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出牙的不同時期,給寶寶吃哪些食物會有助於牙齒保護和生長?幫媽整理了兒科醫生的一些建議,一起來看看如何讓寶寶「吃」出一口好牙吧。
寶寶長牙期5大階段的飲食要點
第一階段:2顆牙齒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期,下顎的一對乳中切齒會悄悄長出,這個時候的寶寶很喜歡手中的東西放在口中咬,有時候也會模擬大人的樣子咬筷子和湯匙。
有益食物:這個時期可以給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 ,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讓寶寶食物由水狀到糊狀逐漸過度,為添加固態食物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4顆牙齒
在8-12個月時期,寶寶的上顎會長出兩顆牙齒。
有益食物:這個時候寶寶的營養需求越來越高,在寶寶飲食上,媽媽要多花心思做不同的輔食給寶寶,如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等。同時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用固態食物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第三個階段:6-8顆牙齒
寶寶在9-13個月期間上顎的側門牙長出,10-16個月時下顎的側門牙也會長出。
有益食物:寶寶這個時候回逐漸適應固態食物,腸胃消化能力也逐漸完善。媽媽在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添加固體食物,如水蒸蛋,蔬菜之類的。
第四個階段:8-12顆牙齒
在13-19個月的時候,寶寶會生出第一顆大牙。有了大牙後,寶寶的咀嚼會提升很多。這個時候寶寶自己會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但往往會將食物弄得遍地狼藉,儘管這樣,媽媽也要去鼓勵寶寶,不能責怪寶寶,這對寶寶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有益食物:增加固態食物的量,如:麵包、米飯、蔬菜、肉片等。
第五個階段:12-20顆牙齒
在16-20個月時期,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同時寶寶能自己獨立吞咽食物,而且進食技巧也逐漸成熟。
有益食物:為寶寶添加稍軟的食物,如:米飯、麵條、大豆等。
這5類食物有助於寶寶牙齒生長
1.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水蒸蛋、蔬菜等。
2.強化營養素
磷—肉、魚、奶、蛋、豆製品
鈣—魚、蝦皮、奶、豆製品、綠色蔬菜
維生素A、C、B1、B2—動物肝臟、紅黃色蔬菜水果、穀類、肝、肉、蛋等
3.門牙和大牙都已萌出時候增加食物硬度
可增加一些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使換牙順序完成,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
4.及時添加米粉、土豆泥、水果泥、蛋黃泥等。不僅能夠緩解寶寶長牙痛,鍛鍊咬能力,強壯額面部肌肉,加速乳牙萌出,還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滿足該階段營養需求。
5.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另外,一些偏軟的食物既不會給孩子剛長出的牙齒帶來損傷,還能適當鍛鍊牙齒,如米飯、麵條、大豆等等。
寶寶出牙晚的原因都又哪些?
1、遺傳因素幼兒長牙較慢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一些。
2、早產因素除了遺傳因素外,後天環境也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如早產兒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凡是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也很可能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3、藥物影響有時幼兒所服用的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也會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