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口服化療藥物注意事項之
氟尿嘧啶類
現在臨床上有很多種口服化療藥,如新型口服氟尿嘧啶藥物卡培他濱及替吉奧用於中晚期胃腸道腫瘤、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伊馬替尼用於慢性髓性白血病和胃腸間質細胞瘤、新型咪唑四嗪類口服化療藥替莫唑胺用於新診斷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許多患者在拿到口服化療藥時,往往都有許多問題,例如正確的服藥時間、服藥劑量以及服藥周期。未按時按量服用,會大大降低藥物的療效,甚至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今天小編以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氟尿嘧啶類口服化療藥——卡培他濱及替吉奧為例對口服化療藥物的使用進行一個介紹。
口服化療藥物怎麼吃?
服藥時間
按體表面積計算劑量。
服藥時間:飯後30min。
整片或整粒吞服,不可壓碎或打開膠囊,以防藥物快速釋放發生不良反應。
服藥頻次:一天兩次,因此,可以選擇早晚飯後30分鐘服用藥物。
兩者均是每個化療周期的第1-14天服用,第15-21天停用,為3周方案。
服藥頻次
服藥劑量
卡培他濱節拍治療,一天兩次,每次500mg,持續服用。不同個體化療方案制定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按照醫生制定的用藥方案服用。
服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漏服且已經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不可補服,更不可以第二天額外加量,應按照正常劑量服用。可以在治療周期結束後,按照正常劑量補服。
化療藥吃多久?
通常來說,口服化療藥一般需要完成藥6-8個周期,但每個患者的化療方案不同,用藥療程也有一定差異。患者需要按照醫生制定的用藥計劃堅持用藥,不可隨意停藥,儘量完成治療周期才行。
慢病療程藥
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噁心嘔吐、口腔黏膜炎以及手足症候群。
Ⅲ度的發生率為18-42%,聯合化療時發生率會增加。因此,化療期間定期複查,出現骨髓抑制時需予以升白、升血小板等處理。
骨髓抑制
噁心嘔吐
Ⅲ度的發生率為14-26%,為了避免或緩解噁心嘔吐的發生,化療前經常給予預防止吐的治療。一般不影響進食,建議清淡、易消化飲食,少食多餐。
發生率為21%, 紅腫、糜爛、潰瘍和疼痛,影響吞咽和進食。保持口腔清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選擇咀嚼輕鬆的烹飪方式減少食物對口腔黏膜的物理損傷。
口腔黏膜炎
手足症候群
Ⅲ/Ⅳ度的發生率為17%,指手掌、足底感覺遲鈍或化療引起的肢端紅斑,可以表現為麻木、感覺遲鈍、麻刺感或疼痛感,皮膚腫脹或紅斑,脫屑、皸裂、硬結樣水泡等,主要發生於受壓區域。注意手足的日常護理,無刺激保溼劑塗抹,保持皮膚的溼潤度。
出現輕度的噁心嘔吐、口腔紅腫、手足紅斑,尤其是手足的麻木和感覺異常與療效相關,可不必過分擔心。但出現乏力、發熱、或白細胞減少、嚴重的破潰,需及時就醫。
藥師提醒
化療期間由於抵抗力相對較弱,不建議去人群密集的場所,避免感染;每周複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
合理安排自個的作息時間,適當運動,飯後可運動半小時。
飲食結構要合理,多食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等。
如有便秘情況,可食用一些纖維含量較高的水果或蔬菜如筍類、綠葉菜、蘋果等,也可以食用麻油。
供稿 / 董俊麗 李娟
編輯 / 藥劑科 陸菲
董俊麗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藥理學博士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管藥師
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抗腫瘤專業臨床藥師進修生
李娟
瑞金醫院抗腫瘤臨床藥師
衛計委抗腫瘤藥物帶教老師
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師師資
從事抗腫瘤相關臨床藥學工作
開展針對腫瘤患者及癌痛患者的臨床藥學服務工作
End
原標題:《口服化療藥物注意事項之氟尿嘧啶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