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一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遭受著精神分裂的折磨

2020-12-25 百家號

不想讓看過的每一場電影都成為過眼煙雲,所以,簡單講一講的幾天前看的《美麗心靈》影片主要講述一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遭受著精神分裂的折磨,在妻子的陪伴下與幻覺搏鬥,最終憑藉經濟學中的傑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從追求夢想的角度,納什是值得敬佩的,偏執而固執,這個角度人人贊同,暫且不談。

我要問的是,他為什麼會精神分裂?孤獨。天才或許不被理解,沒人和他親近,他幻想了一個室友,並與他一起生活。一次次的受挫,一次次被潑冷水,他沮喪甚至絕望。他渴望愛,渴望一個擁抱,於是他幻想著那個小女孩張開雙臂的樣子。

他渴望做出一番事業,他渴望證明自己的能力,他熱愛自己的研究,他堅信自己的天賦,他幻想著有一個身著黑衣的國防部的長官交給他機密,一切一切都是這樣的真實。起初他沉浸在虛幻的忙碌中,後來他被幻念所控,活在恐懼中。 我想這一切都展現著上天對一個天才的恩賜與殘忍吧。

無論是從世俗的角度還是從納什自己的角度,他的天賦都讓人矚目。這樣一個奇才,仍然遭受著精神上的折磨。或許,這讓我們對生命與生活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不僅是溫柔美麗讓人讚賞,一個人面對人生失落和病痛時的理性與堅毅,更值得欽佩。福禍相依,你享受著獨家恩賜,你也必定為此忍受常人無法想像的疼痛。單憑納什一己之力絕不可能熬過幻覺折磨,妻子艾麗西亞的陪伴是納什的後盾與勇氣來源。我想起《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裡,夏洛克對著那個連環殺人犯說,你的理由絕不止這麼簡單,一定是因為愛,愛是所有動機的根源。

我不止一次的感嘆人這種生物的奇妙。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感情的力量不可估量。愛可以讓一個人赴湯蹈火,可以讓一個人心甘情願一貧如洗,可以甘之如飴,可以讓一個人無所畏懼,打破極限,創造奇蹟。人與人之前的情感,是向上奮進的勇氣,也是退縮的理由。我想,正是情感,讓人不是機器。

或許有人會說艾麗西亞終其一生陪伴著一個瘋子,兒子也患有精神分裂,如此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就埋沒在生活的不幸背後。局外人認為早早脫身為妙,另尋其它幸福生活求得安穩才是最佳選擇。但是我想,艾麗西亞逃不過感情的束縛,這樣其實也好。我們又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選擇,我們做選擇,不就憑一個心甘情願嗎?就算是受盡痛苦的一生,也是樂在其中。

又想起上個周社會科學導論的翟學偉教授講,中國人,是活在關係中的,也是用關係來思考的。我想,我們一輩子都逃脫不了關係吧,一輩子都有無數根線在背後拉著你,讓你逍遙不得,為了他人而奮鬥,以別人的幸福為幸福。我想不出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一方面,我勸自己,不愧於心即可,貧窮或富有,都是自己的日子,開心即可;另一方面,又有極強的渴望要對得起那些背後的凝望,想成為榮耀和驕傲。或許,這是我發現的自己一生中的又一大矛盾吧。

相關焦點

  • 天才約翰納什:不瘋魔不成活,窮盡一生與命運博弈的天才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加繆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電影《美麗心靈》的主角約翰納什無疑是萬眾挑一的數學天才。我們定義天才,除了異於常人的超高智商,天才似乎還總是攜帶怪癖。內向孤僻,不合群是天才常有的特徵,長期遭受校園暴力的圖靈,自詡太陽的尼採,25歲就自殺的海子。納什同樣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幸運的是他有一位愛他始終不離不棄的妻子。
  • 他是精神分裂病患,亦是拿了諾獎的數學家,凡人能從天才的人生故事...
    》 《美麗心靈》是一部講述20世紀偉大數學家約翰納什的人物傳記片。/ Part 01 「天才除了需要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也需要多於凡人的愛」納什是一個患有嚴重精神分裂的人。生命最後時刻飽受麻風病,雙目失明的折磨,硬是憑藉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激情,創作了一幅幅不朽的傳世傑作。但納什和查爾斯最大的不同就是,查爾斯是孤獨的追求藝術和心靈的高度契合,而納什一生有陪伴她、支持她的妻子。
  • 評分9.0,傳記電影《美麗心靈》,講述一個被精神病困擾的天才
    電影《美麗心靈》於2001年底上映於美國加州,並奪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的四個獎項以及其他四項提名。影片男女主角分別是澳洲知名演員羅素·克勞和《美國往事》裡驚豔了無數人的詹妮弗·康納利。
  • 全世界最傳奇的「幽靈」數學家約翰納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被稱為「傳奇」。早在2015年5月23日,他的榮耀和瘋狂永遠留在新澤西州。這個壞消息已經成為當時全世界的頭條新聞,全世界都在為他的離去而嘆息。納什也是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中主人公、博弈論大師、著名數學家的原型。
  • 影評| A beautiful mind leads to a great life——《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影片以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故事為原型,將這位天才數學家的曲折一生在大屏幕上展現出來。影片一開始微微泛黃的暖色調瞬間將觀眾帶到19世紀40年代的天才聚集地——普林斯頓大學。這個問題也在我腦海裡引起了討論,究竟「MIND」該譯作「心靈」還是「大腦」呢?作為一個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確實有著優越聰明的大腦,他提出的理論被稱為「納什均衡」,奠定了現代主流博弈理論和經濟理論的根本基礎。
  • 美麗的心靈:從精神分裂症患者到諾貝爾獎得主
    這是電影《美麗的心靈》中,在1994年,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頒獎典禮上,獲獎的數學家,經濟學家納什發表的一段演講。約翰.福布斯.納什,是一個天才的數學家,個性孤僻,他拒絕與別人相處,由於在科研路上的挫折和情感世界的缺乏,患上精神分裂症,並出現一系列光怪陸離的幻覺。
  • 《美麗心靈》:天才數學家納什的真實經歷,重現那段精神分裂時期
    《美麗心靈》由朗-霍德華執導、 羅素·克勞 、艾德·哈裡斯 、 詹妮弗·康納利等人主演,講述的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約翰-納什從大學時代到獲得諾獎的一生中的事跡,其中,影片根據納什的個人真實經歷完美的再現了他身患精神分裂症時期發生的事。
  • 《美麗心靈》|捋一捋電影中的三重心靈
    這部電影最流行的中文名是「美麗心靈」,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香港翻譯為「有你終生美麗」,臺灣翻譯為「美麗境界」,還有「完美大腦」的翻譯。不同的翻譯,顯示的是對影片的不同理解。「有你終生美麗」的「你」既可以指約翰納什的妻子艾麗莎,也可以指有強悍心智的約翰納什。「美麗境界」的「境界」可以指妻子艾麗莎的,也可以指約翰納什的。
  • 《美麗心靈》男主原型的傳奇人生
    拍攝《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的想法源於製作人在雜誌《名利場》上看到的關於數學天才約翰納什的文章,他被這位天才的經歷深深地打動了,於是決心將他的故事搬上銀幕。電影於2001年12月在美國上映,之後幾乎包攬了所有國際大獎。
  • 電影推薦《美麗心靈》|一個患有精神障礙的天才的一生
    『01』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天才《美麗心靈》電影改編自同名傳記,講述了患有精神疾病的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傳奇一生,電影聚焦於約翰·納什在普林斯頓大學中的生活,講述了他與妻子艾西麗亞的情感故事、精神障礙的發病及治療過程,儘管納什的人生充滿起伏
  • 《美麗心靈》電影賞析:一夢一世界,生命因你而動聽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
  • 窺視「美麗心靈」|精神分裂的世界
    (約翰·福布斯·納什),他是電影A Beautiful Mind(美麗心靈)的原型,是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數學家、博弈論創始人、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然而在這些光鮮的頭銜背後,他也是一名精神分裂患者。與約翰·福布斯·納什一樣,薩克斯擁有驚人的學術知識背後同時也是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許多人都說這樣的人大腦裡居住了天才與魔鬼。艾琳·R·薩克斯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超多30年,在治療師,家人和朋友幫助下,她找到了治癒自己的最好方式,並每周接受4到5次心理治療,科學服用藥物。薩克斯不但沒有失去生活,還當上了大學首席教授,並擁有了美滿的婚姻。
  • 《美麗心靈》:天才數學家的真實故事,讓人思考婚姻的意義
    由羅素·克勞和詹妮弗·康納利主演的這部《美麗心靈》,或許幫我們找到了答案。就是從相互愛慕到相互信任,和不離不棄的相伴相依。1、高分電影背後的故事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有位原型,就是提出了「納什均衡」博弈理論的數學家約翰·納什, 94年經濟學諾獎得主,不幸的是,他與其夫人艾莉西亞·納什在2015年5月24日,新澤西乘計程車時不幸遇車禍身亡。
  • 納什:這部紀錄片拍攝了美國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一生
    這是看《美麗心靈》最直觀的感受。這部電影拍攝了美國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一生。不論是講述節奏的緩急還是人物經歷的起伏,都完全符合併照顧觀影人的心理感受,並且有歡樂有懸疑、有愛情、有緊張刺激、有反轉,最後以感動落幕。看了這部電影,就能體會到什麼是好萊塢式的講故事。
  • 電影丨美麗心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傑出數學家,用精神打敗精神病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數學老師講課順帶就講到了數學家納什。於是說道:「納什是個瘋子,有精神分裂症,但是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一下就治好了他的病。」全班哄堂大笑,我沉默不語。因為我看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一個人打敗自己的其他人格是一件多麼艱難的過程。
  • 《美麗心靈》:數學是純邏輯的學問,而愛可以超越一切
    一、所有偉大而美麗的心靈註定都是孤獨的約翰·納什出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學習成績一般,但唯獨對數學充滿了興趣。《美麗心靈》就從納什的普林斯頓大學時光開始講起。①愛是堅守和相扶艾麗西亞承受著巨大的折磨與壓力,但她並沒有放棄或者選擇離開納什,反而時時刻刻陪伴在他的身邊,陪他克服這來自於精神的壓迫。她的愛在納什心中播下一顆種子,成為納什戰勝精神分裂最重要的支柱。
  •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 追憶我所認識的約翰納什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 追憶我所認識的約翰納什編者按:本文完成於2012年4月,後載於《上海文化》2013年第一期。作者沈誕琦,上海人,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管理(國際發展方向)在讀碩士。「那是《美麗心靈》編出來的。精神病是遺傳病。」學長冷笑著說。那次殘酷的邂逅是我第一次得以把《美麗心靈》與真實的約翰•納什區分開。後來我還有幾次從數學系的同學那兒聽說約翰•納什兒子的瘋狂事跡。
  • 逐影 | 《美麗心靈》理智與情感的「博弈」
    由於他與另外兩位數學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而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於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傳記電影——《美麗心靈》於2001年上映,在當時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舉斬獲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這部經典之作,一直到現在再看都覺得頗具有傳奇性。
  • 《美麗心靈》沁人心脾,妻子用自己的方式,治癒了丈夫的精神分裂
    《美麗心靈》是一部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約翰·納什為原型創作的一部影片。電影從納什的大學生活開始,一步一步的見證了納什從患上精神分裂,到在妻子艾麗西亞的幫助下戰勝了疾病,並且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全過程。故事波瀾壯闊又細膩感人,扣人心弦。
  • 《美麗心靈》:天才和「瘋子」的自我抗爭
    然而很多人熟知這位英俊又十分古怪的數學家,可能都是通過美國電影《美麗心靈》吧。《美麗心靈》上映於2001年,一經上映便深受影迷們的喜愛和推崇,同時也讓天才與「瘋子」雙重身份兼顧的約翰·納什傳奇的一生受到了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