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爸媽越來越注重娃娃英語能力的培養,他們希望能夠從小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培養娃娃對英語的興趣。
但在咱們群裡也常常聽到家長們的一些困惑:娃娃英語啟蒙如何引導?要不要提筆寫、開口讀呢?
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牛媽給我們分享她的啟蒙心得—《英文的啟蒙,要不要早早開始提筆寫?》,全文都是乾貨,相信會給大家帶來很多的啟發。
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生獎學金獲得者
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獎學金獲得者
託福考試116,GRE全球前3%
前世界銀行及國際經濟發展組織IEDC助理研究員
8年託福雅思和高中生能力提升執教經驗,培養眾多學霸
中學生金字塔能力提升體系架構者
現專注於類母語啟蒙研究,和K-3年級對標美國CCSS的課程架構
英文的啟蒙,要不要早早開始提筆寫?
在國內新課標的公立系統之下, 在2年級才會要求孩子們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根據不同老師的風格和要求,可能時間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在字母書寫練習之後。
隨著英文啟蒙的低齡化,以及「先聽說再讀寫」的概念的深入,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在啟蒙的早期就讓孩子開始練習書寫字母/單詞/句子呢?
Summer一向的觀點是:不要為了不同而不同,不要為了雞血而雞血。我們不要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而忽略了學習的發展規律,也不要為了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而錯過了他們的成長。
硬核的父母不應該臆想也不要跟風,我們對於孩子的學習路線的規劃,應該是源自於我們「心中有路線,腦中有數據,手中有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母語(美國)孩子讀寫的發展階段和相對應時間(為了避免我自己的翻譯造成概念的模糊,我也放上了英文的專業術語):
美國孩子在4歲左右上PreK,就像國內的教育存在地域差異,即便是相同地區,也有學校差異一樣,美國根據地區和學校的不同,對「寫」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雞血一點的家長,基本上在3歲就會引導孩子們「寫作」了。
如果我們的孩子早早開始了英文的啟蒙,那麼在3歲,不管他們有沒有開始進行大量的口頭輸出,都可以慢慢引導他們的「寫作」輸出了。聽-說-讀-寫的發展,經過好的引導,是可以齊頭並進的。
母語孩子的Spelling拼寫發展路徑
想想我們的孩子讓你們為之激動的第一個詞第一句話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孩子們在7、8個月開始冒出清晰的「媽媽」,但是在此之前,孩子們會有咿咿呀呀,會有沒有特定音調和間隔的一陣嘀咕。語言的發展,正是這樣,先有整體、再有局部。聽說讀寫都遵循這樣的規律。
區別是:聽說,在母語環境下給予足夠長的時間,孩子總會習得;但是讀寫一定需要大量的刻意訓練。
階段1: 無意義塗鴉
孩子們在3歲左右的年齡,相當一部分孩子還沒有進入學校,所以這個階段孩子讀寫的發展和家庭環境緊密相關。在階段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時間的跨度非常大,萌芽期可以貫穿PreK-1年級早期。在比較雞血的家庭,孩子從PreK甚至更早就開始了讀寫的萌芽,而那些不那麼重視早期教育的家庭裡的孩子可能要到1年級才開始這個階段。
隨著國內早教概念的興起,很多家長在孩子1、2歲就開始引導他們塗鴉了。他們的塗鴉在這個階段,就好像小嬰兒們最開始的咿咿呀呀,混沌,沒有方向感,也沒有傳遞意義;
(圖片來自網絡)
家庭裡如何引導?
1. 每天設定一個塗鴉時間,因為大部分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還坐不住,所以設置5-10分鐘。鼓勵他們用手塗鴉,也準備好三角蠟筆,或者適合抓握的點點筆;
2.創作前的儀式感:如口頭語言中強化「寫作」的概念Let’s do some writing now! 讓我們現在來寫作吧!
3. 當他們塗鴉的時候,引導他們去思考對他們來說有意義的事物,並鼓勵他們創作出來,讓他們思考自己「寫」的意義。
舉個例子,在孩子們塗鴉的時候如果聽見外面的鳥叫:
順便問他們:Can you hear the birdssinging? 聽見外面鳥在唱歌了嗎?
如果他們點頭,就接著問:Can you writeabout the birds?
如果他們不說話繼續塗鴉,不要再打擾,當孩子」創作「完成後,問他們:Whatis that? 寶貝畫的是什麼呢?
也許孩子會給你一個驚喜,告訴你他/她畫的是鳥兒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大人在紙面上寫下來birds.
階段2: 有意義的假裝寫作,仍然是圖形為主
這個階段,孩子們覺得自己的創作的內容飽含了意義。如果你在寫一封信,他/她拿著自己的小蠟筆上來塗鴉一番,並且告訴你這是寫的自己的名字。不管他們畫出來的是什麼樣,至少他們有了這樣的意識。
(圖片來自網絡)
他們胡亂的塗鴉,或者已經慢慢成型的圖畫,在他們看來都代表了特定的事物。
左圖裡他們用不同顏色畫出來的內容分別代表了家庭裡的各個成員,右邊的小人更加成形,有了方向感。圖的名字叫「Myfamily」 (我的家),這些小人就是家人們。
家庭中如何引導?
1. 認真對待他們的「有目的」創作:如果孩子告訴你他/她寫的是一封給爸爸的信,那就正兒八經把它放在信封裡,請他交給爸爸;
2. 玩過家家/假裝遊戲:如果你們在玩購物的過家家遊戲,鼓勵孩子自己寫出來一份購物清單,並且帶著這份購物清單去超市買東西。即便他們哪有在寫清單啊,還不是塗鴉而已,但是大人的鼓勵態度會大大加強他們的創作自信;
3. 大人聽大人寫,大人小孩一起讀:在孩子們能夠獨立說出來一些句子來描述他們一天中的某個經歷時,大人找張桌子,和孩子安靜地坐下,讓孩子把今天經歷的有趣的事,遇見有趣的人說出來,孩子邊說,大人邊寫下來。寫完之後,大人指著每個單詞/字,從左到右念出來,念完第一行,邀請孩子和你一起讀完接下來餓文字。
(以上方法可能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英文能力有限做不到,沒有關係,寫的引導,不僅適用於英文,也當然適用於母語)
階段3: 創作中已經有了圖形和文字的不同,也慢慢開始有了字母的雛形: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你們有在給孩子提供一個有每日親子共讀的家庭環境,他們對文字的敏感期會出現得更早。在他們創作出來的內容中,就有了如上圖的「圖畫」和下圖的「文字」的區別。文字慢慢出現了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方向感,也有了初始字母的樣子(如圖中的AW)。母語英文的孩子,字母的「寫作」通常會從自己名字中的字母開始,當然啦,這個階段完全談不上順序,能寫出來已經很棒了。
家庭中如何引導?
1. 打造寫作區域:Summer會在之後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美國教室的功能區域,也許能夠為我們家庭中為孩子的閱讀角寫作角的布置帶來很多靈感;
2. 大人為孩子做寫作的示範:讓孩子觀察你們寫購物清單,寫留字條,填寫表格,寫卡片等等。寫的過程中告訴他們哪些是文字,哪些是圖片;
3. 親子共讀繪本,共讀過程中帶入「Print Concept」,印刷和文字意識的刻意引導:這個內容Summer以後會另外寫一篇文章。
4. 繼續大人聽大人寫,大人小孩一起讀。
階段4: 文字感變得更強,字母的寫作也越來越像樣:
(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孩子自認為自己寫出來的都是字母,但是其實有些並不屬於26個英文字母,但是這個階段他們的文字感和方向感都已經很強了。
家庭中如何引導?
1. 同上一個階段的寫作區域,寫作示範,和親子共讀中print concept的引導;
2. 繼續大人聽大人寫,大人小孩一起讀;
3. 句式寫作:這個內容涉及到了高頻詞,語法,涉及到了很多母語孩子在學校的語言學習中的方法,但是Summer仍然覺得硬核父母完全可以在家庭中操作,所以Summer也會之後另起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階段5: 能部分用拼讀規則來拼寫文字:
如圖,他們記錄下來的文字都是他們聽到的單詞中最明顯的音,cat中的/k/的音,baby中的/b/的音,Ilove you.這個句子中的每個單詞最明顯的音。孩子們在這個階段很少寫出元音,這是超級正常的,自然拼讀的內容,以後Summer慢慢跟大家分享。
家庭裡如何引導?
1. 提供一個有圖片作為提示的字母表(如下圖),鼓勵孩子們在寫作中,如果遇到拼寫的卡殼,隨時看字母表找到參考;
萬能的馬爸爸應該能夠找到,也可以在父母幫公眾號回復「字母表」獲取字母表列印資源。
2. 帶著孩子伸展單詞(Stretch out words):舉個例子,當孩子寫cat時,大人帶著孩子很慢地念出來這個單詞,ccccc—aaaaa—ttttttttt,讓孩子仔細聽每個音,數出來音的個數。自然拼讀學的好不好,音素意識很重要,這個內容Summer也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分享。
3.至少3次/周,10-15分鐘/次的固定寫作時間。我們都知道,讀得越多就會讀得越好,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
母語讀寫訓練的借鑑
在母語的教學環境中,讀寫是不分家的,從開始「閱讀」就要開始「寫作」了,按照孩子們5歲上幼兒園,再開始讀寫的學習,對於中產家庭已經算很晚了。這些中產家庭,大部分孩子在3歲就已經開始「讀」和「寫」的刻意訓練。
不過,孩子們在開始真正能夠「寫」之前,雞血媽媽們會讓他們進行一些「寫前練習」,包括直線,曲線,圓圈等的描寫:
下圖美國孩子們小學以前,要求(不是嚴格要求,也要看各州各地區各學校各家庭)各個年齡段能「寫」出來的圖形:
英文的寫作,從萌芽期開始慢慢向前推進,雖然需要更加專業的老師的指引,但是硬核家長們,卻能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給予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重要啟蒙:那就是讓孩子們儘可能早地參與進來,為他們的每一個作品鼓掌。
如果喜歡Summer的文章,歡迎轉發支持,Summer也會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原創內容。也歡大家留言你們英文啟蒙路上的困惑,Summer也會從更專業的角度為大家解決困難。
我們下次再見啦:)
最後,感謝summer老師的分享!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福利活動
把媽媽們寵成少女,0元領取SKⅡ神仙水、Dior口紅、Rever轉轉浴爆巧克力禮盒、全棉時代棉柔巾... 母親節好禮免費領,掃碼回復「媽媽」獲得專屬海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