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吃轉臺灣不得不去的夜市

2020-12-22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侯賽

  吃,是臺灣的一大主題。觀光客到臺灣的主要旅遊景點排名中,第一名就是夜市。夜市沒有冷氣,拒絕炫富,你花再多的錢,也成不了這裡的VIP,這裡平等地給予所有人俗世生活的樂趣,邊吃邊走邊逛,有雨絲飄過,有月光普照。有人說,只有到了臺灣夜市,才是真正到了臺灣。本期《旅遊周刊》為您推薦,來到臺灣,那些不得不去的夜市。

  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是最平民的夜市,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城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散發著熱鬧濃鬱的生活氣息。

  推薦小吃:豪大炸雞排、生煎包、鹽水雞、蔥油餅、炸彈燒、燒餅、大餅包小餅、蚵仔煎、豬肝湯、花枝羹等。

  逢甲夜市

  在臺灣,逢甲夜市號稱人氣最旺、小吃最多,且是多種小吃的發源地。據說,這個夜市每天約有3萬人次,假日則超過10萬人次。假日逢甲夜市可以用「萬人鑽巷」來形容,因為沿街誘惑的人氣美食太多,遊客走走停停、四處觀望,還有美食攤前排得長長的隊伍,幾乎把整個夜市擠得水洩不通!

  來逢甲夜市少不了吃和排隊,要嘗到人氣美食,總是要不斷地排隊等候,逢甲夜市特色小吃號稱全臺第一,也是島外觀光客到臺中必訪的夜市。

  推薦:章魚小丸子、蜂蜜檸檬蘆薈、可麗餅、胡椒餅及懶人蝦都發源於此,創新口味層出不窮。

  六合夜市

  「不到六合夜市,就不算真正到過高雄。」想要了解高雄市普通市民的休閒生活,六合夜市是最好的去處。

  六合夜市是高雄市最負盛名的夜市,夜市海鮮類尤其突出,西施舌、炒九孔等味道鮮美,令人垂涎欲滴。還有各式各樣的鄉土小吃,如用陶土製的蒸米糕,用濃油赤醬的滷豬腳,用炭火現烤的牛排、雞雜、蔬菜,臺灣南部著名小吃「度小月擔仔麵」等。

  推薦:筒仔米糕、鹹湯圓、海鮮粥、花生粽、鱔魚意面、鐵板燒、鹽酥雞、臭豆腐、炸冰、烏魚子等。

  羅東夜市

  羅東夜市位於宜蘭縣羅東鎮中央的中山公園四周,形成一個全年無休的夜市,羅東鎮最繁華的商圈也依此處向外擴張。如今在宜蘭旅遊的觀光客時常在羅東住宿,在晚間的閒餘時間來到夜市逛街購物。

  推薦:包心粉圓、魷魚羹、羊肉料理、卜鴨面、冰雪雪花冰、畫卷冰激凌、蔥油餅、宜蘭蔥餅、龍鳳腿、豆腐卷、沙茶炒麵、米苔目等。

  花園夜市

  臺南夜市中最具指標性的,莫過於花園夜市。花園夜市位於和緯路叄段和海安路叄段交叉口的鄭仔寮重劃區內,只有每周四、六、日才有。據說現在的花園夜市在4年前搬遷至此並且擴大營業;舊花園夜市在育德路上經營約6年,新舊花園夜市前後加起來,至今約有10年。

  推薦:火鍋、燒烤、沙威瑪、臭豆腐、水雞、蚵仔煎、牛排、滷味和大腸香腸等。

  文化路夜市

  嘉義文化路夜市,文化路白天為車道,晚上則成為夜市,道路兩旁布滿美味可口的小吃店,有52年歷史的蚵仔煎,已交第二代陳坤榮、蕭麗琴夫婦經營,採東石肥美又大的蚵仔,添加九層塔和豆芽菜,吃起來香又脆。

  推薦小吃:蚵仔煎、雞肉飯、香腸、粿仔湯等改良家鄉風味小吃或特產。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獻的活目錄」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他久居臺灣,卻從未有一刻忘記海南故土,以特殊的方式,展露著赤子之心、桑梓情懷,他被人稱為「海南文獻的活目錄」,他叫王會均。這麼多年來,僅他捐給海大的圖書已近千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春節去臺灣,體驗濃濃年味
    而如今,到臺灣旅遊已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過年去臺灣,體驗臺灣的濃濃年味,也成為一種新時尚。  臺北101體驗繁華熱鬧  臺北作為臺灣的核心城市,雲集寶島特色之精華。春節的臺北,到處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喜氣洋洋的春聯處處貼。吃圍爐大餐、看逼債戲、逛花市……過年何不來到臺北,融入當地人生活,過上一個臺式新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聞香 赴約去!
    交通便利,百步之遙即可打卡本地購物商圈和熱鬧夜市,深度體驗海南本地美食。酒店海景客房均可180°正面觀海。聚味軒海景中餐廳多款招牌菜天天半價;打卡星空100海景酒廊網紅下午茶,享受三亞灣醉美海景;還有宜客樂西餐廳人氣自助晚餐即將於4月11日恢復營業,期待您的光臨!  優惠活動  1、酒店精心推出「暢遊福朋」套餐,3天2晚僅需888元,贈送海景酒廊雙人下午茶套餐。
  • 海南日報數字報-臺灣有個「海南村」
    即使是在自己生活最艱難的那段日子裡,王雪琴也不遺餘力地去幫助每一位向她求助的海南新娘。「因為我經歷過的,就要跟她們分享。」  據王雪琴介紹,臺灣苗慄縣約有上千位海南新娘,苗慄縣頭份鎮上還有個「海南村」,有十多位海南新娘,是海南新娘比較集中的地方,「並且都是嫁過來十年以上的,現在小孩子長大了,自己也找到穩定的工作了。」「海南村」裡的新娘大多來自文昌、瓊海和海口,但其中以瓊海居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42年4月日軍在海口市創辦了海南師範學校。該校主要招收來自日本國內或臺灣、朝鮮等殖民地區的學生,進行六個月的培訓後分配到島內各地做教師。除此之外,該校還承擔了中國人教師的再教育任務。從中國人教師的教育內容看,日語課所佔時間最多,為每周12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瓊北,品美食!
    旅遊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排在第一位的「吃」究竟有怎樣吸引力?對於許多遊客來說,在海南休閒度假遊玩,除了欣賞風景之外,更樂意享受美食、體驗文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暢遊椰城 歡樂無限
    時間:2018年11月24日9:00—10:30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迎賓大廳  2  2018第三屆海南世界休閒旅遊博覽會  時間:2018年11月23日-25日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  3  第四屆海南國際旅遊美食博覽會  時間:2018年11月23日-26日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城夜市哪裡最有「海口味」?
    本報海口2月27日訊 (記者許春媚)為了更好地呈現海口的夜遊文化,打造海口休閒旅遊的新亮點,海口市旅遊委今天在海口旅遊官方網站上發起一項活動,向社會公開徵集特色旅遊街區和夜市的選點
  • 成都不得不去的夜市,這裡有成都人都不知道的夜市,你知道幾個?
    特色夜市已經成為很多旅遊城市的一個地標性建築了,臺灣的夜市也不例外,臺灣旅遊過的朋友都知道臺灣的夜市是一個不得不去的夜市。臺灣的夜市非常具有當地的風土人情,內地當然也不能落後,就比如成都的夜市,目前成都的夜市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方式。美食之都成都,美食之多之好自不必小編多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本期海南周刊重點關注那些傳播海南鄉土文化的代表性微信公眾號,希望能夠以點見面,讓讀者窺斑見豹,藉此也捎帶了解運營者的樂趣和艱辛。  「大雁翁哎大雁翁,長腳長手掠過東。上紅薯園挖薯吃,下大海邊挖沙蟲。挖給誰?挖給公,公打一槍翻咕咚……」  你可曾上山挖過薯?又可曾下海挖沙蟲?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旅行社端上豐盛國慶大餐
    島內兩島兩灣遊  國慶期間,針對工作繁忙的遊客,海南不少旅行社推出了暢遊海南兩大唯美島嶼和兩大唯美海灣的特色活動。  海南椰暉旅行社商旅部經理郭才華介紹,分界洲島的美景怡人,吸引不少外來遊客慕名而來,並且,由於陵水距離海口只需三個小時的車程,這裡也是自駕遊的上好選擇。  環臺灣深度體驗之旅  海南康泰國際旅行社推出的環臺灣深度感受之旅。
  • 臺灣公館夜市不得不吃的5款美味!第一個就饞得我流口水!
    到臺灣哪有不逛夜市的道理?到了臺灣如果沒有去夜市,那等於白去了!臺灣的夜市非常多,臺北最出名的大概是「士林夜市」了,但那裡幾乎成了大陸遊客的集中地,而地道的夜市文化似乎也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今天我要介紹的是公館夜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邢少戀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三禾椰娘」在不走商超渠道、不做鋪天蓋地宣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取得這麼好的銷售成績,出乎她的預料。  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內地同類企業強大的營銷攻勢,讓邢少戀感覺壓力不小,有時,她也不得不為內地企業品牌代加工產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底氣源於品質
    此次活動由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羅布斯塔咖啡豆(以下簡稱羅豆)在我國的主要產地為海南及雲南部分地區,這是羅豆中國產區的首次專業杯測。」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符長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杯測就像品選紅酒一樣,客觀且總體性地判斷咖啡的甜味、酸味、苦味,確定品質的優劣。「以杯測判斷咖啡的風味和口感,是鑑定一款咖啡品質高低的科學方法,而杯測師正是檢測咖啡豆品質的把關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恩祥集團引進臺灣醫療資源
    ,要把健康遊打造成海南的金字招牌,離不開現代化的醫療機構、服務、技術和人才。」恩祥集團總裁李福順告訴記者,近日恩祥集團引進了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等臺灣先進的醫療資源,該醫院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在海口動工建設,預計2018年年底開院。  李福順介紹,引進的臺灣彰基醫院項目規劃地約100畝,涵蓋了婦幼醫院、月子中心、眼科中心、牙科中心、美容中心、抗衰醫療中心、體檢中心等七大類專業領域。
  • 海南日報數字報-「願海南與花蓮常來常往」
    在這一濃鬱的懷舊氛圍下,臺灣花蓮縣縣長傅崐萁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專訪。連日來,帶著攜手前行的心願,傅崐萁偕同花蓮縣議長賴進坤,率縣政府一級主管及縣議會團隊一行40餘人來我省參訪,學習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及推廣經驗。  「走在『1942民國街』上,我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的中國。」傅崐萁認為此次到海南可謂不虛此行,他希望類似馮小剛電影公社的觀光旅遊可以在臺灣落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白苗先生
    前不久,見海南日報海南周刊在記述抗戰期間流亡島外的文化人時,有記到白苗:陳銘章,1901年生,筆名天爾、白苗(解放後用),日軍侵入海南前,任《國光日報》編輯,日軍侵入海口十餘日後,逃往廣州灣,又轉赴香港,抗戰勝利後回海口,在《世紀晚報》任知識副刊主編。解放後在海南日報工作。又記:在香港,他出版了《瓊崖散憶》、《瓊崖歌謠》。來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古風情話竹笠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謝振安 王儀   通訊員 張琳 實習生 王歡歡  在海南,竹笠很常見。
  • 六大臺灣夜市 約起來一起去「逛吃逛吃」
    聽說夏天和夜市最配喔~小編拼了老命給大家整理了啦臺灣最有名的六大臺灣夜市坊間有傳言「臺灣夜市哪家強,士林饒河機場南」其中士林老大哥不得不提。士林夜市原是靠近基隆河的渡口,從士林農產品到艋舺、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裡交易,1909年設立士林市場一直發展至今。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什麼是民宿?就是要創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打造全新的住宿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