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16日,江蘇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省級教材培訓,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學校舉行。該培訓由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主辦,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學校承辦。
開班儀式上,江蘇省教研室領導、南京市教研室領導、鳳凰出版社的領導分別作了重要講話,強調了組織這次活動的目的、要求和意義。此舉表明江蘇各界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視。
10月14日下午3:00—5:45,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婦兒工委兒童智庫專家,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傅宏老師,為大家作了《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從教材、課程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
傅教授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回答了三個問題:
一、為什麼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1、 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化解以升學為主導的教學困境。2、幫助兒童更好地了解自我,學會科學應對成長中的煩惱。
二、如何恰當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1、緊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優先面向全體同學。
2、依據可靠科學知識,靈活運用教學策略。
三、如何看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未來走向?
1、教材與教學應緊扣學齡兒童、青少年發展的兩大主題:學業發展與青春期成長。
2、教師需要了解教材編寫的思想,根據學生成長發展階段性任務,適當的編排授課內容。相應的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變,但需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避免過度娛樂化的傾向。
10月15日上午,在南京江寧開發區學校的啟德樓二樓報告廳,江蘇省教學名師,南京市心理學科帶頭人、玄武高級中學的王天文老師給大家上了一節七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懂得尊重生命》;南京鼓樓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成員肖婕上了八年級心理健康課 《和挫折握手》。同時,啟德樓三樓報告廳,高佳老師、韓璐老師分別上了三年級的心理健康課——《困難我不怕》、《情緒對對碰》。心理學專家蘇華、趙世俊分別對中學和小學的幾節心理健康課作了精彩的點評。
14日下午,心理學博士、南京曉莊學院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長任其平教授,在啟德樓三樓報告廳做了《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理念和行動》的報告。
任教授在報告中提出學校心理服務的五個理念:一、「治未病」的理念;二「生態化」的理念;三「生命化」的理念;四、本土化的理念;五、專業化的理念:隊伍專業化是職業專業化的一種類型,其本質是個體成長的歷程,是師資不斷接受新的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美國學校心理學的發展有100多年的歷史,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是最大特色。
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五個行動:一、瞄準一個目標:心理育人。二、明確兩個任務:發展性任務和矯正性任務。三、建立三級預防體系。一級預防,針對心理健康人群,全面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與教育。二級預防,針對有心理行為問題困擾和心理疾病的人群,積極推動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服務。三級預防針對處於心理危機中的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重視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等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學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應該發揮一二級預防的作用,在三級預防方面與醫院專業人員有密切聯繫。四、構建四維聯動機制:學校、家庭、社區和醫院。五、形成五位一體工作格局: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諮詢服務、預防幹預、條件保障。
10月16日上午,高級教師、教育碩士,南京市江北新區中小學理援助中心負責人潘月俊老師,給參加培訓的全省各縣區心理教研員、骨幹老師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體驗課——《基於教學能力提升的心理教師團體活動體驗》。
持續兩天半的教材培訓活動,參培老師紛紛表示收穫滿滿。來自鹽城的王老師說:非常感謝省教研室,主辦了這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省級教材培訓活動。這次培訓,為我們心理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明白了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任務,同時也學會了怎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文/射陽縣第三中學王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