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北大」「社科院」身份標籤看於豔茹論文抄襲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拋開「北大」「社科院」身份標籤看於豔茹論文抄襲

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稱,經編輯部仔細比對,於豔茹發表在該刊2013年第7期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大段翻譯Nina R. Gelbart發表於《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1984年第4期的論文。由于于豔茹現供職於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發表論文時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社科院和北大也因此捲入漩渦。

抄襲的人是可恥的,可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人陷入抄襲的醜聞。學生有之、專家有之,教授有之。如果要說於豔茹論文抄襲的不同,那恐怕還是因為其北大博士以及社科院博士後的特定身份。因為誰都知道北大是中國著名學府,而中國社科院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鎮。如果拋開這個特定的標籤,我們再來看於豔茹抄襲的社會影響,恐怕也不會如此強烈。

對於《國際新聞界》的抄襲公告,很多人將其視為是在向學術不斷開戰。然而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放大了抄襲公告的意義,因為對於豔茹抄襲的認定來源於有人舉報,而且於豔茹的論文已經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國際新聞界》,所以這更像是一家學術期刊的自我補救。客觀而言,於豔茹抄襲能夠成功,能夠矇混過關,《國際新聞界》同樣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於豔茹抄襲事件有三個細節值得關注。一個是一篇30年前的文章為何還能登上《國際新聞界》這樣的核心期刊。於豔茹抄襲的文章寫於1984年,翻譯之後發表於2013年,是抄襲的文章太有生命力,還是我們關於國際新聞屆的研究太過膚淺。換而言之,一家研究國際新聞界的期刊,怎麼會發現不了這樣簡單的抄襲?是職業素養的問題還是知識積累的問題?另一個細節是於豔茹抄襲的指定來自於一名教師的偶然發現。試想如果沒有這種偶然,於豔茹的抄襲還會不會被發現?尤其是對於這樣一篇很冷門的理論文章。最後一個細節是於豔茹的專業問題。發表論文時於豔茹的身份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博士生,可其發表文章的內容儘管與歷史有關,但更側重於新聞方面,這種詭異的行為為什麼沒有引起期刊編輯們的警覺?

對於學術而言,抄襲是最大的恥辱。然而在名利的誘惑、發表論文數量的限制等種種現實因素影響之下,不少人選擇了冒險抄襲。有的人也確實憑藉抄襲有了名,有了利。而一些期刊雜誌更是為虎作倀,助紂為虐,藉機斂財,為抄襲大開方便之門。《國際新聞界》主動揭發抄襲行為,體現了一家學術期刊的責任擔當,也是對抄襲者的一種震懾。但是對於豔茹抄襲事件,我們也應該客觀公正地看待,而不應放大其負面影響,甚至傷及無辜。因為抄襲更多的是一種個體行為,而非集體行為。

相關焦點

  • 記者手記|北大和社科院應立即處理於豔茹抄襲事件,公之於眾
    根據澎湃新聞調查,於豔茹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2008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該抄襲論文發表時,於豔茹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 北大撤銷抄襲論文博士學位 社科院研究處分方案
    北大撤銷抄襲論文博士學位 校方通報稱存嚴重抄襲 社科院正研究處分方案  北大博士於豔茹此前被曝論文抄襲。昨天,北大發布通報,稱於豔茹在攻讀博士期間發表的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經過北大學位委員會委員投票表決,決定撤銷於豔茹的博士學位。  通報存在嚴重抄襲於豔茹已承認  2014年8月17日,《國際新聞界》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
  • 北大女博士論文抄襲被撤銷學位 專家稱量刑過重
    去年8月17日,中國人民大學學術月刊《國際新聞界》雜誌通報於豔茹在該刊發表的文章涉嫌抄襲,今年1月10日,北大通報撤銷其博士學位。  「北大博士抄襲」的新聞震驚了於豔茹的同學。她的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碩士、博士期間的同學都向南都記者證實:於豔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優等生。
  • 抄襲 北大回應博士生論文抄襲 或撤銷其畢業證書
    《國際新聞界》近日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指出,於豔茹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在讀期間所發表的論文涉嫌嚴重抄襲。根據北大的規定,如果查實於豔茹抄襲論文,其畢業證、學位證書將被撤銷。抄襲:多個段落一字未改 原文照譯  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在其官方網站掛出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稱,期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
  • 北大歷史系博士生於豔茹被曝大量抄襲國外論文
    《國際新聞界》近日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指出,於豔茹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在讀期間所發表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嚴重抄襲。昨天,北大歷史系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於豔茹已經畢業,系裡將會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博士論文重新進行核查,如核實有抄襲問題,將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 北大歷史學系博士生論文抄襲,期刊主編披露始末稱系偶然發現
    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於豔茹抄襲事件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曝光後,在網上引發熱議。
  • 北大博士生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北大:查實後將處理
    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於豔茹,讀博士期間於2013年7月於該刊發表的論文構成抄襲。  學術期刊公開刊登抄襲公告,在國內實為罕見。公告一經曝光就在網上引發熱議,多位學界知名人士在微博上公開呼籲嚴懲抄襲者。
  • 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北大:查實後將處理
    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於豔茹,讀博士期間於2013年7月於該刊發表的論文構成抄襲。  學術期刊公開刊登抄襲公告,在國內實為罕見。公告一經曝光就在網上引發熱議,多位學界知名人士在微博上公開呼籲嚴懲抄襲者。
  • 北大博士被曝抄襲國外專著 校方取消其博士學位
    於豔茹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正文第1頁中,被黃色標記出的抄襲內容。  昨天,北大博士畢業生於豔茹論文抄襲事件有了處理結果。北京大學發布《關於撤銷於豔茹博士學位有關情況的通報》稱,於豔茹在攻讀博士期間發表的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經過北大學位委員會委員投票表決,決定撤銷於豔茹的博士學位。  2014年8月,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刊登公告,曝光曾為北大歷史系博士生的於豔茹所發論文大篇幅抄襲國外專著。記者了解到,2013年該抄襲論文發表時,於豔茹正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 期刊公告北大博士論文抄襲 北大聲明將重新核查
    原標題:期刊公告北大博士論文抄襲 北大聲明將重新核查   近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刊登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稱北大歷史系博士於豔茹刊發的一篇論文,有大量內容為抄襲。昨天,北大歷史系回應,因於豔茹已經畢業,發表文章屬文責自負,北大將組織專家學者對其博士學位論文重新進行核查。
  • 北大女博士涉論文抄襲學位被撤 告母校終審勝訴
    北京大學女博士於豔茹因涉嫌論文抄襲被母校撤銷博士學位一事尚未塵埃落定。  6月初,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市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北京大學作出的撤銷於豔茹博士學位決定程序違法,亦缺乏明確法律依據,撤銷之前北大作出的撤銷學位的決定,同時駁回了於豔茹要求恢復其博士學位證書法律效力的訴訟請求,認為這一訴求「不屬於本案審理範圍」。
  • 女博士因「抄襲門」學位被撤 法學家稱「量刑過重」
    「業餘作品」一年後捲入抄襲門一個自稱以學術為生命的人,為何會陷入抄襲醜聞?最初,人們臆測北大博士抄襲的原由:難道是為了湊夠論文數而抄襲?人們對這本書的解釋良莠不齊,北大歷史系的學者認為他們有義務做最專業的解讀。當時,於豔茹的導師、北大歷史系教授高毅正組織出版《<舊制度與大革命>解說》一書。他在師門內徵文,隨後挑選了8篇論文,其中包括於豔茹的論文《關於「舊制度」的幾個問題》。於豔茹稱自己是個「有使命感的人」。
  • 論文抄襲可恥,處罰亦應合法
    」雖終審勝訴,但該案判決決不意味對論文抄襲行為本身的肯定或保護,而是彰顯了正當程序原則的司法善意。  一審、二審判決主要是以程序違法為由,撤銷了此前北大作出的撤銷博士學位的決定,並未從實體上進行處理,回應和裁判北大撤銷學位的行為是否具備實體條件、是否構成實體違法。作為我國首起因涉嫌論文抄襲導致博士學位被撤銷的行政訴訟案件,「於豔茹案」的審判彰顯了正當程序原則。
  • 博士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校方稱將組織專家核查
    原標題:博士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校方稱將組織專家核查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幾天,北大博士畢業生論文因抄襲被《國際新聞界》雜誌公開曝光的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昨天,北大歷史系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立即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核查,如確認抄襲,將根據學校規定進行處理。
  • [經典案例]:北大女博士涉嫌論文抄襲被撤銷博士學位案(北大敗訴!)
    北京大學在作出《撤銷決定》前,對行政相對人於豔茹的約談內容僅涉及論文涉嫌抄襲問題,並無證據證明已就該問題是否足以導致撤銷學位給出相應告知,導致於豔茹難以預知相關風險和進行充分的陳述和申辯,不足以認定已經履行正當程序。
  • 學術期刊曝光北大博士生大篇幅抄國外論文
    在公告中,該刊稱,「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       《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一文發表於2013年第7期,作者署名於豔茹,發表論文時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 北大女博士於豔茹因"抄襲門"被撤學位 法學家稱"過重"
    本案中於豔茹的博士論文並沒有舞弊作偽,授予學位的主要標準是博士論文。但北大卻以在校期間投遞的論文舞弊作偽作為撤銷其博士學位的標準,並不恰當。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行政法研究會副會長劉莘
  • 北大博士生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學術不端為何屢禁不止?
    《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公告,指出「接到舉報,稱於豔茹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
  • 知名學術期刊公開曝光北大歷史學系博士生大篇幅照抄國外論文
    原標題: 知名學術期刊公開曝光北大歷史學系博士生大篇幅照抄國外論文  北京大學再曝抄襲醜聞。  澎湃新聞了解到,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
  • 15.北大博士於豔茹訴北京大學撤銷博士學位決定案
    2018-01-03 11:28:17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基本案情:於豔茹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