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少年官家」,寫遊記必須帶著感情寫景、傳遞文化「漲粉」!

2020-12-13 嫩黃瓜作文

遊記寫作,需要我們記錄旅遊過程,描繪名勝風景,暢談心得體會。這些內容中,如果沒有感情投入,就只剩下人物行蹤的堆砌、羅列;如果沒有人文知識的介紹,就只剩下山水樹木的「形單影隻」。本次課,「嫩黃瓜作文」就來跟大家講講帶著感情寫景、增加人文知識的問題。

為全面掌握遊記的寫法,建議大家參考「嫩黃瓜作文」平臺此前發出的《遊記寫作:怎樣準備素材,才能有效破解「巧婦無米之憂」?》《遊記寫作:什麼線索最有效、什麼重點該突出?》兩篇「小作」,和本文一起,三篇文章構成本平臺的第一個系列指導稿——這是立足於今年「五一」假期親子遊再次火爆的現實,本平臺及時提供的服務。

特別需要提出的,上述兩篇「小作」後提供的學生範文及點評,也可用來輔讀本文。

一、景物描寫要帶著感情

「情」是遊記的靈魂,缺乏情感的遊記就像失去了山泉流水的山巒,靈性頓減。失去情感的遊記就是導遊手中的遊覽安排表,讀起來枯燥乏味。

可以情在景先、先入為主。帶著一種美好的情感出發,處處以一種特定的情感去觀察周圍的景物,於是,景物也染上了作者的情感色彩,在這種先入為主的情感氛圍中,遊覽是充滿興致的,遊覽是充滿趣味的。

可以情隨景後、觸景生情。看到美好的景致,往往引發一段幽思,觸發心中的讚嘆,回想起一段往事。這種抒情的方式,自然而順暢,是常用的手法。用得好,下筆跌宕起伏,富有真實感和親切感,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

可以情在景中、景在情中。古人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說的就是這種抒情手法,情景交融,了無痕跡。情感與景物高度滲透,所寫的景被感情色彩所沾染,所寫的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情感在字裡行間滲透,讓文章充滿濃鬱的感情。

【例1】兩邊都是常青樹和待收割的作物,繼續往前走,無數高大的山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蜿蜒曲折的小路在山壑間來回穿梭,構成了一幅悽美的「荒山幽徑圖」。看遍了荒山和枯樹幹,稀疏的幾棵松樹,我不禁暗嘆深秋的悽慘悲涼。

例1由秋之景感慨秋之悲涼,大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覺,這就是觸景生情。

二、適當介紹人文知識

《遊記寫作:怎樣準備素材,才能有效破解「巧婦無米之憂」?》一文中,建議大家牢固樹立積累素材、搜集素材的觀念,除了事先事後及時搜集資料之外,在旅遊時,還要注意拍攝一些名勝風景的照片,拍一些門匾楹聯、碑林石刻、景點簡介、傳說軼事、掌故奇談等,特別的景點,甚至要錄視頻,保證自己用之可取。

有戰不備非明智,有料不用——哈,不是「黃瓜」,是「傻瓜」。

遊記寫作中,在寫景之餘,可以適當穿插寫一些與景點相關的經典詩文、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名人軼事或風俗習慣等,從而提升文章的可讀性和文化氣息。

【例2】九曲橋末端是「御碑亭」,亭子正中是一塊石碑,碑上刻寫的是乾隆皇帝的題詞:三潭印月。繞過石碑,就看見湖心葫蘆形的三個潭。三個潭形成三角形,亭亭玉立在湖面。據說在中秋節夜晚,潭上每個圓洞都可以看見明月,因此被人們譽名為「三潭印月」。

例2寫遊覽西湖邊上的「三潭印月」,很清楚地說明了古蹟和題字,三言兩語描述了構成和得名原因,要言不煩,卻讓讀者仿佛跟著作者也置身其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最後總結如下:

或者情在景先、先入為主,或者情隨景後、觸景生情,或者情在景中、景在情中,總有一種寄情方式,會讓文章滲透感情,打動讀者。

提前搜集關於景區的人文信息,通過眼見、遙想或直接陳述等方式,讓人文知識成為本文的「亮點」,成為「漲粉」的利器吧。

最後,「嫩黃瓜作文」請一定去看看開頭所介紹的兩篇「小作」,特別是其中的學生佳作及其點評,結合佳作範例來品讀本文介紹的方法,你感受會更深刻

(「天下網友愛吃瓜,吃瓜首選嫩黃瓜。」關注@嫩黃瓜作文,你將持續獲得滿分作文、優秀作文,得到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本文由「嫩黃瓜作文」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本文配圖多數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們一起學習吧:小學生寫景作文與遊記作文有何異同,如何寫
    這篇我們如約來對比學習小學生寫景作文與遊記作文。描寫景物,表現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域風貌,讚美祖國的壯麗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記敘文的又一個重要類型。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同樣是山,我國的四大名山各領風騷,獨具特色。
  • 如何寫遊記類作文?這裡有實用的寫景作文方法指導
    要說什麼作文最讓孩子們頭疼,十有八九是寫景作文。我們今天講解一篇實用的寫景作文方法指導,保證孩子在寫這類型作文時,文思如泉湧。今天這篇文章講解遊記類的作文怎麼寫。遊記,用文字記錄下來自己的旅程。見到的美景,聽到的美妙的聲音,大自然給予人們特殊的感受,這些都是遊記的內容。第一步:先列出自己都去過哪裡遊玩,從這一大堆的景區裡挑選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地方。
  • 【小學語文】寫景作文
    因此,在中小學階段寫景作文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遊記性質的記敘文,往往是通過對景物本身和遊人的描寫(寫遊人主要是起側面襯託的作用),來突出景物自身的特點及它帶給人們的某種身心體驗;另一類是借景抒情為主的記敘文,它有些偏向於抒情情性散文
  • 五一遊記怎麼寫(附範文),教你全套秘籍!
    寫遊記一定要有一條合理的線索貫穿其中,選擇恰當的線索將遊記中各個要素聯結起來,整篇遊記才不會支離破碎、雜亂無章。怎樣安排遊記的線索呢?最常見的就是以遊記者的行蹤為線索,也就是常說的移步換景,即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來寫。 對景物的描寫是遊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遊記中要寫的景物不只一處,記遊時千萬不可平均用墨,應根據寫作的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寫。
  • 遊記怎麼寫?趁著假期出去遊玩,順便學一學遊記作文吧!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多選擇「遊記」來記錄這些美好的瞬間。哪怕時過經年,一篇好的遊記,仍然能感動一代又一代的人。 但要明確好的遊記絕不是流水帳,更不是雞湯文。遊記也不等於攻略。遊記是有主題有邏輯關係的,攻略就很簡單了,比如從a地到b地,在哪乘車,車費多少,用時多久。 那麼,究竟怎麼樣才能把遊記寫好呢?
  • 照著語文書去旅遊就能寫好遊記嗎?語文老師說,寫景和旅遊沒關係
    作為小學語文習作練習中的遊記作文,是很多學生頭疼的文體。沒有素材的時候,老師帶著去感受景色,父母趁暑假還帶著去旅遊,甚至有的家長就照著語文書裡的寫景課文去旅遊,就是讓孩子去真實地感受到景色。有了素材還是不會寫,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心中的感受不能抒發出來。最後只能照著摘抄本上的寫景好詞好句一頓抄,最後堆砌成一篇作文,反而會受到老師的批評。
  • 寫景散文賞析
    閱讀此類文章要注意:1、 了解寫景文章的類別我們所學過的描繪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類:一類是遊記,寫的是在遊覽過程中所看見的景物,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類是描寫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風、雨、雷、雪、霧等
  • 遊名山大川,寫遊記文章,老師說有5個技巧
    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你可以對自己的出遊經歷進行一下比較,如果某個景點自己非常喜歡,印象又非常深刻,有一種想把那段經歷寫出來的衝動,那就毫不猶豫的寫這個景點。因為只有這樣的景點,你寫起來才能帶著激情,如數家珍。比如梁衡之所以能寫出《壺口瀑布》這樣的好文章,顯然與他兩次參觀壺口瀑布,被深深震撼有關。
  • 帶著3個問題寫春天遊記,能讓孩子們文思泉湧,老師一定給滿分
    春遊結束後,我的手機被家長打爆了,有的家長甚至給我發了十幾條信息,問我為什麼沒有布置寫作文?是的,一般春遊後,孩子們都要寫遊記,看花記、難忘的春遊、春天的趣事……可是帶著作文任務去春遊的感受,孩子們是有壓力的。作為語文老師,想讓孩子們寫好遊記,經過我的教學實踐,一定不能帶著任務遊玩。如果老師說,同學們明天我們去植物園春遊,然後寫一篇遊記好嗎?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新媒體持續漲粉
    10月12日至18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LinkedIn等社交媒體平臺圍繞書籍、曲藝、美食、電影、戲曲等多個主題發帖25次,覆蓋觀眾12萬人次,互動7000餘次,各平臺一周內持續漲粉百餘人。
  • 寫景作文第一講:寫景作文的概念與類別
    ,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寫好寫景作文,本章節共分為8講進行講解:❖寫景作文的概念和類別❖寫景作文的開頭方法❖寫景作文的結尾方法❖寫景作文的層次和順序❖如何觀察和描繪景物?❖寫景作文的4大要素❖寫景作文6大寫作技巧❖寫景作文的注意事項及禁忌
  • 從遣詞造句到謀篇布局手把手教會寫景作文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句話,前半句是眼前景,後半句是想像的景。還有三年級經典課文《荷花》中也在文章最後用了這樣的寫法: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裡。
  • 如何閱讀鑑賞遊記類散文?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遊記散文和抒情散文存在交叉關係,如作者在記遊過程中常常通過寫景狀物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大部分因景抒情的散文,景常常只是一個引發感情的觸發點,而遊記則不論抒情色彩如何濃鬱,總要摹山擬水,總要描述自然景觀和與之相聯繫的人文景觀。 二、理清遊人行蹤 閱讀遊記散文,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行蹤,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並提煉出寫作提綱。
  • 和你說說寫景記敘文
    什麼是寫景記敘文?寫景的記敘文,從字面意義上我們不難看出,就是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的記敘文,一般以遊記為主,通過對自然山川、人文景觀、風土人情的描繪抒發情懷。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的生動的描繪出來,以此來烘託環境氣氛,突出文章中心或襯託人物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樣選取典型景物來表達中心嗎?
  • 小學三四年級要掌握的閱讀技巧——寫景文章閱讀
    從孩子的寫景狀物作文中,就可以看出,依舊是敘述性語言較多,沒有描寫得很清楚、很細緻。下面船長就給各位家長朋友們分享一下關於寫景文章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沒準兒可以在輔導孩子的時候派上用場呢!一、分析:拿到一篇寫景類文章,首先要學會分析。看這篇文章是寫什麼景物?這個景物有什麼樣的特點?
  • 語文老師告訴你,寫作中的遊記作文這樣寫,保你得滿分
    國慶小長假快過去了,孩子們有沒有寫遊記的作業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遊記的寫作技巧。第一,按照遊覽的順序寫。寫遊記我們可以按照我們遊覽的順序來寫所看到的景,這樣寫的好處是條理清晰,讀者跟著你的寫作順序似乎就能在書面上把這個景點遊覽了一遍。
  • 遊記作文第一講:遊記作文的概念及分類
    遊記類作文的概念遊記類作文就是以作者真實的旅遊見聞和感受為題材的一種記遊性散文。遊記類作文重點是抓住環境特點,體會思想感情 。遊記類作文的分類出行、遊覽、參觀,要記的景物不只一個,那麼就要求有一個先後順序的問題。寫參觀類遊記作文一定要有一條合理的線索貫穿其中,選擇恰當的線索將參觀中各個要素聯結起來,整篇遊記才不會支離破碎、雜亂無章。
  • 四年級習作5的學習,教孩子寫遊記類作文,如何介紹一處景點!
    本單元習作的是半命題遊記作文,遊覽場景沒有限制,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可以寫遊覽過的名勝古蹟,也可以寫景色優美的自然風景區,還可以是有趣好玩的展覽館等。可以先在橫線上把所準備寫的地方名稱填上,把題目補充完整,按照遊覽的順序寫寫這個地方,把遊覽過程寫清楚。
  • 小學生遊記寫景作文,方法加精美範文,收藏備用
    按照遊覽的順序寫這個地方,把遊覽的過程寫清楚。可以先畫出遊覽線路圖,幫助自己理清思路。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為重點來寫,注意把它的特點寫出來。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的轉換更自然。第一步、補全題目通過審題,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半命題遊記作文。但凡有「在橫線上填寫這個地方的名稱,把題目補充完整。」這樣的題目要求,都可叫做半命題作文,面對這一類作文,如何把題目「補充完整」,非常重要。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必須選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 閩師堂教育:國慶假期馬上結束啦,小學生寫景作文該怎麼寫?
    國慶出遊寫景文章的寫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首先,得對寫景作文的寫作有一個全局印象:寫景作文內容要素在確定寫景文章的類型(遊記類或借景抒情類)後,孩子動筆前要清楚這篇文章要寫什麼?怎麼去寫?因為什麼原因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