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嫂子細心照顧智障小叔28載 用耐心堆積至愛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霍會林為小叔子張福生戴好帽子。

  開欄語

  精彩的故事在芳香的泥土裡,在咱老百姓的生活中。今日起,本報推出「行進河北 精彩故事」專欄,用小切口呈現大旋律、用小視角反映大時代、用小事例承載大夢想。如您有好故事,或身邊有好故事,請撥打本報電話88629237或96399反映,本報記者將在第一時間深入採訪,為你講述咱老百姓身邊的好故事。

  1986年,張海生與霍會林談婚論嫁。張海生說:「俺有個智障弟弟,得跟著俺一起過。」霍會林通情達理:「俺不嫌,更不會外待他!」2011年,癱瘓多年的婆婆臨終前雙眼盯著霍會林,霍會林明白婆婆是放心不下小叔子,她哭著向婆婆保證:「放心,俺會照顧他一輩子。」這話說完,婆婆閉上了眼。28年一「閃」而過,而今霍會林自己得了冠心病,但仍在細心照顧公公還有小叔子。常常,小她3歲的小叔子惹禍不斷,常常,她被這個小叔子氣哭,但她卻自始至終不離不棄。霍會林至親至善的故事在井陘礦區被傳為佳話,人人稱頌。

  嫁入張家

  「丈夫可靠,俺不會外待他家人!」

  霍會林,52歲,礦區西崗頭村人。1986年,一名熱心的村民找到霍會林,要給這位年輕漂亮的姑娘介紹對象。

  「鄰村有個小夥子叫張海生,人不錯,老實勤快,閨女你去見一下吧!」在相親之前,介紹人就告訴霍會林,礦區中王舍村的張海生是個樸實憨厚的小夥子,在家排行老三。但有一點,張海生有個弟弟張福生,從小得了腦膜炎,智力有點問題,也就是平常人所說的「傻孩子」。

  那個時候,霍會林家裡經營著貨車運輸工作,霍會林和兩個弟弟也都有各自的工作,家裡的經濟條件在村裡算是不錯的。而對於張海生來說,他不但有兄弟姐妹五個人,一家人的收入也不高,關鍵是還有個「傻弟弟」。這點在霍會林家人甚至外人來看,兩家多少有點「門不當,戶不對」。

  「很多人都問俺圖啥?俺就圖張海生可靠,他家裡人實誠!」有些倔強的霍會林最終和張海生走到了一起,也走進了張海生的大家庭。

  「俺有個智障弟弟,得跟著俺一起過。」在霍會林走進張海生家門的第一天,丈夫就對她提了一個「條件」。對於這些,通情達理的霍會林當即表態,「俺不嫌,更不會外待他!」

  照顧全家

  對丈夫好,更要照顧好小叔子

  呆呆傻傻,說話不利索,走路有點跛腳,這是霍會林對小自己三歲的張福生的第一印象。生活在由平房組成的四合院裡,霍會林知道,自己不但要對丈夫和公婆好,還得時刻惦記著隔壁屋裡的小叔子。

  年輕的時候,傻傻的張福生行動起來還算利索,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因為沒事做,張福生大多時間都是在村子裡轉悠。看熱鬧、聽唱戲,但凡哪兒人多,張福生就往哪兒鑽,因此只要到了該回家的時間,霍會林都得上街找小叔子叫其回家。但遇到張福生惹了事,霍會林可就不容易了。她只能不停地向對方道歉,甚至還會買點東西送到對方家裡為小叔子求情。同時,霍會林還會耐心地跟張福生講道理,教導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隨著時間的推移,張福生身上的壞毛病都消失了,而霍會林照顧小叔子則更加細緻了。

  正是因為照顧細緻,張福生近幾年兩次突發腦梗塞都被霍會林及時送到了醫院。張福生的行動卻越來越不方便,說話也越來越不利索。這個時候,霍會林就成了小叔子的「翻譯」,因為只有她最清楚張福生的意思。

  曾有一次,張福生突然像個孩子似的又哭又叫,當時全家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霍會林卻從小叔子的哭叫聲中,明白他不小心把腳扭傷並脫臼了。很快,霍會林借來鄰居家的手推車,推著小叔子去找接骨醫生,及時把脫臼的關節復了位。

  正因為霍會林照顧得好,如今只要有村裡人問張福生:「福生呀,嫂子好嗎?」張福生總是伸出大拇指,大聲地說「好!好!」

  家中要照顧的人增多她辭了工作

  2008年,霍會林70多歲的婆婆在家輸液時突然昏迷不醒,送到醫院後確診為大面積腦栓塞,不得不住院治療。禍不單行,就在老人住院的第二天,霍會林公公的糖尿病又犯了,也必須住院治療。

  為了能夠照顧好老人,霍會林和醫生商量,將公婆安排在同一間病房同時進行照顧。餵水餵飯,端屎接尿,跑前跑後的忙活,霍會林沒有時間休息。即便是這樣,霍會林心裡還惦記著家裡的小叔子,只要有點空閒時間,霍會林就會跑回家裡給張福生做飯吃,如果實在回不了家,霍會林會聯繫大姑姐回家幫忙。

  這次大病,讓霍會林的婆婆徹底癱瘓了,下床後只能靠輪椅行動。看到家裡需要照顧的人增多了,霍會林毅然辭掉工作,專心伺候家人,並包攬了家裡所有的活計,早晨5點半起床做飯,丈夫上班孩子上學後就立刻開始收拾家務,隨後就是照顧公公婆婆的起居,最重要的還得關注著小叔子。

  2011年,癱瘓多年的婆婆臨終前雙眼盯著霍會林,霍會林明白婆婆是放心不下小叔子,她哭著對婆婆保證:「放心,俺會照顧他一輩子。」這話說完,婆婆才閉上了眼。

  「會林絕對是個好兒媳婦,也真的是個好嫂子。」中王舍村的張女士說,無論是誰,只要提起霍會林,都會伸出大拇指。

  平凡幸福

  她用細心耐心堆積出至親至愛

  生活中的霍會林為了不讓忙於工作的丈夫分心,也為了讓丈夫多掙點錢維持家用,家裡的大事小事她一個人能做的,就儘量不讓丈夫操心。為了這個家,她總是忙忙碌碌的,但她從來沒有抱怨。

  2012年深秋,霍會林在為家人做飯時,突然感覺左腿和左臂不聽使喚,嘴也說不出話了,隨即便暈倒在地。醒來後,她才知道自己心臟有了問題,得了冠心病。「會林因心臟病住院了!」「這都是累的。」「她可不能倒了,她倒了,這個家就麻煩了!」……一時間,霍會林住院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傳遍了全村,大家都在關心著霍會林的病情,也在為這家人的生活擔憂。

  醫生要求霍會林在醫院靜養,但她怎麼可能躺得住,「一家老小都等著俺呢,醫生讓俺出院吧!」沒在醫院呆多久,霍會林硬是出了院,繼續開始她一天天的忙碌。

  照顧小叔子洗漱、飯前給公公打胰島素、給兒女收拾房間……在平凡的生活中,霍會林用一件件小事堆積出了自己的至親至愛和無怨無悔,讓這個特殊而又普通的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6日就在記者採訪時,小叔子張福生突然又「犯病」啦,「我要出去玩!」霍會林像家長一樣對他說:「家裡有人等會再去好嗎?」「我不,就去,就去……」

  擰不過小叔子,霍會林只好讓步叫他出門。出門前,她給小叔子戴好了帽子,並將他送到單元門口。等張福生走得很遠時,霍會林還遠遠地望著,還不時地喊著:「玩夠了,趕緊回家吃午飯!」

  張福生好像沒聽見,滿臉笑意地繼續往前走著……□文/圖 記者 李兵 記者 謝鑫名

相關焦點

  • 嫂子告小叔 爭奪兒子監護權
    母親認為,丈夫身故後,其小叔不讓孩子與自己相見,侵犯了她的監護權。而叔叔則表示,嫂子曾離家出走,多方尋找無果,沒有資格做孩子的監護人。最後,該院一審此案,判母親獲得小孩的監護權。 今年4月底,阮某上法院遞交了訴狀,狀告的對象是其小叔楊某。她訴稱,她與小山(化名)父親於2009年同居後,於2010年7月生育了小山,之後兒子一直跟隨她生活。
  • 景德鎮一名物業保安數十年如一日,不辭辛勞照顧智障表弟!感人!
    數十年如一日照顧智障表弟不離不棄不辭辛勞。網絡配圖張國林表弟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現在表弟的父親常年在外務工,無法照顧兒子和留下表弟一人在家不放心,於是就託付外甥張國林夫婦照顧。表弟因先天智力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張國林夫妻就耐心地教表弟穿衣、吃飯,讓他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 包頭張二玲照顧3個智障小叔40年,政府為她減負接3兄弟養老院養老
    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白狐溝街道腦包溝村村民張二玲,自19歲與丈夫結婚後,在40多年的時間裡,相繼照顧重病在身的公婆、丈夫無子無女的3個叔叔、3個身患精神疾病的聾啞小叔子。圖為張二玲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的情景。
  • 昆明:嫂子出軌被抓住 小叔幫忙拍視頻
    原標題:嫂子出軌被抓住 小叔幫忙拍視頻   小夥子阿三是一名在讀研究生,他為了幫助哥哥捉姦,用手機拍下嫂子出軌現場不雅視頻,然後要求男方出錢免災,威脅其一周內拿出20萬元了事。他們敲詐勒索行為受到法律的制裁。近日,五華區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阿三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1年。
  • 好嫂子照顧癱瘓叔子廿年——記"最美萍鄉人"候選人巫菊香
    但隨著家公家婆的老去和去世,特別是大哥離世後,照顧遊慶春的重擔一下子全落在了巫菊香肩上。這一照顧就是21年。 3年前,遊慶春的病情加重,以前還能靠兩張板凳挪步,現在卻只能每天躺在床上。巫菊香二話不說,全部攬起照顧小叔子的責任。 雖然遊慶春的病情不斷加重,但他有時心裡很明白。當看到嫂子天天為他打掃房間、清洗穢物、擦洗身體時,他暗暗地將每天的食量減半。
  • 好嫂子林秀芳:31年如一日 細心照顧高位截癱小叔子
    柳家一共6個弟兄,老大、老二年紀大了,老四、老五入贅去了外地,照顧柳中才的重擔就落在了三哥柳宗全、三嫂林秀芳的身上。  柳中才癱瘓後,終日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平時柳宗全去城裡做小工,林秀芳就一個人照顧著小叔子。這一照顧,堅持了整整31年。
  • 山東省臍血庫用細心和耐心讓儲戶放心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面對孕婦及其家屬的擔心,山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也通過大量細緻的服務,通過講解防範知識,宣傳防疫措施,用特有的耐心和細心,讓產婦及其家屬能夠安心、放心。3月中旬,來自泗水的一名高齡產婦劉女士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東院區入院,因為已經40餘歲,又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劉女士顯得有些緊張。
  • 「90後」陳東日:細心照顧叔叔十二年
    您還沒有安裝flash播放器,請點擊這裡安裝Adobe Flash Player【道德模範在身邊】「90後」陳東日:細心照顧叔叔十二年「百善孝為先」。在龍州縣上龍鄉武權村板龍屯「「90後」的孝子陳東日,他十二年如一日,照顧雙目失明的叔叔,用堅強的毅力創造幸福新生活。 陳東日在一歲多的時候父親意外去世,隨後母親又改嫁,留下兄妹倆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及失明的叔叔一起生活。在他12歲的時候,爺爺病逝,家裡的頂梁柱突然坍塌了,陳東日從此就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
  • 拆家卻溫暖的阿拉斯加犬,用你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去照顧它吧!
    所以在對他阿拉斯加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也要非常細心,因為它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讓你可以對付它的。結束語:阿拉斯加犬是一隻特別聰明的狗狗,所以對於身邊養有一隻阿拉斯加犬的人們來說,用你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去照顧它們吧,和它們一起愉快的相處吧!以上本文章是(本人原創作品)望讀者喜歡,給小編點點關注!
  • 「嫂子,我沒錢了,給我3000塊」小叔子約會叫嫂子買單,妻子拒絕
    我們常說「長嫂如母」,在家庭中,有的婆家會道德綁架年紀相對大一些的人去照顧年紀小的,這往往有時候讓人很無奈。丈夫覺得心中有愧,所以對燕子特別好,但是,隨著公婆年齡的增大,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顧小叔子,就找燕子商量,想讓她照顧小叔子,婆婆說:「我們希望你作為大嫂可以照顧他,畢竟我們年齡大了,古話說得好,長嫂如母」,最後燕子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小叔子從小十分叛逆,沒有人可以管得住他,樣子,也會盡力做到嫂子的責任並沒有差別對待他和自己的兒子,在小叔子長大後,開始頻繁地向燕子要錢,從開始的幾十到幾百
  • 分宜特殊教育學校用「五心」法則呵護智障兒童溫馨成長
    我縣特殊教育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情系智障兒童,數年如一日,以愛心、耐心、細心、信心、恆心的「五心」法則,像陽光一樣呵護智障兒童溫馨成長,為「折翼天使」的明天領航。為了讓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生活、適應社會,我縣特殊教育學校以學生的生活邏輯和身心發展為出發點,構建了實踐性、開放性等課程,以愛心、耐心、細心、信心、恆心的「五心」法則,像陽光一樣呵護這些智障兒童溫馨成長。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智障兒童雖然思維遲鈍,但是同樣會產生對學習、對美的追求與渴望。
  • 小叔借錢不還,我急需用錢上門討要,小叔說的話讓我羞愧不已!
    小叔借錢不還,我急需用錢上門討要,小叔說的話讓我羞愧不已!我家裡就我一個女兒,我們農村家裡邊有一個女兒的,父母都希望能夠找個上門女婿,就是入贅的意思。我也是找了個上門女婿,家裡給了五萬錢,不然沒人願意入贅。
  • 用細心耐心恆心解決種種困難
    ■本報記者陳江濤通訊員林瑞婷    陳為金法官是一名80後小夥子,2011年底投身南安法院擔任書記員工作,都說書記員是一個很磨性子的工作,但就是這麼一個年輕人,心無旁騖地用5年的時間,夯實辦案基礎。業務技能好、溝通能力佳,贏得領導、同事的好評和當事人的稱讚。
  • 耐心解釋新法,細心調解糾紛
    耐心解釋新法,細心調解糾紛 2020-12-17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分享經典的愛情故事,鄉下帥小叔和醜小嬸用一生的相愛帶給人啟迪
    哪裡像城裡人還用吹空調納涼,一切的美皆來自天然。涼爽的夏日之風伴著倦鳥歸巢的唧唧聲,還有晚飯天空飄著嫋嫋的炊煙,匯成農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畫。只見小叔和女朋友坐在人群中,一邊看著《小兵張嘎》的電影,一邊和未來的小嬸低聲細語,也許是說到高興處,也許是情話所致,未來的嬸子輕輕地抿嘴一笑,也增添了幾分的嫵媚。
  • 公公偏癱扔我家,倆小叔子連每月200的生活費都不願給
    這些年來,我和老公用積蓄在鎮上供了套小三居,公公年紀大了,就想來我們家住,開始只是想短住,沒想到他這一住就不願意走了。我和老公也不好趕他,好在他住過來的這段時間也沒有給我們添麻煩,就讓他住到現在。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他癱了。
  • 無聲世界默默耕耘28載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
    她用愛心和耐心守護著一群折翼的天使,把自己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這些孩子,為他們帶去一生的幸福和快樂。她用辛勤和汗水澆灌著這些遲開的花朵,雖然耕耘艱難,卻使得晚開的花兒同樣芬芳滿園。她就是山東省濰坊市昌樂聾啞學校教科室主任、「中國好人」逄赧赧。 1.
  • 半百婦女的大寫人生:義務照顧村裡智障三兄弟近30年
    有時候回想起來,連她自己也不由得吃驚,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義務照顧村裡王家3個智障兄弟近30年。一次走訪 結下一個窮「親戚」1991年10月,羅紅美被村民們選為村幹部。上任不久,她便來到黃泥塘自然村王和清家走訪。而正是此次走訪,讓她與老王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 【名醫風採】林金梅:用細心耐心恆心託起「生命之重」
    有這樣一位醫生 她20餘年的從醫生涯 無驚人的壯舉 也無格外耀眼的光環榮譽 唯有一份初心、一份堅守 用心守護母嬰健康 用愛傳遞生命
  • 婚禮上,28歲新人給16歲小叔行跪拜禮,給紅包的場面笑翻眾人
    在婚禮上,28歲的新人給16歲小叔行跪拜禮 在傳統觀念裡,一般結婚的新人都要向家裡的長輩行跪拜禮,然後長輩才會給新人們紅包給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