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Facebook上看到一套英文字母繪圖單詞卡片,非常有趣,可以直接拿來給幼稚園或小學的孩子做練習,既能學英文字母,又能學畫畫,還能理解單詞,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舉一反三,啟發聯想更多的單詞並畫出來,說不定還能在班上做個競賽遊戲。一個小小的卡片,也能在幼稚園和學校裡成為老師的教學引導工具和好幫手。後來我也推薦給凡凡在加拿大幼稚園的老師看了,結果她也非常感興趣,覺得很棒。
前次介紹的字母A-L,扎堆學習公號文章推出後反響熱烈,後來又找了、畫了幾張補充的(最差的那幾張是偶畫的),索性與上次的卡片一起做成全套。收好,不謝!
還有的家長看到上次的文章後就已經躍躍欲試甚至開練了,所以這次也收錄了部分家長分享的臨摹作品在後面。感謝寶媽張怡和Liu Yan,妳們都是行動力超強的家長!
另外,有在幼稚園和小學做老師的扎友看到文章後,就來問:「是不是可以請伍老師結合這個卡片再設計一些具體的教學引導方法?」
好吧,雖然我不是兒童教育專家,但培訓和引導是我的專長,而且能夠推動兒童教育中的引導應用也是我的樂趣,所以考慮了幾個方案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啟發並能得到諸位老師的實踐反饋。如果大家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歡迎投稿與扎友們分享哦!
先看字母卡片及臨摹作品,教學引導方法見後。
A-Z卡片(部分由 伍麒名 Steven Five 創作):
家裡的練習板:
寶媽張怡和Liu Yan分享的臨摹作品:
歡迎扎友們就此專題投稿,包括但不限於:自己或孩子的臨摹作品、創新作品、教學引導方法等。投稿郵箱 zdxx15@gmail.com
註:以上圖片,除伍麒名原創和扎友投稿外,均來自網際網路。
附:教學引導方法
首先,素材方面除了英文字母,我覺得或許還可以延伸到拼音字母和漢字中的象形字。這個就不在這裡展開了,只是一個思路供大家參考,若是將來有作品投稿再分享給扎友們。
我初步設想的教學引導方法有以下幾項,設計思路側重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還未有實踐,純屬紙上談兵,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臨摹練習
這個練習,父母也可以自己直接帶孩子玩的。
基本步驟:
拆分。把26個英文字母拆分成若干節課。
臨摹。每節課教授1~2個字母,包括字母本身、圖畫和英文單詞,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具體教授數目可以視孩子大小而定,但建議每次不要太多。
練習。完成的練習請孩子帶回家,可以繼續與父母一起畫畫和練習。
複習。下節課開始前,複習之前的字母與單詞,鞏固所學。
二、舉一反三
基本步驟:
臨摹。先完成上述「臨摹練習」,讓孩子了解要玩什麼,和怎麼玩的。
分組。等教完了5個字母後,把孩子們分成5個小組(也可以等26個字母都教完了再做「舉一反三」,不過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吧,我個人傾向於教幾個就開始做「舉一反三」,更有助於孩子記憶和提升興趣。)
創造。每個小組分給1個字母,要求孩子們去思考並畫出來:
「這個字母還能畫成什麼圖畫呢?」
「還有什麼這個字母開頭的單詞可以像這樣畫出來呢?」
可以藉助詞典,也可以天馬行空。
老師可以示範,例如「M」可以畫成山的形狀,帶出單詞「Mountain」。
分享。每個小組輪流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組的作品,作品多的話可以小組內每個孩子都參與口頭分享。
投票。根據作品的數量,給每個孩子分發幾個彩色的投票小圓點,請孩子們分別投給他們最喜歡的作品,規則是:
手上的小圓點每個作品只能投1個。
只能投給其他小組的作品,自己小組的作品不能投。
鼓勵。給得票最高的小組鼓掌或頒獎,並讓孩子們期待下次的「舉一反三」活動。
三、回家作業、親子作業
基本步驟:
臨摹。這個與舉一反三類似,但形式上有差別,也是先做「臨摹練習」。
創造。給每個孩子布置作業:1個字母,N個單詞+字母象形配圖(每個圖1張A4紙,老師記得先做個示範),數量多少看孩子年齡而定。
親子。如果是親子作業,那麼可以安排在周五布置,請孩子和父母一起在周末花一點兒時間來完成。【但不要作業太多哦,娛樂為主,學習為輔】
小組內分享。上課時,先把孩子分組,請每個孩子在組內分享自己的回家作業。
全班分享。請每個小組分享自己選出來的最好的若干幅作品。
作品陳列。在教室的牆上陳列大家的作品,讓孩子們在接下來的一周裡都有機會再看到。
四、從字母到單詞到故事(圖畫)
這個與「舉一反三」類似,但會進一步延伸。
基本步驟:
創造、分組。孩子們創造出來新的字母+單詞+象形圖畫後,把孩子們分組。
編故事。請每個小組就這個圖畫編一個3~5分鐘的英語故事。
畫故事。把故事也畫出來,老師先做個示範。
分享故事。請每個小組借著他們的圖畫,用英語分享他們的故事。可以每個組員輪流講一段,也可以讓整個小組設計一段表演,然後一邊表演一邊用英文敘述他們的故事。
點評反饋。老師點評大家的故事或表演,給予積極的反饋和總結。
五、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基本步驟:
臨摹。先做臨摹練習,最好是26個字母都教完了之後做這個活動。
創造謎語。布置創造謎語的作業:
每個孩子需要舉一反三出3個字母的創新作品(數量可以根據孩子年齡來調整)來做謎語。
26個字母都可以「舉一反三」,每個孩子可以自己選擇字母。
帶來學校的圖畫只要最後的圖,不要畫的步驟,也不要寫明任何字母或單詞,只要一幅圖(謎語)。
老師記得一定要自己先做個關於「c」的示範。
提醒他們對自己的作品要保密。
收集謎語。上課時收集大家的作品,檢查是否符合謎語的要求,並為每個圖畫作品編號。
陳列。找個時間把作品(謎語)粘貼在教室裡。
講解猜謎規則。猜謎開始前,給每個孩子一張印有編號及空格的答題紙,請他們把猜對的答案寫在相應的作品編號後的空格裡。示範給孩子們看是怎麼答題的。並講解其他猜謎規則。
猜謎。
公布答案。規定的猜謎時間結束後,請每個孩子把自己作品蘊含的英文單詞寫上去。
對答案。請孩子們自己對答案,但要說明只能對答案,不能補答案。誠實第一。
鼓勵。猜對最多正確答案的孩子勝出,選前3名或前5名,給予鼓掌或頒獎。
回顧。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來回顧所有的作品和英文單詞,鞏固學習效果。
以上教學引導方法不知道諸位老師覺得可否一試?如果家長朋友也覺得這些卡片有用、教學引導方法不錯的話,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家長群,轉發給孩子的老師,讓更多人可以從中受啟發,讓更多孩子可以在有趣的教學引導環境裡學習成長。中國的教育現況確實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與其袖手抱怨,不如攜手共創,讓我們都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吧,也許,就是從您分享這篇文章給其他家長和老師開始。
引導可以帶動人們的參與熱情,激發個人和團體的能量與智慧。引導在各個領域/角色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而且與每個人相關——
幼稚園、中小學、大學的教師可以成為引導式教師;
企業培訓師可以成為引導式培訓師;
管理者/領導者可以成為引導式管理者/領導者;
社區/社團志願者可以成為引導式志願者;
父母也完全可以成為引導式父母!
人人都可以轉型為「引導者」,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應用「引導」。(到底什麼是引導?大家可以進入扎堆學習公號菜單欄,有很多文章介紹引導。)
引導改變你我,引導改變世界。
伍麒名 Steven Five CMF
2016年10月21日,上海
·END·
🌀扎堆學習
包容 · 開放 · 專業 · 卓越 · 自組織
微信ID:Zfacil
專注引導應用,推動引導發展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加入扎堆學習微信群參與線下扎堆學習,請添加微信號「neow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