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一新成語

2020-12-13 文史怪

對於不少丈夫而言,媽和妻子掉進河裡先救誰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千古難題,但是玩笑歸玩笑,在兩千年前,有一名叫做雍姬的女子,卻真實地面對一個困境,那就是父親和丈夫「掉河裡」先要救誰的問題,她又是如何選擇的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是怎麼一回事情。

雍姬的父親祭足,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時也是鄭國地位極其重要的大臣,鄭莊公在位的時候就出任卿大夫,在鄭莊公去世後更是先後扶持數任國君上位,權傾朝野。

而雍姬的丈夫雍糾,也是鄭國官員,鄭厲公的幕僚,在雍姬嫁給丈夫之後,夫妻二人生活美滿,十分恩愛。

然而雍姬父親祭足,在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行政之事常常專斷獨權,這讓剛剛上位不久,十分年輕的鄭厲公看在眼裡,怒在心頭。因此他偷偷召集心腹雍糾商議,打算找個機會除掉祭足這個權臣。

兩個人商議了許久,達成了協議,打算邀請祭足到郊外赴宴,使其遠離自己的護衛和軍隊,然後再用刀斧手擒殺。在設下計謀之後,雍糾十分的興奮,回到家中,雍姬看到他如此模樣,不由得感到好奇,詢問緣由,而雍糾便將自己和鄭莊公設置下的計謀,毫無保留的告訴了妻子。

古代人雖然講究「嫁夫隨夫」、「從一而終」,然而雍糾將殺祭足的事情和他的女兒商討,心腸未免也太大了一點。

這下就輪到雍姬不安了,她心裡也明白,這個計謀之後,丈夫和父親的關係,已經徹底破裂,兩人之間必然有一個遭到橫禍,自己又該如何的選擇呢?

因為這個問題,雍姬日夜憂傷,茶飯不思,眼看著距離鄭厲公和雍糾行動的日子將近,雍姬確定回娘家看一趟。在家人之間的宴會上,雍姬便試探性地問了母親一個問題,丈夫和父親,那個人的關係更加親近呢?(父與夫孰親?)

然而母親也到沒有看出女兒的疑慮,想也沒想就痛快的回答:「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就是,天下每個男人都能做你的丈夫,然而你的父親卻只有一個,你認為這有可比性嗎?

母親的這一句話話,總算給了雍姬解決的方法,於是她拿定了主意,對父親祭足說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為何雍糾不在室內宴請,而是非要跑到郊外呢?我感到很困惑,因此告知您。)

女兒意味深長的一番話,立刻引發了祭足的警惕,他立刻派人進行詳細的調查,沒過多久,鄭厲公和雍糾的陰謀,被徹底拆穿。這讓祭足大怒,立刻殺掉了雍糾。

這一則故事被詳細地記錄在了《左傳》中:「祭足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鄭厲公收掉了雍糾的遺體,雖然祭足沒有加害於他,但是在國內鄭厲公也是徹底待不下去,只好逃亡蔡國,一邊走鄭厲公還一邊忿忿不平地罵雍糾愚蠢:和一個婦人謀劃大事,這不是找死嗎?

而在這一起事件之後,又誕生了一個傳承千年的成語:「人盡可夫。」在不少古人看來,雍姬的行為顯然是違背三從四德的,因此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那些不守婦道的女性。很顯然對於雍姬來說,這是不公平的,那麼你們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

相關焦點

  • 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左傳桓公十五年》如今,有很多女生在談戀愛時喜歡問男生的一句話就是「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了,你先救誰」,這個問題讓很多男生不知道怎麼回答,那麼要是男生問女生這個問題,女生該怎麼回答呢?我相信在現在都有很多女生束手無策,更不用說是在古代的封建社會。
  • 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雍姬一聽,大驚失色,左右為難,不告訴父親,父親就會面臨滅頂之災;告訴了父親,自己的丈夫肯定難逃一死。雍姬思慮在三,一般人確實拿不定主意,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一邊是有養育之恩的父親,一邊是同床共枕眠的丈夫。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這個成語就是「人盡可夫」。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自此誕生一成語
    也正因如此,他成為了權傾朝野的權臣,就連新君主鄭厲公對他也是非常忌憚。但鄭厲公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君主,他怎麼肯任人擺布?於是他就暗地裡尋找機會,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如果把事情告訴父親,那麼丈夫必然會被父親處置,如果不說,那麼父親也必死無疑,為此她就陷入了兩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她決定先回娘家一探虛實。於是她先把丈夫伺候就寢,然後穿上外套鬥篷帶著丫環回到了娘家。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很久之前,在網絡上就流行一句靈魂拷問,女生問男生:「你媽和我同時落水,你先去救誰?」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是思來想去,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需要高情商才能解決,如果碰到一個「鋼鐵直男」,多半家裡的榴槤就要用來跪著使用了。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選擇受讚揚,還創造了一成語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情侶在戀愛期間,女孩幾乎都會問男朋友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和你媽媽同時掉進了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如果回答先救女朋友,就意味著不孝;如果先救媽媽,那女朋友估計也會跑了。
  • 父親和丈夫之間必須要選一個,該作何選擇?此女用一成語給出答案
    從成語「揠苗助長」中我們可以得出不可違背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從成語「亡羊補牢」我們可以知道,知錯就改,為時不晚……除此以外,有這樣一個成語,它為一道「世界級」倫理道德難題指明了方向,說明了古人對此的觀點。這道「世界級」難題便是:如果你女朋友和你媽媽同時掉入水中,你會先救誰?
  • 父親和老公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一句話解決,從此誕生一個成語
    春秋時期,一位名叫雍姬的女子曾面臨「夫父落水先救誰」的質疑,兩個她最愛的男人,必死無疑,雍姬被迫做出選擇。這得從他的父親祭仲說起。 祭仲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大臣。他生於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吳公死後,鄭莊公繼位。此時,祭仲成為鄭公的心腹和右臂,幫助他治理國家。鄭莊公死後,祭仲幫助兒子們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此女做出選擇後被罵千年,意外造就一成語
    古往今來,我國男性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母親和女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是曹禺在《原野》中的一句話,想必他也不會想到,這句話涉及範圍這麼廣,惹來廣大男性的痛恨。其實,這種選擇題在古代就曾出現過,女子要在父親和丈夫兩者之間做選擇,做出選擇後卻遭到謾罵,甚至因為這一舉動誕生一詞語。
  • 父親與丈夫只有一人能活,選誰?她用8個字解決,從此多了一成語
    原來,她出嫁之後,她的父親與丈夫反目成仇,而她手握一個重要的信息,可以決定讓誰活著,這是一個很無奈的選擇,是你的話,該怎麼選呢? 姬女的父親,是鄭國地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卿大夫祭足。祭足有智謀,很受鄭國國君鄭莊公重視,他輔佐鄭莊公成為春秋「三小霸」之一,讓鄭國變得強大。美中不足的是,鄭莊公的兒子們都沒有老爹厲害。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的選擇誕生一成語,現家喻戶曉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這道題對於男性來說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母親和妻子的原版題。儘管很多人會覺得這道很無聊,但是在歷史上,一名女子卻真實地面臨過這種難以抉擇的尷尬處境。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正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但是當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的時候,想必誰也無法果斷地做出抉擇。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曾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當他的父親想要圖謀丈夫的王位時,雍姬在丈夫鄭厲公和父親祭仲之間,必須要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出一成語
    愛情和親情哪個分量更重?相信這個問題對於現代人而言很難回答。正如情侶間那個永恆的問題「母親和女友掉水裡先救誰?」,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男同胞都難以在其中做出抉擇。不過,在階級分明的古代封建社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顯然簡單得多。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出選擇卻被罵千年,後誕生一成語
    在我國歷史文化中,不管是一個詞還是一句話,都有它特殊的含義,而每一個成語的由來,都會有一個典故。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典故,是發生在春秋早期的故事,而誕生的成語,現在也成了形容女子不檢點的貶義詞。其實這個典故,也是一個有關於孝道的故事,女子在丈夫和父親之間做出選擇,結果被罵千年。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點透,從此誕生一成語
    想法是好的,但是具體實施計劃的人選卻讓鄭厲公犯了愁,選個生面孔吧,勢必會引起祭仲的警戒心,甚至連面都見不到;如果選個祭仲的身邊人,又不太把握,萬一人家將計劃洩露出去,豈不是把自己也賣了?最後,鄭厲公挑來挑去,最後選中了一個叫雍糾的大夫,為何?因為他是祭仲的女婿。(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
  • 老公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她選了父親,結果被人辱罵
    老公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她選了父親,結果被人辱罵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你只能救一個,你會救誰?這個問題真的像你的妻子和你的母親都在河裡,你選擇哪一個,但後者的問題通常是在我們開玩笑的時候說的,並不是真的只能救一個,前者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女子這樣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個成語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是把上面的那個問題放在一個女子的面前,看看她是如何選擇的?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另一邊是疼愛自己的父親.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女子叫雍姬,父親祭仲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人,深受鄭莊公的器重,雖然她是個女子,可是父親對她卻是百般寵愛,而她的夫君雍糾也非常的優秀,婚後感情生活甚是幸福恩愛.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因為她的一個選擇,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如果將歷史的悲劇全部歸咎於一個女子的頭上也是不公正,誰都不願在丈夫和父親之間被迫做選擇。雍姬琴瑟和鳴的婚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女子,她叫雍姬。雍姬的父親祭仲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去嫁給雍糾作為妻子。雍姬和她的丈夫雍糾無話不談,經常會推心置腹的說一些心裡話,二人琴瑟和鳴,生活好不快活。
  • 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一般都是和夫家一起居住,但女性地位低下。出嫁後不僅要溫順賢惠,還要侍奉公婆,所以說婆媳矛盾才會根深蒂固。除了婆媳關係以外,古代的翁婿矛盾也不少。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
  • 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救誰?千年前一女子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
    「人盡可夫」是一個很出名的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來形容那些行為不檢當,和所有男人都可以上床的放蕩女子。不過,這個成語的本意,其實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以當她的丈夫,但父親是骨血的關係,只有一個,所以丈夫不能和父親相比。
  • 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流傳一直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女生為了證明自己在男朋友心中佔的地位有多高,就會問當自己和他的母親一塊掉到水裡,會先救誰呢?我相信肯定是困擾了很多男性朋友,其實追溯歷史可以追到戰國時期,當時有發生了這樣的事,她的丈夫和父親必須選擇一個,她的選擇讓人意想不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