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聽話的孩子,你不知道他的心裡有多苦

2020-08-20 知吖親子


養女兒的過程中,大家經常會對她說一個詞——聽話。



仿佛只有孩子乖乖地聽話,才能贏得大家的愛;如果不聽話,就一定要接受懲罰。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參加《奇葩大會》時說的一句話:


「在當代有很多大家習以為常的詞語,可能會覺得這個詞很好,可其實都大有問題,第一個詞就是聽話。」


當父母總以聽話與否衡量一個孩子,將給孩子的人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記得小時候,父母也經常教導我要「聽話」。


那時候,被誇聽話,自認為是對自己最大的褒獎。久而久之,會把聽話內化為「行為準則」。


長大之後,才恍然發現,父母常說的要聽話,不過是自己想省事罷了,並沒有真正的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問題。


在一期《少年說》中,也有一個讓孩子聽話的媽媽。


一個男孩忍不住喊話媽媽:


「這輩子,我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



從上小學開始,媽媽就要求男孩每天吃一個蘋果,小學上了6年,也吃了6年。甚至連吃蘋果的總數,男孩也脫口而出,總共2190個蘋果。想必這個數字在男孩腦中已閃現過不知多少遍。



現在上中學一年多了,又要每天吃一個雞蛋,男孩實在忍受不了,便開始反抗。


聽完兒子的吐槽,媽媽尷尬地笑了。



好在,這個男孩在自我意識覺醒下,打破了「要聽話」的束縛,勇敢的向媽媽提出反抗。否則,不知道還要再吃多長時間的雞蛋。


很多時候,家長之所以要孩子聽話,不過是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只有自己掌控一切的時候,才會有安全感;不在乎孩子的心情怎樣,只要他聽話就行。


這樣做的結果是,父母會在言語中投射「期待」,當你做的符合我的期待,我才會愛你;如果沒有符合我的期待,我就會說你不懂事。


導致孩子在潛意識中認為:我只有聽話,才可以得到爸媽的愛。


這種有條件的愛,會深深的傷害孩子。



我有一個「懂事」的朋友。


從小到大,她都很懂事。看到媽媽做家務累了,她會幫她一起做;家裡來親戚了,她也會學著大人的模樣幫忙……


說起話來,也像個小大人一樣。


很多人見了,都會誇她懂事。


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續下來,長大後,她依然這樣。


她說,其實很多時候她也不想這樣做,看到別人都出去玩,而自己卻被迫在家做家務,心裡也很委屈;看到喜歡的東西,也很想要,但總是在張開嘴的那一刻把話咽了下去;不懂拒絕,不會反抗……所有的不喜歡都咬著牙吞下去。


好在現在她開始有所覺醒,想要打破這個「魔咒」。她開始學著拒絕,學著不那麼乖巧,學著先愛自己……


儘管中間需要經歷無數的心理鬥爭,但這不失為是一個好的開始。



那些被父母逼迫聽話的孩子,看似乖巧順從,不過是壓抑著自己的需求和情緒而迎合父母。


長期下來,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很多痛苦。會讓孩子變得性格懦弱,不自信,沒有自己的想法,遇事缺乏勇氣和毅力,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和迴避性人格。


在《成為一個乖孩子的代價》短片中,有一句話這樣說:


「好孩子常常因為過於言聽計從,而擁有某些不為人知的痛苦,他們的未來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看似「懂事」的孩子,背後不過是「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吞」,並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想做



《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


「無論在哪個世界,那些富有勇氣,獨立而善於思考,且不容易被挫折打敗的人,終歸會站在金字塔頂層。」


深以為然。如果孩子太聽話,就會沒主見,只會跟在別人身後亦步亦趨,很難有大成就;但是一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的孩子,未來可期。


說到從小有主見,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絕對算得上一個。



阿德恩小時候是個不讓父母省心的皮大王。


上小學時,她和同學打架是家常便飯。為此,父母常常被老師叫到學校去。


中學時,阿德恩成了搖滾樂迷,她當過DJ,還在音樂節上表演打碟,還愛蹦迪,愛喝酒……甚至她還曾和三個男同性戀朋友同居過一段時間。


阿德恩的叛逆讓思想保守的父母痛苦不已,他們不知道該拿這個女兒怎麼辦。


雖然阿德恩的日常行為有些「毀三觀」,但是她的學業卻從不落下。


高中畢業後,因為對政治感興趣,阿德恩考進了紐西蘭名校懷卡託大學,主修政治與公共關係。在學校當屬風雲人物,曾幾次闖進校長辦公室,校長都有點發怵。


畢業後,到時任總理海倫·克拉克的智庫當研究員,之後,又加入應該首相布萊爾對智囊團。


08年,28歲的阿德恩第一次參加議會選舉,成為當時議會最年輕的議員。


17年,競選為紐西蘭最年輕的女總理。



時至今日,阿德恩特立獨行、敢做敢當的行為被很多人所欽佩。


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少那些聽話、跟風的孩子;反而,我們缺少很多有思想、有主見的孩子。


當孩子有自主選擇權,他可以決定自己想要做的事,遵從內心的感受,用盡全力去體驗、實踐。哪怕吃點苦、走點彎路,但生命是舒展的,充實的。


如果孩子的思考和自主權長期被剝奪,生命就會萎縮,沒有活力,一切都缺乏意義。


所以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把好的思想和獨立精神教給他。鼓勵他去追求、探索,在不斷的實踐中,豐富自己的思想和見識,勇敢的活出自我!


相關焦點

  • 「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讓孩子聽話真的好嗎?聰明爸媽這麼做
    爸媽嚴厲的管教下,好像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比著別人都少了點自信,我這個「聽話」的孩子到現在還是因為性格問題吃了不少苦頭。有了樂樂,也開始看很多關於育兒的書籍,再加上我自己的感悟,我覺得再把「聽話」作為教育孩子的標準,已經不符合現在的社會情況。
  • 那個不講道理的媽媽,憑什麼養出了一個善解人意又聽話的孩子
    「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不聽話呢?和他講道理簡直是對牛彈琴!」「道理講得越多怎麼覺得孩子犯的錯也越來越多了呢?」「每次我給孩子講道理,他都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當耳旁風過去了,真是拿他沒辦法。」孩子對媽媽的教育當耳邊風不喜歡聽大人講道理,我知道你講了沒用,這樣的問題不僅僅只出現在孩子身上,我們成年人很多時候也會對道理進行免疫,覺得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做不到呀,或者是對講道理的那個人覺得她嘮叨
  • 被父母貶低和羞辱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可實際上,被羞辱的孩子往往不會變得勇敢,而是更加的膽怯、自卑和自我懷疑。01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心裡都很苦。看過這麼一個新聞,一個老藝術家對女兒特別嚴苛,後來女兒到常春藤讀博士,媽媽去美國看女兒,不知道為什麼就指責起來,女兒問了一句:我是不是永遠都沒辦法讓你滿意?「媽媽回了一句:「你覺得自己做的很好麼?」女兒一聽,翻身就跳下了陽臺,沒有救過來。我們無法想像,這個女兒的心裡有多苦,苦的生命都無法承受。
  • 聽話的孩子很可憐| 父母什麼都替孩子做主,那是在扼殺他的生命
    你會要求孩子聽你的話嗎?其實,那些聽話、懂事的孩子很可憐。「孩子,你要聽話,你要乖。」每當聽到有父母這樣對孩子說,我的心都會一陣顫抖,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孩子很乖。」「孩子很聽話。」這是許多父母長輩對孩子慣常的讚揚。可是,他們並不知道,聽話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 我不知道你指的「聽話」是什麼樣的「聽話」
    在你的認知裡「聽話」是什麼?是不是也有人誇過你聽話,我以前沒有太認真去想這個問題,當別人誇我聽話的時候,我心裡就會有點小開心,你的父母有沒有也會去問這個問題。家長:老師,我孩子在學校表現怎麼樣?聽不聽話老師:孩子挺好的,挺聽話的 家長:我們平時不在家裡,不知道他怎麼樣?老師:嗯!表現不錯,還是蠻乖的!
  • 孩子不聽話,數落孩子有用嗎?父母堅持3個原則,孩子會聽話
    「我知道!」「不說你知道嗎?」「不用你管!」「我管你還不對嗎?」「用不著!」「我跟你好好說話,你怎麼這態度?」孩子憤憤回房間了。孩子不聽話,我們就很生氣,忍不住數落孩子,認為數落之後孩子就會聽話,但是無數次的實踐證明,孩子哪有那麼容易聽話,不是背道而馳,就是進度太慢,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我們總是以為跟孩子說「你好好寫字」,孩子第二天就能寫好字,簡直太天真了,可能寫好字對他來說是很難的事情。需要提高審美能力,掌握握筆姿勢,攢夠手部力量,增強手眼協調能力,並堅持練習下去。
  • 你喜歡聽話的孩子還是不聽話的孩子?
    「你家孩子好乖啊,要是我家孩子和你家孩子一樣乖該多好?我就省心了」在放學後孩子寫完作業在小區樓下玩耍的時候,總有家長這樣跟我聊天。雖然我表面說「孩子天生的,孩子天生的」但心裡還是樂開了花,一方面是別人誇我家孩子,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付出還是得到了收穫的。
  • 不聽話,警察叔叔會把你抓走。用警察嚇唬,孩子多受傷你知道嗎
    早上送完孩子,路上遇到一位媽媽和孩子。這位媽媽拿著孩子的外套追孩子,孩子不願意穿跑在前面。媽媽勸了幾句,孩子不理她,哼著兒歌跑起來。然後只聽見媽媽說:你再不穿上衣服,不聽話,前面就有警察叔叔,他們會把不聽話的小孩抓起來的。
  • 不讓孩子吃你受過的苦,憑什麼讓他體諒你?
    的確,大多時候我們不需要讓別人知道所受的苦,因為那代表著堅強和剛毅,但有些苦,如果我們默無聲息的吞下了,那它很可能會苦上加苦,甚至演變成病魔。這一點,在孩子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01 &34;假如此刻的你飢腸轆轆,又幸得一碗熱騰騰的面,那你是自己吃?還是留給孩子?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留給孩子,那你忍受飢餓的苦,孩子知道嗎?
  • 家裡有個不聽話的孩子,你是怎麼做的?
    ,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更糟糕的事情發生,更不知道她究竟哪裡錯了讓爸爸如此嚴肅的吼叫她。她兒子認為反正他做什麼媽媽都認為他做的不對,反正在媽媽的眼裡他已經有了笨,不懂事、不聽話的標籤,所以就乾脆這麼下去,因為無論他怎麼做都得不到媽媽的認可。
  • 你越數落,孩子越不聽話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徵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 《整體養育》:孩子不聽話?那是因為你真的不了解他
    他們當然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了。2、說了許多遍還是不聽:信任關係未建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家長越是不停地說教,孩子就越「不聽話」。一個呱噪的家長似乎必然有一個叛逆的孩子。也不難想像,說得太多太煩,孩子就忍不住捂上耳朵,恨不得大聲叫喊: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做了好事,沒有得到表揚就算了,還被媽媽不信任,女孩的心裡,該有多疼。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求肯定。 自己搬了新家,是十多年來好不容易能有自己的房間,以為自己會開開心心的,沒想到被父母兜頭澆了一盆冷水。他的父母用不容置喙的口吻告訴他:孩子很崩潰,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還侵犯了隱私,他想反抗,卻被父母用家長的身份壓制著。
  • 太聽話的孩子其實很悲哀,有格局的父母都敢於培養不聽話的孩子
    直到現在,這個同學依然在堅持原來的工作,依然抱怨個不停,明明覺得很痛苦,卻始終無法下決定去做些改變……這就是典型的聽話的孩子,表面上看乖巧順從,從不惹事,讓父母很滿意也很放心,卻從小到大一直活在他人的期待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去爭取什麼。
  •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5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5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孩子初入人世時,父母是他的全世界;後來,父母就成了孩子的老師,教他如何為人處世;等到孩子大了,我們跟他的關係卻&34;,越發微妙。
  • 為什麼大家眼中「不聽話的孩子」長大後生活更順心
    這樣的話是不是很熟悉,在各類寶媽群裡是不是經常看到這樣的討論,淘氣不聽話的孩子長大以後聰明與否不知道,但是那些看起來不聽話的孩子長大後似乎生活、工作、人際都更順心一些。表妹苦撐著,月子還沒坐完就開始想辦法掙錢,產假還沒結束就回去上班,這一切所有人都看在眼裡,但是沒有人心疼她,理解她,任憑她老公一直失業。期間,表妹流過淚,埋怨過,甚至吵過、罵過、打過,可是最終換來的是表妹脾氣不好,打人、罵人、沒素質。。。。我勸表妹離婚吧,這個婚姻給了你太多的枷鎖,離開他你會更快樂!真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
    導讀: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聽話?請先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與真誠
    這個話題一點都不新穎,被無數人包括教育專家寫了無數次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對待孩子要學會尊重,要有耐心,要有誠意,但當是面對孩子無論怎麼勸說,孩子都不聽話,聽不進去的時候,所有的教育理念可能全部忘的一乾二淨。隨之而來冒出的是我們家長最愛說的那句話:「好好跟你說話你不聽,非要讓我們給你來硬的才行,是不是?」
  • 我媽說,「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聽話」,原因扎心了
    特別當聽到,「你就不會帶孩子,或者得意洋洋地炫耀,跟著我可乖可好了」這種話時,心裡就像堵了一塊石頭!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媽媽面前最瘋最鬧最不聽話?真的是媽媽太寵孩子了? 然後纏著媽媽又是聊天、又是講故事,又是玩鬧…… 一到這個時候,外婆氣就不打一處來,一遍遍地催:「你還讓孩子睡覺嗎?你不在家,孩子9點準時睡覺,不知道多聽話,你一回來孩子就鬧起來沒完。」「全家就你最慣著她!」 「下一次,你要加班等孩子睡著再回來!」
  • 寶寶心裡苦:明明是二寶惹事,為什麼總讓老大讓著他!
    有大寶的時候,一家人圍著慣著,也有的養的比較精緻,因為是一個孩子,真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了二寶之後,老二完全是散養狀態。因為有了大寶的經驗,養老二就比較輕鬆了。通過觀察,你會發現。在是自由散漫的狀態下,老二往往比老大更壞,更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