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成英「脫歐」大贏家?

2020-12-17 環球網

英國「脫歐」可能改變國際金融中心格局,尤其在歐洲地區,當倫敦金融城進入歐洲單一市場的通道梗阻,金融機構可能將業務和人員遷至歐洲大陸,法蘭克福、巴黎、都柏林、盧森堡等歐元區內的金融中心似乎看到了加速成長的機遇。

位於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是德國第五大城市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在這座人口約70萬的城市,人們可以看到銀行區高樓勾勒出的天際線——在德國並不多見;還可以在維利·勃蘭特廣場見到歐洲最大的歐元雕塑,它提醒著過往的人們這裡是歐元的心臟——歐洲中央銀行所在地。

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法蘭克福的變化悄然發生,房價漲了,金融業者亦喜亦憂——喜的是就業機會更多,憂的是同行競爭趨於激烈……與此同時,德國國內關於給法蘭克福更多政治支持的呼聲日益高漲。

德國銀行業協會總經理米夏埃爾·科馬爾說,對法蘭克福而言,明確的政治決心不可或缺。「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作為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已為吸納來自英國的服務業和服務業者做好準備,並將實現新的就業和經濟增長。」

非首都,甚至連州府都不是,使得法蘭克福與巴黎 、都柏林等相比缺乏政治優勢。減少德國金融監管領域的障礙等議題,最終需要政治人物來拍板。有分析指出,德國政府態度謹慎,迄今未對法蘭克福「爭奪」歐洲金融中心地位表示明確支持,可能與銀行業在德國社會「聲譽」不佳有關,尤其是近年銀行業醜聞多發。

法蘭克福所在的黑森州財政部長託馬斯·舍弗爾表示,政府不可能僅考慮銀行業的單一利益,而必須全面考慮整個國家利益。

一方面期待政府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德國金融業對法蘭克福從英國「退歐」中獲益信心十足。

科馬爾說,英國「脫歐」後,英德兩國仍是重要的貿易夥伴,倫敦仍將保持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法蘭克福坐落著一些重要的歐洲金融機構,擁有強大而富有創新力的經濟環境以及穩定的法律框架。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發布報告稱,巴黎是經合組織所在地,盧森堡擁有低稅率環境,而都柏林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在金融中心之爭中,法蘭克福足以「秒殺」上述三個城市。

該研究所認為,且不說法蘭克福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的金融中心以及歐洲央行所在地,僅就生活質量來說,比如交通設施、醫療和社會治安,法蘭克福優於巴黎、都柏林和盧森堡。

此外,法蘭克福在房地產方面也具有優勢。據統計,法蘭克福擁有的空置辦公用房面積比例約12%,都柏林為8.4%,巴黎和盧森堡分別為6.8%和4.4%。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入駐法蘭克福更容易,也更便宜。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房地產專家米夏埃爾·沃特蘭德表示,巴黎高質量的辦公用房租金比法蘭克福高出近50%。

德國金融界認為,法蘭克福可能是英國「脫歐」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不過,Immo Concept公司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調查的80家銀行或上市企業中,目前僅有四分之一計劃搬出倫敦。

對法蘭克福而言,即使擁有各種優勢,但將優勢轉為勝勢,進而接盤倫敦成長為歐洲金融中心並不容易,尤其在英國「脫歐」後的不穩定因素尚難準確評估之前。(沈忠浩)

相關焦點

  • 英國脫歐誰是贏家?法蘭克福在金融界獲得新助力
    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4日彭博稱,下面宣布,英國脫歐的贏家是
  • 英國脫歐後新歐洲金融中心之爭:巴黎、法蘭克福誰佔上風
    英國脫歐程序啟動,加入歐洲新金融中心爭奪戰的名單越來越長。就在英國正式宣布觸發脫歐條款之前48小時,米蘭也宣布加入歐洲新金融中心的爭奪。在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榜單上。米蘭僅排在第56位。不過,這並不妨礙米蘭的金融政策制定者們也試圖從英國脫歐的談判中分得一杯羹。
  • 脫歐與疫情難關未過,蘇格蘭「脫英」又成詹森更大挑戰
    詹森期待能得到最想要的聖誕禮物——脫歐貿易協議,他出發前一天宣稱希望「甜蜜理智的力量能獲勝」,但無論英國還是歐盟都對協議前景表示悲觀。英國從脫歐公投至今已經過去四年多,先後換了三個首相,但脫歐成了「拖歐」。如果這次談判失敗,12月31日雙方會徹底一刀兩斷嗎?對於英國來說,目前的處境正像走在懸崖邊上。
  • 脫歐與疫情難關未過 蘇格蘭「脫英」又成詹森更大挑戰
    詹森期待能得到最想要的聖誕禮物——脫歐貿易協議,他出發前一天宣稱希望「甜蜜理智的力量能獲勝」,但無論英國還是歐盟都對協議前景表示悲觀。英國從脫歐公投至今已經過去四年多,先後換了三個首相,但脫歐成了「拖歐」。如果這次談判失敗,12月31日雙方會徹底一刀兩斷嗎?對於英國來說,目前的處境正像走在懸崖邊上。
  • 英工商界認為「脫歐」延期是把雙刃劍
    新華社倫敦10月28日電(記者 楊曉靜)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28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歐盟27個成員國已同意英國提出的將「脫歐」期限推遲到2020年1月31日的申請。「脫歐」期限再次延後,意味著英國將又一次暫時避免「無協議脫歐」,但同時也意味著困擾英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將再一次延長。
  • 四年脫歐長跑終於衝線!英歐達成歷史性脫歐貿易協議
    當2016年6月24日凌晨,脫歐公投的最後一張選票計算完畢,佔投票總數52%的支持選票最終讓英國開始了一段長達4年的脫歐「馬拉松長跑」,其間卡梅倫、特雷莎·梅相繼離任,而脫歐最終在第三位首相鮑裡斯·詹森任內完成。
  • 巴黎、法蘭克福都想成為「下一個倫敦」
    本報記者 葛文博攝 法蘭克福的德意志銀行總部。 人民視覺 工作人員前往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總部上班。 人民視覺「英國『脫歐』將促使歐洲金融產業重組,歐洲其他金融中心的業務規模會增加。」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執行長布瑞松日前表示。
  • 英「疑歐」派為支持「脫歐」協議提出三個條件
    英「疑歐」派為支持「脫歐」協議提出三個條件 原標題:   英國「疑歐」派議員組成的歐洲研究組織3日經由《星期日泰晤士報》向首相特雷莎·梅提出支持退出歐洲聯盟協議的三個條件,顯示他們的強硬立場有所軟化。
  • 英「脫歐」進程走到分岔路口
    在法定「脫歐」日期3月29日日益臨近之際,英國「脫歐」進程進入了「危險的分岔路口」。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力推的「脫歐」協議草案當地時間1月15日傍晚被英國下議院以壓倒性票數否決,特雷莎·梅政府隨後在反對黨發起的「不信任動議」投票中雖涉險過關,但目前正竭力展開多黨派磋商,並計劃於21日向國會提出「脫歐」協議草案被否決後的替代計劃。
  • 英首相或以「三大讓步」推動脫歐 英媒:或導致保守黨分裂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導英媒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為兌現脫歐承諾採取孤注一擲的最後一搏,她將向工黨領袖傑裡米·科爾賓作出三項重大讓步,以促使議員們支持一項新協議。
  • 英國是否脫歐尚且不知,但是汽車工廠紛紛「脫英」了
    自英國決定「脫歐」以來,第一次有大型汽車企業宣布關閉在英工廠。   福特曾表示,如果英國在達不成協議的情況下退出歐盟,該公司可能進一步削減英國業務。根據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的數據,英國汽車產量已降至5年來最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英國的汽車產量為152萬輛。   汽車工廠的縮減不僅會打擊英國製造業,而且會給英國的整體經濟形態帶來較大影響。
  • 詹森:英歐貿易談判或破裂,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
    沒完沒了的脫歐,這個周末真的要有準譜了嗎?英國早在今年1月底就已經正式離開歐盟了,而脫歐過渡期也即將要在12月31日結束,所以脫歐總算是要等到大結局了嗎?理論上講在這個時限之前,英國要跟歐盟談出一個脫歐後「關係怎麼處」的協議,再變成法律文件,再翻譯成多國語言,再提交各國議會批准。
  • 英國脫歐過渡期最後期限逼近 英歐談判進展如何?
    根據規定,有11個月過渡期,到2020年底前原來的各項規定仍然有效,在這段時間裡就脫歐後的各項協議展開談判。脫歐協議將左右英國與歐洲國家未來的關係,最關鍵的領域是貿易和移民。這些談判將為新的英歐關係確立規則。資料圖:當地時間1月29日,歐洲議會批准「脫歐」協議。圖為投票結束後,在場議員高舉「永遠團結」旗幟。
  • 談判無果而終 英法「扇貝戰」禍起「脫歐」
    今年夏天已到尾聲,英法之間這場「扇貝戰爭」卻可能延續到英國明年3月正式退出歐洲聯盟後的多個夏天。英國媒體分析,正是日益臨近的「脫歐」加劇了兩國漁業矛盾。  【協商未果】  法國農業和食品部長斯特凡納·特拉韋爾12日聲明,法英兩國未能達成夏季扇貝捕撈協議。他上周警告,假如兩國漁民再發生衝突,法國海軍隨時準備介入。
  • 英首相將脫歐比喻綠巨人變身 馬克叔的回應亮了
    圖源:GETTY海外網9月16日電 英國首相詹森·鮑裡斯日前對脫歐發表了一個不恰當比喻,引發群嘲。據英國《每日郵報》稱,詹森將英國脫歐比喻成綠巨人變身,稱綠巨人越瘋狂,就越強壯。詹森15日對英國媒體稱,英國將像布魯斯•班納(綠巨人變身前)那樣擺脫歐盟「枷鎖」。「班納可能被戴上手銬,但一旦被激怒,他就會從手銬裡掙脫出來……綠巨人總是會逃走的,不管他看起來被束縛得多緊——這個國家就是這樣。我們將在10月31日掙脫出來,我們會完成的。」
  • 英歐「飯局」未解分歧 「無協議脫歐」代價難擔
    英歐「飯局」未解分歧 「無協議脫歐」代價難擔 2020-12-11 07:51:42   英方多次聲明如果年底前不能就英歐未來經貿關係達成協議,則不惜「無協議脫歐」。歐盟則表示,可以將過渡期談判推延至明年。  不過,歐洲問題專家告訴新華社記者,雙方的強硬表態既是出於現實利益和原則性問題的需求,也是一種談判策略,向對方施壓,希望得到更多好處。
  • 英國「脫歐」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國際觀察)英國「脫歐」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新華社記者陳靜 閆亮  24日,英國關於是否脫離歐盟的全民公投結果揭曉:半數以上投票者支持「脫歐」,英國最終選擇離開歐盟。  觀察人士認為,脫離歐盟後,英國國際地位、對外政策等將發生很大變化。
  • 英歐貿易談判進展艱難脫歐「後遺症」持續困擾英國經濟
    英歐貿易談判分歧重重  目前,公平競爭環境和漁業問題仍是英歐貿易談判的最主要障礙,雙方在這兩個問題上態度強硬,始終沒能找到平衡點。在漁業方面,英歐雙方正針對歐盟漁船在英國水域的捕魚權問題,歐盟各國船民在英國水域捕魚的比例問題以及英國水域環境的可持續性問題進行談判。
  • 脫歐致英鎊貶值 赴英旅遊升溫
    在上周英國脫歐公投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後,美國旅行社發現遊客赴英旅遊的興趣上升了。遙遠的中國和東亞地區也出現了赴英旅遊熱情高漲的景象。On the flip-side, several travel firms have also had more inquiries than ever before from Brits looking at heading abroad.另一方面,有幾家旅行社還發現,英國人海外遊的諮詢量也上升了。
  • 脫歐之後英國往何處去?穩歐盟、更親美、重振大英國協
    在脫歐後將大英國協這些英語國家重新緊密聯繫一起,形成一個沒有旅行限制,人員自由流動,貿易更加緊密,跨境資金流動更加便利的英語國家聯盟,這對於平衡歐盟影響力,使英國脫歐後成為有影響力的全球大國有著重要作用,而美國總統川普之前也對英語國家聯盟的設想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