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新機遇」地方城投如何把握?

2020-12-09 澎湃新聞

作者 | 中大諮詢張興茂

編輯 | 中大商業評論小編

引言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遍地開花」,智慧城市產業是塊大蛋糕,地方城投公司作為傳統城市開發建設的主力軍能否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繼續分享發展紅利?又應該如何參與其中?

我國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2019年城鎮化率已突破60%。伴隨著城市化進程,一系列問題和挑戰也逐漸凸顯,如交通擁堵、環境汙染、教育資源緊張等。智慧城市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能夠有效緩解快速城市化問題。

因此,我國多地政府逐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深圳、上海、重慶等地相繼出臺智慧城市建設方案。據測算,2015年至2019年,我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年均增速達到30%,在此機遇背景下,多地城投提出將智慧城市建作為其重要業務之一,但是在實踐過程當中也面臨著許多難題:

● 地方城投應該承擔怎樣的角色定位?是傳統模式下發揮政府融資平臺作用,或者承接智慧基礎設施的代建任務,技術研發與創新主體,還是產業引領平臺?

● 地方城投的突破口和關鍵抓手在哪裡?地方城投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哪些業務更適合自己?業務應該如何切入?如何參與市場競爭?哪些資源可以借用?

● 地方城投應該構建怎樣的商業模式?地方城投應與產業鏈上的哪些主體進行合作?合作模式應該是怎樣的?如何增強發言權?怎樣提升盈利能力?

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答,那所謂的地方城投要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所作為,根本無從談起。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階段和挑戰

在解答地方城投的困惑前,需要來認識目前我們所面對的智慧城市建設處於怎樣的一個狀態,有什麼特徵。

一、我國智慧城市建設處於什麼階段

經過不斷的演變和發展,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經歷了萌芽、探索發展期後,正處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期。目前,地區之間智慧城市建設差異大,信息保障、智能設施、市民體驗、生態宜居等領域仍比較薄弱,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整體處於初期階段,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以打基礎為主。

二、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有什麼特徵

總體來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呈現「三多兩核一長一廣」的特點,即參與主體多、交叉領域多、應用場景多,數據中心、計算能力為體現城市「智慧」價值的兩大核心,產業鏈條長,涉及了規劃設計、晶片研製、硬體生產、軟體開發、系統集成、運營維護等多個環節,影響範圍廣,包括城市空間、生態環境、社會治理、經濟發展等。

三、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挑戰

經歷了十餘年的發展,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城市治理、惠民服務領域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在建設實踐中,也面臨著許多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智慧城市建設體量大,有效、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尚不清晰,以政府財政作為投資和運營期的主要資金支付來源,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較大。

二:智慧城市試點建設期,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部門分頭牽頭項目實施落地,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引入技術標準不一,跨部門、跨層級的信息共享存在一定困難,數據價值的充分發揮受到較大約束。

三:人為幹預和自然災害都有可能導致數位化基礎設施的崩潰。此外,數據共享過程中,涉及個人隱私、數據資源所有權等潛在法律風險。

四:由於項目更多強調的是信息化的投資建設,對運營維護以及創新應用重視不足,社會對智慧城市建設效果感知欠佳。

面對如此一些問題,城投企業應思考如何發揮優勢,從「規劃、融資、建設、運營」等流程上,支撐智慧城市建設,加強城市大數據中心承建和運營,做好「可以託付的」公共數據管理服務等,有效地為政府化解困境。同時從市場角度出發,堅持產業聚合的發展思路,整合產業鏈上下遊相關主體優勢,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生態。

由此可見,雖然各地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市場空間巨大,但是一系列的挑戰也制約著項目的落地,因此如何積極把握市場機會,有效化解智慧城市建設痛點,化挑戰為機遇,成為地方城投企業成功的關鍵。

智慧城市建設機遇 地方城投如何參與其中?

一、如何定位?

定位選擇的邏輯:在進行角色定位時,地方城投離不開「股東訴求」「競爭環境」「自身能力」三個方面的影響和約束。

政府視角

來看,為解決前文提到的挑戰,地方政府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牽頭者也面臨著許多具體的問題。地方政府亟需城投的支持主要集中在資金、項目統籌管理和應用場景提供,以確保項目快速落地,尤其對是「值得信賴的」公共數據管理的需求較強。

從競爭環境來看,縱覽產業鏈,規劃設計、軟硬體研製、系統集成、運營維護等環節競爭較為激烈,尤其是網際網路、平臺型獨角獸具備了絕對的競爭優勢,大型國際廠商也加入其中。

自身能力

來看,城投企業核心優勢主要在後端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項目管理以及豐富的場景資源,在前端的技術創新、市場化運作、用戶需求洞察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這也直接影響了城投企業對業務發展與合作模式的選擇。

因此,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因素,現階段地方城投定位為「智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者、核心平臺運營服務商、關鍵領域解決方案集成商」是相對合理的選擇。當然這並不是固定格式,地方城投自身特點差異、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業務側重會有所不同、定位也應有所演變。

二、如何選擇切入點和成長路徑?

城投企業可以從

參與模式、產業環節、應用領域

三個方面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和成長路徑。

參與方式主要包括

發起新設、合資合作、投資併購、戰略同盟

等。不同的方式,適用性也有所不同,例如發起新設更多的適用於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尤其是公益性項目;而投資併購更適用於對區域內綜合實力較弱、有獨特優勢的技術性企業的併購;通過業務轉型發展,更適合於既有業務與信息化、IT相關,且依託政府特許經營發展的企業。

在產業環節選擇時,往往從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例如大數據中心、智慧燈杆、智慧道路等)出發,並依託特許經營,逐漸積累經驗和人才,再往上遊的設計、中遊的軟體開發和下遊的平臺運營等進行產業鏈延伸。

參與的行業應用方面,短期內可依託當地技術資源,聚焦於自身或者區域優勢產業,實現產業的智慧化升級;長期則關注需求,例如智慧交通、城市應急等領域增速比較快,值得關注。橫向拓展時,為發揮既有業務優勢,應選擇技術可複製性高、場景資源協同性好的領域。

三、如何構建可行、可持續盈利模式?

總體上,城投企業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盈利主要包括三種方式:

其一,傳統的參與產業鏈一個或多個環節,提供基礎的產品或服務而獲得收益;

其二,通過整合資源,針對特定場景,打造產業級或者消費型應用,獲取增值服務收益;

其三,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通過產業投資,獲取投資收益。

針對前兩種盈利方式,地方城投的利潤來源包括政府支付、企業支付、市民支付,先行者們已經在進行探索和嘗試,不少地方城投亦初顯成效。

【例】西南地區某地方城投圍繞智慧交通產業鏈,面向政府部門、應用服務商及城市市民提供相關服務而構建的盈利模式。

部分城投企業通過股權投資打造智慧城市產業鏈,實現多元化收益。例如,上海城投較早發起智慧城市產業投資基金,半年募集資金超10億元,並作為基金管理人,對智慧城市產業鏈進行布局。

結語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仍處於初期階段,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生而即為秉承城市投資建設使命,地方城投在城市空間開發建設方面經驗豐富,地方資源協調、城市資產運營也具有明顯優勢。但是過去「代政府融資建設、依賴配套土地開發反哺」的老套路已無法滿足新時代、新產業的要求。

地方城投需要做好「促進地方城市發展、與政府和企業做好一門生意、服務社會民生需求」三篇文章,對於已進場者,應重點思考如何進一步做大規模、匯集優質數據資源,並加快商業變現;對於摩拳擦掌的觀望者,則更應重點思考如何找準自己定位,獲得一張入場券,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

相關焦點

  • 龍崗城投攜手左鄰永佳建設智慧園區系統
    深圳市龍崗區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崗城投」)系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出資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參照區政府直屬單位管理。龍崗區城投集團與龍崗區保障房公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一體化運作方式。
  • 市城投公司積極推進智慧停車項目建設
    市城投公司積極推進智慧停車項目建設 2019-09-03 12: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天城投獲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年度價值城市運營商」
    與城市共成長 助力城市更新作為全周期城市建設及運營服務商,中天城投40年來與貴州攜手並進,持續助力城市更新升級。城市尋求更新,地產發現機遇。參加互動論壇時張亦農談到:中天城投的每一步都與貴州同步,紮根貴州推動城市更新,重品質、重品牌、重運營、重配套、重服務。
  • 全周期城市建設及運營 中天城投締造城市美好生活
    通過「全周期城市建設及運營」的品牌定位,中天金融集團旗下中天城投聚合地產、文旅、市政、商業、物業、教育、體育等多元板塊,在為城市引領全新居住體驗的同時,注入更多優質配套與服務,助力城市更新與升級,為城市創造美好生活。
  • 招商蛇口成都公司總經理 王曉波: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智慧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招商蛇口曾參與海上世界、太子灣以及深圳前灣自貿區的建設開發。位於天府新區的時代公園項目,是招商蛇口在內陸城市開發的為數不多的產城項目。從2010年進入成都算起,今年是招商蛇口進入成都的第10年。
  • 如何加速智慧城市建設進程| 騰訊WeCity加速器圓桌觀點精選
    在數位化轉型浪潮下,智慧城市已成「數字中國」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如何共創解決方案,讓整個城市的各個部分有機結合併運作起來,提升建設進度,是智慧城市落地的重點和難點。如何通過生態共融,將城市的「改造者」轉變為城市的「共建者」?
  • 中天城投再造城市新核心「中天·金融北城」,全貴陽向北看
    7月22日,「比未來走得更遠」——2020中天城投集團品牌戰略發布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中天城投煥新品牌戰略,賦予企業品牌全新內涵,賦能城市、再啟徵程。中天金融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凱以貴州金融城和中天·金融北城為例,分享了中天城投「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產城一體」的創新實踐。
  • 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生力軍
    蘇州市吳江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雪良表示,作為吳江城市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一體化平臺,城投集團將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發展機遇,全力推動城市建設,包括城市更新、城市運營、城市管理,以此打造示範區城投公司標杆。
  • 學者觀點 | 張慧穎 : 新基建數位化與智慧社區助力城市建設
    由阿里巴巴主辦的2020雲棲大會|百城匯(天津專場)活動,由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1994級校友陳新龍先生主持的阿里雲創新中心津南基地承辦,近日在天津津南圓滿舉辦。數位化的提速,為科技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帶來新的機遇。
  • 城投集團開展「全過程工程諮詢實例分講解會」
    近年來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多次頒布了關於推行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的文件,為更好地實現投資建設意圖,有效將全過程工程諮詢與集團項目更好的結合,12月11日上午,技術服務公司特邀四川康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監理工程師——鮮濤先生前來授課。
  • 建設智慧城市 不能只把數據簡單堆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以來,全國迄今有超過500個城市發布並啟動了相關計劃,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  專家表示,從今年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帶來了較大衝擊,但也應看到「雲經濟」「非接觸經濟」「大數據防疫」等新業態顯現。
  • 遠東控股:加速轉型,把握新機遇
    面對階段性險境之後接踵而至的機遇,遠東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蔣錫培指出:「企業要善於把握疫情後的五大紅利」,進而轉危為機。對此,遠東控股集團及旗下相關企業加速轉型,做好充分準備,快速把握新機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帶來新機遇立足於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點,「十四五」對各領域提出明確的發展建議。
  • ...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原標題: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五年,放諸時代長河只是一瞬;五年,投射城市年輪不過一環。
  • 深信服發布「3+3」城軌雲平臺解決方案 助力智慧城軌加速發展
    近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信息化專委會2020年度大會在南昌圓滿召開,會議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信息化專委會主辦,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本次大會以「數字城軌·通達未來」為主題,提出智慧城軌建設要倡導開放創新,將企業生產力轉化為行業生產力,並通過行業生態力量,推動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指出智慧城軌建設要量力而行更要盡力而為,不要為了智慧而「智慧」。
  • 創新賦能城市未來,紫光海闊榮獲「2020智慧產城運營年度創新企業」
    創新升級智慧生態系統謀新求變,正成為當下各行各業的常態。在全國性產業升級與政策性產業遷移的大環境下,產業地產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在城市化主導的高速發展階段,產業地產模式經過多數企業的探索與實踐,如何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才是重中之重。創新賦能,是紫光海闊對智慧產城運營商發展新態的解讀。
  • 中山大學: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開啟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
    會議以「十四五」規劃為主題,羅俊校長作了題為《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開啟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的大會主題報告。報告從戰略規劃的角度,全面總結了學校新時期發展內涵,明確了未來五年的目標和發展路徑,為做好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全體校領導、校長助理,各院系、職能部門、附屬醫院等二級單位負責人,各類人才代表出席會議。
  • 市城投集團2020年度「十件大事」
    杭州市城投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定按照建設主體、投融資主體、運營主體、服務主體的「四大主體」職能定位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兩個效益最大化」的發展定位,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經濟發展、民生保障、項目建設、對外投資、改革上市、集團管控、黨的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成績,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
  • Parking China 2020助力停車行業把握「新基建」機遇
    Parking China——中國(上海)國際智慧停車展覽會將於9月2至4日舉行,圍繞「新基建」與停車產業融合發展主題,協助行業人士發掘市場新機遇、展示智慧停車領域的創新成果。「新基建」項目機遇處處為推進經濟可持續增長,中國計劃投資一系列「新型基」礎設施項目以加快其創新技術領域的發展步伐,「新基建」的實施勢必將推動各地停車主管單位加快當地智慧停車建設並鼓勵開發商和業主尋求創新的智慧停車解決方案,以升級其停車設施和降低人工成本
  • 牢牢把握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
    牢牢把握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必須以堅如磐石的政治定力,準確把握新格局、新機遇的時代特徵。《指導意見》指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這是新發展理念最生動的實踐,也是貴陽推動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所向、力量所聚、機遇所在。
  • 創新完善城市大腦建設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考察時充分肯定了城市大腦的創新成果,並希望杭州在建設城市大腦方面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為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殷切話語包含著殷殷囑託。打開數字治理新思路,不斷做優做強杭州城市大腦,持續提升數字賦能城市治理水平……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之路正在注入更大動能,而這,也是代表、委員們尤為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