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面面觀:從美國教育體制特色略談中美教育差異

2022-01-29 美捷登

圖片來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53708505.html

一、獨特的美國教育體制:美國聯邦教育行政+州教育行政+地方教育行政

美國的州(State)相當於中國的省(Province),州的下屬行政單位是縣(County),相當於中國的縣,縣下面是市(City)或鎮(Town),美國學校就是設在市或鎮裡的,居民居住地又以社區為基礎。學校由學區管轄,學區隸屬於縣教育局,但教育局不幹涉學校的行政,學校也不由市或鎮政府管轄。美國教育體制實行聯邦教育行政、州教育行政和地方教育行政的運作方式,主要通過國會宣傳、最高法院判決、經費補助和區域性資源開發來對教育進行管理和支持。美國並沒有統一的教育條令,各州政府按憲法規定自行出臺各項教育規定。州教育行政組織系統包括州教育董事會和教育廳兩部分,州董事會負責決策,教育廳負責具體實施。美國地方教育行政機構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其組織機構由地方教育董事會、地方教育局和地方學區組成。中國的教育則由教育部統領,下面有省教育局、市教育局等,主要相關教育法令由教育部統一制定,省、市教育部門負責執行。各地教育局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些因地制宜的政策,當相比之下其自主權沒有美國地方教育行政機構那麼大。

圖片來源https://wenr.wes.org/2018/06/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of-america

在美國,除了教育廳、局、學區,學校董事會、家長會和教師工會對學校的行政也有影響力。學校董事會包括12人,其中6名為家長代表,2名為教師代表,2名為社區代表,1名是學生代表,1名校長。校董事會通常會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商定學校事務,包括選拔校長、辦學計劃、經費籌措、校園建設和學校發展等;家長會則定期討論學校行政、教學、培訓等問題;教師工會以集體談判方式與學區籤訂聘用合同包括教師工資、福利、工作環境等。在中國的學校不存在校董事會和家長會,工會對學校行政的影響也十分有限。

圖片來源https://www.asumag.com/business-finance/missouri-school-board-reverses-decision-agrees-racial-equity-training

社區是美國辦學的重要組成。居民居住地以社區為單位。校長要負責處理好學校與社區、家長之間的關係。學校要發展必須融入社區,成為居民關注和支持的中心,因此美國的學校常常想方設法把社區的各界人士、學生家長甚至其親戚朋友吸引到學校來參觀訪問,促進學校與居民的互動,有的社區學院還與社區企業和有關單位建立一種長期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這樣企業公司可以為學校資助經費,並提供就業崗位,而且也對企業公司自身帶來很大利益(美國規定凡與學校有夥伴關係的企業公司可減免有關稅收)。

圖片來源https://milwaukeenns.org/2018/07/11/north-division-committee-calls-for-independent-african-american-board-to-run-failing-school/

高中實行20人以內的小班化教學 美國教育學制: 美國一般規定6-16歲的兒童必須在學校讀書。12年的學習分段則不盡相同,有的小學6年,初中、高中各3年;有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4年;有的小學6年,初中2年,高中4年;有的則小學、初中、高中各4年。中國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圖片來源https://theuseducation.com/american-education-system-learn-about-the-united-states-of-america/

課程設置:美國的州政府負責制定州內中小學的教學大綱並提供主要必修課教材和統一考試標準。州教育局(廳)制定全州各學校的必修課程。小學主要是一些基礎課程,包括英語讀寫理解,數學、社會學(如歷史、地理、環保)、音樂、美術和體育等,小學一般是一位老師教好幾門課。初中課程和小學差不多,不過一個老師只教一科。從高中開始課程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採用學分制(中國到大學才開始學分制,少部分實驗學校在高中試點學分制)。美國高中的必修課基本要求是四年英文,三年數學,三年理科,三年社會科學,半年電腦和兩年外語,其他必修課各校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美國歷史、經濟、體育、駕駛、娛樂和性教育等。美國的選修課內容豐富多彩,可根據學校的特色與學生的興趣而定。

圖片來源https://www.sanpabloca.gov/1038/Beacon-Community-Schools

小班化教學:高中按課程來分班,而不像國內的固定的教育行政班級。因此美國高中的班級是一種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上同一門課程的學生才會在這個教室碰面。美國高中四年規定要完成220個學分,成績差的學生一般並不留級(至少不這樣叫),因為學校總會安排幫助為他補救,學生最後通常都能完成學分。

在美國讀七年級時(相當於初二),學校就會把全美現有的各種職業分成為若干大類詳細介紹給學生,並邀請各行業專業人士到學校介紹這些職業的特點和要求。到八年級,基本上所有學生對社會目前的各種行業有清楚的了解。總之學校會在學生進入高中前通過各中方式幫助學生確定職業方向,這樣學生在初中畢業時,就可以確定自己對口的高中和選修的課程。

 學生進入高中後,學校再進行一次調研,學生進入九年級就安排學生參加校外活動,到11年級,學校從社區或企業、公司為每個學生請一個指導人幫助學生進行具體的職業規劃,並根據學生的擇業計劃,跟蹤這個學生指導,直到他實現自己的理想計劃,找到職業。到12年級(即高四),學生必須到社區某個部門單位或公司企業去實習,其服務的情況鑑定是各大學錄取的重要條件之一。有的學校還有學生升大學和就業指導中心專門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目前國內基本還是中高考指揮棒導向,大部分學生只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才會開始注意社會的分工和職業的選擇,然後進入大學學習。然而目前的現狀是有很大一批學生並不贊同自己當初的專業選擇,甚至最終放棄從事本專業的工作。這不能不說是職業規劃上的失敗。

圖片來源http://www.sbe.wa.gov/our-work/high-school-and-beyond-plan

美國教育體制十分注重於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勇於創新,這是美國教育體制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對學生的要求十分靈活,我們有機會看到一本小學四年級學生的作業本,這個學生是一個剛到美國生活一年時間的中國籍的孩子。作業本是16開面的,封面是一隻熊貓的彩色照片。第1次作業是關於熊貓的定義、特徵,第2次作業是熊貓的種類,第3次是熊貓的分布,第4次是熊貓的天敵,第5次是熊貓的生存狀態,第6次是熊貓與人類的關係……,最後是你對熊貓的看法和態度。每次作業,教師都提供一些參考資料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老師並沒有嚴格的字數要求和時間要求(只要在本期內完成即可),學生全身心投入,自己主動去獲取有關熊貓的種種信息,到博物館、動物園去諮詢,向父母或社區成人們請教。每一個專題內容豐富翔實,有理有據,信息出處都詳盡註明,儼然是一篇碩士論文。 

相比而言,中國學生的自由空間太小,作業太多,對學生的培養缺乏一種創造性的教育,缺乏創新思維的培養。

圖片來源http://news.mit.edu/2018/mit-j-pal-north-america-launches-education-technology-innovation-competition-0126

校園暴力是美國教育無法迴避的問題,還有包括恐怖事件、吸毒、同性戀、校內懷孕等問題。這與美國(崇尚獨立和自由)的文化和寬鬆的教學體制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另外站在教育層面來看,美國的老師對學生的待人接物並不關心,中學課程顯得比較分散,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生選課有避重就輕的趨勢,而且教學課時少,作業少,表面看學生負擔小,其實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總之,中美兩國教育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美國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中國初等教育將開發孩子的智力,考試高分看成首要目標。

2、美國教育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態度,通過批判和反省來達到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中國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和對知識的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

3、對於美國學生,大多數缺乏的是紮實的基礎,這是由教育環境的差別導致。對於中國學生,大多數缺乏的是創造和創新的精神,過於注重紮實的基本功教育。

4、美國的學校從小就鼓勵孩子做研究,培養孩子的研究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研究材料的運動研究方法的能力。而中國的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採取的是初級階段打基礎,高級階段才能做學問的相互脫節的兩階段戰略。

如果您希望通過訪學,去到更好的學術環境中充電學習,接觸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最前沿的課題,在科研上獲得新的思路和啟發,學習最新的技術,另一方面,也可能將所在實驗室的導師發展為自己的科研合作夥伴,為未來的國際合作打下基礎。 如果能在國外發表一篇論文,對未來申請基金也會很有幫助!歡迎大家諮詢美捷登海外訪學項目組,我們將免費為您評估,制定最合適的訪學計劃!

相關焦點

  • 這2所西北大學的差異,代表著中美教育體制的不同特色!
    中國的西北大學是211名校,美國的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常年位居U. S. News 世界大學榜單TOP 30,它們可以分別說是中美優質大學的代表。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以中美西北大學的差異為例,助你更好地了解美國大學的特色:1、申請途徑及截止時間在中國,假如你心儀位於西安的西北大學,想成為該校的全日制統招大一新生,唯一的途徑是參加高考(保送的除外),無論你在東南西北中,全國申請的時間基本都是統一的,那就是高考志願填報時間。
  • 中美教育標準的差異有哪些
    當出國留學變成潮流時,競爭態勢自然水漲船高,錄取條件也日益嚴苛。為了避開申高(8申9、9申9)的慘烈競爭,也為了讓孩子儘早適應美國校園文化,達到良好融入的目的,在小學畢業後就送孩子赴美留學(6申6、6申7)的現象已蔚然成風。
  • 中美獸醫學教育差異的啟示
    我作為中美聯合培養獸醫博士教育項目的第一屆在讀博士生,親身體驗了美國獸醫學博士(DVM) 和國內獸醫學哲學博士(Ph.D.)的培養過程,感受了兩個國家獸醫教育在體制、培養目標和內容上的不同,同時也發現國內獸醫行業的很多學者對國外DVM教育並不是很了解。因
  • 一篇文章搞懂中英/中美教育體制
    根據最新的出國留學趨勢報告的分析,目前主要的出國留學目的國仍是以英美澳加四大國家為主,其中英國和美國也是大家關注度最高和出國留學群體最大的兩個國家,各位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基本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確認將來出國的大方向(大英國協或者北美),然後再去明確具體國家和確定課程體系和國際學校,為了讓各位家長在擇校過程中少走彎路,那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專門來講一下英美教育體系的差異,為了讓大家在擇校前對英美教育體制有一個更直觀
  • 從幼兒園體會到的中美教育差異:四歲女兒留學一年,回國變成了...
    從幼兒園體會到的中美教育差異:四歲女兒留學一年,回國變成了「問題兒童」 作者:菁kids北京 發布時間:
  • 中美教育差異有多大?任正非:美國教育有3個優勢,比我們強
    中美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並且愈發激烈。前有中美經濟競爭,後有中美科技競爭,中美教育競爭。去年,華為企業創始人,集低調與霸氣兩種氣質於一身的任正非說,"中美之間的競爭,最終是看教育"。確實,教育關乎國本,而中國和美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變得認可美國的教育制度,把孩子送到從小美國培養。根據有關機構的統計,目前我國共有41萬優秀的人才在美國留學,也美國是全世界公認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是全世界留學生的首選地區。
  • 中美教育差異背後的制度焦慮
    撰文 | 賈鶴鵬(康奈爾大學博士候選人)  ● ● ●  旅美作家張立珩女士有關中美教育差距的文章(見《旅美作家張立珩:中美教育的四點差異》)讀來讓人深思。  中美教育異與同  關注美國教育的中國家長,大都會注意到其教育環境的寬鬆、友善的教師以及對個性化教育的鼓勵。除此之外,張立珩女士也提到,中式教育的設計基本上是以培養精英為目的,但往往並不適合大多數學生。  這些生動的觀察都很準確,但造成中美兩國在這些方面不同的原因卻並不僅僅是由於教育目的的不同。
  • 香港留學教育體制與內地的差別
    隨著2020年內地考研的結束,香港留學申請又將迎來一波熱潮。香港已然是留學的熱門選擇之一,但是香港留學教育體制與內地有所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對於這種差異,你能適應嗎?你該如何更好的適應?
  • 美國的教育就真的比中國好嗎?留學?你了解美國的教育體制嗎?
    【01】剛剛經歷完中國的高考,免不了有同學會抱怨中國的教育體制不好種種......美國作為一個中國留學生的絕好去處,它的教育體制又是什麼樣的呢?是否像人人說的那麼完美?在你打算出國前,你又真的了解美國嗎?
  • 教育啟示錄:論中美教育差異
    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是一個國家對未來的投資。美國之所以成為頭號世界強國,與美國獨特的教育理念息息相關。中國之所以能短時間快速崛起,與中國獨特的教育理念緊密相連。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國和美國在教育方面到底有哪些差異呢?也許,了解了美國的教育理念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 美國教育體制
    近幾年隨著留學熱度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而美國也成為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首選,那麼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的教育體制整體情況
  • 優弗教育:美國留學的優劣勢
    優弗教育:美國留學的優劣勢。近年來,美國留學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受歡迎,每年赴美留學的人數也在大幅度上升之中,而今天優弗教育要給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就是:美國留學的優略勢。,都是世界著名的超一流院校,此外還有眾多的一流院校,這些院校可以帶給美國留學申請者更多的選擇,給他們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 為什麼還要去美國留學?耶魯教授告訴你中美教育的差別
    在很多讀者水平偏低的公號文章裡,有很多人表示,美國疫情那麼嚴重,又排擠華人,為什麼還要去美國留學?一方面這些人受限於認知局限,對更高層次教育資源沒有追求,另一方面,對於中美教育的差別沒有清晰的認知,這篇文章闡述了中美教育的教育的目的與價值,希望能幫大家對美國留學的認知更清晰一些。
  • 美國教育體制詳解
    美國教育體制詳解
  • 一位父親的女兒留學手記:中美教育差異,究竟多少因為教育體制,多少...
    中國高考與留學之路 2015年暑假,全家第一次去美國旅行,照例遊歷了哥大、哈佛、MIT。回國後某天,Levi忽然說,我不想參加高考,我想去美國留學。 正在初二的Levi,下學年就要參加中考。
  • 專家談中美教育差異 美母語教育時間是中國3倍
    專家談中美教育差異 美母語教育時間是中國3倍     3月30日上午,「2013中美比較教育論壇」在青島櫸園學校拉開帷幕,市南區教研員、市南區各中小學校長與來自美國的6位專家共同參加。
  • 美國教育和中國應試教育的差別在哪?看看這些區別
    教育是一個深刻的話題,它甚至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話題之一。一個國家的教育代表著未來的發展和希望,人才是每個國家都需要的資源,並不是隨口說說。 根據最新的QS全球留學報告顯示,最受歡迎的留學國家選擇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德國。
  • 你所不了解的美國教育體制
    美國教育體制從此圖可以看出美國的基礎教育和中國的教育體制幾乎一樣,都是12年的基礎教育,通過12年的基礎教育階段之後進入技術教育 ,專業教育或者是本科教育。作為國際學生我們必須了解我們在哪一個階段可以去美國留學,在什麼階段留學對學生幫助最大。作為美國留學從業近9年的專業老師,我下面給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 倪峰:警惕美國特色「舉國體制」的形成
    中美關係山雨欲來風滿樓,又到了要做出選擇的十字路口。當前各種矛盾、摩擦密集展開,應對這些棘手問題是處理中美關係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美方的躁動的背後是美國的對華認知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化,把握這些變化對於我們認清形勢、應對挑戰、把握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 《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發布 展現國際教育發展歷程
    原標題:《2016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在京隆重發布 中國知名國際學校力邁中美(國際)學校與美國卡文特學校,在北京聯合發布《2016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向社會、媒體和國際學校家長展現了中美國際教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016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主要分六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