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聽話的孩子還是不聽話的孩子?

2020-09-03 大水煮沸了

「你家孩子好乖啊,要是我家孩子和你家孩子一樣乖該多好?我就省心了」

在放學後孩子寫完作業在小區樓下玩耍的時候,總有家長這樣跟我聊天。

雖然我表面說「孩子天生的,孩子天生的」但心裡還是樂開了花,一方面是別人誇我家孩子,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付出還是得到了收穫的。

住在我家樓下的鄰居的孩子比較淘,偶爾也能看到孩子的爸爸斥責孩子,當別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能去或者說不應該去感謝他們的教育方式,我們最多勸一句,別罵孩子了,別打孩子了。

誰家的孩子,什麼樣?只有他父母最了解,你一星半點的關注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父母的各方面因素加上孩子天生的性格造就了孩子現在的性格。將來的性格。

我有時候跟媳婦瞎聊的時候會說,你說咱家孩子咋就這麼聽話呢?要是不聽話就好了,我就有理由去收拾他了?當然是開玩笑的,和每個家長一樣,我們訓完孩子,我們也會默默的流眼淚,後悔,不應該,各種情緒湧上心頭。

沒用?下次可能還這樣。

說的你可能都糊塗了,你到底喜歡聽話的孩子還是不聽話的孩子?

我可以這麼說:我們都喜歡該聽話的時候聽話,該不聽話的時候不聽話的孩子。

準時起床,上學不遲到,準時寫作業,玩耍時間遵守著和你的承諾,見到大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吃各種蔬菜……

我們還要求孩子要懂的分享,還要懂得在不想分享的時候就不分享。

我們要鼓勵孩子交朋友,和朋友友好相處,但當朋友欺負你的時候你要奮起反抗。要敢動手。

我們儼然不是在要求孩子,我們像在要求一個涉世未深的大人。

你們呢?你們的孩子是怎樣的?你喜歡聽話的孩子還是不聽話的孩子,評論區嘮嘮。

相關焦點

  • 孩子該聽話還是不該聽話?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家裡有個聽話的孩子真的是燒高香了,我小時候,家裡的長輩說得最多的是:「孩子,乖,聽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諸如此類,所以受家庭教育影響,我基本算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孩子,到如今我也成為了母親,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時,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成長,我覺得太聽話的孩子的背後缺乏的是開創精神,容易刻板,用我們的方言說就是不靈泛,缺乏應變能力。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 孩子不聽話,相信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小到家裡隨地扔垃圾,大到不聽家長的忠告建議。」孩子不聽話,這裡本身存在一個前提,就是話是來自於誰,話本身是否有相對正確性。同理,大多數孩子的不聽話,不過是孩子想做的跟你希望TA做的事不一樣。這裡家長可以自己判斷,哪些事情是需要教育,哪些事情是可以不用擔心的。對於信任。在關係親密及健康的孩子與父母間很常見。孩子對於父母足夠信任的情況下,會願意相信父母告訴他們的是正確的,信任父母的判斷與決定,這些是建立無條件的愛的基礎上的。
  • 孩子聽話就是好?德國教育卻讓聽話的孩子不再聽話!
    寫作課,老師讓寫某影片觀後感,老師拿著我的作文說,大家都寫很喜歡這部電影,學到很多,你卻說不喜歡,重寫!我沒有說什麼,我重寫,沒有按著自己的心意重寫了。雖然我就是不喜歡這電影啊,死了太多人,不管是所謂的好人還是壞人。可是大家都喜歡啊,我想是我錯了吧。......小時候,我便是一個表面聽話懂事,內心極其叛逆的孩子。
  • 你越數落,孩子越不聽話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徵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 不要讓孩子盲目聽話,孩子「聽話」,易成「庸才」
    但是聽話的孩子會比不聽話的孩子生活的更好嗎?前段時間網絡上有一個話題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叫做「當年那些聽話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其中點讚最多的一條評論是這麼寫的「不會拒絕別人,不會做選擇,討厭社交,希望被別人安排好,生活一點也不開心」。其實,孩子聽話不一定就會生活的好,而不聽話的孩子也不一定成為壞孩子。
  • 孩子聽話不一定是好事
    有這麼一個案例,是關於媽媽和孩子的一段對話。媽媽說:「好孩子聽話,趕緊寫作業。」可是孩子卻說:「我想先看少兒節目再寫作業。」媽媽接著說:「不行!從小要養成好習慣,先寫作業,好孩子聽話!」孩子做出質:「聽話,聽話,為什麼我一定要聽你的話呢?」媽媽就解釋說:「因為我是你媽媽。」孩子聽了,反問一句話:「誰規定孩子就一定聽媽媽的?」
  • 孩子是不是應該聽話?聽話的孩子就是優秀的嗎?
    在大多數教師和家長的心裡,聽話的孩子總是懂事讓人省心的。從小到大,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聽話,這都是為了你好。聽話的孩子大家才喜歡。你聽話,我們就給買你想要的禮物。你聽話,我就答應你帶你出去玩。那麼,聽話真的就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嗎?我的答案是:不!並不全是。
  • 聽話的孩子好呢?還是不聽話的孩子好呢?陶行知六個解放告訴你
    曾經聽一位幼兒心理專家談培育孩子,說「聽話的孩子其實是有問題的孩子?」他說:「不要怕孩子調皮、搗蛋,其實調皮、搗蛋的孩子大都頭腦靈活,行動敏銳,若教育得當,孩子發展前途不可限量。而那些老老實實、不折不扣聽大人話的孩子一般大都性格內向,表達水平低下,膽小,缺乏獨立性,你說,這不是問題孩子嗎?」從身邊可以看到,家長們只要在一起,談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誰誰家的孩子聽話,好管理!」
  • 晉江:只讓孩子「聽話」真的好嗎 專家:孩子不需要那麼聽話
    「聽話」是個主觀性非常強的詞。生活中,人們習慣用「聽話」來代指「非挑戰性的行為」,而用「不聽話」來代指所有給我們惹麻煩的行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要求孩子聽話。但是,只讓孩子「聽話」就真的好嗎?  這期親子課堂,特地邀請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諮詢師、晉江市龍僑中學專職心理教師鄭雅雙分享為什麼要允許孩子「不聽話」,怎麼和孩子更好地相處。
  • 孩子不聽話,別著急,教子八計,不打不罵,讓你的孩子乖乖聽話
    important}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經常有家長大倒苦水,說自己家孩子人挺聰明,但就是不聽話,小小年紀就「指揮不動」了,甚至你往東,他往西,就是不跟父母在同一根弦上。當孩子不需要對你的大聲額外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他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說的內容上。
  • 有的人認為孩子太聽話不好,孩子聽話到底好還是不好?
    在咱們中國評判一個好孩子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聽話。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那他就是一個好孩子。用這種標準來評判孩子正確嗎?筆者以為:不一定。雖然家長和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成才有出息,但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模式,自己的觀點來判斷孩子的,父母和老師自認為正確的成長模式與觀點在孩子身上就一定適用嗎?也不一定。
  •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聽話」在很多時候,意味著別人說的,不管對不對,你服不服,有沒有不同意見,都得照做。你也不能表達自己的看法。還意味著順服,一般情況下,可能一方的位置高於另一方,比如上級對下級,家長對孩子。在某些時候,還意味著好控制、好擺布。你要按我說的來,否則就可能有不好的後果。換到家長對孩子的方面,就是孩子不聽話,可能會被家長罵、甚至被打等。
  • 孩子不聽話,數落孩子有用嗎?父母堅持3個原則,孩子會聽話
    「不說你知道嗎?」「不用你管!」「我管你還不對嗎?」「用不著!」「我跟你好好說話,你怎麼這態度?」孩子憤憤回房間了。孩子不聽話,我們就很生氣,忍不住數落孩子,認為數落之後孩子就會聽話,但是無數次的實踐證明,孩子哪有那麼容易聽話,不是背道而馳,就是進度太慢,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我們總是以為跟孩子說「你好好寫字」,孩子第二天就能寫好字,簡直太天真了,可能寫好字對他來說是很難的事情。需要提高審美能力,掌握握筆姿勢,攢夠手部力量,增強手眼協調能力,並堅持練習下去。
  • 孩子不聽話就要懲罰?這是愚蠢的做法,這三招可以讓孩子聽話
    文/小熊育兒日記其實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會採取很多種手段來對付孩子,有一些父母就特別喜歡使用體罰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並覺得這種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張先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喜歡通過體罰的方式來使他孩子聽話。
  • 你還在自己的孩子聽話而高興?還在為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而煩惱嗎?
    在咱們中國評判一個好孩子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聽話。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那他就是一個好孩子。用這種標準來評判孩子正確嗎?筆者以為:不一定。雖然家長和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成才有出息,但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模式,自己的觀點來判斷孩子的,父母和老師自認為正確的成長模式與觀點,在孩子身上就一定適用嗎?也不一定。
  •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幼兒叛逆期到了,教你幾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一提到叛逆期,很多父母會說那還早呢,孩子要十幾歲才進入叛逆期嘛。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當你發現,原本小天使一樣的孩子突然變得不聽話了,那可能就是幼兒叛逆期到了呢。媽媽讓她趕緊起床,她也會發脾氣說「你走開」。甚至在穿衣服的事情上,她也不像以前那樣,媽媽給什麼她就穿什麼了,非要自己動手選。有一次臨出門,因為這件事雙方還爭執起來,氣得媽媽想揍她一頓,嘴裡一直念叨「這麼小一點兒就不聽話,以後還得了嗎?」
  • 請讓你的孩子「有那麼點不聽話」
    中國人的傳統是喜歡老實聽話的孩子,認為規規矩矩、百依百順的才是乖孩子,如果孩子稍微有點調皮,就會忍不住呵斥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可是經驗證明,淘氣的孩子往往比老實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接觸面更廣,大腦受到的刺激更多,智力能被更好地激發出來。所以,讓孩子「有那麼點不聽話」,對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是有很多好處的。
  • 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講理的,聽話才是教育的最大失敗,養孩需謹慎
    平常在孩子表達不願意的時候,家長好像都習慣性的要求要聽話。不分情況,不分對錯,當下只想讓孩子遵守。並沒有讓孩子了解為什麼,直接被要求聽話,小時候太常聽到類似的話。「我說的你照做就是了。」「我是你媽媽,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要聽老師的話/這是你們老師說的,你不做,我就跟你們老師說了。」
  • 孩子調皮不聽話?恭喜你,這是個好事
    當了父母,誰不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前幾天看了一條評論,想想也對,孩子一出生,父母們喜歡孩子健康成長,在家懂事聽話,期待孩子能乖乖聽話,學習認真,但是孩子真的能成為我們期待的樣子嗎?很少吧,現實中孩子是什麼樣子,不夠乖,不夠懂事,學習不夠優秀,見人不夠禮貌,很多時候都是不夠不夠,但是這樣的孩子才是普通的孩子,不差。
  • 「你不聽話,媽媽不喜歡你了」:被愛要挾的孩子自卑、懦弱又膽怯
    導讀:「你不聽話,媽媽不喜歡你了」:被愛要挾的孩子自卑、懦弱又膽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不聽話,媽媽不喜歡你了」:被愛要挾的孩子自卑、懦弱又膽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