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冷知識,日暈出現預示著這種天氣將至,比天氣預報還準

2020-12-20 高品圖像

#日暈#太陽光通過卷層雲時,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上,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圈被稱為「日暈」。日暈現象是一種比較罕見的天象,分為全暈圈和缺口暈兩種。

日暈圍繞太陽整體環形,邊緣呈現七彩顏色,天空中雲層裡冰晶含量越大時,日光產生折射後所呈現的「日暈」形狀就越小,光環就會越顯著,便更容易令人發覺。

日暈的出現,往往預示天氣會有一定的變化。民間有關於日暈這種天氣現象的諺語說「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意思是倘若白天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時下雨的概率很大;如果是出現月暈的話,那麼次日中午很可能會出現大風天氣。

日暈現象大多出現在春夏季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預報天氣變化的一種依據,日常生活中觀察到日暈天氣的話,說明當日天氣有可能轉陰或下雨。

一般來說在暈出現後十幾個小時後風雨將會到來,這便是對「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解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次出現暈以後必定颳風下雨,還要根據云的發展情況去分析。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這雖然是預報天氣變化的一種依據,但是說這種現象可以預報旱澇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另外,出現日暈並不是不祥預兆,這只是一種天氣變化。

由於日暈現象比較罕見,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小,所以很多攝影師都希望拍到日暈景觀,但是需要注意日暈出現時不要長時間用肉眼觀看日暈,這樣很可能會灼傷眼睛,所以拍攝日暈圖時要特別注意。

日落時分和朋友一起到海邊散步,兩個人和兩隻狗就這麼站在海邊望向遠處,遠處的太陽光折射出日暈的景象,太陽光照射在海面上,反射到雲層中,世界萬物都被金色的日暈包裹起來。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相關焦點

  • 多圖 今天泰安上空出現美麗日暈!會下雨嗎?最新天氣預報來了!
    沒錯 中午12點左右 泰安上空出現了美麗日暈景象 你看到了嗎 小編來個大家科普一下日暈的小知識 據氣象局專家介紹,日暈是正常的大氣光學現象,出現不同的光暈主要是雲中所含的冰晶形狀、排列和數量不同。
  • 氣象小知識 早晨出現朝霞預示著天氣有可能轉陰下雨還是轉晴?
    氣象小知識 早晨出現朝霞預示著天氣有可能轉陰下雨還是轉晴?時間:2020-09-14 09:32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氣象小知識 早晨出現朝霞預示著天氣有可能轉陰下雨還是轉晴? 早晨出現朝霞,預示著天氣有可能轉陰下雨還是轉晴?
  • 氣象局長:2020年24小時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到90%
    「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天氣動輒出現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等災害防禦能力。作為十八大代表,您學習、討論這個報告時有什麼體會?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增強,氣象災害的突發性、反常性和不可預見性日益突出,「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天氣動輒出現。最近幾年流域性特大洪澇、城市內澇、區域性嚴重乾旱、高溫熱浪、極端低溫、特大雪災和冰凍等災害頻繁發生,集中暴露了我國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基礎設施和機制體制的薄弱環節,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市民為啥感覺天氣預報總是不準?
    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讓氣象臺的專家給咱們說說。     「天有不測風雲」不僅僅是諺語  「到現在都還記得7月29日晚上銀川的那場大雨,我和幾個朋友在萬達廣場的KTV唱歌。晚上10點多出來時,那個雨大得呦,人根本出不去。但想想氣象臺是預報有雨,可是根本沒有說會下這麼大。」
  • 關鍵詞:氣象信息傳播 天氣預報監督員
    從退休到現在的16年間,葉瑞珠堅持每天在家裡調看天氣資料,查看雷達回波圖,關注雨情信息。葉瑞珠說,是「人退心不退」,一日三餐般地準時調看省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一旦發現不易理解的用語,便打電話到省臺會商室,提醒當班人員校對修訂。這份悉心熱忱,讓在職預報員對標先進,嚴謹、細緻做好每一次預報。有這樣一位專業的前輩時時盯著預報,大家也親切地稱她為「天氣預報監督員」。
  • 世界氣象日|觀雲識天!讓我們讀懂天氣「表情包」
    &nbsp&nbsp&nbsp&nbsp雲,就像是天氣的「表情包」&nbsp&nbsp&nbsp&nbsp天上掛著什麼雲&nbsp&nbsp&nbsp&nbsp往往預示著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nbsp&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不如學看氣象雷達圖
    第二,不管你們是從什麼平臺獲取天氣預報,一般能看到的都是基於本人地理信息的城市預報。也就是明天多少度啊,會不會下雨,是大雨還是小雨,屬於常規的天氣預報。第三,當你有特殊需求,比如要出海滑板啊,需要坐個飛機去餵鴿子之類,建議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臨近天氣預報。
  •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變化?談談古人了解天氣變化的演變過程
    尤其是北風凜冽之時不僅預示有大暴雪,甚至還會出現百年不遇的雪災。但由於當時並沒有專業的氣象預測技術,所以這種依靠人力「觀測天象」的方法,而推算或者預測出來的天氣變化準確率只能看運氣。但筆者認為這其實也是生活在,先秦時期的人們對天氣預測的一種嘗試。對於促進後世準確預測天氣具有一定引導作用。3.
  • 美國氣象頻道創新天氣預報播報方式
    近日,美國氣象頻道利用體增強現實技術(AR)介紹冰上安全知識以及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冰層。該頻道電視節目利用了大量實時圖表和視覺效果,旨在提高公眾對天氣現象的認識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比如,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明尼蘇達州、密西根州和紐約州,冬天一般會有持續幾個月的寒冷天氣。對這些地方的漁民來說,寒冷的天氣讓他們可以進行一年一度的「消遣」活動——冰上釣魚。節目一開始呈現的是冰面以下不斷下落的碎片和汽車在擊碎冰面表面之前的情景。然後,鏡頭轉向氣象學家馬克·艾略特,他出現在冰面的講臺上,周圍是一攤水。
  • 世界氣象日專家科普知識 天氣預報是咋製作出來的
    手機上3個天氣預報咋都不一樣 「手機上的天氣預報為何與氣象局發布的不太一樣?」市民李先生說,之前,他經常在報紙或者電視上了解天氣預報。前段時間,兒子幫他在手機上下載了天氣預報軟體,隨時隨地想看就能看。 李先生對比後發現,手機上的3個氣象數據,經常不一樣。
  • 經常聽到不少與天氣有關的諺語 它們靠譜嗎?
    經常聽到不少與天氣有關的諺語,人們常以此來預報天氣。比如「東北風,雨太公」、「瓦塊雲,曬死人」等,預報的效果往往還不錯。那麼,天氣諺語有無科學道理?氣象工作者經過大量研究,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天氣諺語都有一定道理。
  • 氣象控第三期: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經驗是古人進行天氣預報的主要依據。遠在漢代,就已經有利用琴弦感應的溼度原理預測晴雨的事例了。元末明初婁元禮在《田家五行》一書中也說:如果質量很好的幹潔弦線忽然自動變鬆寬了,那是因為琴床潮溼的緣故;出現這種現象,預示著天將陰雨。他還談到,琴瑟的弦線所產生的音調如果調不好,也預兆有陰雨天氣,這也是合乎科學道理的。
  • 春節天氣預報出爐:今年春節有點冷
    雲南省氣象局預報首席 朱莉:「春節假日期間,受較強冷空氣的影響,從除夕到初二,我們省的昭通、曲靖以及昆明,有可能會出現雨夾雪的天氣,中東部地區將在初三至初六這個時間段,由於弱冷空氣的持續影響,東部地區有可能還會維持陰雨雪的天氣過程。」受南支槽影響,滇西北地區在初四和初六將有陣性降水,迪慶北部可能出現陣雪。
  • 揭秘央視《天氣預報》:主播對著綠布「說」天氣
    有監視器做參照,即使是第一次站在幕布前的人也能指出地圖上的大概位置,但要指的又快又準,就需要多練習了。  很多觀眾還記得,20多年前《天氣預報》剛開播時,主持人手裡經常拿著一根小棍。現在主持人雖然全部用手來比劃了,但另一隻手裡還要拿著一個寶貝——遙控器。觀眾在電視上看到衛星雲圖和地圖的變化,實際上就是主持人通過遙控器切換的。
  • 新知| 天氣預報是如何誕生的?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
    《天氣預報》肯定有一席之地,作為每天出門前的天氣預警工具,它決定著你是否可能被淋成落湯雞。  製作天氣預報是個非常繁瑣的過程,需要依次搜集過去一段時間從地面到高空的氣象數據。這些氣象數據從何而來?又到哪裡去?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告訴你,天氣預報數據採集於「天地空」,經過分析和會商,一份天氣預報產品就誕生了。
  • 北京日暈和彩虹同框,是祥瑞還是預警?科學解釋來了
    19日中午,北京市昌平地區的天空同時出現了美麗的日暈和環地平弧,許多小夥伴都放下手裡的事情跑出去觀看並記錄下這一美景。然而,對於自古以來就有「天人合一」思想的國人來說,這樣的天象究竟是祥瑞還是預警,就是大家不可迴避的一個聊天話題。下面,老郭就從科學的角度為您解讀一下。日暈是怎麼形成的?
  • 強對流天氣如何預報
    嘉賓: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領班預報員 周康輝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敬濤  強對流天氣是指發生突然、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大從發生機制來看,主要是因為直接引發這種強對流的天氣系統屬於中小尺度系統。
  • 為什麼有些天氣很難準確預報?
    而在預報時效方面,提前三天預報和提前15分鐘預報的可預報性也完全不同。  對天氣預報來說,「時空一致性」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規律——預報時間尺度越大,可預報的空間尺度就越大;預報時間尺度越小,可預報的空間尺度就越小。通俗地說,要提前越長時間來預報天氣,就只能預報更大範圍更模糊的天氣,就像小學生不需要專業知識,也能提前一年預測第二年8月份北京會有一場雷陣雨一樣。
  • 天氣預報是怎麼製作的?專家帶你感知氣象魅力
    9月24日起,掌上春城推出「專家科普『雲課堂』」系列報導,邀請不同行業、不同種類、不同領域的各類科學專家參與線上,以最接地氣的語言,普及藏在生活中的科學小知識,助力科學惠民之翼騰飛。掌上春城訊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麗春城,小掌喜歡晴天時風和日麗的昆明,也喜歡大雨洗刷過後的清新城市。那麼雲朵是如何生成的,對天氣有什麼影響?
  • 日暈預示著什麼是什麼意思 日暈現象怎麼回事形成原因是什麼
    近日全國多地都出現了日暈現象,而日暈的照片也在我們朋友圈刷爆了,在欣賞這一奇觀的同時,或許會有很多人想知道,日暈的出現預示著什麼呢?我們看到日暈是兇是吉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