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句警世名言,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做人需清醒知趣!

2020-12-16 顧城的海子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今天給大家總結十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句句在理,充滿智慧。

1.志行萬裡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非懷細以害大。

這句話出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決心走萬裡路的人,不會半途就停止不前;志在四海的人,不會因為計較小事而耽誤了大事業。能成大事的人,必然心胸開闊,不會計較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2.智者棄其所短而採其所長,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猶是也。物有所宜,不廢其材,況於人乎?

這句話出自《潛夫論》。聰明的人自動放棄自己的短處,而充分運用自己的長處,從而使事業獲得成功,聖明的君主任用下官也就像這樣。 各種物品都有它的優點,均可發揮作用,更何況是人呢?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取長補短。

3.智者禹湯,不如嘗更。

這句生僻的話出自《齊民要術·序》。即使智慧有如夏禹和商湯一樣高明,也不如親身實踐為好。實踐的重要性,世人皆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終身為善不足,一旦為惡有餘。

這句話出自《西疇老人常言》。一生做好事也不嫌夠,一時做點壞事也嫌太多了。我們為人處事,不能做任何壞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不善之事,都不該做。

5.自高無卑,無卑則危;自大無眾,無眾則孤。

這句話出自《空同子·論學下篇》。自以為崇高,就不會把低者放在眼裡,這就很危險了;自以為偉大,就不會把眾人放在眼裡,這樣就會使自己孤立。做人應該時常保持謙虛謹慎,切忌不能自以為是。

6.自後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這句話出自《法言·寡見》。自己認為自己落後的人,別人會把他看作先進;自己認為自己低下的人,別人會把他看得高尚。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謙虛低調的人,一定是不斷完善的,也會獲得他人的尊重。

7.自滿者敗,自矜者愚。

這句名言出自《省心錄》。自我滿足的人一定要失敗,自我誇耀的人一定很糊塗。如果過份的狂妄自大,必將會失敗,為人必須時刻的保持一顆上進心。

8.自知者英,自勝者雄。

這句話出自《中說·周公篇》。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必然是英明的人,能戰勝自己錯誤的人是傑出的人。為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並且有戰勝自己的勇氣。

9.作事必須腳踏實地,為人切莫務虛名。

這句話出自《警世通言》。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去幹,為人處世千萬不要追求虛假的名聲。

10.知人易,自知難。

這句話出自《吳越春秋·勾踐外傳》。了解別人是比較容易的,而要客觀如實地了解自己卻是很困難的。人最難的便是自知之明,理性的承認自己的不足。

11.知無不言,言無不行

這句話出自《策略第三》。既然是知道的就一定要說出來,凡是說了的就一定要付出行動。蘇軾用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應該說到做到,有了目標,就應該付出行動。

相關焦點

  • 做人,要知理、知趣、知足
    他處處忍讓換來的結果是很多孩子欺負他甚至打他,邁克對父親說:「有時候我真想狠狠地揍他們一頓,但是我知道媽媽會生氣。」父親靜靜地對他說:「你不必揍他們,你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讓他們知道你不會再容忍他們的行為,比如爭取自尊,比如樹立自信。」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祖宗四句經典名言,句句真理!
    很多時候,激勵一個人不需要太多東西,或許只需一句話;也許只需一支筆、一張紙,記錄一下自己,改正自己一點一滴的壞毛病,也許你能發現原來我仍需努力。所以說,只有自己心裡的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有很多老祖宗留下的經典名言,我們有時間要多學學,多看看,有時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無窮的人生智慧。這些名言,它能經歷千百年還能流傳至今,足以說明它的經典。
  • 老祖宗傳下來的三句警世良言,40歲前讀懂,可少奮鬥20年!
    如果有人能把這些牛人的智慧,全部吸收,那估計這人會成神。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吸收一部分老祖宗的智慧,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這三句傳下來的警世良言,40歲前讀懂,可少奮鬥20年!01.釋義:(這是老祖宗罵人的一句話)你難道沒見過吃餃子的豬嗎?這樣的人遍地都是啊!這話可能有點費解,多解釋兩句。通常只有人吃餃子的,所以,吃餃子的豬的意思是,吃著人吃的食物,過著豬過的生活。這話說得挺狠的,罵人不帶髒字。
  • 《增廣賢文》這2句經典名言,老祖宗留下的精華,值得一讀
    古人的思想啟蒙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比如說明清時期的《增廣賢文》,書中的這兩句名言,堪稱老祖宗留下的精華。讀一讀他就有不一樣的體會。神靈之類的雖然並不存在,但人還是要有敬畏之心的,因為做人要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首先就是不要做壞事,這也是對自己負責,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現實中有很多犯了罪的人,既是潛逃沒有收到法律的制裁,但在外國得也是提心弔膽的日子,內心整日裡經受著道德的譴責。所以這樣的人一旦被抓,反而是對自己的一個解脫。
  • 墨子的警世名言,一直成了多少人的座右銘,時刻拿出來鞭笞自己!
    說起我自己的座右銘,我就不得說墨子這句警世名言了,因為這句名言真的陪伴了我好些日子,到現在依舊還在堅信。我記得我那會兒在東莞上班,整個公司只有我和老闆兩個人。為什麼只有兩個人呢?因為公司發生了一點事兒,同事都走光了,就我一人跟著老闆轉戰南北,最後才到東莞。
  • 鬼谷子識人術: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4個口訣,教你看穿天下人!
    鬼谷子精通百家學問,擅長修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通曉縱橫捭闔之理,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鬼谷子先生的識人術: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4大口訣,教你看破天下人!當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做出明確的決斷,如果猶豫不決,很容易留下禍亂,自己也將不會再有回頭的機會。所以,在遇到事情和麻煩的時候應該立時決斷的事情,必須立刻做出決定並予以堅定執行,那麼也就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了。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一切皆有因果!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一切皆有因果!1. 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賞析:這句話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五回。此句的意思是,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知道智慧不足夠以認識事物,就叫做「愚」。在關尹子看來,當一個人到了「智」的極致,就是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認識到光有智慧,並不足以充分地認識周邊事物,此時的「智」,也就撐開了「愚」了。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愚」並不是真的「愚」,而僅是一種名稱,一種觀念而已。4.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會做人的兩邊瞞,不會做人的兩邊傳」,啥意思?老祖宗的苦口婆心
    「會做人的兩邊瞞,不會做人的兩邊傳」,啥意思?老祖宗的苦口婆心從出生到進入社會歷練,我們一直在學習一項本事,那就是如何「做人」。不管是在學校裡讀書,還是長大後出去找工作,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見識新事物,了解新文化,其實這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說白了,人活一世,那就是學著怎麼為人處世,把每天活的明白。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我們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做人。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謙虛名言,字字真金,看完讓你豁然開朗!
    老祖宗留下的10句謙虛名言,字字真金,看完讓你豁然開朗。1. 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曾國藩《與四弟國潢書》天地之間,只有謙虛、謹慎是獲得幸福的方法,驕傲了就會好運到頭,好運到頭了就會傾覆。2. 肯下人,終能上人。——清·王永斌《圍爐夜話·卷三》肯於居人之下,最終能高居人上。
  • 做人,牢記老祖宗留下的這八條處世天規,趨利避害,人生越來越順
    做人,牢記老祖宗留下的這八條處世天規,趨利避害,人生越來越順,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施人之惠,不記於心,是一種很高的做人德行,也是一種很高的處世智慧。五、受人之恩,銘記於心做人,要懂得感恩,對於別人的幫助,無論大小,都要銘記在心,在有能力報答時,也要予以最夠豐厚的回報。也就是所謂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 人生在世,做人應當清醒,處事需要冷靜
    人與動物比,最大的長處是人類擁有智慧。什麼是智慧呢?智慧有兩大要點,就是清醒和冷靜。做人清醒,不自欺欺人;處事冷靜,不為感情所蒙蔽。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就能跳出三界,無敵了。做人當清醒南懷瑾說,一般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便死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果可以逃出這三件事的束縛,他的境界會大大提高了。認清自己,不自欺欺人有多重要?
  • 《易經》大智慧:本事不大的人,往往更有福報,老祖宗的話真準
    人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關於做人的本事,老祖宗有一句經典名言:「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這句話的意思是:長的很直的樹木成了材,有用,所以總是先被伐取;甘井的水甜,人們爭先汲取,所以先乾枯。
  • 馮夢龍的警世名言,僅14個字,卻富有哲理,放在當今,更警醒世人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馮夢龍的警世名言,僅14個字,卻富有哲理,放在當今,更警醒世人!文字如下:「貪痴無底蛇吞象,禍福難明螳捕蟬」。更何況現代很多人也喜歡勾心鬥角,喜歡去欺負別人,去搶別人飯碗,到最後卻被他人搶去了自己的飯碗,可見做人還是不要太貪,不要太橫了。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馮夢龍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 老祖宗留下的警示絕句,「人不得全,瓜不得圓」,每一句都很現實
    我們都知道我們是走在前人為我們鋪的道路之上的,我們生活的地方和條件也是前人為我們打造的,我們深受前人的影響,而前人有多前,只能說,那是老祖宗和先輩,我們雖然靠著自己的雙手去生活,卻也是享受著老祖宗為我們創造的果實,特別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也是讓我們受益無窮。
  • 曾國藩的3句警世名言,耐人尋味,句句經典,受益終身!
    文/玉濁清曾國藩的3句警世名言,耐人尋味,句句經典,受益終身!曾國藩,字伯涵,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稱為「中華千古第一人」,作為千古第一人的曾國藩,他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曾國潘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並且通過他的努力,讓自己的家族興久不衰,這樣的曾國藩腦海中自然會隱藏著很多的智慧和哲理。
  • 老祖宗的一句話,竟藏著做人的大智慧
    老祖宗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處在這個充滿繁榮和誘惑的社會,老祖宗的這句話就是在告誡我們:人活著,不能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歡愉和沮喪。我們要從容坦然地面對任何問題,才是做人的大智慧。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做人的大智慧。最近,我一個朋友因為掉發的事,整天悶悶不樂,他擔心他的頭髮完全脫落。這件事也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 《易經》十句警世名言,句句戳人心,值得收藏
    既然前人已經幫我們總結好,那我們不妨更好的學習下這幾句警世名言。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美處處都存在,大家都知道美的存在,那是因為有醜陋與美好對比而給人美的感覺。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與之善良對比而給人惡的感覺。
  • 老祖宗的忠告,老人言,口口相傳的民間智慧
    老人的智慧都是他們的人生經驗,一代一代地傳授,直到今天依舊散發著民間智慧的光芒,儘管距今已多年但是老祖宗的智慧永不過時。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名句,值得我們去學習領悟,定會受益匪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有經歷過才懂其中的奧秘,回想我們自己的過往,多多少少會走些彎路,而老人們的這些話其實就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
  • 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
    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總覺得做人好難、人際交往能力弱,那就來聽聽老祖宗的告誡吧?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第1句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中國向來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其實這話說的就是給予他人便利,早晚他人會給予我們便利。
  • 呂不韋的警世名言,只要掌握了,人生不會陷入困境,走向成功!
    我們不妨讀一下呂不韋的警世名言,只要掌握了,人生不會陷入困境,走向成功!文字如下:無醜不能,無惡不知。醜不能,惡不知,病矣。不醜不能,不惡不知,尚矣。——呂不韋《呂氏春秋·孟夏紀·用眾》注釋:無:通「毋」,不可。醜:以……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