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必須承認在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我會感到很沮喪,甚至是有一種被傷害的感覺。就如同大多數父母一樣,我們都非常努力地試圖處理好和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關係,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都似乎在做著與之相反的努力。我一直在努力探尋何時何地偏離了教育孩子的正確軌道。當兩個孩子漸漸長大,回過頭去看才發現一路走來,真的有很多經歷值得總結。
如果父母想繼續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那麼父母必須要在教育方式上做出改變。這個改變不僅包含交流的內容,也要包含說話的語氣和語調。父母更需要像對待成年人而不是兒童那樣對待他們。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他們的做法和意見,也要認真聽取並尊重他們的觀點。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觀點能被別人尊重,那麼孩子當然也不例外。
雖然讓父母這樣做在很多時候非常困難,但是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是人際交往的基礎。相互尊重對於青少年尤其重要,他們在這個年齡段非常敏感,對其他人的任何評價和反應非常在意。當你的孩子懟你的時候,你會不會冷靜下來檢查一下你自己的態度,你的言行是否對他(她)造成了傷害?或者問一下自己,你會用這樣的語氣語調跟你的朋友說話嗎?這是父母必須做出的最為重要的一個改變,父母如果不能做出這個改變,情況會越來越糟。
如果你是這樣的父母,那麼你的孩子心裡很清楚而且他們會覺得受到了傷害。青春期的孩子敏感,他們會嗅到父母的敷衍,並且會覺得這種例行公事般的交談是非常痛苦的。同樣的,和孩子之間的交談不應該是父母不停地說教,這種談話交流應該是經常性的、自然的,中間可以有一些說教,或者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我們父母不喜歡的,但是這種交談的主要目的是和孩子加強交流,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經驗和所見所聞,應該是開心愉快的。
即使是父母認為已經為孩子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並為他們準備好應對同齡人和社交媒體的外部影響之後,父母依然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陪伴孩子,與他們交談,關注他們的變化並鼓勵他們一直努力,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一定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為人父母的工作雖然有了改變,但還遠沒有結束,有意識地、積極地參與孩子們的生活其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當孩子跟你交談時你一直在忙著手邊的活,這給孩子的印象就是他們在你心中並不重要,不值得你全神貫注。所以,當孩子跟你說話時,請放下手機、電腦,洗衣房、廚房或者任何其他事情,因為沒有什麼比全神貫注傾聽孩子說話更重要的事了。一項對於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孩子在晚上和旅途中最願意和父母交流暢談。
你是否總是不停打斷他們、大笑或者以任何方式來打斷他們的說話?父母很多時候為了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經常假裝自己很Cool,很耐心,很投入,但是你並沒有把孩子當成真正的朋友。所以當孩子的言論和行為不符合你的要求時,父母會不自覺的撕下這個偽裝。
所以保持放鬆心態,把孩子當成真正的朋友。儘管父母與青少年的關係和你與成年朋友之間的關係並不相同,但對你的孩子表示尊重和友善與對待成年朋友一樣重要。因此,父母最好是儘量保持沉默,多傾聽,少說、少打斷孩子,了解他們的世界將減輕你作為父母的焦慮。
現在的孩子常常感到困惑,「我想做什麼?我要做什麼樣的人?」父母要給孩子提供適當的空間和支持讓他們能健康的成長。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追求承擔責任,而不是完完全全地按照父母的希望和理想成長。如果孩子缺乏自我的行動力,這個時候父母才應該拿出權威來讓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孩子需要這樣的活動來平衡學業和社交等方面的壓力,在反覆嘗試和挫折中找到他們的熱情和專長。
有些時候,父母想讓孩子交流,但卻不知道怎麼做。其實父母可以嘗試從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分享一些東西,比如,晚餐時跟孩子說,今天媽媽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件奇怪(有趣)的事情。這樣的開場一般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地引出一段對話。當然在這樣的交流中,你應該懂得讓孩子分享他們的觀點和想法,讓他們對於這樣的談話交流感到自信和快樂。作為父母,稍稍示弱(比如說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讓孩子充滿自信而使談話進行下去。
另外,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電視、電影,通過對電視節目或者電影的討論,把和孩子的談話引向更高或者更深層次。晚餐時間通常是聊天的好時機。餐桌旁,一般讓孩子們感到輕鬆,無威脅,更加容易讓他們談談一天的學習和生活。父母應該嘗試開放性和非判斷性的問題,例如,今天發生的最好的事情是什麼?今天發生了什麼你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問「為什麼」的問題,或者可以簡單回答「是」或「否」的問題。
父母更應該努力進入孩子的世界,否則你無法了解新一代的孩子,這只會使代溝越來越深。與他們一起聽音樂,觀看他們喜歡的節目或詢問他們最喜歡的社交APP,甚至是電腦遊戲。 這些談話和交流會在你和孩子之間有衝突矛盾時,提供彼此所需要的善意和影響。這也是養育子女的秘訣之一,真正了解和欣賞你的孩子。
我想所有的父母跟我一樣擔心孩子的安全。但是,當這些叮囑是孩子每次離家時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時,特別是在他們的朋友面前,孩子會覺得父母不信任他們,甚至感到丟臉。我兩個孩子都會說,我知道了,你說過很多遍了,不需要每次都說。當然,對孩子表示基本的尊重,並不是讓孩子可以為所欲為。
關鍵是時機。每一次當他們離家時都提醒安全只會衝淡你的好意。這樣的機會經常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跟他們慢慢地、深入地聊聊安全等重要話題,遠比每一次離家時提醒要有效得多。
以上是大叔在跟兩個孩子鬥智鬥勇時發現自己所犯的一些錯誤,不知道你有沒有中槍?
結語:跟兒童時代相比,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非常不容易,甚至可以說很痛苦。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為他們提供更大更多的自主權,對於父母來說其實意味著學習一種新的方法來照顧養育他們。這個學習過程充滿艱辛和坎坷,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