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也要因時而異,冬季養生需「八宜」

2021-01-09 網易

2021-01-01 09:30:02 來源: 家庭醫學

舉報

  養生也要根據季節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冬季養生宜做這八件事。

  一宜早眠

  冬季,自然界的陽氣漸趨收斂、閉藏,天寒地凍,夜間氣溫下降尤甚。此時起居作息要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強調睡眠養生正當其時。早臥晚起是冬季睡眠養生的要領,古人認為早睡可以養陽氣,遲起能夠固陰精。


  二宜食粥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三宜防病

  冬季氣候變化大,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寒冷刺激還會使血壓升高,引發心肌梗死或中風,也會使潰瘍病、風溼病、青光眼等病症狀加劇。因此,冬季應注意預防舊病復發,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機體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四宜補水

  不少人認為冬日天氣寒冷,人體排汗排尿減少,不需要補水。這是一個誤區。其實冬季寒冷,風沙大,氣候乾燥,加之烤火取暖,體液丟失較多,而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因此同樣需要補水。一般每日補水量不應少於2 000~3 000毫升。

  五宜調心

  冬天由於日照時間縮短,戶外活動減少,容易誘發「冬季抑鬱症」,使人的身心處於低落狀態。冬季應該注意心理調節,避免憂鬱、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經常保持情緒樂觀、精神愉快,冬天改變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運動,尤其是戶外活動,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六宜通風

  冬季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每天開門窗通風換氣,或在室內放一臺負離子發生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宜保暖

  臨床資料顯示,當寒潮或強冷空氣襲來之時,中風的發病率明顯增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之時。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冠心病、肺氣腫、哮喘的重要誘因。因此,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時添加衣物,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避免著涼受寒。

  八宜多動

  每天堅持運動鍛鍊,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可以愉悅我們的心情,消除不良情緒,於防病保健大有裨益。建議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項目。如郊遊登山就是一項適宜冬秋的鍛鍊項目,不僅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臟的收縮力增大。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有氧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劇烈,鍛鍊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鍛鍊後感到輕鬆舒適,這樣的效果就好。

  (文/陳福新 主任醫師 大理州第二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養生應該隨著天之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適時而行。最近剛剛立冬,又到冬季養生的時候了。冬季養生應以「藏」為主,而人體之中腎主藏,所以冬天養生重點祛寒就溫養腎進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點冬季養生小常識:1、進補冬天屬水,而人體的腎亦屬水,到了冬季,腎較易受到傷害,所以冬季養生應順應了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潛藏的趨勢注重補腎。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但是補也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
  • 冬季養生 九原則要重視
    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正式進入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這時期天氣乾燥、溼度較低,此時養生保健尤為重要。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屬陰,要以固護Yin精為本。下面我們來看大雪養生的9原則一、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Yin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溼度很低。
  • 冬季養生的八大原則
    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冬季氣候寒冷,有些地區的晝夜溫差會很大,而且氣候乾燥,那麼在冬季養生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冬季養生的八大原則  一要少出大汗  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
  • 養生趴|中醫教你冬季如何養生
    但是,冬天雖冷,也不能忘了養生哦。那麼,冬天要怎麼樣養生呢?冬天養生應該吃些什麼東西。今天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下中醫養生中的冬季養生常識,感興趣的朋友看過來啦!冬季養生保健四招起居調養中醫強調了「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
  • 冬至宜養生,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精力,並且防早衰
    冬至宜養生,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精力,並且防早衰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24節氣之一,又是漢族的一個較大的傳統節日。我國民間有「冬至過大年」和「冬至大於年」的說法,意思是這一天與過年同樣重要。
  • 冬季養生,有「八點」你需要知道
    一.少出汗 少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 二.補足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正常情況下,每日補水不少於2000毫升。 三.調精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
  • 冬季養生小技巧
    最近冬季是越來越冷,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養生小知識,因為在冬季是最容易生病的季節。而且學會養生就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的機率。在冬季養生中應該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我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冬季養生時的那些小常識吧!
  • 【冬季飲食養生】冬季養生食譜
    「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在跟 「吃」打交道,吃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命活動,更是為了養生。那麼,怎麼吃才是健康的養生之道呢? 孔子曰:「不時,不食。」就是說,人們的飲食要順應節氣而食,違背順時規律就會影響健康。
  • 大雪至,寒冬始,養生重在「藏」
    養生就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大雪節氣養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保暖護陽氣 冬季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大雪時節天氣乾燥,空氣溼度低。要根據氣溫變化適度增減衣物,衣服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洩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
  • 天下素食:夏至養生——注意三忌三宜
    養生專家與您話養生,看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三忌三宜。中醫認為夏至節氣進入陽氣最旺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夏至對應乾卦,六爻皆陽,天地間的陽氣達到極致,進入盛夏,在此以後,陽將漸消而陰逐漸增長。夏至日當天白晝最長,黑夜最短。
  • 冬季養生:最適宜冬季食用的養生滋補湯譜
    冬季天氣寒冷、乾燥,應該及時進補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冬三月被人們譽為是最適合養生滋補的季節,俗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可以冬季養生滋補的重要性,那麼冬季養生滋補應該吃些什麼呢?下面中醫為大家介紹幾款適合冬季的養生食譜。
  • 冬季養生小知識
    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 冬季養生的好方法
    冬季養生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嗎?冬季養生應特別注意什麼?如何過一個健康溫暖的冬季?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幾個問題來探討一下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第一, 飲食調養。冬季飲食應遵循「秋冬養陰」、「養腎防寒」、「元憂陽」的原則,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 冬季養生保健的原則及方法
    冬季是一個養生的季節,那麼主要有哪些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呢?  二、調節飲食  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攝取充足的、與其曝寒和活動程度相適應的熱能。營養素的比例,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15~23%、25~35%、 60~70%為宜。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
  • 冬季養肺多做呼吸操 養生還需注意這4點
    原標題:冬季養肺多做呼吸操 養生還需注意這4點 編者按:冬季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今天人民健康網就與你聊聊冬季養生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 冬季養生重在養腎精
    現代人的保養意識不斷增強,進入冬季注重養生的人群逐漸增多起來,喝養生酒、煲藥膳粥、吃保健品............各種養生方式應有盡有。是的,冬季是養生的好時節,俗語云「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怎麼養才最有效呢?精氣神蘊含了養生真諦精是生命起源,氣是生命動力,神是生命體現。
  • 「夫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冬季養生看這裡!
    因此,人們自然要天人合一,順天而行,既要藉助自然之勢,順天而「藏」,也要發揮主動出擊概念,借天而「補」,主動與被動相結合,達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及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季養生要點:  1、起居養生  宜早睡晚起:《素問四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圻,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 冬季吃什麼養生 冬季養生就吃這10種食物
    冬季到來的時候,我們除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項之外,其實飲食上面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冬季養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冬季吃什麼養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冬季吃什麼養生1、玉米在冬季的時候,我們會在很多的餐桌上發現大魚大肉,這應該是人們過冬季的標配了,但是也是為心血管健康埋下了隱患。此時,應該多吃點玉米。
  • 「三伏天」養生,中醫提倡「五宜」
    在這裡,黑龍江省青年名中醫、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中醫師由冬冶根據中醫經典養生理論,總結出了三伏季節健康養生之「五宜」。宜補陽由冬冶主任介紹,中醫界強調「天人合一」理論,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三伏天氣溫最高,自然界的陽氣也最旺盛,同時人體的陽氣也最充沛。
  • 立冬要養生,養生要會吃!
    立冬氣節,應該如何養生呢? 注意藏神 為適應寒冬,自然界蟄蟲伏藏,用冬眠的狀態養精蓄銳,以便為春天生機勃勃做好準備。人體此時的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時期。因此,冬季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