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高考取消英語、中小學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在近日引起熱議。為什麼大家爭論得如此強烈,無非就是很多人持反對票。
有人覺得持反對票的人肯定是英語好的,這一點我可以用我自己的例子來告訴大家並非如此。
我從初中開始接觸英語,因為英語一直拖後腿,所以高考考得也不太好。那時我好幾次考試在班級能排到十二三名,但是我的英語每次都是倒數前三。老師可以說是方法用盡,我的英語卻還是墊底。那時我真是每天都在祈禱取消英語,真是越期盼越失望。十幾二十年過去了,走上工作崗位之後越發地了解英語的重要性。現在卻提出高考要取消英語。歸納分析了一下反對人群的原因主要有這幾種:
1、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取消英語不利於文化交流和國家發展
就目前而言,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我們取消英語就像是回到清朝的故步自封。取消英語將不利於我們請進來和走出去。試想大家為什麼要使用普通話,如果沒有普通話,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地方都只會說地方語言,那麼我們彼此之間的交流還能那麼順暢嗎?沒有文化的教育就是自我滅亡,我們需要重視國學不假,但也並非一定要弱化英語吧!重視英語和重視國學有衝突嗎?好比我們既要學習數學也要學習語文,有矛盾嗎?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走向世界,想要讓一帶一路走得更遠,我們就不能取消夠高考英語。大家都知道高考對於中國考生而言意味著什麼?如果高考都不考英語了,英語還會有多少人去學?這是反對人群的心聲之一。
2、英語可以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
眾所周知,我們有很多好的企業都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企業入駐到我們國家。不論是請進來還是走出去?就業問題解決了很大一批。如果我們要到外企去工作,難不成我們還指望著帶上翻譯或是藉助翻譯軟體來溝通,這好像有點不太現實。其次,如果我們想要企業在其他國家發展的更好,我們也需要使用英語。因為英語不管在哪一個國家都可以使用。這是反對聲音的原因之二。
3、英語有助於我們更快吸收國際上一些先進的知識
學習英語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一些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醫學上一些先進的科研成果。如果只有少部分人學習英語,那麼所有的文獻和資料都需要有專人去翻譯。翻譯需要時間,翻譯需要成本。一方面會延長優秀成果傳播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我們綜合實力的提升。這就好比以前識字的人很少。大家需要讀一封信或者是寫一封信都需要請專人來幫忙。有的時候簡單的一句話卻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讓對方知道。但是現在不同了,隨著教育的普及,大家打開email就可以讀信件,不需要請任何人幫忙去寫,也不需要請任何人幫忙去讀。大大地縮短了中間等待的時間,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英語是很難學,也有的確因為英語而埋沒了一些人才,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吃飯塞牙就拒絕進餐。我們一定會想到更好的辦法,讓英語和人才兩者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