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2020-12-11 佳欣侃史

《左傳·桓公十五年》:「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

古往今來的男性幾乎都會被同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妻子和母親如果同時掉進水裡,應該先救誰的問題?如果選擇妻子,看著母親淹死,人們一定會大罵這個人沒有孝心。但如果選擇母親而任由妻子淹死,周圍人又會說他的妻子看錯了人。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在日常生活中也並非是你死我活的問題,這些問題體現的是古往今來婆媳關係的尷尬,以及男性在婆媳關係中扮演的角色。

婆媳同時掉進水裡的問題看似有些極端,實際上也反映出了中國家庭的很多問題,男性的態度在婆媳關係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一般都是和夫家一起居住,但女性地位低下。出嫁後不僅要溫順賢惠,還要侍奉公婆,所以說婆媳矛盾才會根深蒂固。除了婆媳關係以外,古代的翁婿矛盾也不少。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

丈夫與父親之間做選擇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大夫祭仲專權跋扈,祭仲有一個女兒叫雍姬。鄭厲公早就看祭仲不順眼,想要除之而後快,於是想辦法買通了祭仲的女婿雍,讓雍去刺殺祭仲。雍姬知道之後,內心焦躁萬分,一邊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親爹。如果雍姬將丈夫的刺殺打算告訴自己的親爹,丈夫必然無法活命。但是如果他不提醒自己的父親,那麼以雍的本事,很可能刺殺成功,父親也會因自己的隱忍不發而死。丈夫和親爹,她到底該選哪一個呢?

雍姬愁苦不堪、糾結不已,思來想去,她還是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母親,想聽聽母親的意見。雍姬的母親聽到之後,反問了一句:父親和丈夫誰跟你更親?見雍姬還是猶豫不定,母親接著說「人盡夫也,夫一而已」。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當丈夫,但是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父親只有一個,孰親孰遠一目了然。聽了母親的話之後,雍姬立馬將丈夫的刺殺計劃告訴了自己的父親。祭仲由此在雍的刺殺行動開始之前,就將其殺死。

人盡可夫

鄭厲公知道這件事之後十分憤怒,他大罵已經死去的雍說:「謀及婦人,宜其死也」,意思就是這麼重要的謀劃,都要告訴婦人,他真是該死!此後,鄭厲公自知再也找不到機會來殺祭仲,為了避免自己反被殺,於是落荒而逃,後來鄭桓公成功繼位。由這個典故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就是「人盡可夫」,出賣丈夫保全父親的雍姬,因此被罵了上千年。

其實在古代,人盡可夫算不上是一個貶義詞,它的意思很單純:就是在血緣關係上,父親比丈夫重要,因為人人都可能會成為丈夫,但是父親只有一個。「人人都可以當丈夫」的意思其實是說,丈夫這種身份的選擇餘地很大,女性在結婚以前,丈夫人選隨時都可能會變。但親生父親的確是無法選擇的,而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僅有的存在,即使想改變也改變不了。後來,人盡可夫的意思變味了,人們多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私生活不檢點的女性。這個成語到後來甚至成為了男性惡意謾罵、攻擊、揣測女性的工具,雍姬也因為選擇父親而被指責,甚至在此後千年她的名字與娼妓聯繫在一起。

結語

其實雍姬的選擇並沒有錯,她聽從母親的建議,選擇了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父親,這是人之常情。她母親提出的關於「人盡可夫」的建議,雖然有些不中聽,但卻是事實。而且她的丈夫雍在被鄭厲公利用,準備刺殺自己的嶽丈時,並沒有考慮妻子雍姬的感受。若雍姬的親爹真的被自己的丈夫所殺,而且她還是知情不報任由父親被殺的人,往後雍姬將要背負何種罵名存活於世?古代的大多數男性本就不將女性放在眼裡,他們常說「婦人愚見」。雍的刺殺計劃失敗之後,鄭厲公也只將他的失敗歸咎於,把自己的謀劃告訴了一介婦人,並沒有深究其中原因,可見古代輿論對女性的不公。

參考資料:《左傳·桓公十五年》

相關焦點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出選擇卻被罵千年,後誕生一成語
    在我國歷史文化中,不管是一個詞還是一句話,都有它特殊的含義,而每一個成語的由來,都會有一個典故。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典故,是發生在春秋早期的故事,而誕生的成語,現在也成了形容女子不檢點的貶義詞。其實這個典故,也是一個有關於孝道的故事,女子在丈夫和父親之間做出選擇,結果被罵千年。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女子這樣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個成語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是把上面的那個問題放在一個女子的面前,看看她是如何選擇的?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另一邊是疼愛自己的父親.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女子叫雍姬,父親祭仲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人,深受鄭莊公的器重,雖然她是個女子,可是父親對她卻是百般寵愛,而她的夫君雍糾也非常的優秀,婚後感情生活甚是幸福恩愛.
  • 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個不斷變換著的世界。時移世易,隨著時代變遷,世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就像 「苟杳呂洞賓」,後來變成了「狗咬呂洞賓」一樣,此間由於人們口耳相傳,難免有誤差。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成語也是由於時代變遷,人們產生不同的理解,其意由褒到貶,這個成語出自於古代的一位婦人所訴之言。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此女做出選擇後被罵千年,意外造就一成語
    古往今來,我國男性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母親和女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是曹禺在《原野》中的一句話,想必他也不會想到,這句話涉及範圍這麼廣,惹來廣大男性的痛恨。其實,這種選擇題在古代就曾出現過,女子要在父親和丈夫兩者之間做選擇,做出選擇後卻遭到謾罵,甚至因為這一舉動誕生一詞語。
  • 老公和老爹只能活一個你咋選?女子的答案被罵千年,還誕生一成語
    如今的女性婚後總會問丈夫一個問題:「假如我和你媽同時掉到了水裡,而且還都不會遊泳,你會先救我還是先救婆婆?」然而同樣是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放在古代那這個女人就等著被浸豬籠吧,古代人重視孝道這是誰也越不過去的。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人生,其實就是在解決不同的矛盾,轉化各種的問題,在這過程當中,才慢慢地走向理智和成熟。古人們也曾面臨如何去抉擇的難題,比如「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到底如何選擇?《左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還誕生出一個成語。
  • 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而在那個要求女子三從四德夫唱婦隨,與丈夫共同進退的年代,她們遇到這個問題該如何自處呢?然而在那個時代就有一位女子遇到了這個問題,她不但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還留下了一段佳話,「人盡可夫」這個成語便是出在名為雍姬的姑娘身上,她的故事可以概括為「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選擇後被罵千年,還因此誕生個成語
    在中國古代,女人根本就得不到平等的尊重,女人被男人不斷的剝削,未出閣的女子聽從自己父親的安排,出嫁的女子任丈夫擺布。那個時代的女性從懂事開始就被灌輸相夫教子的概念,她們無法去施展自己的抱負,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對於悲哀的舊社會女子而言,家庭成為了她們的全部。
  • 親爹和夫君只能存活一個,女子做出的選擇遺臭萬年,留下一個成語
    導語:親爹和夫君只能存活一個,女子做出的選擇遺臭萬年,留下一個成語說起古代的女人地位是非常的低了,也是非常可憐的。畢竟自從古代開始,就一直存在著男尊女卑的思想。無論女人有沒有能力都是在家要靠著父親,出嫁之後要靠著丈夫的。
  • 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救誰?千年前一女子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
    「人盡可夫」是一個很出名的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來形容那些行為不檢當,和所有男人都可以上床的放蕩女子。不過,這個成語的本意,其實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以當她的丈夫,但父親是骨血的關係,只有一個,所以丈夫不能和父親相比。
  • 老公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她選了父親,結果被人辱罵
    老公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她選了父親,結果被人辱罵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你只能救一個,你會救誰?這個問題真的像你的妻子和你的母親都在河裡,你選擇哪一個,但後者的問題通常是在我們開玩笑的時候說的,並不是真的只能救一個,前者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 父親和老公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一句話解決,從此誕生一個成語
    春秋時期,一位名叫雍姬的女子曾面臨「夫父落水先救誰」的質疑,兩個她最愛的男人,必死無疑,雍姬被迫做出選擇。這得從他的父親祭仲說起。 祭仲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大臣。他生於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吳公死後,鄭莊公繼位。此時,祭仲成為鄭公的心腹和右臂,幫助他治理國家。鄭莊公死後,祭仲幫助兒子們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一新成語
    對於不少丈夫而言,媽和妻子掉進河裡先救誰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千古難題,但是玩笑歸玩笑,在兩千年前,有一名叫做雍姬的女子,卻真實地面對一個困境,那就是父親和丈夫「掉河裡」先要救誰的問題,她又是如何選擇的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是怎麼一回事情。
  • 女子擇偶,相貌和財富哪樣更重要?先秦一女子作出回答,被罵千年
    對於女子來說,在擇偶的時候,未來夫婿的相貌和金錢究竟哪樣更重要?每個女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又帥又有錢的白馬王子,畢竟不是那麼好找的。所以,財富和相貌就如同是魚和熊掌,是很難兼得的。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女子在擇偶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金錢固然重要,因為有錢可以讓下半生過的很好。
  • 女子救下父親,卻害死了丈夫,誕生一個爭議千年的成語
    於是,以請吃飯喝酒為名,把蔡仲騙到宋國,酒過三巡之後,宋莊公下令把蔡仲拿下,並對他說:「你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麼改立公子突為國君,要麼我現在就殺了你。」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蔡仲選擇前者。蔡仲私自與宋國立下盟約,鄭昭公提前得到消息,未等蔡仲與弟弟公子突回來,直接就逃走了。就這樣,公子突成為新一任國君,史稱鄭厲公。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的選擇誕生一成語,現家喻戶曉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這道題對於男性來說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母親和妻子的原版題。儘管很多人會覺得這道很無聊,但是在歷史上,一名女子卻真實地面臨過這種難以抉擇的尷尬處境。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大家都知道,戀愛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如今,很多戀愛中的男孩都會被女友問一個問題,如果她和男孩母親同時掉進水中,男孩會救誰?這是一道偽命題,男孩無論選哪一個都是不正確的答案,所以男生通常會轉移話題。再者說,這是戀愛期間男女的玩笑話,可是大家知道嗎,歷史上的一位女子,卻真的面臨著這種兩難的選擇,她的父親和丈夫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她的決定至今被後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古代女子生活的如何,要看她的家庭和嫁入的人家,而她嫁給什麼人,是由父母決定的。
  • 「人盡可夫」這一成語的由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女子問男子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河裡,你會選擇先救誰」?起初面對這樣的問題時,相信很多的男子都會很為難吧?同樣的,同樣的問題如果放在女子身上,也是一個左右為難的問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女子,就面臨了父親和丈夫之間,只能選其一的問題,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一邊是疼愛自己的父親,當真是難以取捨。
  • 女子面臨丈夫父親必死一個,她的決定讓後人唾罵千年,產生一成語
    女子面臨丈夫父親必死一個,她的決定讓後人唾罵千年,產生一成語!雍姬雖然在現在並不是非常出名,可在當時,她的確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人物,雍姬父親是春秋戰國末期鄭國的一位臣子,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輔佐了鄭國的三位君主,而當時,雍姬的父親為了籠絡權力,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另一位朝廷命臣雍糾,雖然當時鄭莊公在位,祭仲十分受寵,也是鄭莊公最近的一位臣子,但是在鄭莊公離世以後,祭仲受宋國的威脅要立公子突為新一任君主,這件事情引起了鄭昭公非常不滿
  • 他逃難被女子救下,要女子保密,女子覺得受辱輕生,誕生一成語
    他逃難被女子救下,要女子保密,女子覺得受辱輕生,誕生一成語從古到今,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的成語和典故,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很多已經都失去了本來的含義,就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千金小姐」這個詞也沒有逃脫這個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