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女性婚後總會問丈夫一個問題:「假如我和你媽同時掉到了水裡,而且還都不會遊泳,你會先救我還是先救婆婆?」然而同樣是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放在古代那這個女人就等著被浸豬籠吧,古代人重視孝道這是誰也越不過去的。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有一位女子遇到了一個類似的問題,這個女子叫做雍姬, 雍姬本不姓雍,乃是隨夫姓,她的丈夫姓雍,叫雍糾,是鄭國鄭厲公時期的心腹大臣。而雍姬的老爹,是在鄭國說一不二的權臣祭足。
當時因為雍姬的父親把持朝政遲遲不願把權力還給當時鄭國的大王鄭厲王,繼而引起了厲王的不滿,於是就和他信任的一位臣子商量暗殺祭足的事情。恰巧這個臣子不是別人正是祭足的女婿雍糾。雍糾雖然娶了祭足之女卻是對鄭厲王忠心耿耿,所以他一口答應。
雍糾與雍姬身為夫妻活在一個屋簷下,這件事自然而然就被雍姬知道了。此時的雍姬,面臨這艱難的抉擇,鄭厲公的人想要對自己的父親下手,可是自己的丈夫還同意了,她在猶豫要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父親,讓他能夠有所防備,可是說了,丈夫這一邊就十分不好。
雍姬於是就跑到娘家問自己的母親,「丈夫和老爹哪個更重要一些?」,她母親就說了:「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就是說丈夫死了,可以改嫁,人人都能當丈夫,可是父親只有一個,父親沒了就沒了。雍姬一聽,恍然大悟,就把雍糾和鄭厲公的密謀告訴了自己的母親。
這件事情暴露以後,雍姬的丈夫自然活不成,而雍姬也被世人罵了千年,說她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而這一故事也是成語,人盡可夫一詞的由來,其實在當時的男權社會,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所以在那時的傳統觀念影響下雍姬才會被罵了那麼久。
記得當年看《康熙王朝》的時候,康熙把愛女藍齊兒許配給大清的仇人葛爾丹,痛不欲生的藍齊兒哭著去找孝莊,當時她問:「老祖奶奶,如果有一天,我男人和皇阿瑪打起來了,我該站在哪一邊?」孝莊說:丫頭啊,這個老祖宗可就不好說了,這是你自己個兒的事,不過,到時候啊,你站在哪邊呢,都是對的,站在哪邊呢,又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