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翻譯 ▏英國能源新報告:海上風電帶來了經濟效益

2020-12-14 國際能源網

  11月6日,英國海上風電場雜誌周報一發布,該國的可再生能源刊物隨即出版了一份新調查報告,分析英國目前有多少個地區正在從海上風電場項目中獲利。
 

 

  在這份「英國海上風電場投資與創新」的學習報告裡,詳細介紹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地區,已建、在建和計劃要建的風電場項目。還提供了每個區公司成功案例,包括風電渦輪機塔架、刀片、電纜和其他元件的設計、建造、操作及維護。

 

  報告中顯示,這些

風電項目

裡,英國本土公司佔了一半,約50%。並且他們還向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及印度、美國等其他國家出口風電技術。

 

  英國能源部長理察-哈林頓對外宣稱:「英國正在領導世界

風電產業

的發展,我們有價格競爭優勢,新的風電項目建設成本是兩年前的一半。鑑於業內競爭,我們承諾再投資5.57億英鎊用於可再生能源項目。」

 

  「就像報告所述,風電項目在吸引投資,幫助了全國的經濟,也改善了社區供電模式。我們將和同行一起為英國的工業戰略布局而努力。」

 

  英國可再生能源執行長休-麥克尼爾認為:「政府工業戰略白皮書出版僅僅數周,就很清晰的闡述了海上風電能給英國的工業領域帶來活力。我們注意到為數眾多的公司正在從傳統的海運部門轉型海上風電,這也間接帶動了國內製造業的發展。」

 

  「可再生能源產業投資可支持英國600多家創新型公司。四年之後,我們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將達到175億英鎊,幫助當地經濟再次增長。」

 

      「隨著持續的投資和科技進步,海上風電將會成為英國的主要電力來源。」休-麥克尼爾說道。 

相關焦點

  • 獨家翻譯 | 英國海上風電發電成本比下一代核電低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相關研究表明,在英國水域建造的海上風電場將比下一代核電站的發電成本更低。相比之下,在去年舉行的第3輪差價分配合約(CfD)中分配的海上風電項目以最低39.65英鎊/MWh的執行價格交付。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表示,可再生能源預計將首次低於市場價格上線,且無需額外的帳單補貼。
  • 海上風電配儲經濟性待考零碳未來海上風電仍需
    有報告稱,在全球多數市場中,風電配儲項目的經濟性都表現不佳,只有少數市場中存在可行的「風電+儲能」商業模式。日前,在以「海上風電場儲能技術創新」為主題的英中海上風電系列研討會上,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表示:「對於零碳未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必不可少,而構建合理的海上風電轉換、存儲、輸送和利用系統,將有效解決進一步開發海上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技術瓶頸,推動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統發展。」
  • 獨家翻譯 | 到2050年達75GW!SSE敦促英國政府實現海上風電目標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SSE表示,作為從新冠肺炎影響中恢復的綠色經濟戰略的一部分,英國政府應致力於實現到2030年達40GW、到2050年達75GW的海上風電目標。該公司向英國政府提交了一份名為「建設更清潔、更有彈性經濟的綠色計劃」的行動計劃,其中概述了海上風電目標。
  • 獨家翻譯 | 2020年第1季度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達47%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個月英國風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例達到了47%的新高。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在其季度「Energy Trends」報告中公布的數據顯示,從1月到3月,可再生能源的份額打破了2019年第3季度創下的38.9%的季度紀錄。
  • 利用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的專業經驗發展海上風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轉變不會一蹴而就。這不僅僅是一個淘汰舊能源,引進新能源的問題,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受到從國際框架、油價和融資到成本、技術和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為了實現這一能源轉型,通過多元化業務培育進入新市場或行業的能力至關重要。
  • 《歐洲海上風電報告2019》之產業動態和供應鏈情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近日,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組織人員編譯了《Offshore Wind in Europe Key trends and statistics 2019》,《歐洲海上風電報告—2019年重要趨勢和統計數據》產業動態和供應鏈情況內容如下。
  • 遠景能源田慶軍:只有更低的度電成本,海上風電才有未來
    他認為海上風電平價是中國風電發展的珠穆朗瑪峰,攀登海上風電平價的珠穆朗瑪,需以低度電成本為引導,需要定製化的技術創新。只有更低的度電成本,才可以與傳統能源及其它電源競爭,海上風電才能有未來。以下為田慶軍在第五屆全球海上風電大會上的演講全文。
  • 棄風制氫:一種「海上風電—氫能」綜合能源系統
    風電制氫有效解決了大規模的棄風問題,不僅對綜合能源系統中風電的消納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也將探索出不同於儲能、P2G、供冷供熱進行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納的新途徑。風電制氫有望加速海上風電進一步降低成本,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 獨家翻譯 | 1075MW!SSE同意向道達爾出售蘇格蘭海上風電項目51%股權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SSE Renewables就蘇格蘭海岸1075MW Seagreen海上風電項目達成融資協議。此前,該公司同意向道達爾(Total)出售該項目51%的股份。該項目將需要總投資約30億英鎊,其中包括約5億英鎊的海上傳輸資本支出。除出售收益外,該項目約2.5億歐元的歷史資本投資將在項目融資結束時全部返還給SSE。預計在2020-2022年期間,SSE未來的股權投資總額將在8.5億歐元左右,預計在2020/2021財年的股權投資總額將不到5000萬歐元。
  • 西班牙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漂浮式風電潛力巨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外媒報導,西班牙能源部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並正在向公眾徵詢意見,以尋求有關海上風電包括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的觀點。西班牙希望藉此探尋其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的巨大潛力。此前,一些歐洲風電開發企業已聞風而動,早早布局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和示範項目。
  • 【聚焦海上風電】​華能建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在當前海上風電逐漸步入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海上風電運維面臨哪些挑戰?又該如何把握海上風電運維帶來的機遇?作為海上風電發展的先行省份,江蘇首先面對這些問題。  先行者面臨新課題  按照江蘇省的風電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將實現海上風電裝機350萬千瓦、陸上風電裝機650萬千瓦。
  • 海上風電「路條」頻現 2015年目標完成存疑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吉瓦;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吉瓦,中國海上風電醞釀著千億元的巨大市場。儘管看好海上風電的未來前景,但高宏飆仍不無憂慮的表示,當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項目前期涉及部門廣、專題多、周期長、投資大,較之陸上風電更為複雜。一般一個項目要開展工程用海預審、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等專題報告,涉及到海洋、環保、軍事等眾多部門。  「除了過去的報告課題外,現在又增加了社會安全穩定以及節能分析等議題,一個項目走完程序估計需要兩年左右時間。」
  • 獨家翻譯 | 250MW!丹麥企業將建設地中海首個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丹麥Copenhagen Offshore Partners表示,將在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合作夥伴(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的資金支持下開發義大利250MW 7Seas Med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
  • 海外|西班牙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漂浮式風電潛力巨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預計西班牙是漂浮式海上風電大市場,幾大歐洲風電開發巨頭已提前布局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和示範項目。據知名海事媒體Riviera報導,西班牙能源部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並正在向公眾徵詢意見,以尋求有關海上風電包括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的觀點。
  • 獨家翻譯 | 1.2GW計劃獲批!菲律賓首次涉足海上風電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據國際財團稱,菲律賓政府已獲批准計劃開發1.2GW的海上風電項目。該合資企業已在推進500MW陸上風電項目,並計劃在2022年之前投產該項目。菲律賓人口超過1億,目前在能源供應上嚴重依賴化石燃料。去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將菲律賓列為新興經濟體之一。如果這些項目取得進展,菲律賓將加入快速增長的亞洲和亞太海上風電市場,該市場目前包括中國、臺灣、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印度。
  • 2019年歐洲海上風電項目併網數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01、歐洲國家海上風電的發展情況相關閱讀:《歐洲海上風電報告2019》執行摘要!2019年全年歐洲10座電場共計502臺海上風電機組實現併網,裝機容量淨增3,623 MW。
  • 英國啟動世界上第一個從海上風電製造綠色氫能供熱的項目
    眾所周知,由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作為供電來源製造的氫氣叫「綠色氫氣」。英國天然氣網絡運營商SGN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個直接從海上風電製造綠色氫能供熱的項目。  這次試驗依託的依然是英國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中心所屬的蘇格蘭Levenmouth海上風電試驗項目,該風場通過為制氫工廠供電,所產生的氫氣為蘇格蘭法夫郡的300戶家庭供熱。  該項目為Hydrogen 100(H100)一部分,Wood公司提供初步工程設計服務。
  • 中國海裝助力風電後市場及海上風電運維創新引領、提質增效
    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運維提質增效我國海上風資源豐富,風電開發空間大,近兩年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呈現突破性增長。隨之而來的海上風電運維相關問題也備受關注。當前,海上風電缺乏統一的信息監管平臺,海上風電整體運行水平宏觀掌控不力,經濟效益提升不足。為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統一數據採集和整合信息通道。
  • 大唐濱海風電公司:譜寫海上風電發展新篇章
    濱海風電公司雖然是集團公司一名年輕的成員,但也是集團公司系統內第一個自主開發、第一個開工建設、第一個併網發電的海上能源企業,更是重點打造的集團公司海上生產運行基地、工程建設平臺、人才培養搖籃。:一方面受全球海上風電大環境影響,國內僅有的十數艘海上風電專用施工船早已被鎖定一空;另一方面開工以後海洋極端氣象頻發,平均可施工窗口期創歷史新低。
  • 三峽集團上海院技術引領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正式進入風力發電設計研究領域的上海院,以前瞻性的目光和敏銳的觸角感知到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潛流,於2006年成立了新能源設計研究院,為上海院進軍海上風電勘測設計領域做足了準備。」可以說,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的建成,不僅樹立了中國海上風電建設的第一個裡程碑,也奠定了上海院在我國海上風電勘測設計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確立了該院聚力發展「海上風電」的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