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唯一舟形博物館,除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還有多個考古之最

2020-12-20 朱桀的行走筆記

我國的特色建築很多,像「鳥巢」、「大褲衩」、「大螃蟹」……它們因為外形特別而讓人印象深刻。我國的專題類博物館也有很多,像關於傘的,關於陶瓷的,還有關於茶葉的等等,它們也同樣因為與眾不同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不過就一般而言,博物館作為城市的公共建築,其外觀大都中規中矩,很少有與其展陳主題高度一致的造型。可是在浙江省就有這樣一座博物館,不但鎮館之寶是獨木舟,就連整個場館的造型都像一座浮在水面上的「舟」。它就是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跨湖橋遺址,又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裡處,因古時上湘湖與下湘湖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得名,是浙江省境內繼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之後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它比河姆渡文化遺址還要早1000年,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目前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它將浙江的文明史前推至八千年,是一種不同於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的全新文化類型,不僅對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也為研究整個長江流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反映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類博物館。它是以保護遺址為目的,在發掘地就勢而建的博物館,而且因為這裡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所以建築整體造型也以此為靈感,採用了「舟」形形態作為設計的根本。博物館位於風光秀美的湘湖旅遊度假區,博物館佔地83畝,新館於2009年9月建成並對外開放。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浮在水面上的大船,格外醒目。走近一看,整體氣勢恢宏壯觀,外牆特有的鏽蝕質感的材料,看著極具歷史的滄桑感和厚重感。

博物館展陳區域由「八千年回首」主題陳列和遺址保護廳組成。遺址區的恆溫恆溼的玻璃房內,保存著鎮館之寶——跨湖橋獨木舟及其相關遺蹟。這個殘存的獨木舟於02年發掘出土,長5.6米,寬0.53米,厚2.5~3釐米,是用整根馬尾松挖鑿並用火焦法製作而成,經碳十四測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獨木舟,被譽為「世界第一舟」。

除了鎮館之寶「世界第一舟」,在這裡還能看到出土的形制別致骨器石器,造型精美的陶器木器,以及保存完好的動植物遺存標本。其中最讓人震驚的當屬陳展廳裡展示的多個考古史上之「最」。像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國最早的甑、中國最早的「草藥罐」、中國最早的慢輪制陶技術、中國最早的水平踞織機、江南地區最早的席狀編織物、南中國最早的家豬、南中國地區最早的彩陶、長江下遊地區最早的栽培稻等等。這些都對我國乃至世界的考古研究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在浙江的史前考古史上也起到了裡程碑作用。

相關焦點

  • 我國唯一舟形博物館,創造多個考古之最,還有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這是跨湖橋遺址博物館,跨湖橋遺址,也稱為新石器時代跨湖橋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裡處,是古代上湘湖與下湘湖之間的跨湖橋,是浙江省境內繼河姆渡遺址和良渚遺址後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是公元前300年由埃及王託勒密索特在亞歷山大城建立的。起先,它是供奉希臘女神繆斯的神廟,附設的宮殿除神室、講堂外,還有動、植物園。收藏天文和醫學等資料,還有美術品、罕見物等。並在此進行學術活動,培養人才。直至文藝復興時期,羅馬的一部分戰利品和中世紀的宗教紀念品也放入神廟中。
  • 走進杭州蕭山的博物館,穿越時空,感受來自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明
    當我們走進一座城市,一個能最快速、最直接了解它文化精髓的方法,就是走進當地的城市博物館,因為城市博物館內珍藏的每一件豐富又珍貴文物,都是對這個城市的文化最好的詮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杭州蕭山區的博物館,穿越時空,感受來自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明。蕭山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地處浙江南北要衝,位於我國縣域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南翼。
  • 杭州常被遺忘的博物館,佔地83畝投資一億元,知道的人卻不多
    其實,除了西湖之外,我們把目光集中在杭州其他風景的話,還是會在湖上,比如被譽為「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島湖,以素有「西湖姊妹湖」之稱的湘湖,這都是遊客比較集中的杭州美景。不過,今天我們來說說杭州境內的一座博物館,它不但發現了世界最早的「物件」,而且投資超過一億元,佔地有83畝,建築面積更是高達6800多平方米,但是它的名字卻少有人知。
  • 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之一
    在教宗儒略二世的指示下,梵蒂岡博物館在1508年前後,抱著「以藝術來詮釋神學,表達出聖經的連貫性以及救恩的普適性」的想法開始興建。之後在1541年,由偉大的畫家米開朗琪羅和羅馬諾,以及當時教會的工場畫師隊,歷經兩位教宗任期,方完成了這項宏願。當時所繪的壁畫如今還完整的保留在西斯廷禮拜堂之內。
  • 從「最早獨木舟」到「全球最大船」,浙江舟船的前世今生
    《易·繫辭》謂:「刳木為舟,剡木為輯,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七千年後,寧波舟山港駛出的「全球最大船」,打破了陸地思維的局限,進入海洋時代的中國經濟更加開放包容。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獨木舟杭州靠山面水,湖泊星羅棋布、河道縱橫交錯。
  • 追尋世界最早的海軍和海戰,中國和地中海東部是海軍的發源地
    從考古證據看,人類最初水上工具是獨木舟,在英國和瑞士均發現過,最早可追溯至距今8000-10000年左右;我國在距今9000多年前就製造出了獨木舟和船槳;古埃及的航海歷史,可追溯至距今5000年左右。7000年前的中國獨木舟模型器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水戰,可追溯到夏朝。從太康、仲康到姒相(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2119年)這段時期內,夏政權先被后羿竊取,后羿又被寒浞謀害。
  • 邯鄲唯一!臨漳縣鄴城考古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王鐸 通訊員 王俊平 孟慶科)記者昨日從邯鄲市臨漳縣獲悉,「鄴城考古博物館」和「鄴城博物館」已分別入選國家二級、三級博物館名單。其中,臨漳縣鄴城考古博物館系邯鄲市目前唯一一家國家二級博物館。
  • 重磅考古:浙江發現中國沿海年代最早、埋藏最深史前貝丘遺址
    因此認識到井頭山遺址是已知我國沿海地區埋深最大的一處遺址,突破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往對史前遺址在分布時空框架及其規律的認識。並且以海洋貝殼為主的堆積和陶片特徵顯示,井頭山遺址是我省境內迄今發現的唯一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且文化面貌、內涵特徵與河姆渡文化區別明顯,卻與河姆渡文化來源密切相關。
  • 世界最早稻田、中國最早城市湖南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
    瞧,世界最早稻田、中國最早城市 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 華聲在線6月7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李國斌 李寒露 通訊員 劉則 王文平)今天下午,澧縣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 城頭山遺址位於澧縣車溪鄉城頭山村,佔地面積18.7公頃,1979年被考古工作者發現。1991年以來先後進行了15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近9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萬餘件。這是中國迄今所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極豐富的古城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大型祭壇和世界最早的水稻田(6500年前)。城頭山遺址先後兩次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除了曾侯乙編鐘,湖北省博物館還有多個鎮館之寶,抽時間去看看吧
    湖北省博物館坐落於武漢東湖風景區,始建於1953年,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館藏精品中最著名的是戰國早期東周時期文物曾侯乙編鐘,此外還有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鄖縣人頭骨化石等。湖北省博物館現有藏品24萬餘件,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
  • 改造10個月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重新開館 先來看看這篇劇透
    這座博物館,因一艘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而生。如今,這艘停靠在湘湖邊8000年的「船」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前幾天,記者獨家探班。擴大近一倍的常設館「船」的外形沒有變,但「船艙」內部全部推翻重來。我們如今看到的,是一艘新船。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第一期「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圓滿落幕
    博物館作為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溝通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橋梁,是研學旅行不可或缺的載體。為了幫助學生從考古的角度了解夏朝的歷史文化,走進最早中國,感受文物保護的意義,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作為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的前沿陣地,精心組織了「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活動。
  • 北京大學院系魅力展示:考古及博物館學科
    你領略過埃及金字塔、希臘神廟、龐貝古城、三星堆文明、秦始皇陵兵馬俑、敦煌莫高窟、以及世界的、中國的那無數的人類遺產嗎?未來的高等學府的學子們,難道你不想親手觸摸這些歷史寶藏、親自探究人類文明的奧秘嗎?北京大學考古及博物館學科正是實現你的夢想、展現你的才華的最佳選擇。   考古及博物館學是什麼?
  • 德爾斐遺址的大部分珍貴文物,都收藏在德爾斐考古博物館裡
    德爾斐考古博物館作為專門收藏德爾斐遺址以及神諭藏品的博物館,保存了大量從史前到近古的藏品,其中不乏當時來自古希臘各城邦供奉的阿波羅雕像、建築雕塑等珍貴文物。通過這些帶著故事的文物,今天的我們得以或多或少地想像或者了解當時人們的宗教、政治和藝術生活狀態。而德爾斐考古博物館也因為德爾斐遺址獨一無二的精神和宗教地位,成為希臘最重要且最值得遊覽的博物館之一。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的歷史及展陳設計
    在展出的文物中,除了大炮、長弓箭之外,還有很多個人物品,例如衣服、餐盤,還有船上一條2歲狗的骨骼。克里斯多福·多布斯說這也是新博物館與眾不同的地方。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博物館,主要展出的是沉寂於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貿海船,是沉船博物館中唯一的和平之船。
  • 「東方博物館之都」再添新地標 洛陽打造全國首個遺址型考古博物館
    晶瑩剔透的東周玉環、精美華麗的西漢玉璧、栩栩如生的唐三彩胡人牽引俑……10月10日,洛陽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將洛陽曆年考古成果展示在人們面前,撥開千年塵沙,見證洛水滋養的厚重文化。
  • 全國高校唯一!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聯合網訊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僅有的兩所高校博物館之一,也是全國高校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 考古重大發現!浙江餘姚發現世界最早古稻田
    、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在餘姚市召開。 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40餘位專家學者和餘姚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的相關領導參加了此次會議。
  • 國際博物館日|解鎖全球20個最美博物館
    我想,博物館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是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份博物館「觀賞指南」,除了那些「正兒八經」的博物館,還有哪些有趣的博物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這是一個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