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入寺院的人想必對佛前上供並不陌生,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佛菩薩寶像水前每日都靜心供奉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鮮花、水果、淨水、香燭、食品等等。有人不禁好奇,難道佛菩薩會用這些供品嗎?如果不用,那為何要上供呢?是供給誰看的呢?
其實,我們在佛前上供,是佛門裡的一種表法,也是佛教度化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法。佛菩薩不會直接幫助世人修行解脫,他們會以種種方式開示眾生,讓大家自我覺悟和受益。我們在佛前上供的任何東西,佛菩薩不會吃,他們福慧具足,又怎會缺世人的那點東西。
我們上供,是在表我們的感恩和恭敬,是在向佛菩薩表自己的一片真誠清淨之心,是懺悔,更是發願精進之心。不做表面樣子,要帶著一片感恩清淨之心供佛,才會令諸佛歡喜,功德也才會更圓滿。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談談,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一、不以「壞果」供佛
有些人比較粗心,不注意細節,供的水果也不講究,將一些已經發黴變質的懷果拿來供佛,這樣很不好。既是對佛、對三寶的不恭敬,也很不利於自己及他人培福。首先,壞果寓意不好,寓意修行所成就的功德是不好的,人們看到壞的水果也難以生法喜,更不利於生起勇猛精進的修學之心。
我們在上供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黴變的水果,一定要及時更換掉,換上新鮮水果,對於已經壞掉的水果,不可再食用,及時扔掉。
以水果供佛也代表佛門裡經常說到的「因果」,「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佛法就是講因果的,當我們知道敬畏因果,也就懂得了如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善因結善果,慈悲大無邊」,有好因,才會有好果。
佛前供鮮花,代表種善因;佛前供水果,代表結好果。意在警示世人要廣種善因、不造惡業,自然好運、好果、好福。而壞果所代表的果報就是壞的,所以不以壞果供佛,不去召感惡果,我們在選水果的時候,儘量挑選最優質的。
二、不以「不淨」之果供佛
水果供佛前要先用水清洗乾淨,清洗水果表皮的汙垢,也意在清洗人們內心的汙濁和煩惱。「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佛法度化世人,意在度心。心若不安頓、心若不清淨,到哪裡都不得解脫。水果用水清洗過後,不染塵埃、清香乾淨,令人法喜充滿,功德無量。
三、不以氣味不好的水果供佛
佛前上供的水果,數量上是沒有什麼講究的,也沒有單數雙數之分,都是隨緣,看自己發心。數量雖不重要,但是品種還是有特例的。我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梨、草莓、桃子、葡萄等,都是可以拿來供佛的,但是有一些水果最好不要拿來上供,就是那些散發不良氣味的水果,比如榴槤。
當然並不是說這種水果本身有什麼禁忌,而是這種水果散發出來的氣味不清香,容易令大眾聞之生厭惡之心,不利於人們的修行,起不到助益,表法不好。既然無益,不但起不到什麼功德,又何必無端造業?
有些人說,民間有些禁忌之說,不知道與佛法所說是否相符?認為如果有些供品的名字諧音寓意不好,也是不能拿來供佛的,會自己上供者不利。比如,「梨」是否可以拿來上供,「梨」的諧音寓意「分離」,覺得不好,不可上供。其實不然,佛門裡認為「梨」可以用來表法,表「離苦得樂」,難道不是吉祥之意嗎?
以上這3條「禁忌」,大家要牢記在心。若有任何疑問,可在下方留言評論。感恩閱讀與分享,祝願大家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