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懶惰更可怕的是拖延,看完這張圖,你能有效拒絕拖延,高效工作

2020-12-25 騰訊網

比懶惰更可怕的是拖延!!!拖延會逐漸消耗掉你的信心,讓你開始慢慢否定自己,甚至會危害你的身心健康成長。

那麼如何有效拒絕拖延呢?看完下面這張圖你就知道了!

一、拖延思維導圖展示

拖延思維導圖展示:

圖片裡面的文字可能有點小,沒事,下面小編會分點進行詳講~

二、 詳細講解

1、拖延症是什麼

拖延症是什麼呢?拖延症是指在明知道不及時完成的後果下,依然將這件事往後推遲,不到最後不完成的行為。

拖延症還有輕重之分,重度拖延症甚至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2、造成拖延的原因

一般造成拖延的原因主要有:沒有足夠的動力;環境因素;習慣性的拖拉;潛意識覺得這件事太難了;事情太多,不知道從何下手;不喜歡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過於追求完美;害怕失敗。

3、拖延症的危害

那麼拖延有什麼危害呢?

對自己產生懷疑,越來越不自信。拖延也就意味著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這樣久而久之,就會陷入一個死循環:無法按時完成任務——被老闆批評——對自己產生懷疑——越來越不自信。長期下去,甚至會厭惡現在的自己。

精神萎靡不振,容易變得焦慮、恐慌。拖延會使我們的效率變低,於是我們會開始出現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長期下去,我們的精神不僅變得萎靡不振,還不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好的想法無法實現。因為拖延,你的一些好的想法、計劃等都無法實現,甚至變得遙遙無期。

變得愛幻想愛逃避。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想迎難而上,只想逃避,設置幻想著這些困難會自動消失,甚至有人會幫你解決。

4、拒絕拖延的有效方法

所以我們一定要拒絕拖延!那麼怎麼有效拒絕拖延呢?以下是拒絕拖延的有效方法:

列清單,做計劃

將現在要做的事情全部列成清單,包括生活、工作、以及學習。

把你自己必須做的、應該做的、可能做的、經常做的每一件事情,包括工作的、生活的、學習的,都寫下來。

對所列的清單進行分類整理

對所列的清單進行分類整理,可以根據四象限原則進行分類整理,重要並且緊急的先做,然後再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接著再完成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最後才完成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

避開幹擾,全身心投入某項工作中

在完成某項工作的時候,要避開幹擾,比如關閉聊天工具,然後再全身心投入進去,有什麼事等你這項工作完成後再說。

該休息就休息,不疲勞工作

適當的休息,能讓你保持充足的精力和充沛的精神,更好的投入到下一項工作的完成中。疲勞工作只會讓你越做越累,讓你越來越疲倦,甚至拉低你的效率!所以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該工作的時候就全身心投入。

給自己適當的緊迫感

給自己適當的緊迫感,能進一步激發我們的潛能,讓我們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事情。

不找藉口,立即做

不給自己找藉口,立即開始行動,立即做。可以通過念口號來刺激自己開始行動,"三二一,開始"。

Ok,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大家平時在生活、工作、或學習中,會有很嚴重的拖延嗎?一般會拖延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這種行為是懶惰引起的,如果我可以變得勤快些,就一切都會好轉,只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是處在這種懶惰中,變得有過之而無不及。直到我看到這本《拖延症》,才發現這種懶惰問題有一個更專業的名字——拖延症,而擁有拖延症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 《再也不見,拖延症》:勤奮和懶惰正在角力,你是哪一類拖延者?
    星期五晚上,你躊躇滿志,列出了一系列的計劃:收拾房間、逛街、讀書、健身……滿滿當當,你覺得這是一個完美充實的周末。星期六早晨,你一覺醒來,發現已經10點了。懶洋洋地刷完牙、洗完臉,感覺整個人都沒什麼精神。深秋的陽光從窗戶裡照進來,曬得暖洋洋的。你窩在沙發裡拿起手機刷劇。時間在不經意間溜走了。肚子發出咕咕的聲音,你才回過神,一看表都快3點,匆匆點個外賣。
  • 別讓拖延把你變得平庸
    拖延,足以把你步入平庸。拖延有很多外表的偽裝——懶惰、漠不關心、健忘、工作過量——但這種偽裝的後面通常有一種情緒:恐懼。恐懼導致拖延,而拖延則會導致更深的恐懼。拖延者常常被工作的分量和複雜性所嚇倒,他們害怕自己無法完成任務,結果就會不自覺地把工作一拖再拖。
  • 舒輔 | 如何有效地遠離拖延症?
    消極情緒產生後,我們會更不願意行動,很多時候還會掩耳盜鈴,通過故意假裝看不見來麻痺自己。只有中度拖延的人,會利用足夠的時間,去檢驗他們的想法,從而得到更理想的結果,正所謂,「你以為我是在拖延,其實我是在思考」。
  • 撕掉懶惰標籤|兩招解決你的拖延症
    有一本書,叫《拖延心理學》,是專門叫人怎麼改掉拖延的毛病,而這本書的兩位作家,正是因為拖延症,該書出版的時間比原計劃整整晚了2年,這還不算完,兩位作者在寫完之後,打算開車出去玩,卻發現因為一直拖著,沒交停車費,她們的車被拖走了。由此可見,拖延是全人類的通病。
  • 【如何戰勝可怕的拖延症】#情感寫作小能手​# #教你告別拖延症#
    拖延是生命的竊賊,它會在不知不覺中盜走你的熱情,偷走你的機會,碾碎你的夢想,扼殺你的愛情。原本可以十分絢爛的人生,卻在拖延中變成一具醜陋的空殼。但是人們能夠看到這幅畫的願景是多麼的偉大,構思是多麼的奇巧,所有的人物的形象是多麼活靈活現。但是遺憾的是達文西從頭至尾,從20多歲到死,也沒有把這幅畫畫完。達文西是非常絕望,他相當的自責,他對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一個作品有著極大的厭惡。他曾經在紙上抄過一段但丁的地獄篇裡的話,是關於拖延症的。
  • 你有拖延症嗎?竟有75%的大學生有拖延症,教你如何擺脫拖延毛病
    有拖延症的人,通常表現為懶惰、專注力差、手忙腳亂等,拖延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不利,如何戰勝拖延?給大家推薦以下幾個方法:方法一:改變環境拖延患者「老託歲月」裡,身邊應該少不了手機、沙發和身邊其他事物。手機軟體不斷彈出的通知,讓人忍不住想看微博的熱搜,想看某站的博主,想刷某音的小視頻,這些軟體正是抓住了人的心理特點,推薦一些你常關注的、感興趣的內容,以致沉浸其中,無法自拔,身邊的事情自然就耽誤了。所以,戰勝拖延必須關閉手機。2、遠離沙發和床。
  • 有效改善拖延症
    想要高效的學習工作,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能動起來,學習上,完成作業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做2分鐘作業就起來喝水、玩手機,影響了學習的效率。看到這些表現,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數據調查顯示,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情況。
  • 想徹底告別拖延症嗎?3個方法讓你擁有超級大腦,和拖延說再見
    而且還深度解剖了拖延行為的發生機制,以及我們該如何調動身心,拒絕拖延,馬上投入到要做的事情當中,在這有限的生命當中創造無限的人生價值。當菅原道仁得到的這個結論的時候,他發現已經能證明大腦是一個高能耗器官。而大腦的「高能耗」特點就要求大腦儘可能自動化地處理身邊的事情。即在全新的,需要挑戰的那些事情面前,大腦第一時間就會選擇較為簡單的、原先舊的工作模式。所以我們也就能夠理解平時拖延的行為了。
  • 《拖延心理學》:「拿起武器,向拖延開戰」
    楊老師認為:《拖延心理學》是一本值得向您推薦,並可以進行研讀踐行的一本書,更適合剛入學的大學新生認真閱讀,努力踐行。同學們上了大學以後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家長全方位的監管沒有了,學校老師保姆式的督學沒有了,有的是大把時間的自由支配,有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此時,你的拖延症可能會加速抬頭,如果管控不好,它會把你拖向深淵。
  • 你為什麼會有拖延症?帶你看清拖延症的真實面目
    當約瑟夫完成了在當地的工作,並跟喬治敘完舊之後,約瑟夫還要去其他地方,不方便帶行李,就留下一箱子衣服,希望喬治幫他寄回美國。當時,印度的官僚作風很濃,所以,想把這箱子衣服寄回美國有點麻煩,弄不好就得花費一天的時間,喬治懶得去做。於是,他就一直拖著,時間一周一周地過去,他也沒有去郵寄。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八個月,此時他也結束工作要回美國。
  • 職場拖延症有多可怕?這幾招讓你克服拖延難題
    後來小朱上網查詢自己的情況,才確認自己有職場拖延症,總是無法很快地把工作完成,總是要拖到最後,毫無效率和質量可言。相信不少朋友也有小朱這樣的困擾,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個克服職場拖延症的小妙招。找到自己拖延的原因確定了自己拖延的原因,才能夠使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刻意避開這些內容。比如玩手機、刷網頁和同事聊天會耽誤自己的工作進度,那麼就要在工作中儘量做到這幾點:把手機放在抽屜裡、不要打開與工作無關的網頁、在完成工作前不要和同事閒聊。改善令自己拖延的原因,自然可以有較高的工作效率。
  • 計劃一拖再拖、深陷拖延症無法自拔?5招教你高效戰勝拖延症
    也正是因為這種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華為才會屢屢把對手打個措手不及,這也是華為能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原因,更是華為能夠保持技術領先的重要保障。對我們個人來說也同樣如此,沒有什麼比立即行動更能有效克服拖延症的了。
  • 照見我的拖延和懶惰(心理免疫x光片)
    好讓自己記住這次拖延的教訓,每次拖延的時候,就想到可能承受的糟糕後果,以至於下次避免拖延。這是一種解決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鍛鍊健身,把它作為懲罰可以嗎?畢竟鍛鍊健身是真的有好處,但是懶癌晚期加上拖延症晚期。
  • 幾種有效方法幫你治癒拖延症
    人們之所以拖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喜歡做簡單的不動腦子的運動,如果事情太過複雜,我們就很排斥,一直拖著不去做。所以如果能把一件複雜的事簡單化,降低它的難度,我們就比較容易開始了。這個方法就是把一個大的目標拆解成一個個的小任務,小的任務做起來相對比較容易,當你接二連三地完成它們之後,最終這個大目標也就被你完成了。
  • 高效不拖延,從學會休息開始
    之前跟大家聊了有關拖延症的大腦認知結構與高效時間管理的具體方法。而很多人在面對繁重的任務時,除了墨跡懈怠,恐懼逃避的心理之外,還經常會感到疲憊無力,從而導致工作學習的效率低下,造成拖延。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面對快節奏、高強度的任務時,應該怎麼進行優化。
  • 你有拖延症嗎?——文/雨晴
    比如,一項你不熟悉的工作,你摸索著完成,交差後可能會被上次批評你完成的不好,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你恐懼,所以拖著不去完成;還有一種情況,就算你完成了,可能會有新的任務交給你,這也會是導致你拖延的原因。與懶惰相反的就是勤奮。相信你對「書山有路勤為勁」一定不陌生,可見,勤奮是治療懶惰的良藥。要認識到所有的事情沒有輕重之分,你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一件事,積累經驗;勇於去接「燙手山芋」,因為這可能是你展現才華的機會,更是你積累閱歷的重要經歷。
  • 三種方法,讓你徹底擺脫拖延症
    形成懶惰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進取心,對待生活得過且過,但是這一類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有輕微拖延症的人更多是因為第二點原因,許多跟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人們通常會把它列入自己的計劃之中,並且放在優先處理的位置。 比如必須嚴格遵守的規章制度,如果不按時交作業就會被通知家長;如果不按時上下班打卡就會扣工資。
  • 在家辦公呈現了一個扎人的真相:一如既往地懶著,一如既往的拖延
    ,任由拖延瓦解我們的意志,我們最終卻沉醉在懶惰和拖延症的美夢中享受著肥皂虛幻的安逸,拒絕睜開雙眼,拒絕動起來,「靜」成了我們的常態,最後我們抱怨時間不夠用,而時間都讓我們浪費在上網和發呆中......由於在家辦公比較自由和寬鬆,能拖則拖,經常在領導一催再催後才會將某個報告交上去,每天進入工作狀態前先花半個小時用來回味昨天的電影情節,習慣工作之前先用微信和同事聊聊天......你總有這些習慣,讓它們影響和消磨著我們的意志力和進取心,阻礙我們正常潛能的開發,到後來終將使我們一事無成,後悔莫及。
  • 別讓拖延毀了你的人生:要克服拖延症,首先得讓自己自信起來
    或者不再拖延的你,工作學習會越來越優秀,會招致更多人的嫉妒,會處在更多人的嚴格的審視之下,也許犯一點點錯誤,也會被別人批評或指責。 不再拖延的你,或許會受到更多人的指揮安排,你不知道你的未來,還有哪些是自己可以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