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2020-08-03 入微情感

清代程允升《幼學瓊林婚姻》有云: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美滿的姻緣,是由前世的緣分所締結的;佳妙的配偶,是由上天所撮合的。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但是對於當下的青年男女來說大多用這樣的句子來安慰自己,強迫自己「隨緣」;而對於父母而言,子女如此現狀,令其擔憂且焦心。

那麼,當你面對孩子不願結婚的現狀時,為人父母的你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是大眾所熱議的,甚至提供了諸多解決方案,但是真正有效果的卻沒有幾個。對此,入微參照諸多案例,整理出如下六點建議,望對當下焦心於此的父母有所參照。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建議一:不催婚,多鼓勵

坦白講,當下的年輕人壓力真的很大,由於社會競爭激烈,機遇難尋,很多年輕人都為此焦心,壓力可想而知。更有甚至會因為長期的焦慮不安,引起心理問題,比如抑鬱。

這個時候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萬不可在孩子焦慮的時候給予其太大的壓力,催婚便是如此。

我們也看到,每逢節假日,我們諸多的催婚言語會讓孩子們躲避我們,甚至因此吵鬧,把原本美好的節日氣氛搞得一團糟。

更為糟糕的是,一些孩子為了應付父母的催婚,時常以各種理由迴避父母,這就讓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推向對立面,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甚至有的時候會讓孩子加深對於「婚姻」的恐懼。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簡直瞎扯淡,一派胡言,不催婚孩子知道著急嗎?

催促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會讓被催促方感到不適。它不是一種善意的表達,與其催促,不如鼓勵!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建議二:知緣由,多試探

現代的適婚男女很多人至今單身,其願景有很多。有的希望找到比自己條件好的;有的希望找到自己愛的;有的希望找到三觀合拍的;有的希望找到愛自己的。不管是哪一種,總有一種「我所願」的表達。

就是因為這樣的情感訴求不一,我們很難去猜測適婚男女究竟想找什麼樣的伴侶。而對於伴侶的要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的增多、環境的變化,發生本質上的轉變,你很難去猜。

猜不到,就不要去猜,直接去問即可,讓孩子們自己說出自己的願景,她(他)究竟怎麼想的,為什麼不願意找對象,有什麼計劃等等。

對於父母而言,假如你還在焦心於孩子們的要求高,或者根本不知曉孩子們究竟想要什麼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試探。試探性的表達出你想知道的意願,記住,一定不是要求孩子回答,而是平等的交流。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建議三:勤交心,要尊重

我們會看到一種現象,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交流。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前幾天,入微看到這樣一對父子,他們坐在客廳,簡簡單單的一瓶紅酒,一人一杯。父親問兒子:「方便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嗎?」兒子靦腆的笑笑,抿了一口紅酒,對著鏡頭開始自我介紹。

開始的時候,父親說話很放鬆,兒子顯得很拘謹。但是隨著父子倆互動的頻率加大,兩人之間的交流逐漸的加深,甚至聊到了兒子的擇偶標準,以及對於婚姻的個人看法。

你可以想像自己的孩子和自己說這些嗎?回到開始,這位父親用委婉的詢問式問法,去讓孩子表達自己,「方便嗎?」這個問句,代表著一種平等的尊重。

假如一開始,父親就用命令式的口吻,如:「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自己!」這個時候,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上下級關係,兒子不可能跟父親交心,說出心裡話。

因此,想要探究孩子內心最深處的想法,一定要做到真正的交心。並且需要經常性的如此,才能有此效果。多交心,交透心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建議四:做準備,找機會

當你知曉孩子內心的想法的時候,你需要做好兩手準備。其一、思想準備;其二、應對準備。

無論孩子說什麼樣的理由,只要是真正的和你交心,說的真心話。你都應該對此表示肯定,並讓他(她)認為你是真的理解他(她),讓其感受到你的善意。與此同時,你需要對此做出足夠的思想準備。概因,無論你接受與否,這便是孩子們最為真實的現狀。

對此,我們同樣需要考慮,如何去應對。如:孩子說自己現在忙於事業,根本無暇他顧,更別提婚姻大事。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知道,什麼時候孩子不忙,(工作)事業穩定期,便是時機。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安排一些機會,刻意的去製造機會,讓他(她)和異性多接觸。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建議五:看機緣,不強求

近些年,每逢節假日,我們看到很多父母給自己的兒女安排相親。這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製造機會,讓他(她)和異性多接觸的一種形式。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子女們對於相親本身的抗拒。究竟因何抗拒,就是因為沒有做好以上4點建議。不尋求孩子的意見,強勢安排相親,這樣的相親成功機率不大,孩子們甚至只是對你應付了事。

為了說明以上4點,入微儘可能地詳細說明,就是為了最後一步地實踐,提高其實踐後地成功率。相親的成功率,取決於孩子的需求,更取決於你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孩子們個人的意願。

子女之所以不願意遵從父母的意願,大多都是因為這是「父母的意願」,而不是他(她)本人所願。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要在拿子女當作小孩子看待,他(她)已經成年,並且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父母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剩下的便是耐心等待,一切自有其定數!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給你5點乾貨建議

寫在最後

孩子不願結婚,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五點建議:不催婚,多鼓勵;知緣由,多試探;勤交心,要尊重;做準備,找機會;看機緣,不強求。

人生路漫長而波折,不一定都能事事如願,但卻要記得時時心寬,生命就是在風塵中不停的輾轉,而我們終究承載不了太多。

相關焦點

  • 孩子心裡有「陰暗面」,父母該如何應對?
    孩子在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情況下也會產生報復心,也就是&34;,這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警惕不要讓孩子把報復心理轉換成實際行動。 那麼,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報復心理?,要想活得自在,一定得彼此尊重,讓孩子知道在他們遭遇不公時,應該怎樣溝通,不該有排斥、嘲弄、惡搞、凌辱他人的行為,使得他人身心受到傷害。
  • 「這麼大了還折騰,該結婚不結婚」,你讓我們做父母的該如何出門
    ​在《養育男孩》這本書中,說到這樣的一個觀點,父母純粹的愛是什麼?其實非常很簡單,如果你真的想要孩子成長和學習,就給他們空間,讓他們朝著健康、能幹和情緒穩定的成年人發展,這就是愛的真正意味。但是現在很多父母的情況是,以管教和約束方式來養育子女,這與愛的本意背道而馳。相信每個父母都是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做到真正意義上愛孩子其實是很少的。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跟父母「唱反調」,父母該如何機智應對?
    父母要如何機智應對愛唱反調的孩子1、拒絕硬碰硬當孩子和自己唱反調的時候,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有反抗的跡象就極力壓制孩子。父母的反應越激烈,越過火,孩子的反抗情緒就會越強,就越會堅持己見,甚至和父母產生一場大衝突,其結果是兩代人之間感情變得冷淡,孩子學會說謊、逃學、蠻橫無理等。
  • 說話「口齒不清」,孩子到了「語言混淆期」,父母該怎麼應對?
    那麼,作為家長而言,當孩子在口語表達方面出現了口齒不清的這種情況時,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孩子在進入到這種明顯的"語言混淆期"後,父母又該如何應對呢?四:孩子進入"語言混淆期"後,父母該怎麼應對?1、首先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層面的疏導,讓孩子建立語言表達的自信父母要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語言混淆期",其在孩子心理方面的疏導過程是比較重要的。
  • 面對孩子的壞情緒,父母該如何應對?
    很小的孩子就能用表情和聲音來表達快樂、害怕、憤怒甚至是嫉妒這樣複雜的情緒。並且與成人不同,孩子會真實而自然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比如上述的發脾氣、尖叫、頂嘴、動手打人。卻沒有關注到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情緒,比如憤怒、受挫、沮喪、狂喜等。
  • ,遇到孩子晚上怕黑,父母該如何應對?
    叮噹派好習慣,持續推送教育熱點、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如果孩子的怕黑行為太過於強烈時,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式進行引導:1、傾聽並理解孩子父母應該傾聽孩子的內心,弄清楚究竟是什麼讓他感到害怕,他內心不安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
  • 孩子突然嚷著要「結婚」,應如何化解?
    孩子四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個讓媽媽爸爸措手不及的新情況,就是突然要跟自己的父母或者幼兒園的老師或者某個小夥伴結婚,而且處在婚姻敏感期的兒童要跟誰結婚這件事是非常樂意和他人分享的,而且談論的時候還是一本正經,很多父母被弄得哭笑不得,忍不住琢磨孩子這是怎麼啦?其實這是兒童進入了婚姻敏感期的表現,是情感正常發展的表現,我們沒有必要過度擔心。
  • 孩子,我究竟該如何愛你
    原標題:孩子,我究竟該如何愛你   編者按:今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是「給孩子適宜的愛」,希望聚焦並糾正目前幼兒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過度保護、過高期待、過分控制、過於放任等問題。   無條件地愛你的孩子   ■邊玉芳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愛恰恰成了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愛孩子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能力。作為父母,該如何「正確」地愛孩子呢?該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呢?   無條件地愛你的孩子。什麼樣的孩子才可愛?
  • 結婚究竟該不該要彩禮?民法典新規:禁止借結婚索取財物
    在中國,關於結婚彩禮的問題一直是經久不衰,而今年民法典新規的出臺,明確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很多人對此有誤解,以為是完全禁止結婚索要彩禮,其實不是這樣。  通俗點來說,彩禮可以有,但是不能強買強賣,也不能太多。  當然,你可以選擇不給彩禮,別人也可以選擇不嫁。  而且我相信以中國人民的智慧,就算不要彩禮,這部分錢也一定會一分不少地出現在其他任何可能或不可能出現的地方。  那對於男女雙方的婚姻來講,彩禮究竟該不該要,我說一下個人的觀點。
  • 暑藝課堂-我與名師面對面 | 遇上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父母如何智慧應對?
    「網癮、早戀、成績下降、焦慮、抑鬱、虛榮愛攀比…」變成青春期的魔咒,家長不知道如何應對,更不敢貿然行動。青春期孩子在大人面前要麼沉默不語、要麼動輒頂撞;當家長想要給予幫助,或者提出建議時,孩子要麼是沒什麼反應,要麼就是剛說兩句就主動結束對話,甚至會對家長的建議產生非常強烈的情緒反應。家長往往會覺得手足無措,尤其是當孩子表示拒絕後,會更加無所適從。家長究竟怎麼做,才能幫助打破青春期魔咒,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呢?
  • 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怎麼辦?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父母做法是關鍵
    那麼父母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成為孩子的信任對象呢?這幾點很關鍵,父母認真看。孩子越大越不願和父母說話。很多父母發現,自家孩子年紀是長上去了,但卻越來越不願和自己溝通交流。已經上初中的孩子,回家徑直回到自己的房間,房門一鎖,也隔斷了與父母的交流。
  • 新人結婚 8位父母該咋拜?
    現如今,一種「離異家庭後遺症」也開始發作:如果婚戀雙方的父母離異後分別重新組建家庭,那麼這對新人將面對4個家庭8位父母——結婚典禮上,誰優先?誰上座?新人該怎樣拜父母?  尷尬  問題  婚前忐忑:一道難做的婚戀選擇題  徐先生和劉小姐是一對準備結婚的「80後」戀人,他們就面臨著這個艱難的選擇。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內向,比較安靜、膽小,到了新環境(幼兒園)後更是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02.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太恰當有的父母平時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經常因為一點錯誤就訓斥孩子,使孩子總處在一種不知所措的心態中,內心缺乏安全感,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 「乾貨分享」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7個錯誤,父母該如何應對?
    如果你是這樣的父母,那麼你的孩子心裡很清楚而且他們會覺得受到了傷害。青春期的孩子敏感,他們會嗅到父母的敷衍,並且會覺得這種例行公事般的交談是非常痛苦的。即使是父母認為已經為孩子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並為他們準備好應對同齡人和社交媒體的外部影響之後,父母依然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陪伴孩子,與他們交談,關注他們的變化並鼓勵他們一直努力,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一定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為人父母的工作雖然有了改變,但還遠沒有結束,有意識地、積極地參與孩子們的生活其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 為什麼父母寧可死,也不願給孩子添麻煩?
    導讀:為什麼父母寧可死,也不願給孩子添麻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父母寧可死,也不願給孩子添麻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家庭,孩子是否會幸福?父母該如何應對?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並不那麼幸福的童年,之所以自己的童年並不怎麼幸福,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婚姻關係的不和諧,父母沒完沒了的爭吵打架,給很多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很多父母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樣的一句話,要不是為了你,爸爸媽媽早就離婚了。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家庭,孩子是否會幸福?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 當你發現孩子有早戀的苗頭,父母該如何應對?千萬別再學老一輩了
    其實這倆孩子真的沒什麼,只是純粹的好朋友,可惜雙方家長都不相信。他們為了讓孩子「分手」,做出了各種奇葩行為。這讓兩個孩子生起了強烈的逆反心理,當著家長們的面,緊緊地抱在了一起。看這個事例,就知道孩子們根本沒有想要早戀,他們真的是被父母活生生給逼成「在一起」的。由此可得出結論:早戀當然要管,但要用對方法,別再學老一輩了。那麼針對孩子有早戀的苗頭,父母該如何應對?
  • 父母該如何緩解焦慮和孩子相處?
    父母該如何緩解焦慮和孩子相處?直面孩子的青春期,不逃避、不鎮壓、不誘惑所以,你不甘心是對的,要直面孩子的各種挑戰,你做到了不逃避。但你最好不鎮壓。比不鎮壓更艱難的是不「誘惑」,誘惑是指:交易與報復。比如「手機交易」:「你按我說的做周末就可以多玩會手機,只要提高5個名次,我就給你買手機。」或恐嚇:「你沒按我說的來,我就沒收手機、卸掉遊戲軟體」。「手機」是顯而易見的,更多是隱形的。比如:你若不好,我就傷心死算了;你若考不上重點學校,我就失望透頂;你若不懂事,我這些年付出就白費了……這些以愛為名的交易,都是愚蠢的。
  • 霍思燕感動,應採兒哭笑不得:「長大和媽媽結婚」,父母該怎麼做
    文 | 維尼媽媽沐瀅閱讀需5-7分鐘今年4歲的洋洋最近經常會說「長大要和媽媽結婚」。每當他這麼說到時候,媽媽和姥姥都哭笑不得。姥姥甚至糾正他:你怎麼能跟你媽媽結婚呢?你不能跟媽媽結婚,那不亂倫了嗎?你得跟其他女孩結婚。
  • 高情商的父母是如何應對孩子發脾氣的?
    如果一個孩子能在父母面前哭鬧撒潑,恰恰說明,你們是他最信任的人,只有好的親子關係,才會讓孩子們肆無忌憚。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他要的其實就是父母的關注,希望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然後耐心地接納他。但往往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發脾氣時,卻常常徘徊在犯錯的邊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對孩子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