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的順序對於文章至關重要,它既是線索,又是框架。遊記要寫出特色,出特色的點要濃墨重彩地寫。關於遊記寫作,「嫩黃瓜作文」強調的這兩個基本觀點,具體該怎麼做呢?下面將具體講解。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不少中小學生在家長帶領下走出家門,外出旅行,到異域他鄉、名勝古蹟、山川大河裡欣賞感受奇異的風景、風俗、風情。
對於有心的人來說,特別是對於成長中的中小學生來說,用文字記錄旅遊的見聞與感悟,讓出遊見聞成為美好的回憶。
遊記,其實就是記遊——記錄下你的旅遊過程,描繪名勝風景,暢談心得體會,都是遊記不可或缺的內容。
寫好遊記,要注意把握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行文線索要非常清晰
人們旅遊,「遊」時必有蹤,「寫」時須有序,這樣才能遊得順暢,寫有條理。為全文設置一條清晰的線索,是寫作的關鍵。
最常用的寫作順序是旅遊的行蹤,即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來寫:寫作時要清楚地交代先到了哪些地方,經過了哪些地方之後,最後到了什麼地方。作者就好像是一個導遊,引領讀者遊覽美景。
當然,在全面統籌的基礎上,正文中可按照由主到次的順序或定點橫向展開,以充分表現自己的遊歷的感受。
【例1】過了一座橋,穿過李清照詞園向西走不遠,面前出現了一個小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塊石碑,上刻「一代詞宗」字樣。抬眼看院門,上面是「李清照故居」的匾額。走進門廳,是刻著李清照《聲聲慢》照壁。在照壁前,是一尊和真人一樣大小的銅像——一身素袍裹著瘦弱的身體,雙手抱在前胸,無助的眼睛望著遠方。與前面所見的雕塑大有不同。
例1以行蹤為序,移步換景,一一寫來:過橋——穿過李清照詞園——李清照故居,寥寥數語,卻把行蹤交代非常清楚。中間,漸次將遊覽過程中所見的景觀娓娓道來,有條不紊。
二、遊歷景點要突出重點
寫遊記不能記流水帳,平均分配筆墨,很難給讀者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因此,選擇一到兩處重點景觀詳細描繪,有助於增強遊記的可讀性。
對於自然景觀而言,寫出其獨特的美,就是寫出了特色。
對於人文景觀而言,其價值在於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或者有獨特的人文風貌,或者有動人的神話傳說,抓住這些特色作文會增添更多的趣味性。
一句話,景點中最奇特的自然景觀、最獨特的人文景觀,要抓住特點,運用描摹描述手法,用心細緻地寫好。
我們可以從下面的例子中感受怎麼寫「細」。
【例2】每年秋冬季節湖水下退的時候,我們的鄱陽湖可成了一座「鬧市」,到處一片繁忙的景象。你聽!「嘟、嘟、嘟……」機帆船在遠遠地跟你打著招呼,你還可以乘船去看看漁民叔叔捕魚的情景,當那漁網收攏的時候,才有趣呢!大大小小的魚兒在網裡惶惶不安,互相撞擊,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密密麻麻的魚兒有的蹦,有的跳,有的在網上拼命地掙扎,更有趣的是,你還可以盡情地看那「鯉魚跳龍門」的情景……
例2為讀者描述了鄱陽湖深秋和冬天捕魚的情景,通過擬聲繪形、寫人狀物,讓人很能感受豐收的美景。
「嫩黃瓜作文」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以寫自然景觀為主要特色的遊記,可以略帶人文特色,以增加其靈秀之氣;以寫人文景觀為主要特色的遊記,可以適當添加自然景物,以增添靈動色彩。
下面,提供一篇佳作範例,供大家學習、借鑑。
(關注@嫩黃瓜作文,你將持續獲得滿分作文、優秀作文,得到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本文由「嫩黃瓜作文」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本文配圖多數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