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14:43:34 來源:蕪湖新聞網
「你好,社區」市公益創投項目實施近一年以來,共有100多位居民參與小區樓棟自治管理中,小區大多數居民都因此受益。近日,在廣場邊已打造好的儒林...
原本破舊的樓道牆面不僅大出新,還塗畫上各種文明新風圖案,賞心悅目;原本堆放非機動車的廢棄涼亭煥然一新,不僅成了熱心黨員的議事亭,還成了居民下棋、聊天的活動場所(如圖);原本關起門來、互不說話的鄰裡鄰居漸漸熟絡,相約參加一場場豐富多彩活動……這是記者近日在城南儒林西苑小區走訪時看到的情景。
樓棟是社區治理中極其重要的自治單元,是城市管理中不可替代的神經末梢。自蕪湖市致行社工中心在儒林西苑小區不斷探索樓棟微治理新模式,開展第五屆市公益創投項目——「你好,社區」後,這個擁有33棟居民樓的安置小區正在大變樣,越來越多居民為樓棟建設出力。
住有近12000人的儒林西苑小區是個中老年人口較多的安置小區,其中50%為外來人口,其餘為回遷居民。由於以往鄰裡關係被打破,高樓的居住方式又減少了鄰居之間的接觸機會,歸屬感的缺失是目前居住居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據致行社工中心負責人曹燕臻介紹,由於同樓棟居民最容易接觸也最容易建立關係,所以此次創投項目以特色樓棟打造為切入點,再挖掘小區業委會成員、熱心老黨員領頭作用,協調多方資源,以幫助廣大居民找回歸屬感,建立特色社區治理模式。
按照項目計劃,自去年9月開始,致行社工聯合儒林西苑社區先後開展了「好鄰好宴」「線上紅歌會」「母親節活動」等各種豐富多彩活動,呼籲同樓棟居民多多參與,讓大家慢慢接納和認可了「你好,社區」的理念,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隨後,該項目還發布了「儒林議事亭拉近黨群心」空間打造項目、「紅心暖雛鳥」困境兒童幫扶項目、「黨旗飄樓棟鄰裡益家親」樓道美化項目、「黨心暖夕陽」助老志願服務項目等微公益創投項目,由社區四個黨支部認領,各自選擇特色樓棟實施。比如三支部就在小區20棟1單元開展了樓棟美化。已是花甲之年的支部書記苗國華特意利用技藝特長,將2樓以下原本無生機的樓梯口牆面塗畫裝飾了一番,還以此呼籲居民不在樓道亂堆亂放,共同維護單元樓環境。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已完工的1單元牆面色彩斑斕,頗有韻味,不僅畫有徽派建築,標註「鄰裡關愛」「和諧同行」,還有新城市圖案,倡導「益家親」「學雷鋒、樹新風」。鄰裡鄰居也很親密,一起買菜、聊天。接下來,小區其他樓棟也將以此為樣板,將樓道美化和文明新風結合起來。
在「你好,社區」項目的影響和培育下,儒林西苑小區還壯大了螢火蟲志願者服務隊和鱷魚媽媽繪本館等居民自組織,挖掘了一批願意為小區助力的領頭人。螢火蟲志願者服務隊負責人王明喜就是其中一位。每周,他都會帶著志願者在小區巡邏,發現問題及時拍圖留存,通過協商議事的方式聯合社區、業委會、物業,多方主體一起解決,漸漸形成了常態化的社區議事機制。針對居民普遍反映的難以辨別小區樓棟、小區地圖老舊等問題,王明喜和志願者服務隊成功申報了「你好,社區」項目中「螢火亮資源,資源展西苑」子項目,目前小區每個單元樓都掛了清晰標識牌,最新的小區地圖指示也將製作好擺放在三個主出入口。
據統計,「你好,社區」市公益創投項目實施近一年以來,共有100多位居民參與小區樓棟自治管理中,小區大多數居民都因此受益。近日,在廣場邊已打造好的儒林議事亭,記者看到,長椅和各種黨建、文明標語是項目出資的,靠凳是10號樓的劉先生捐贈的,石桌是隔壁中央城小區居民特意搬來的,原本並不熟悉的幾位老人相熟後正在此下棋,其樂融融。「這裡又可以議事、又可以活動,又可以納涼,太方便了!」正在此看棋的20棟周老先生相信,隨著越來越多居民參與樓棟建設,小區一定越來越好!
大江晚報記者 芮娟 實習生 史微 文/攝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