吵一架。
那個年代還沒有投訴這個概念,所以和老師吵架大概是她唯一能夠想到的。這個就是歷史局限性,不怪我奶奶。之後的結果呢,就是班主任對我完全冷處理,直到我考到了班裡前列。
我說這個事情是想大家知道,最好別和老師去吵架。沒啥用。吵贏了,老師會對你家孩子不聞不問。畢竟老師也是人,一般也不想惹麻煩。既然你家不好弄,大不了我不管麼。吵輸了,傷身,老師也不會再理你們家孩子了,理由一樣。而且如果這個事情傳到其他老師耳朵裡,即使你孩子轉校了,其他老師也不會多管你家娃。理由還是一樣的,人家做老師就是餬口,不是找麻煩的。
有朋友就要說,那就不管袁老師,讓她繼續虐童?
當然不是。
各位,大家設想一下,當初如果我奶奶不是找老師,而是去找了校長或者教委呢?
校長會不會因為一個老師和學生家長吵起來?當然不會了,人家不會因為這個給上級領導一個自己工作能力不行的印象。我班主任那樣罰我當然是有問題的,如果家長繼續往上鬧,上級領導怎麼看自己?
人家是為了當官為了上進才當校長的,人家沒必要為了一個老師把自己仕途斷了。
所以校長一般會去找老師,在場面上先把家長打發走。然後和老師威逼利誘啥的,總之讓老師不要給自己找麻煩,也別給組織找麻煩。一般老師也不會把這個事情傳出去,因為無論怎麼解釋,都會讓同時疏遠自己。畢竟受到領導警告不是啥好事情。大家要在單位混幾十年的,就是為了安安穩穩過日子,沒必要參合其他老師和領導的破事。
家長去教委也是一個道理,教委一般會先找校長私聊,讓校長和家長私下處理。處理不了才會經公途徑走。
這麼做的底層原因是:一個系統內部信息的篩選權是最重要的權力。外部力量打破系統的信息篩選機制,直達上層的話,就會說明原有的系統下層信息篩選能力不足。
具體不展開了。
3
上面說的是利用系統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做成本最低。一般校長和教委都會認慫。更別提投訴、信訪這兩個途徑了。而一般要是鬧到投訴、信訪,就要做好魚死網破的轉學準備。因為實際上投訴和信訪的原告姓名是根本無法保密的。只要你待過基礎就知道,那你就相當於和學校撕破臉了。
代價太高,我一般不建議。
就算你信訪和投訴贏了,教育系統的也都會知道這事情,總之你家孩子在公立系統就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了。
上面說的直接找校長和教委,基本上可以解決九成九的問題。
如果你遇到了油鹽不進的老師,她可能會繼續冷暴力你家娃。怎麼辦?重複上面的操作,繼續找校長和教委就行。
而如果你要洩憤,也不需要去和老師打架或者殺老師啥的。其實還是有很多合法路徑,低成本解決問題的。
最簡單的就是找自媒體。對,不是找正規媒體。正規媒體一般不願意接這些活,因為不好取證,容易被倒打一耙。一般為了流量的自媒體才有衝動來給你爆料。
但是代價也是有的,你自己的和孩子的信息可能會被網際網路亂傳。你家娃有可能被某些人汙名化。
至於其他肉體打擊,私人威脅,這個是觸犯刑法,代價實在高到無法承受。你說咱們是為了孩子前途,這要是留下案底,自己孩子未來還考公務員、當兵不?公務員和當兵都有政審的。
4
說了這麼多,都是事後的補救措施。
成本最低的其實是事前的預防。
例如和教師搞好人際關係。
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可以撒手了,因為自己給學校掏學費了。
這樣的想法非常危險。因為我們的公立學校相當於國家給大家辦的低保,只管培養你家孩子成為合格的社會勞動力。
啥叫合格的社會勞動力?就是富士康上的那些工人。我不是瞧不起他們,我只是描述事實。富士康的流水線工人學歷普遍不高,家裡往往是沒啥錢沒啥文化。咱們別槓好吧,這都在《教育法》裡面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家別看不起,如果我們的國家所有的人都有富士康工人這樣的素質,你知道我們國家會富裕成什麼樣麼?
我們的富士康工人素質比美國絕大多數老黑、老墨、紅脖子高出很多的。看看美國這烏央烏央的地平論者、反疫苗組織以及燒5g信號塔的。再想一想,假如類似的事情出在富士康,工人們肯定認為搞這些么蛾子的是個SB,沒人有功夫鳥他。大家都忙著加班賺錢呢。
所有大規模普及的東西,都不會注重個性的。
所以你要是想給你家娃訂製化發展,請額外付費。這個費用要麼是情緒價值,要麼是貨幣價值,要麼是人際價值。大牌私立學校為啥貴?因為人家提供更高的服務嘛。當然有一些公立學校的還是提供超額服務的,例如北京四中,北京十一中,一零一中學這類名校。這類名校不需要你付出額外的金錢價值,但是需要你付出額外的人脈價值、學區價值等等非貨幣價值。說個大實話陪太子讀書,咱老百姓就洗洗睡吧。
有人說袁老師這種壞人純給孩子賭氣,她是不是違反了《教育法》?
抱歉,沒有違反。你能要求一個富士康工人寫出啥作文?人家能夠順利填寫工單和做個勞動日誌之類就行了。起承轉合不需要的,風花雪月,縱橫捭闔,獨立洞見,能多給一毛錢麼?人家袁老師本來就是要培養這樣的社會勞動力的。所以,你可以說她壞,但是不能說人家違法。
家長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中產家長,我建議你把投給課外補習班的一部分成本,換個地方,轉移到你娃的老師身上。別槓,我沒說給錢。
每個禮拜給老師個微信聊一聊孩子和課。每個月抽時間去見一見老師。實在不行和老師打個電話說一說自己和其他哪個熟悉或者和教務主任、校長見面誇過老師,都可以。
如果您這點代價也不想付出,祝你一直遇到苗老師吧。
感覺好就賞個在看,感覺有用就點個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