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棟自管」 為何行之不遠

2021-01-13 騰訊網

(圖文無關)從事物業管理工作的保潔員在瓷磚地面上留下倒影。(視覺中國/圖)

幾天前,我的小區微信群裡,有人發出了一張照片,某棟業主以眾籌方式裝修了樓道門廳,貼上瓷磚的效果可謂驚豔。這個外表非常漂亮的花園式小區,有著各種「敗絮」,如樓道門廳為石灰牆面,日子久了,牆體滲水掉皮,慘不忍睹。多年來,吐槽和報修無數,卻沒有任何改變,物業只需要一次次把問題推給開發商就行。這棟樓的業主於是不再作無謂的等待。

群裡的多位業主在羨慕之餘,也將話題扯到了「樓棟獨立管理」:既然有沒有物業都能幹成事,那就脫離物業管理好了,由樓棟業主自管。

起這個心思,也是被逼無奈。小區八年前以管理不善為由換過一次物業,想不到情況更糟,違停猖獗、鬧火災時消防栓居然沒水、硬體損壞沒人管……一天天積累著業主們的憤懣。八年間,不是沒想過換掉現物業,但諸多努力均告失敗。不久前,一群熱心業主憂心於小區環境品質下降的現狀,經諮詢有關部門後,再次發起業主籤名,意圖先按程序罷免無作為的業委會,再推進「換物業」大業。

「樓棟獨立」和「換物業」思路不盡相同,但表達的都是對現物業工作能力和態度的不滿。

這個喧譁於身邊的話題引起了我的特別關注。在知乎上,以及一些房地產論壇上,「樓棟可以獨立管理嗎?」是一個讓人很想跟帖的提問。

「樓棟獨立管理」或言「樓棟自管」的合法性,是繞不過去的前提。

按照法律法規,物業服務包括包幹制和酬金制兩種。多數小區物業服務實行的是包幹制。從理論上講,「樓棟自管」是讓業主代替物業打理日常管理事務,或者花錢請人代勞。

難點在於,按照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同一個區域只能選聘一個物業公司。那麼,除非這棟樓完全獨立於小區之外,和小區包括道路、大門等在內的設施沒有關聯,成為另一個區域,就像是一個「孤島」,才有脫離物業管理的可能性。還得向有關部門申請進行區域劃分以及辦理一系列手續。

換句話說,「樓棟自管」並非絕對不可能,只不過要滿足法理上、程序上的要求實屬不易,即便做到了,後續的麻煩也很多。

2017年1月《淮河晨刊》:蚌埠福滿園小區總共7棟樓300多戶居民,2013年物業接手時,5號、6號樓居民通過投票的方式,決定從小區脫離出來,不再交納物業費,採取自治管理。

2017年6月《福州晚報》:臺江水松小區早在2004年之前,8號樓就已經獨立管理。

「樓棟自管」的案例,全國各地不少。但細觀之下,也能發現尷尬與無奈之處。根據報導,在蚌埠,那兩棟「單飛」樓的垃圾費無人收取,導致垃圾一時無人清理。結果,多數居民希望回歸物業管理。在福州,那棟8號樓也出現了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堵住通道等亂象。問題在於,只有8號樓全體居民達成一致意見並籤署相關協議,社區才能協助居民開展物業管理權移交事宜。

在「樓棟自管」冷暖自知的表象下,理想與現實,豐滿與骨感,糾纏不清,對其他有想法的人形成某種「勸誡」。

揆諸這類頗有「先鋒派」意象的主張和行動,無論是想藉助一種決絕的方式脫鉤於一個被指無能的物業公司,還是追求自由自在的管理模式以提升居住質量,均不失探索的意義。這個群體,以及無數為這種模式折腰但終於只能私下想想的人們,是需要受到尊重的。因為說到底,他們暢想的是一種有尊嚴的生活方式。考慮到如今的業主與物業之間常發矛盾,我們更可理解這種憤懣與救濟之意。

但眼前必須承認,依據現有框架和模式來維護業主自身權益,才是更現實甚至是更合理的辦法。例如「想扳倒」一個不作為的業委會和物業,那就走程序、繼續走程序。儘管社會公認「換物業很難」,波折亦多,但,秉持公平正義又能夠堅持的業主,終究會得到一場勝利。越來越多小區業主通過不斷努力成功換掉物業獲得幸福感的事實,就是最好的說明,即使這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艱難。

(作者系媒體人)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伍裡川

相關焦點

  • 黨員下沉樓棟「微治理」 服務「公轉」帶動居民「自轉」
    原本小廣告不斷的樓道牆面建起了公示牌,亮出了黨員身份和黨員責任;原本互不認識的鄰裡鄰居漸漸熟悉起來,相約一起參加社區志願活動……點亮紅旗樓棟燈牌為推進「三個全覆蓋」不斷深入,促進社區治理觸角向樓棟延伸,武漢市武昌區中華路街西城壕社區動員下沉黨員、在職黨員及社區自管黨員
  •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孔子說得好:「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在這紛紜擾攘的世界中,我們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費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奔波勞碌,很機械地隨著疾行車流轉,一日之中能有幾許時刻回想到自己有性情?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機,生來就需要宣洩生長,發芽開花。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現,生機便遭窒塞殘損,好比一株發育不完全而呈病態的花草。
  • 武漢一小區跳蚤肆虐 揭樓棟裡為何會出現跳蚤?
    她的一位朋友在樓棟裡開了家棋牌室,以前生意挺好的,她有時也會幫忙打理。最近一段時間,來棋牌室裡打麻將的客人,沒坐一會兒,身上就到處癢,坐立不安,有的人還把皮膚抓破了。發現是跳蚤作祟後,客人們都不肯再來打牌了。&nbsp&nbsp&nbsp&nbsp在 8 樓,記者看到,一戶居民家門口放了兩個水桶,裡屋沒人。
  • 「三真」精神樓棟長,擔當作為「紅管家」
    「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姜田兵在小區和所在樓棟公開亮出黨員樓棟長身份,張貼《倡議書》,公示姓名、服務承諾和聯繫方式,宣傳《泗陽縣社區「紅網格」樓棟長工作職責》,建立「濱河花園5棟樓鄰裡互助群    在縣委組織部選派機關幹部進社區擔任樓棟長的活動中,泗陽縣委黨史辦姜田兵同志擔任眾興街道東光社區濱河花園小區5號樓「黨員樓棟長」。自擔任黨員樓棟長以來,「認真」二字是他工作態度的真實寫照。
  • 子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看子產的滔滔宏論,如何逆境翻盤
    那麼這句話是不是說咱們在這聊詩詞歌賦,人生理想,如果不寫下來,也就「行之不遠」——沒辦法流傳出去或者說流傳下去呢?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文」是「文飾」的意思,是從「紋」而來,用在「言」上,就是裝飾、修辭的意思。所以我們稱古文為「文言文」,第一個「文」是「文飾」,第二個「文」才是文字、文章。
  • 為樓棟寫詩,記錄樓棟瑣碎事 92歲長沙爹爹用愛守護家
    堅持寫日記30年,記錄樓棟瑣碎事 他說:「這棟樓就像我的小孩」為樓棟寫詩,92歲長沙爹爹用愛守護家盧爹爹翻看他書寫的日記。盧爹爹在樓道寫的打油詩。7月27日,記者了解到,在長沙開福區營盤街社區有一位92歲的老人,每日堅持寫日記30年,記錄的都是樓棟裡那些看似瑣碎的小事。(掃報眉二維碼,看記者採訪視頻)作為樓長,老人為樓棟寫的打油詩還成了所在社區的一大特色。
  • 「你好,社區」 探索樓棟微治理新模式
    樓棟是社區治理中極其重要的自治單元,是城市管理中不可替代的神經末梢。自蕪湖市致行社工中心在儒林西苑小區不斷探索樓棟微治理新模式,開展第五屆市公益創投項目——「你好,社區」後,這個擁有33棟居民樓的安置小區正在大變樣,越來越多居民為樓棟建設出力。住有近12000人的儒林西苑小區是個中老年人口較多的安置小區,其中50%為外來人口,其餘為回遷居民。
  • 熱心人讓大羊坊2號院變得宜居,但社區管理總靠熱心腸恐怕行之不遠
    從2013年起,大羊坊2號院成立了居民自管會,柏大可打那時起就擔任自管會主任。小區裡裡外外的環境、停車、綠化都由他來張羅,就連家長裡短的矛盾糾紛,他也幫著調解。有了熱心人,小區處處透著暖意。然而,要保持長久的舒適和宜居,靠幾位熱心人真的夠嗎?
  • 樓棟旁設垃圾站、入戶大堂賣包子、樓上還有...
    樓棟入戶大堂懸掛的「精緻鮮包」招牌7月12日,該小區物業客服部經理表示,他們覺得包子店開在入戶大堂「確實有礙觀瞻」,目前已經整改,將改為物業辦公用房。【事件】樓棟入戶大堂要開包子店?康橋溪棠906號樓,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祥安路上。
  • 德之不修,行之不遠,努力改掉有失身份的俗氣行為
    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心之不修,行必不檢;心若凡俗,行無大雅;德之不修,行之不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推薦聖賢總結的四個成語,照做即可。1、反躬自省。經常檢視自己、審查自己、反思自己,及時發現自己的毛病和問題,明確改進方向。2、嚴以自律。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嚴格約束自己,真正克制自己,不能出格、越軌、隨心所欲。
  • 關愛服務租戶,樓棟長在行動!沙蠔社區「樓棟長之家」正式成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丹 代穎/文 何湘偉/圖記者12月16日獲悉,寶安區沙井街道沙蠔社區近日舉行了一場精彩的樓棟長之家分享培訓活動及表彰儀式。活動當天,該社區30餘名樓棟長齊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李娟黨代表分享《樓棟長的價值與成長》課程,各樓棟長現場互動分享了樓棟長工作方法和收穫。活動還為在疫情防控及人口普查中工作優異的樓長頒發榮譽證書和樓長工具包,含防光服、強光手電筒、喊話器、工作手帳筆記本、亞克力板製作的樓棟信息欄等。
  • 中風險區為何精準到村、社區和樓棟?應如何做好防控?專家這樣說
    為何中風險區具體到村、社區?中風險區與低風險區防控舉措有什麼不同?市民在個人防護上又該注意些什麼?就此,川觀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省衛健委新冠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祝小平。中風險區範圍怎麼劃?
  • 鄭州上街區中心路街道:樓院從「無人管」到「人人管」
    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壁壘作用街道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樓院(片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和服務網絡,實行「雙長雙代制」,黨員骨幹既擔任黨小組長又擔任樓棟長、既是黨員代表又是居民代表,使每個小區、每個樓院、每個樓棟都有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
  • 無法治,民主行之不遠
    無法治,民主行之不遠  如果沒有法治,民主本身不會帶來人們所期望的那麼多的積極效應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舒泰峰、特約撰稿束麗娜 | 北京報導  近兩年來,中國政治學界不斷有大文章面世,比如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的《民主是個好東西
  • 【重磅】浦城十月最美樓棟(弄、巷)長投票開始!
    作為五一三路981號樓棟(巷)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他既是政策宣傳員,通過樓棟微信群、倡議書、走訪入戶等各種方式及時宣傳防疫知識和縣委、縣政府及社區的要求,積極參與社區志願者服務工作,環境整治、房屋安全隱患排查、「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同時他也是監督員,挨家挨戶入戶摸排,了解省外返浦人員情況,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他架起了居民和社區的良好溝通橋梁,及時把居民的所思所憂所困所疑反饋給社區,積極協調溝通,解決問題
  • 未來方舟:G1組團封閉樓棟解封
    2月24日上午,貴陽市雲巖區水東路街道未來方舟G1組團確診病例所住樓棟,在封樓14天後按照規定程序解封。水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笛,帶領水東路、漁安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現場指導,友鄰居委會工作人員聯合中天物業對封閉小區以及樓棟進行全面消毒處理,並對整棟樓的86戶住戶進行慰問。
  • 長沙八方小區C區:樓棟長聯席會在物業與業主間建「橋梁」
    紅網時刻4月18日訊(通訊員 劉澤猛 潘紅)「讓我們投身到家園建設,煥發迷人的光和熱,照亮前行路......」4月18日上午,一場頗有推動商品房小區管理創新意義的樓棟長聯席會議,在長沙市嶽麓區八方小區C區召開。
  • 宿城:小小樓棟長 民生「大管家」
    在江蘇宿城,有這樣一群人,白加黑,「5+2」,他們搭建「樓棟微信群」及時發布信息、解答疑惑;他們築牢社區「安全網」,守好社區的門,護好群眾的家;他們織密建強黨的組織體系,居民需要在哪裡,組織和工作就推進到哪裡……他們是黨員樓棟長,他們是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 康樂鎮:樓棟長當「管家」基層防疫力度大
    樓棟長登記照片奉節網訊(通訊員 汪妍君)「你好,我是樓棟長,這個時候儘量不要出門,如購買生活必需品,請出示一下你的出入證。」2月11日中午,郭家社區安置點樓棟長張尚濤對想要外出的人員說道。疫情發生後,郭家社區按照鎮黨委和政府的要求,立即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開展封閉式管理,明確樓棟長職責,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化力量,強化宣傳力度,引導群眾自我防護,對樓棟進出人員進行登記勸返,非購買生活必須品不得外出。目前,郭家社區實行以出入證嚴控人員流動的管理制度,即每戶每兩天可安排一人持出入證進行登記後到指定地點購買生活必需品,居民都非常理解和支持。
  • 同心同德,做自律自管的「排頭兵」!
    1月19日,同心社(高三級)自管會在學校報告廳召開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同心社自管會成立已有兩年,負責了許多年級管理工作,如考勤登記、紀律監管、衛生督查等,在高三這個學習繁忙的階段,同學們依然堅守崗位,管理好年級事務。林錦榮級長首先對自管會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並表達對自管會成員的希冀與鼓勵,希望同學們能夠「善始善終」,堅持到最後,給學校的其他年級自管會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