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由四門功課組成,以下是我自己整理的筆記,你要是覺得有用,就拿去吧。
不搞廣告、不搞虛的,直接拿走,不謝!明天還有一半。
333筆記
教育心理學
1、教育心理學,揭示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和教師心理四個方面。
教育心理學研究任務:揭示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為教育實踐服務。
學生學:揭示學習結果的性質,對學習結果進行科學分類,闡明學習的過程,有效學習的條件
教師教
研究功能:描述與測量,解釋與說明,預測與控制
2、維果茨基
文化歷史發展理論,人的心理過程的變化,與他的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變化是同樣的,他們都是被中介的。
心理發展從低級心理機能到高級機能
內化學說,精神工具指人類所特有的語言、符號
最近發展區,兒童的現有水平與經過他人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的差距,不斷地將其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的發展水平,使全部教育和教學工作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
3、科爾伯格道德兩難法,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前:懲罰服從,相對功利。習俗,尋求認可,遵守法規。後,社會契約,普遍倫理。意義:環境重要,人格發展有階段性,道德水平受到年齡階段制約,可以通過教育促進。課堂教學的目標不僅局限於認知,應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發展。
4、個體社會性發展的主要內容:親子,夥伴,性別,親社會行為,攻擊性行為。
親社會,對他人、社會有利的行為。途徑:移情反應的條件化,直接訓練,觀察學習。
攻擊,對他人的敵視,傷害或破壞性行為。
同伴關係,賽爾曼兒童友誼5階段,尚不穩定3-7歲-單向幫助4-9歲-雙向幫助6-12歲-親密共享9-15歲-成熟12歲以後
5、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桑代克學習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預備定勢,練習和運用加強聯結的力量,機體的行為後果,導致滿意的被加強,煩惱的被削弱。
6、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注意,保持,生成,動機,四個階段。應用:榜樣示範,榜樣作用,再現榜樣的機會,自律,提供好的資源
7、拋錨式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學習者看到問題情境,運用原有的知識去嘗試理解,教師引導他們形成概念和理解,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體驗和思考問題,學習者合作、討論
8、支架式教學,外部支持,逐漸減少,獨立活動,撤去腳手架。預熱、探索、獨立探索。
9、認知策略的理解與學習過程,下位學習,類屬學習,派生,相關類屬學習。上位學習,總括學習,歸納。並列結合學習,新知識與原有觀念既非類屬,又非總括。
10、影響知識理解,學習材料的內容、形式,原有知識經驗背景,方法,策略。
11、共同要素說,桑代克、伍德沃斯,兩種學習情境若含有共同的要素,總有遷移發生。有遷移現象發生必定有共同要素存在。課程課時重視應用學科,教學內容與將來實際應用相結合。
12、技能,通過練習而形成的智力動作方式和肢體動作方式的複雜系統。心智技能的形成:加裡培林,活動定向階段,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出聲的外部語言活動階段,無聲的,內部言語動作階段。安德森心智技能三階段,認知,聯結,自動化。馮忠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
操作技能的形成,菲茨波斯納,認知,聯繫,自動化階段。操作定向、模仿、整合與熟練三個階段,要求,準確示範講解,練習,反饋,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13、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論,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實踐性智力。可以不斷修正和發展成功智力。
14、原型啟發,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醞釀效應,擱置一下,回頭來解決。
15、影響品德的因素,外部,家庭,學校,社會化,內部,道德認識,個性品質(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徵),適應能力。
中國教育史
1、稷下學宮,第一個學生守則《弟子規》。稷下學宮意義,促成了諸子百家的發展、融合和分析,古代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出色的教育典範。
2、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本性接近,因教育和學習造成差別。有教無類與教育對象。學而優則仕與教育目標。六藝為教學內容。《六經》,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行結合。道德教育:立志樂道,決心實現自己的抱負。克己內省,身體力行,改過遷善,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3、《學記》裡的豫時孫摩,預防,教育走在前頭,時,時機,孫,順序,循序漸進,摩,觀摩,同學間取長補短。
4、科舉的影響,積極,把選材與育人統一,為知識分子進入統治集團打開了門,緩和了階級矛盾,改變了選拔只重品行、門第,忽視才能的弊端,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利於加強中央集權,波及國外。消極,忽略了學校教育,學校淪為科舉的附庸,欺騙性,束縛思想。
5、韓愈,性三品說,性先天,情後天習染,中上品可受教育,下品刑罰,上品教育,使其善性得到發揚光大,中品,改造人性。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認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6、蘇湖教學法,提倡經世致用的實學,分齋教學制度,經義與治事兩齋,主修兼修制,培養國家所需各種專業人才,因材施教與相互切磋結合。
7、三舍法,外舍、內舍,上舍,外捨生,相當於預科生、旁聽生,平時有考察記錄,每月舉行私試,每年公試,外升內,內升上。
8、《白鹿洞書院揭示》,第一個綱領性學規,教育目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治學順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修身、處事、接物之要。朱熹為培養封建統治人才,制定的大學教育方針和守則。
書院: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重視學術交流,自由聽講,個人讀書鑽研為主,師生關係密切,培養自學能力,發展學習興趣。
9、朱子讀書法,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10、王守仁,致良知,心的本體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良知常被物慾、邪念蒙蔽,除物慾、邪念,為善去惡恢復本心,就是教育的作用,致良知。
11、顏元,六齋,實學,文事齋武備齋,經史齋藝能齋,理學齋帖括齋。習行,通過實際行動,在實踐中練習、鞏固知識,加深理解。
12、1922新學制,六三三分段法,特點,劃分教育階段根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二初等階段教育趨於合理,更加務實,三中等教育是學制改革的核心,師範教育種類增加,高等教育階段縮短年限。課程標準,小學設立的課是規定的,中學,必修選修,高中,公共必修,分科專修,純選修。
適應中國國情,滿足學生的差異,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標誌。
13、新民主主義教育的性質,以共產主義教育勞苦民眾,教育與勞動聯繫,使中國民眾成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特點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
14、黃炎培,職業教育,教育與學生生活、學校與社會實際相聯繫。職業教育社會化、科學化。要旨: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世界國家增加生產力之準備。
15、晏陽初,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文藝教育攻愚,生計教育攻窮,衛生教育攻弱,公民教育攻私。學校式教育,社會式教育,家庭教育。化農民,農民化,鄉村建設。
16、梁漱溟,鄉農學校,政教養衛合一,以教統政。
不能複製粘貼的,留下郵箱號,我把電子稿發你。發可能要等幾天,不要著急不要催哦!發郵箱的截止18年9月1號,之後的再留言也沒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