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看過的每一場電影都成為過眼煙雲,所以,簡單講一講的幾天前看的《美麗心靈》影片主要講述一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遭受著精神分裂的折磨,在妻子的陪伴下與幻覺搏鬥,最終憑藉經濟學中的傑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從追求夢想的角度,納什是值得敬佩的,偏執而固執,這個角度人人贊同,暫且不談。
我要問的是,他為什麼會精神分裂?孤獨。天才或許不被理解,沒人和他親近,他幻想了一個室友,並與他一起生活。一次次的受挫,一次次被潑冷水,他沮喪甚至絕望。他渴望愛,渴望一個擁抱,於是他幻想著那個小女孩張開雙臂的樣子。
他渴望做出一番事業,他渴望證明自己的能力,他熱愛自己的研究,他堅信自己的天賦,他幻想著有一個身著黑衣的國防部的長官交給他機密,一切一切都是這樣的真實。起初他沉浸在虛幻的忙碌中,後來他被幻念所控,活在恐懼中。 我想這一切都展現著上天對一個天才的恩賜與殘忍吧。
無論是從世俗的角度還是從納什自己的角度,他的天賦都讓人矚目。這樣一個奇才,仍然遭受著精神上的折磨。或許,這讓我們對生命與生活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不僅是溫柔美麗讓人讚賞,一個人面對人生失落和病痛時的理性與堅毅,更值得欽佩。福禍相依,你享受著獨家恩賜,你也必定為此忍受常人無法想像的疼痛。單憑納什一己之力絕不可能熬過幻覺折磨,妻子艾麗西亞的陪伴是納什的後盾與勇氣來源。我想起《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裡,夏洛克對著那個連環殺人犯說,你的理由絕不止這麼簡單,一定是因為愛,愛是所有動機的根源。
我不止一次的感嘆人這種生物的奇妙。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感情的力量不可估量。愛可以讓一個人赴湯蹈火,可以讓一個人心甘情願一貧如洗,可以甘之如飴,可以讓一個人無所畏懼,打破極限,創造奇蹟。人與人之前的情感,是向上奮進的勇氣,也是退縮的理由。我想,正是情感,讓人不是機器。
或許有人會說艾麗西亞終其一生陪伴著一個瘋子,兒子也患有精神分裂,如此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就埋沒在生活的不幸背後。局外人認為早早脫身為妙,另尋其它幸福生活求得安穩才是最佳選擇。但是我想,艾麗西亞逃不過感情的束縛,這樣其實也好。我們又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選擇,我們做選擇,不就憑一個心甘情願嗎?就算是受盡痛苦的一生,也是樂在其中。
又想起上個周社會科學導論的翟學偉教授講,中國人,是活在關係中的,也是用關係來思考的。我想,我們一輩子都逃脫不了關係吧,一輩子都有無數根線在背後拉著你,讓你逍遙不得,為了他人而奮鬥,以別人的幸福為幸福。我想不出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一方面,我勸自己,不愧於心即可,貧窮或富有,都是自己的日子,開心即可;另一方面,又有極強的渴望要對得起那些背後的凝望,想成為榮耀和驕傲。或許,這是我發現的自己一生中的又一大矛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