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兒童服用阿奇黴素後死亡!這5類易誘發室速藥物必須牢記!

2020-12-19 健康界

近日,一位12歲的男孩在使用5天的阿奇黴素後,出現QT間期延長,很快引發多形性室性心律不整,搶救後不治死亡的推文被反覆刷屏——

其實除了阿奇黴素,還有其他的抗生素也曾出現這樣的現象。這與抗生素所致心律失常、延長QT間期,進而導致尖端扭轉性室速(TdP)有關,若搶救不及時,甚至可導致死亡!

那麼什麼是TdP?有哪些抗菌藥物也會引起這樣的副作用呢?下面就讓我們一一來介紹吧。

1、什麼是TdP?

TdP是多形性室速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發作時呈室性心動過速的特徵。尖端扭轉型室速這一名稱的由來與其發作時心電圖的表現有關,QRS波的振幅與波峰呈周期性改變,就像圍繞基線連續扭轉,多伴有QT間期延長。

藥物引起的TdP是一種不常見,但可致命的嚴重不良反應。可能引起TdP的藥物有很多,包括抗菌藥物、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和抗催吐藥等。

2、藥物引起TdP的危險因素

藥物誘發的QT間期延長存在許多可能導致TdP的危險因素,如:低鉀血症、低鎂血症、心動過緩、遺傳因素、性別(女性比男性更易發生)以及使用延長QT間期的藥物等。此外,心衰也是誘發TdP的危險因素。

3、抗菌藥物誘發TdP的機制

抗菌藥物誘發TdP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藥物阻斷延遲整流鉀電流(Ikr)引起QT間期延長是藥物致TdP的重要機制。抗菌藥物阻斷了心室肌細胞膜上快速激活的Ikr,使得心肌復極時間及動作電位時間延長,表現為體表心電圖QT間期延長。

4、藥物誘發TdP的危險分層

2016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在Circulation上發布了有關可能引起或加重心衰的藥物的聲明 。文中將能導致TdP的藥物進行了匯總,並按照TdP風險進行分類——

已知有TdP風險:藥物延長QT間期,並明確增加TdP風險,即使按照推薦使用;

可能有TdP風險:藥物可引起QT間期延長,但目前缺乏按照推薦用藥增加TdP風險的證據;

特定條件下有TdP風險:藥物只在特定條件下增加TdP風險(如過量,低鉀血症,藥物相互作用)或造成促進/誘發TdP的情況(如抑制QT延長藥物的代謝,或造成電解質紊亂而誘發TdP);

先天性長QT間期避免應用的藥物:對於先天性長QT間期的患者,這些藥物造成特殊TdP風險,包括以上3種藥物及其他本身不延長QT間期的但因腎上腺素樣作用而具有特殊風險的藥物。

5、引起TdP的抗菌藥物

引起TdP的抗菌藥物不多,主要包括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三唑類等,如下:

氟喹諾酮類: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

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導致QT間期延長及TdP已有不少報導,潛在的QT間期延長被認為是喹諾酮類藥物的典型不良反應。隨著施貴寶公司的加替沙星撤市後,氟喹諾酮類藥物可致心臟毒性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有學者將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致QT間期延長做過比較研究,研究人群為高危的老齡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最後發現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相比,在致QT間期延長上風險相當。目前的研究表明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相較於其他喹諾酮類,致心臟毒性較小。

*加替沙星2006年已撤市。

大環內酯類:

阿奇黴素、紅黴素、羅紅黴素、克拉黴素、泰利黴素。

大環內酯類藥物已明確報導具有QT間期延長、導致TdP和心源性猝死等副作用。較早被發現了具有TdP的是紅黴素和克拉黴素,而阿奇黴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具有很小的心臟毒性,直到近年來,越來越多關於阿奇黴素致心律失常的案例被報導,才引起人們對於阿奇黴素致TdP的關注。

Milberg等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證實,致心律失常能力依次為:

紅黴素>克拉黴素>阿奇黴素

2019年的一篇研究表明,在非ICU的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中,與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相比,紅黴素有更高的心臟毒性。

 β-內醯胺類:

頭孢拉定、頭孢哌酮。

在可能引起或加重心衰的藥物的聲明中,沒有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的記錄,但是在國內的文獻中,可見致QT間期延長的少量的報導。

抗真菌類:

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酮康唑、兩性黴素B。

咪唑類抗真菌藥致TdP時,常合併低鉀、應用CYP3A4抑制劑、基礎QT間期延長等其他危險因素。

其他:

磷黴素、克林黴素、特拉萬星、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甲硝唑。

所有抗菌藥物按照TdP風險分層,如下表所示:

表1:危險分層

總結:

以上列出的藥物雖然有致TdP的不良反應,但是藥物誘發的TdP與多種因素有關,對於高危患者(如患者本身心電圖提示有QT間期較長、腦卒中、電解質紊亂)應儘量減少聯合使用可延長QT間期的藥物。

參考文獻:

[1]Postma, D.F., et al., Cardiac events after macrolides or fluoroquinolone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post-hoc analysis of a cluster-randomized tri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9(1).


相關焦點

  • 兒童服用阿奇黴素後死亡,用藥過程醫生竟然踩了這個坑!
    今天的主角是「阿奇黴素」,阿奇黴素是一種常用的抗菌藥,不良反應輕。但是,美國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發現:5 天 的治療中,較服用阿莫西林和未服用任何抗生素的患者,服用阿奇黴素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風險增加。對這點醫生了解多少呢?
  • 阿奇黴素很危險嗎?家長們提了10個問題……
    兒童使用阿奇黴素,該注意些什麼?日前,我們公眾號發布的《12歲兒童服用阿奇黴素死亡!這5類藥易誘發室速,須牢記!》,收到了許多讀者的留言,在此集中簡單回答,希望能解答家長們的一些疑惑。1、如何能確定患兒是吃阿奇黴素引起的死亡而不是疾病本身誘發的心律失常呢?
  • 服阿奇黴素有5個注意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 劉勝男 □毛乾泰阿奇黴素和紅黴素同屬一類,屬於第2代大環內酯類藥物,具有口服劑型吸收好、半衰期長、抗菌作用強、安全性高(可用於妊娠期婦女和兒童)等優點。阿奇黴素每日僅需一次用藥,因其使用方便,已慢慢成為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一線藥物。
  • 阿奇黴素:這 5 種情況慎用!
    食物可降低阿奇黴素的吸收。國外資料建議,該藥片劑或幹混懸劑可伴或不伴食物服用。我國則推薦餐前1 h或餐後2 h服用。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65歲)其他抗菌藥物+阿奇黴素首日0.5 g頓服,後0.25 g,qd,共5日。
  • 阿奇黴素:這5種情況慎用!
    食物可降低阿奇黴素的吸收。國外資料建議,該藥片劑或幹混懸劑可伴或不伴食物服用。我國則推薦餐前1 h或餐後2 h服用。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65歲)其他抗菌藥物+阿奇黴素首日0.5 g頓服,後0.25 g,qd,共5日。
  • 阿奇黴素6大注意事項 千萬要記住!
    2.阿奇黴素口服後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為37%,給藥量的50%以上以原形經膽道排出,給藥後72小時內約4.5%以原形經尿排出,單劑口服0.5 g後,達峰時間為2.5~2.6小時,血藥峰濃度為0.4~0.45 mg/L單劑給藥後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35~48小時,服用阿奇黴素3-5天後,乃至第12天時白細胞及吞噬細胞內仍能測到一定濃度,10天後血清內仍有
  • 阿奇黴素6大注意事項,千萬要記住!
    阿奇黴素口服後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為37%,給藥量的50%以上以原形經膽道排出,給藥後72小時內約4.5%以原形經尿排出,單劑口服0.5 g後,達峰時間為2.5~2.6小時,血藥峰濃度為0.4~0.45 mg/L單劑給藥後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35~48小時,服用阿奇黴素3-5天後,乃至第12天時白細胞及吞噬細胞內仍能測到一定濃度,10天後血清內仍有0.3-
  • 吃阿奇黴素,就別吃這幾種藥!3個用藥常識,希望你收藏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治病救人;若使用不當,奪人性命都有可能。所以,對於用藥,最忌諱的就是錯用、濫用。在臨床上,阿奇黴素是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用於敏感細菌所引起的感染,而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藥物,傳聞這兩種藥物混合服用,可致人死亡,這一說法是否屬實?
  • 阿奇黴素跟它一起吃會致命?幸虧今天看到了!原來阿奇黴素不是人人...
    然而,每每看到有人不管什麼藥都搭在一起吃,就感到脊背發涼……尤其是阿奇黴素,雖說是老朋友了,然而其實大多數人對它知之甚少。前段時間就看到服用阿奇黴素後死亡的案例。用阿奇黴素會有什麼不良反應?阿奇黴素是兒科治療常用的廣譜抗生素,以它為代表的大環內酯類藥物是肺炎支原體治療的首選。
  • 阿奇黴素可引發心律失常,嚴重者會致命
    隨著其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被陸續報導能產生心臟不良反應,阿奇黴素一度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因為其對心臟電位活動的影響最小,在有效劑量範圍內幾乎不產生明顯的心血管不良反應。然而,隨著阿奇黴素的廣泛應用,其心臟相關不良反應的報導也越來越多,多項臨床研究已經指出阿奇黴素能誘發致命的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 阿奇黴素很危險嗎?家長們提了10個問題
    基於目前的薈萃分析研究,提示阿奇黴素升高了QT間期延長的風險[1]。而例子中的患兒屬於高風險人群,有一定的相關可能,值得警醒。2、哪類兒童使用阿奇黴素後出現這種多發性室性心律失常更多見呢?靜脈使用和口服有沒有什麼顯著差異?
  • 軍醫提醒:小兒服用阿奇黴素須知
    因此,在給孩子服用阿奇黴素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阿奇黴素幹混懸劑、顆粒劑等宜用適量涼開水溶解搖勻後口服,不宜用滾開水衝服,以免影響藥效或引起嘔吐。    2.食物可影響阿奇黴素的吸收,故宜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兩小時口服;但如服用後出現腹痛、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也可在服藥前少量進食(如餅乾),以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
  • 阿奇黴素消炎作用好,但與這11種藥「混搭」可致死,注意了
    75歲男性患慢性心力衰竭,因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症狀就醫,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醫生開了阿奇黴素片和複方甘草片,萬萬沒想到患者用藥3天後死亡。 68歲女性患重症肌無力2年,因咳嗽、咳痰給予阿奇黴素0.5g靜滴。用藥2小時後,患者出現四肢無力加重、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吞咽困難等一系列症狀。
  • 阿奇黴素又惹是非?!這 6 個問題一定要知道
    阿奇黴素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由於有著獨特的抗菌譜和超長的血漿半衰期,因而被臨床醫生廣泛使用。但有關阿奇黴素致藥物不良反應也屢見文獻報導。文獻複習:阿奇黴素致患者死亡 13 例有作者對阿奇黴素致患者死亡 13 例文獻進行了分析。
  • 男娃吃阿奇黴素後喪命,遠離5種致命「混搭」
    阿奇黴素是一種兒科常用的抗生素類藥物。因為它對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引起的感染具有較強的殺傷力,所以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使用頻率較高。但不合理使用阿奇黴素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為了讓爸媽更簡單地弄清楚阿奇黴素如何使用,科大大總結了3種類型,爸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對號入座(記得轉發+在看哦)!
  • 阿奇黴素注射夜說明書,阿奇黴素副作用太大了,吃出肝損傷!
    2013年,美國FDA也發出警告:阿奇黴素可能導致心臟電生理活動發生異常改變,如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型室速等,從而引發致命性心律失常,有糖尿病或心臟病的患者使用阿奇黴素導致猝死的可能性較高。阿奇黴素副作用太大了,損害肝臟沒商量!阿奇黴素和辛伐他汀二者合用,易引起肝壞死。
  • 抗生素阿奇黴素,使用不當可誘發心臟風險,最佳服用時間是什麼?
    病例1 女,24歲,因上呼吸道感染靜脈注射阿奇黴素0.5g,1日1次,5分鐘後患者出現全身瘙癢,口唇麻痺,而後出現顏面紫紺,神志不清等過敏性休克症狀。診斷為,疑似藥物過敏引起呼吸、循環衰竭等症。經對症搶救,患者出現心電圖和呼吸,但血壓仍然檢測不出,3日後便死亡。
  • 阿奇黴素顆粒和氨溴特羅口服液,可以一起服用嗎?有何注意事項?
    阿奇黴素顆粒劑與氨溴特羅口服液一起服用,那您的孩子一定是有肺部的炎症或支原體感染問題,同時又有嚴重的咳嗽吧?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這兩種藥物當然是可以一起服用的。這兩個藥物可以一起用阿奇黴素是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其抗菌譜與它的老大哥紅黴素類似,對於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部感染,阿奇黴素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因此,如果確診兒童有細菌感染或支原體導致的肺部炎症,應用阿奇黴素來治療,還是很對症的。
  • 治療支原體肺炎,阿奇黴素為什麼要停4天?
    最近朋友三歲的雙胞胎咳嗽反覆不好,大寶發高燒伴有劇烈咳嗽,小寶沒有發燒但是咳嗽也進行性加重。   去了醫院檢查後,醫生告知雙胞胎感染了肺炎支原體肺炎,大寶因病情較重需要阿奇黴素針劑靜脈滴注,小寶病情較輕口服阿奇黴素3天停4天後再複診,朋友覺得奇怪。阿奇黴素治療為什麼吃口服3天要停4天?服用阿奇黴素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 男娃吃阿奇黴素後喪命!5種致命「混搭」,醫生都容易搞錯!速記!
    1 阿奇黴素用不用,認準3種情況! 阿奇黴素是一種兒科常用的抗生素類藥物。 謹慎使用阿奇黴素的情況 普通感冒 流感 還是那句話,咳嗽≠需要服用阿奇黴素。 這兩類疾病通常是不需要使用阿奇黴素的,長期使用容易導致細菌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