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類藥物化療後致5人死亡!可能與這個酶相關

2020-12-19 39健康網

  5-Fu(5-Fluorouracil,5-氟尿嘧啶)是廣泛應用於包括頭頸部腫瘤、乳腺腫瘤、消化道腫瘤在內的多種惡性腫瘤的化療藥物,2019年,法國和英國相繼發生了5起氟尿嘧啶類藥物全身化療後引起的死亡事件。這些患者的死因與該藥代謝相關的一種酶相關——DPD(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二氫嘧啶脫氫酶)。

  DPD是5-Fu體內代謝的起始酶和限速酶,80%-90%的5-Fu在肝臟經DPD代謝生成二氫氟尿嘧啶後被排出體外,DPD與5-Fu的療效、體內代謝效率及毒性反應等密切相關。前文所述的這些化療後死亡的患者,被懷疑體內存在DPD酶缺陷,因而導致5-Fu在體內蓄積,最終因藥物毒性而死亡。事後,這些患者的家屬譴責醫院沒有在化療前進行藥物敏感性檢測。這些事件也引起一些質疑:DPD酶檢測是否應該納入常規的腫瘤臨床化療實踐中?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氟尿嘧啶類藥物與DPD的這些事兒。

  01

  歐洲藥品管理局最新公告:使用氟尿嘧啶類藥物化療前需進行DPD檢測

  就在今年3月13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發出最新公告提出:癌症病人在接受全身性氟尿嘧啶類(包括在體內代謝後能產生氟尿嘧啶的藥物,如:卡培他濱、替吉奧等)化療藥物前,需進行DPD檢測,以保證化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利於制定合理的個體化化療方案,而對於需要局部使用氟尿嘧啶類藥物的患者,則不必要進行DPD檢測。

  歐洲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指出,可以通過檢測血液中尿嘧啶的濃度,或者檢測DPD相關基因的突變情況,來評估個體DPD的水平。對於DPD功能障礙的病人,合理減少氟尿嘧啶類化療藥物劑量,可以有效避免嚴重的、可能威脅生命的毒性作用,但是具體的減少劑量標準指南還沒有建立。

  對於抗嚴重真菌感染的藥物氟胞嘧啶,PRAC指出,雖然氟胞嘧啶在體內可以代謝產生氟尿嘧啶,但是為了避免病情被延誤,不需要進行用藥前的DPD檢測。對於已知有完全DPD功能障礙的病人,要避免使用氟胞嘧啶,而對於已知有部分DPD功能障礙的病人,使用氟胞嘧啶後如果出現嚴重毒副作用,要及時停藥。

  02

  是否應常規進行DPD檢測仍存在爭議

  但是,學界對於氟尿嘧啶類化療藥物使用前是否需要進行DPD檢測有著不同的意見。

  牛津大學癌症和血液學中心的David Kerr教授認為,對於在胚系基因檢測中已發現有明顯DPD缺陷的病人,應該減少50%的化療藥物用藥劑量並進行密切的隨訪。

  另一位英國專家、Buckingham癌症醫學中心的Karol Sikora教授卻反對進行常規的DPD檢測,他認為DPD多態性並不是影響藥物敏感性的唯一因素,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在相互制衡。即使有基因組學檢測的證據,也不能認為所有異常的DPD基因都會引起較高的藥物毒性。

  Karol Sikora教授指出,只有不到10%的病人可能出現嚴重的問題,而只有大約1%的病人需要治療,減少劑量或者其他治療措施(例如使用尿苷三乙酸酯這種解毒劑)是需要的,但沒有必要對所有病人進行全面監測。另外,還有一些美國的腫瘤學專家也指出,不需要進行常規的DPD檢測

  03

  我國患者DPD功能缺陷常見嗎?到底如何檢測?

  DPD功能缺陷在不同人種中的發生率有一定差異,在高加索人種中,DPD功能部分異常發生率約3%-5%,而在亞洲人種中只有0-0.7%。

  一項針對我國漢族人群外周血DPD活力的研究發現,外周血DPD活力與年齡呈負相關,與性別無關;當個體肝腎功能異常時,外周血DPD活力降低,懷孕會引起DPD活力的升高。臨床上可以通過測定DPD活性來預測嘧啶類化療藥物的療效和毒性,但由於受時辰節律及治療等因素的影響,難以客觀準確測量酶活性。此時,基因檢測是優先推薦的檢測方法。

  DPYD是編碼DPD的基因,位於染色體1p22上,全長約950kb,共包括23個外顯子。DPYD基因多態性包括重複、缺失、插入以及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其中以SNP最為常見。2015年一項在亞洲開展的針對DPYD突變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DPYD*5突變在中國人群的突變頻率能達到20%以上,DPYD*9A突變在中國人群的突變頻率為7.04%,而沒有檢測到西方常見的DPYD*2A突變。這幾種檢測到的多態性位點均與氟尿嘧啶類藥物的化療毒性相關。

  04

  DPD檢測的臨床意義

  目前我國學者普遍認為,5-Fu化療前進行DPD檢測的臨床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①預測5-Fu化療的敏感性:腫瘤組織中DPD的活性與5-FU化療的敏感性呈負相關,檢測DPD有助於判斷病人對5-Fu化療的敏感程度;

  ②預測5-Fu化療的毒性:DPD的檢測有助於確定用藥劑量,避免劑量過大引起的化療毒性;

  ③作為聯合用藥的依據:5-Fu聯合DPD抑制劑(如:吉美嘧啶、5-乙炔基尿嘧啶)可提高化療療效,部分複方製劑(如:替吉奧)已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

  ④利用生理節律進行時辰化療:DPD活性具有生理節律性,一般情況下,在凌晨1點最高,下午13點最低,在DPD較低的時段進行化療可以提高療效;

  ⑤研究不同組織中DPD的活性:有相關的研究發現DPD活性在腫瘤組織及正常組織中的差異很大, 且兩者間無相關性。正常組織中DPD活性過低, 會引起5-Fu在體內蓄積, 增加5-Fu的毒性, 而在腫瘤中DPD活性過高,會加速5-Fu在體內的代謝,降低化療療效。

  關於是否應該常規在氟尿嘧啶類藥物全身化療前進行DPD檢測,我國各類腫瘤臨床診療指南中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但是對於已知有DPD功能障礙的病人,應謹慎用藥,密切隨訪,避免嚴重化療毒副作用的發生。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口服化療藥物注意事項之氟尿嘧啶類
    > 口服化療藥物注意事項之氟尿嘧啶類現在臨床上有很多種口服化療藥,如新型口服氟尿嘧啶藥物卡培他濱及替吉奧用於中晚期胃腸道腫瘤、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伊馬替尼用於慢性髓性白血病和胃腸間質細胞瘤
  • PNAS:為何某些癌症對最有效的化療藥物5-氟尿嘧啶沒有反應?
    2019年8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釋了為何某些癌症對一種最有效的化療藥物5-氟尿嘧啶(5-FU)沒有反應。
  • 亞葉酸鈣的角色扮演:化療好伴侶
    我看到很多病友都在用這個藥?」他有這樣的疑問並不奇怪,因為在消化道腫瘤治療過程中,大部分患者都會用到FOLFOX和FOLFIRI這兩個治療方案,而在這兩種化療方案中,均包含注射用亞葉酸鈣這個藥。但是,亞葉酸鈣並不是化療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亞葉酸鈣在化療方案中的角色扮演。
  • 檢測DPD酶對於使用氟尿嘧啶患者的重要性
    是5-Fu的起始酶和限速酶,FDA提供的說明書中明確:存在DPD活性部分或完全缺乏的患者,無法充分分解氟嘧啶類藥物,發生嚴重甚至致命毒性的風險增加(包括嚴重黏膜炎、腹瀉、中性粒細胞減少和神經毒性等)。通過查詢文獻發現,DPD存在的種族差異性,部分缺乏和完全缺乏分別約佔一般人群的3% ~ 5% 和0. 1%。
  • 化療引併發症患者死亡 醫院無過錯自願補償
    FU化療藥後引發併發症並致死亡。同年1月17日,主治醫師檢查後診斷黃玉患滋養細胞腫瘤,建議化療,並將病情、診療計劃,以及治療過程可能發生的毒性反應可致死亡的醫療風險詳盡告知患者,患者表示理解和同意。後醫生對黃玉使用5-FU化療。1月31日,經黃玉家屬同意,將黃玉轉入腫瘤科住院。2月1日,主治醫師查體後認為,患者診斷侵蝕性葡萄胎術後化療明確,予5-FU單藥治療後出現骨髓抑制、嚴重黏膜腸道反應。
  • 化療反應大,止吐有妙招
    持續的噁心嘔吐不但會降低患者繼續化療的意願,還可能造成代謝紊亂、營養失調、體力下降,使患者對化療產生過分擔心和恐懼的心理,甚至有部分患者因不能忍受嚴重嘔吐而不得不中止化療。預期性噁心嘔吐主要與精神、心理等因素相關,往往伴隨焦慮、抑鬱,且噁心比嘔吐常見,可選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如阿普唑侖和蘿拉西泮等。由於年輕患者常接受比老年患者更強烈的化療,並且控制嘔吐的能力較差,所以較容易發生預期性噁心嘔吐。
  • 胰腺癌治療藥物進展:攻克癌王已現曙光
    這些特點的由來與胰腺的解剖位置、腫瘤生物學特性和轉移途徑密切相關。具體來說,胰腺處於腹膜後位,對於直徑較小的胰腺癌病灶,一般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不明顯,因此難以早期診斷,多數患者確診時已處於中晚期。此外,胰腺與腸繫膜上動、靜脈緊鄰,胰腺癌癌灶很容易浸潤血管,從而造成難以手術切除。目前,胰腺癌5年生存率僅為9%,只有兩成左右的患者確診後生存期超1年,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也僅為15-25%。
  • 腫瘤化療輸液出現藥物外滲,該怎麼辦?醫生:及時處理不然很麻煩
    化療藥靜脈輸入開始5-10分鐘內是外滲發生的高峰期,應加強巡視。 化療藥物外滲的一般處理 輸入化療藥物過程中一旦病人出現靜脈穿刺點周圍的疼痛或腫脹等藥物外滲時,應首先關閉輸液開關,暫時保留輸液針頭於原處。
  • 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
    當時主要通過外科肝動脈置管或血管內介入技術,進行肝動脈插管完成化療藥物的灌注。與全身化療相比,在肝動脈裡灌注化療藥物能夠增加腫瘤組織局部藥物的濃度,同時減少化療藥物在其他器官的分布,從而產生較強的抗腫瘤作用且降低全身副反應。哪些患者建議做肝動脈灌注化療?
  • 這裡介紹一種新型酶靶向藥物聯合化療方案
    近日,美國石溪大學Renaissance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酶靶向藥物——CPI-613,其聯合化療有望延長胰腺癌患者生存期。 接受治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總生存期(OS)為6~12個月,而未接受治療的患者的OS不足3個月。
  • 芳香化酶抑制劑相關不良反應及處理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劑(AIs)已經成為絕經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標準輔助內分泌治療。AIs在減少疾病復發風險、延長生存方面優於他莫昔芬。總體上內分泌治療的耐受性良好,沒有化療引起的急性和相對嚴重的毒性。大多數內分泌治療的不良反應是由於雌激素剝奪所致,也與更年期通常出現的症狀相似。
  • 胃癌治療藥物研究進展(2018)
    題記胃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死亡率均較為靠前;由於其早診率低,大多數患者早期缺乏明顯的臨床症狀,診斷時往往已處於疾病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化療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其生存期,但大多數化療療效局限且維持時間短,中位生存期與2年生存率都很讓人無奈,故胃癌相關治療藥物的開發,迫在眉睫
  • 5位中學生用10天寫了一首歌,唱出了杭州人心聲!
    ,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公布了關於轉移性胰腺癌的治療指南更新並在線發表在《臨床腫瘤學雜誌》上,建議對治療進展或經歷不可忍受的毒性並且在一線治療後可能進行進一步治療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儘早進行基因檢測。
  • 連吃7天柚子後「肌肉溶解」?沒服用相關藥物就不會
    近日,一則「男子連吃7天柚子後『肌肉溶解』」的報導引發關注。時令水果柚子與讓人恐慌的「肌肉溶解」相結合,把柚子相關話題推上「風口浪尖」。吃柚子導致肌肉溶解?紅心柚被打針染色?……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吃柚子導致肌肉溶解?
  • 原來化療不一定都是輸液——聊聊各種化療給藥方式的優缺點
    總體來講,化療的給藥方式主要有8大類:靜脈給藥肌肉注射口服腔內注射動脈注射化療泵直腸內給藥鞘內給藥靜脈給藥1靜脈注射刺激性小的藥物經過溶解後3靜脈衝入法強刺激性藥物如氮芥(NH2),在輸液時,因為藥物的作用時間只有5—8分鐘,很快就氧化失效,所以要快速注入。注射時,會先關閉輸液管調節夾,藥物推注完成後立即連接輸液管,並快速衝入,輸液2—3分鐘後再恢復原來的輸液速度。
  • 惡性腫瘤相關急性腎損傷
    AKI 在住院的腫瘤患者中很常見,可能來自於腫瘤本身(如:浸潤或梗阻),治療過程(如:化療藥物的毒性),或者相關的併發症(如:膿毒症)。丹麥對 120 萬癌症患者進行了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結果顯示:根據 RIFLE 標準定義的 AKI 的發病率在腎細胞癌(44%)、多發性骨髓瘤(33%)、肝癌(32%)和白血病(28%)患者中最高。
  • 12歲兒童服用阿奇黴素後死亡!這5類易誘發室速藥物必須牢記!
    近日,一位12歲的男孩在使用5天的阿奇黴素後,出現QT間期延長,很快引發多形性室性心律不整,搶救後不治死亡的推文被反覆刷屏——5、引起TdP的抗菌藥物引起TdP的抗菌藥物不多,主要包括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三唑類等,如下:氟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
  • 「千萬別化療,化療讓人死得更快」,這個謠言,至今還有人在信
    有知情人透露,賀一航之所以拒絕化療,可能跟他的好搭檔豬哥亮的經歷有關,當初豬哥亮患的也是大腸癌,為此還做過五次化療,原本還要做第六次,卻因為身體極度虛弱原因不得不放棄,最終病逝於2017年5月份。確實,他人的經歷,尤其是親近的人,如果有相同的經歷,最終卻沒有取得什麼好的結果,就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想法,那就是化療沒有用,還浪費錢,不如不做。此外,還有部分患者會因為對化療副作用的恐懼而拒絕化療,覺得不化療的時候還好受一點,化療後反而都是毛病,脫髮、噁心、嘔吐各種問題。
  • 阻斷DNA修復的新藥物能夠提高腫瘤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
    鉑類等許多化療藥物通過破壞DNA來殺死癌細胞。然而,一些腫瘤可以通過依賴DNA修復途徑來抵抗這種損傷,從而對化療產生耐藥性。與用於複製DNA的正常DNA聚合酶不同,TLS DNA聚合酶對DNA的複製並不精確。這使得腫瘤細胞能夠在接受順鉑等DNA損傷藥物治療後存活,並且獲得許多額外的耐藥性突變,這一過程所需的關鍵TLS DNA聚合酶之一是Rev1。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大約10,000種潛在的藥物化合物進行了篩選,發現了一種與Rev1緊密結合的化合物,可有效阻止其與下遊複合物相互作用,從而阻斷DNA修復。
  • 有一類化療藥物很「傷心」,乳腺癌化療常常用到,如何「救心」?
    乳腺癌術後輔助化療大多用紫杉類+或/和蒽環類+環磷醯胺方案,若Her-2陽性則需要聯合靶向藥物,激素受體陽性化療結束再輔助內分泌治療。包括晚期乳腺癌化療藥物也是以紫杉類、蒽環類為主。蒽環類化療藥物,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紅藥水」,其毒副反應除常見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對心臟的損害也比較常見,「傷心」!蒽環類化療藥物,各種「比星」,也是「阿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