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韓靜
昨日(12月10日),樂普醫療收盤價24.19元。12月5日樂普醫療收盤價為33.19元,此後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直接導致市值在3天內蒸發160.38億元。樂普醫療在昨日晚間的公告中稱,股市的異動是由於4+7城市過一致性評價藥品未中標所致。
12月6日,「7+4」帶量採購預中標結果出爐,樂普醫療參與競標的兩個產品氯吡格雷和阿託伐他汀均未入選。據了解,阿託伐他汀鈣、硫酸氫氯吡格雷兩款產品在11個城市醫療機構銷售佔樂普醫療總收入的4.64%。
在投資人士看來,樂普醫療之所以大跌主要是市場給予的預期過高,結果兩個品種都沒能中標。
就在12月6日的電話會議中,樂普醫療還在跟804家機構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短期來說50%帶量招標對公司影響是中性的,但公司如獲得11個城市剩餘50%的市場份額中的部分份額,其結果對公司的影響將是良性的。但直銷模式條件下的競爭對手本次競標成功對他們自己並不一定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低價中標,市場份額30%到50%的提升並不能換來利潤的增長,相反利潤是嚴重下滑的。」
樂普醫療的董事長蒲忠傑正在電話會議上說,集採未中標,對樂普醫療的影響並不大,因為樂普醫療銷售的主要渠道是OTC;其次,中標未必是好事,低價中標,市場份額並不能換來利潤增長;此外,樂普從未將仿製藥作為長期發展戰略,並且公司這幾年已經藉助仿製藥的高速增長完成了可降解支架的培育期和AI-ECG心電系統的研發期,即將進入到收穫期,將產生較大的利潤貢獻。
從連續的跌停看來,這一電話會議收效甚微。而在股市震蕩後,樂普醫藥還在努力「穩定軍心」。
樂普醫療在12月10日發布公告,堅稱此事件對公司2019年藥品營收未構成大的影響。
對於帶量採購未來的影響,樂普醫療認為,國家帶量採購在試點階段,需要總結試點經驗,梳理規避不合理的做法,需要3-4年的過渡期。原研藥在中國一定還會有市場空間,這是不容置疑的現實。
對於明年業績,樂普醫療認為,自身現有器械產品將在明年維持高度成長,可降解支架的推出,將產生較大的利潤貢獻;AI-ECG心電系統近2億的營銷收入和一定比例的利潤;其藥品利潤貢獻將從2018年的近50%降至35%左右,其中集採仿製藥製劑利潤貢獻僅佔比25%。
當天,公司5位高管:高級副總經理兼董秘郭同軍、副總經理魏戰江、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王泳、副總經理張志斌、副總經理陳娟12月10日增持公司14.16萬股。上述人士在本次增持完成後12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並將擇機繼續增持公司股份。
在5.42億機構拋盤後,樂普醫療2019年營收是否如其期待「對藥品營收影響有限」尚待觀察,但「4+7城市帶量採購」的結果,仍在持續擾動資本市場。
國元證券認為,未中標企業將與原研爭奪剩餘市場,OTC 或為出路。根據本輪集中採購結果,仿製藥行業將進行振蕩結構性調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國元證券建議投資者關注具有成本優勢,市場份額增量空間較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