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國近代史知識點梳理:洋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後)

2020-12-25 中考網

  一.洋務運動目的: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擺脫困境,富國強兵。洋務運動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二.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地方)

  洋務運動內容:前期以"自強"為口號①購買外國機器,學習西方技術,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②籌建新式海軍。(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③開辦船政學堂,派遣學生到英國、法國深造。(京師同文館是第一所新式學堂)

  後期以"求富"為口號④開辦民用工業。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技只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而不是從根本上改革封建制度

  評價洋務運動(重點掌握):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自救運動(性質)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已無法實現清政府統治的目的

  洋務運動意義:①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②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③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外國的經濟侵略。④為近代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軍的戰鬥力P30

  三.輪船、鐵路、電報業的出現--1、1872年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當時中國最大民用企業之一);2、1887天津至上海之間的電線架設完工;3、1893年唐胥鐵路通車;4、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設天津電報總局(近代規模最大電報局)

  四.愛國知識分子--1.狀元實業家張謇抱實業救國志向,創辦大生紗廠;2.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1909年通車(中國人自己設計修築的第一條鐵路幹線)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國近代史易錯易混50條》
    ,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初中歷史中易錯易混的知識點,趕緊來分辨清楚!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4.近現代史上,改變中國社會性質的三件大事《馬關條約》中,「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對中國的影響:①侵略者以資本輸出取代商品輸出,成為經濟侵略的主要形式,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侵略需求。②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③最能體現「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4.
  • 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辛亥革命】必考名詞解釋、簡答論述題大全!!
    】17北師大【馬神甫事件】【亞羅號事件】《天津條約》圓明園《璦琿條約》子口稅【總理衙門】【南、北洋通商大臣】【總稅務司】【同文館】學術界關於中國近代史起點的看法結合學術已有研究成果分析關於鴉片戰爭的起因分析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
  • 左玉河:洋務運動、甲午戰爭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頓挫
    遇「千年未有之強敵」、處「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的中國,出路何在?「師夷長技以制夷」!借西洋堅船利炮挽天朝危局的呼聲,與中外相安、十年無事的暫時穩定,匯成了19世紀後半期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契機。洋務運動成為中國早期現代化的起點。甲午戰爭是對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所做的一次總檢驗,但結果表明,不僅自強求富的目標遠未達到,而且東亞格局發生了根本改變,中國早期現代化遭受了嚴重挫折。
  • 2021年士兵提幹考試《基本常識》——中國近代史:第二次鴉片戰爭
    2021年士兵提幹考試《基本常識》——中國近代史:第二次鴉片戰爭
  • 北大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學大綱及參考書(歷史學系本科基礎課)
    主要講授1840年鴉片戰爭起始至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的中國歷史。本課程的基本目的是:使學生基本掌握此時段中國歷史的大要梗概,主要線索及發展走向;掌握中國近代史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了解相關的研究狀況和重要前沿學術動態;了解重要的基本史實、史籍和知識點。同時對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文獻閱讀能力及科研能力等進行基礎性訓練。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鴉片戰爭知識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趁清政府疲於應對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 《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課稿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課,本課主要講述了英、法兩國在美、俄兩國的幫助下陰謀發動第二鴉片戰爭,通過戰爭和中國籤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同時沙俄侵佔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此外,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所以在整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初中歷史丨十分鐘掌握中國近代史疑難點,高分必備
    需要【中國近代史疑難點】的完整資料,可以翻到文尾查看資料獲取方式!1.自然經濟的解體(1)原因①鴉片戰爭後,洋紗大量湧入中國東南沿海的市場。2.洋務運動(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3)結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捲土重來,中國民族工業迅速蕭條。
  • 高考歷史之中國近代史知識點匯總60條,拿分重點
    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菸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031840年6月英軍侵入廣東海面,鴉片戰爭爆發。 0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1842年籤訂的中英《 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 「高中近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知識點高頻匯總60條,拿分重點
    近幾年~高考歷史中近代史出現的概率也很高,近代史要比古代史更難理解記憶,今天給你們分享的是中國近代史匯總60個高頻考點內容,全是拿分重點,快快整理記下!!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菸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03、1840年6月英軍侵入廣東海面,鴉片戰爭爆發。
  • 洋務運動在歷史上的意義
    兩次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同時也擊碎了清朝統治者盲目自大的美夢,特別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批官員,在恭親王奕昕的支持下,想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手段。
  • 中國清朝洋務運動留下的文化瑰寶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不久,因為清政府用領土,主權以及一系列經貿特權暫時填補了外國侵略者的肚子,國內的農民戰爭也進入低潮,因而呈現了暫時「穩定」的局面,即所謂「中外和好」的「和局」。面臨中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他們繼承了魏源等「經事派」提出的「師夷長技」的思想並極力將這種思想付諸於實踐他們「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目的,一是為了鎮壓太平天國,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條件下,徐圖中興。於是有了洋務運動
  • 中國近代史的三重面向
    19世紀60~90年代以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為首的洋務派開始尋求物質層次的變革發動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中國近代化由此而開端;之後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的維新變法、以及以孫中山等人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辛亥革命都是學習、引進資本主義制度,旨在中國進行制度層次的變革;其後新文化運動的爆發以民主與科學為號召,旨在中國進行思想層次上的變革,中國在學習西方的進程中逐層深入,不斷發展。
  • 【常識積累】 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所以定義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是因為這一時期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任務是反帝反封建,所以革命性質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戰爭及時間人物結果籤訂條約影響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英軍佔領香港《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
  • 2019考研:中國近代史綱要筆記之洋務運動
    1.洋務運動興起的原因:首先是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同時也為了加強海防邊防,發展本集團的軍事實力。   鎮壓農民起義是第一位的原因。   2.洋務派的綱領(指導思想):所謂「中體西用」,就是以中國封建倫理綱常所維護的統治秩序為主體,用西方的近代工業和技術為輔助,並以前者來支配後者。
  • 初中政治、歷史、地理,75條基礎重要知識點匯總
    :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2.中國近代史歷史分期: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3.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
  • 高一歷史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知識點
    高一歷史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知識點 2013-09-05 16:3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中國近代史主要參考資料及其簡介
    分冊陸續出版,第一冊(內容為1840-1864階段,為全書的第一編)於1978年出版;第二、三冊(內容為1864-1901階段,為全書第二編)於1984年出版;第三編自為1901-1911階段的內容。從分期上可看出明顯地是採用了三個高潮說。這套書是在郭沫若同志主編的《中國史稿》第四冊(中國近代史的一冊)的基礎上擴編而成的。
  • 教師資格考試-洋務運動
    ,也是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地位非常重要,在教師資格考試中是常考的知識點,其考察的角度比較固定,從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洋務派的主張、洋務運動的內容、性質及影響等角度進行考察,這就要求考生在備考時要掌握該知識點。
  • 學習「洋務運動」的一點體會
    經過短短一個學期的近代史學習,我對 中國 歷史 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務運動」產生了興趣。想藉此機會談一下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和體會。 洋務運動發軔於1861年初。從此,洋務運動便正式開場。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洋務派苦心經營十餘載的新式陸軍和北洋艦隊一敗塗地,清政府被迫於次年4月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洋務運動從此而宣告失敗。 這場歷時35年的運動,作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一直受到許多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