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和老爹只能活一個你咋選?女子的答案被罵千年,還誕生一成語

2020-12-20 美麗講歷史

如今的女性婚後總會問丈夫一個問題:「假如我和你媽同時掉到了水裡,而且還都不會遊泳,你會先救我還是先救婆婆?」然而同樣是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放在古代那這個女人就等著被浸豬籠吧,古代人重視孝道這是誰也越不過去的。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有一位女子遇到了一個類似的問題,這個女子叫做雍姬, 雍姬本不姓雍,乃是隨夫姓,她的丈夫姓雍,叫雍糾,是鄭國鄭厲公時期的心腹大臣。而雍姬的老爹,是在鄭國說一不二的權臣祭足。

當時因為雍姬的父親把持朝政遲遲不願把權力還給當時鄭國的大王鄭厲王,繼而引起了厲王的不滿,於是就和他信任的一位臣子商量暗殺祭足的事情。恰巧這個臣子不是別人正是祭足的女婿雍糾。雍糾雖然娶了祭足之女卻是對鄭厲王忠心耿耿,所以他一口答應。

雍糾與雍姬身為夫妻活在一個屋簷下,這件事自然而然就被雍姬知道了。此時的雍姬,面臨這艱難的抉擇,鄭厲公的人想要對自己的父親下手,可是自己的丈夫還同意了,她在猶豫要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父親,讓他能夠有所防備,可是說了,丈夫這一邊就十分不好。

雍姬於是就跑到娘家問自己的母親,「丈夫和老爹哪個更重要一些?」,她母親就說了:「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就是說丈夫死了,可以改嫁,人人都能當丈夫,可是父親只有一個,父親沒了就沒了。雍姬一聽,恍然大悟,就把雍糾和鄭厲公的密謀告訴了自己的母親。

這件事情暴露以後,雍姬的丈夫自然活不成,而雍姬也被世人罵了千年,說她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而這一故事也是成語,人盡可夫一詞的由來,其實在當時的男權社會,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所以在那時的傳統觀念影響下雍姬才會被罵了那麼久。

記得當年看《康熙王朝》的時候,康熙把愛女藍齊兒許配給大清的仇人葛爾丹,痛不欲生的藍齊兒哭著去找孝莊,當時她問:「老祖奶奶,如果有一天,我男人和皇阿瑪打起來了,我該站在哪一邊?」孝莊說:丫頭啊,這個老祖宗可就不好說了,這是你自己個兒的事,不過,到時候啊,你站在哪邊呢,都是對的,站在哪邊呢,又都是錯的。」

相關焦點

  • 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一般都是和夫家一起居住,但女性地位低下。出嫁後不僅要溫順賢惠,還要侍奉公婆,所以說婆媳矛盾才會根深蒂固。除了婆媳關係以外,古代的翁婿矛盾也不少。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出選擇卻被罵千年,後誕生一成語
    在我國歷史文化中,不管是一個詞還是一句話,都有它特殊的含義,而每一個成語的由來,都會有一個典故。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典故,是發生在春秋早期的故事,而誕生的成語,現在也成了形容女子不檢點的貶義詞。其實這個典故,也是一個有關於孝道的故事,女子在丈夫和父親之間做出選擇,結果被罵千年。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大家都知道,戀愛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如今,很多戀愛中的男孩都會被女友問一個問題,如果她和男孩母親同時掉進水中,男孩會救誰?這是一道偽命題,男孩無論選哪一個都是不正確的答案,所以男生通常會轉移話題。再者說,這是戀愛期間男女的玩笑話,可是大家知道嗎,歷史上的一位女子,卻真的面臨著這種兩難的選擇,她的父親和丈夫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她的決定至今被後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古代女子生活的如何,要看她的家庭和嫁入的人家,而她嫁給什麼人,是由父母決定的。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人生,其實就是在解決不同的矛盾,轉化各種的問題,在這過程當中,才慢慢地走向理智和成熟。古人們也曾面臨如何去抉擇的難題,比如「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到底如何選擇?《左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還誕生出一個成語。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真正出現成語這個詞是在南宋的話本《馮玉梅團圓》中,文中說:「這首詞末句乃借用吳歌成語。」和最早的「成言」都有「舊有的句子」的意思,所以現在的成語大都來源於古代,有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等等。
  • 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救誰?千年前一女子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
    「人盡可夫」是一個很出名的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來形容那些行為不檢當,和所有男人都可以上床的放蕩女子。不過,這個成語的本意,其實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以當她的丈夫,但父親是骨血的關係,只有一個,所以丈夫不能和父親相比。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正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但是當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的時候,想必誰也無法果斷地做出抉擇。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曾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當他的父親想要圖謀丈夫的王位時,雍姬在丈夫鄭厲公和父親祭仲之間,必須要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 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個不斷變換著的世界。時移世易,隨著時代變遷,世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就像 「苟杳呂洞賓」,後來變成了「狗咬呂洞賓」一樣,此間由於人們口耳相傳,難免有誤差。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成語也是由於時代變遷,人們產生不同的理解,其意由褒到貶,這個成語出自於古代的一位婦人所訴之言。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女子這樣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個成語
    大家經常會聽到,也許有些女孩子問自己的男朋友 "如果我與你媽媽掉進河裡,你先救你媽媽還是先救我?"這個問題若問到哪個 男性的小朋友的頭上,回答起來都是很吃力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是把上面的那個問題放在一個女子的面前,看看她是如何選擇的?
  • 父親與丈夫只有一人能活,選誰?她用8個字解決,從此多了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後便成了丈夫家族的成員,她們往往沒有自己的名字,史書家譜記載只稱為「某某氏」,就連女帝武則天的名字都成謎,更別說其他女子了。 但幾千年下來,也有一些連名字都模糊不清的奇女子故事被歷史記住,並且流傳至今。大約2700年前,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有一個姬姓女子,嫁給了鄭國的大夫雍糾。周天子姓姬,鄭國的國君也姓姬,而當時的鄭國,是春秋諸侯國裡第一個稱霸的。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出一成語
    愛情和親情哪個分量更重?相信這個問題對於現代人而言很難回答。正如情侶間那個永恆的問題「母親和女友掉水裡先救誰?」,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男同胞都難以在其中做出抉擇。不過,在階級分明的古代封建社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顯然簡單得多。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點透,從此誕生一成語
    想法是好的,但是具體實施計劃的人選卻讓鄭厲公犯了愁,選個生面孔吧,勢必會引起祭仲的警戒心,甚至連面都見不到;如果選個祭仲的身邊人,又不太把握,萬一人家將計劃洩露出去,豈不是把自己也賣了?最後,鄭厲公挑來挑去,最後選中了一個叫雍糾的大夫,為何?因為他是祭仲的女婿。(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因為她的一個選擇,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如果將歷史的悲劇全部歸咎於一個女子的頭上也是不公正,誰都不願在丈夫和父親之間被迫做選擇。雍姬琴瑟和鳴的婚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女子,她叫雍姬。雍姬的父親祭仲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去嫁給雍糾作為妻子。雍姬和她的丈夫雍糾無話不談,經常會推心置腹的說一些心裡話,二人琴瑟和鳴,生活好不快活。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此女做出選擇後被罵千年,意外造就一成語
    古往今來,我國男性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母親和女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是曹禺在《原野》中的一句話,想必他也不會想到,這句話涉及範圍這麼廣,惹來廣大男性的痛恨。其實,這種選擇題在古代就曾出現過,女子要在父親和丈夫兩者之間做選擇,做出選擇後卻遭到謾罵,甚至因為這一舉動誕生一詞語。
  • 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左傳桓公十五年》如今,有很多女生在談戀愛時喜歡問男生的一句話就是「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了,你先救誰」,這個問題讓很多男生不知道怎麼回答,那麼要是男生問女生這個問題,女生該怎麼回答呢?我相信在現在都有很多女生束手無策,更不用說是在古代的封建社會。
  • 女子擇偶,相貌和財富哪樣更重要?先秦一女子作出回答,被罵千年
    對於女子來說,在擇偶的時候,未來夫婿的相貌和金錢究竟哪樣更重要?每個女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又帥又有錢的白馬王子,畢竟不是那麼好找的。所以,財富和相貌就如同是魚和熊掌,是很難兼得的。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女子在擇偶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金錢固然重要,因為有錢可以讓下半生過的很好。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選擇後被罵千年,還因此誕生個成語
    在中國古代,女人根本就得不到平等的尊重,女人被男人不斷的剝削,未出閣的女子聽從自己父親的安排,出嫁的女子任丈夫擺布。那個時代的女性從懂事開始就被灌輸相夫教子的概念,她們無法去施展自己的抱負,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對於悲哀的舊社會女子而言,家庭成為了她們的全部。
  • 老公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她選了父親,結果被人辱罵
    老公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她選了父親,結果被人辱罵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你只能救一個,你會救誰?這個問題真的像你的妻子和你的母親都在河裡,你選擇哪一個,但後者的問題通常是在我們開玩笑的時候說的,並不是真的只能救一個,前者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 春秋趣話:老爹親還是老公親?故事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濃縮了一個成語
    ——《左轉》是老爹親?還是老公親?這個問題就好像當下男女談戀愛,女方喜歡追問的: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了,你先救誰?不過,不論哪一個答案,都不能令妻子感動。其實,這個問題在歷史上真實出現過,並且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和一個成語。話說公元前697年,鄭國國君鄭厲公當政,手下老臣蔡仲專權,不把鄭厲公放在眼裡,引起了鄭厲公的不滿。鄭厲公心中總是想,為什麼事事都要聽你的?
  • 「人盡可夫」這一成語的由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女子問男子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河裡,你會選擇先救誰」?起初面對這樣的問題時,相信很多的男子都會很為難吧?同樣的,同樣的問題如果放在女子身上,也是一個左右為難的問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女子,就面臨了父親和丈夫之間,只能選其一的問題,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一邊是疼愛自己的父親,當真是難以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