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名果品頻遭「冒牌」 品牌保護機制亟待完善

2020-12-22 網易財經

(原標題:海南名果品頻遭「冒牌」 品牌保護機制亟待完善)

據了解,今年的瓊中綠橙在11月7日才開始採摘上市,然而在此之前,海口已有不少水果攤位和網店銷售起了所謂的瓊中綠橙。東方IC 供圖

東方IC 供圖

   

「水果商販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證,她銷售的是正宗『瓊中綠橙』,可我買回去吃了以後才發現味道很酸,根本就是貼牌的!」海口市民陳女士說。記者近日發現,類似於陳女士這樣買到貼標「瓊中綠橙」的市民不少。

作為海南省的名牌產品,「瓊中綠橙」因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獨特的氣候環境而具備皮薄多汁、酸甜適度的特點,並在省內外廣受好評,但近年來卻在盛名之下引來很多「李鬼」,仿冒的手段更是林林總總,層出不窮。據了解,今年,瓊中綠橙在11月7日才開始採摘上市,然而在此之前,海口已有不少水果攤位和網店銷售起了所謂的瓊中綠橙。

在海南打擊假冒「瓊中綠橙」的專項行動中,全省依法下架沒收涉嫌侵權綠橙2137公斤,立案查處5宗,已下架淘寶網海南館涉嫌侵權的網店30家,確認省外涉嫌侵權網店86家。

「創建一個知名的農業品牌難,但維護這個品牌更難。」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冒名頂替」不僅抹黑了品牌農產品的形象,削弱了品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也讓種植戶和經營主體利益受損,政府、企業、協會、消費者應該聯合起來,對各種盜用名牌的違法活動繩之以法,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自身利益。

貼上標籤,「李鬼」價格翻近3倍

「一斤普通的綠橙,批發價不超過3元,但貼上『瓊中綠橙』的標籤後每斤可超過8元,價格翻近3倍。」談起前幾年一直上演的瓊中綠橙大肆假冒的瘋狂場景,瓊中華裕綠橙產銷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連英周仍然記憶猶新。

10年前,連英周從河北老家來到瓊中種植綠橙,2013年和當地村民聯合成立了華裕綠橙產銷專業合作社,今年掛果面積600畝,佔到全縣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多年來,外地橙假冒瓊中綠橙銷售的情況一直存在,但這兩年尤其瘋狂,很多投機分子為了謀取暴利選擇鋌而走險。」連英周說。

因此,為了維護瓊中綠橙的品牌聲譽,打響瓊中綠橙商標品牌保衛戰,10月14日,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發了在全省範圍內查處假冒瓊中綠橙地理標誌商標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工商部門要對轄區進行全面排查。同時,對淘寶、京東等網店和微博、微信等平臺涉及銷售假冒瓊中綠橙行為進行查處。

據了解,海口市工商局已於10月15日當天對海口64個農貿市場、65家水果專營店、11個旅遊景點、68個特產店、8個車站碼頭等水果實體店進行檢查。同時發現有上百家網店在未經商標持有人許可的情況下,擅自使用「瓊中綠橙」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進行銷售。

「現在要求上市銷售的瓊中綠橙必須有『兩證一碼』,即果園採摘證明、農技中心出具的農藥殘留檢測報告、二維碼,對不能提供證明銷售瓊中綠橙的商販將進行立案查處。」連英周說。

知名農業品牌產品紛紛「中槍」

事實上,海南作為農業大省,福山咖啡、定安鵝、橋頭地瓜、無核荔枝等特色農產品品牌享譽省內外,很多農產品的價格比一般產品要高出許多,但這些知名農業品牌產品無不被「冒名頂替」。

「我們生產的無籽蜜柚『山口青柚』品牌從來不在市場上散裝銷售,全省只有3家特產超市指定銷售,或者在網上專營店銷售,可每年一上市,市場就冒出很多以次充好的產品。」提起頻頻「被假冒」的遭遇,「山口青柚」品牌創建者耿大林深感無奈。

耿大林告訴記者,「山口青柚」是澄邁無籽蜜柚的一個子品牌,利用馬來西亞水晶青柚樹苗與當地的苦柚嫁接而來,用的是自己研發的一種多功能有機飼料肥料,口感和品質是別人沒辦法假冒的,但一些假冒產品不僅嚴重損害了正宗山口青柚的品牌,也讓購買者的正當權益無法得到保護。

無獨有偶,海南知名品牌澄邁縣「橋頭地瓜」也屢次「中槍」,產品包裝多次被其他商販模仿,並且公然銷售。

「這些其他品牌的地瓜包裝盒和橋頭地瓜幾乎一模一樣,消費者如果不仔細看根本辨別不出來,雖與橋頭地瓜標價一樣,可兩者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卻千差萬別。」談及此事,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黨支部書記王文克表示無奈,由於是同一品種,外形十分相識,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辨別真偽,加之一些生產商和經銷商有意摻假,使得橋頭地瓜的銷售和發展不斷遭遇重創。

此外,走訪中記者發現,海南文昌雞、加積鴨等海南多個知名度高、影響力強的品牌,均被「李鬼」模仿冒充。

樹立品牌保護機制

面對如此猖獗的假冒之風,各方又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海南師範大學教師郭敏認為,這些農產品商戶競相仿冒,從側面折射出了這些特色農產品具有較強的品牌效應。而特色農產品頻頻被侵權或假冒主要源於三個因素:侵權者法制意識薄弱;商家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有關部門的執法、司法環境仍有待改善。

「造假商販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流動性;而消費者即便買到假冒品牌農產品,也只是自認倒黴,缺乏有效的維權手段。」郭敏表示,真假品牌的鑑別很複雜,品牌保護的機制問題也同樣不簡單,這就需要政府、企業、協會、消費者聯合起來,對各種盜用名牌的違法活動繩之以法,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自身利益。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瓊中綠橙的品牌保衛工作中,針對消費者反映的瓊中綠橙被假冒現象,在10月中旬,當地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已經藉助多種媒介、多種途徑,及時做好信息公開,引導消費者正確選購。

「信息公開還只是第一步,其意義多在於引導,還要予以回擊,藉助公安、工商、質檢等多重力量,對『李鬼』亂象進行合力整治。」業內分析認為,就品牌本身來說,應該想辦法樹立起自身產品不可複製的獨特性,例如藉助新技術完善農產品溯源系統,使消費者在購買終端查詢到農產品從田間到市場的全過程。一般而言,農產品自身的品牌獨特性越突出,不良商家也就越難惡意仿冒,品牌的形象才能得到更好的維護。



本文來源:中工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民族品牌海外頻遭暗算 專家建議要練好防身術
    民族品牌海外頻遭暗算    近日,記者從廣州某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獲悉,我國的民族品牌在國際化之路上頻遭暗算,除了知名商標被搶註以外,又常常遭遇「李鬼」害「李逵」的「新陷阱」。為此,專家提醒,民族品牌必須強化品牌發展和品牌安全的理念,加強對國際貿易相關遊戲規則的學習和理解,練好「防身術」。
  • 晉江品牌之旅:從冒牌貨到名牌鞋的嬗變
    一群祖祖輩輩以種田捕魚為生的農民,憑藉「一雙鞋子」闖天下,將這片東南沿海貧困落後的小漁村,打造成年產值逾千億元、培育上百個運動品牌的製鞋產業基地,連續17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前10位。  從冒牌到貼牌再到品牌,晉江鞋業識時通變、浴火重生,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鮮活樣本。
  • 教育機構頻跑路,培訓市場亟待規範
    10月以來,上海、北京多個城市的培訓機構頻現倒閉關門潮,涉及機構包括韋博教育、韋博原旗下少兒英語品牌開心豆教育、凱瑞寶貝、愛樂樂享等10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培訓範圍從英語、早教、到藝術培訓等多個不同教育品類。
  • 錯誤頻現 「神翻譯」亟待規範 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督促英語公示...
    錯誤頻現 「神翻譯」亟待規範 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督促英語公示語標準規範 2020-12-30 10:02:35   來源:安慶新聞網
  • 【第57期】全國人大代表談兒童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亟待完善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兒童性侵案件頻繁曝出,在執行過程中暴露出《未成年人保護法》還存在著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婦聯副主席高莉說。今年是高莉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第六次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安徽省婦聯副主席,她曾多次提出有關《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的建議。
  • 「半邊天」就業仍面臨歧視 法律救濟機制亟待完善
    資料圖 中新社發 劉文華 攝  維護「半邊天」職場權利 亟需完善法律救濟機制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女性就業人員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已經達到  「但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現有的法律法規對女性勞動者就業權利的保護,尚沒有十分嚴格的規定,法律文本多是原則性的,因此落實情況不佳,一旦女性就業遇到歧視,沒有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去依照執行。」  常凱強調,目前女性就業維權案例甚少,成功的更少,維權難最主要還是因為法律具體操作性不強,法律救濟途徑不完善。女性遭到就業歧視怎辦麼?
  • 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公法保護機制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公法保護與私法保護,分別對應著對非遺人文價值與商品價值的保護。非遺的人文價值保護決定了其公法保護模式;非遺的商品價值保護決定了其私法保護模式。非遺人文價值與商品價值之間的結構關係,也決定了公私法保護模式之間的關係。從非遺主體構成看,非遺法律保護應屬於公法領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建材家居市場誰主沉浮
    作為繼居然之家、美克美家之後的又一家外地大型建材家居品牌,喜盈門的進駐表明我省建材家居市場在重新洗牌的同時,越來越向品牌化、高端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同時,面對外地家居大鱷的搶灘,本土家居市場品牌意識也被喚醒,從容迎戰,力爭壯大自己。未來海南建材家居市場誰主沉浮?
  • 妻子頻遭丈夫謾罵侮辱 申請人身保護令
    妻子頻遭丈夫謾罵侮辱 申請人身保護令 2016-05-01 09:53:45  張女士把希望寄托在了新近頒布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上,她搜集簡訊微信記錄、派出所報案等資料,在今年4月12日,向沙坪垻區法院申請身安全保護令。法院受理申請後,承辦法官第一時間向申請人及被申請人了解案件、核實證據材料,兩日內就發出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 消費者買新手機卡頻遭「二次號」困擾 如何破解?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民生經濟看點】消費者買新手機卡頻遭「二次號」困擾閱讀提示 老用戶停用、棄用手機號後,號碼由運營商收回,空置一段時間再次投放市場,供新用戶選擇,這被稱為「二次放號」。業內人士指出,「二次號」隱患多,相關制度和政策亟待完善。 今年「十一」期間,北京某高校的在讀研究生朱輝(化名)購火車票時遇到了麻煩。原因是12306購票平臺顯示,他的手機號已經被註冊過。 「我是8月份辦的這個移動的新卡,買火車票的時候才知道這是『二次號』。」朱輝說。
  • 曾為古代貴族貢品,如今到處種植,冒牌貨害苦了農民
    曾為古代貴族貢品,如今滿世界泛濫,冒牌貨害苦了農民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給封建統治者營造了仙境一般的生活。凡是人間美好的東西都一一進貢給貴族們獨自享受。貧苦百姓卻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障,對於貴族貢品更是連想都不敢想,一旦擁有了還得得個砍頭的罪名。
  • 長江生態成兩會熱頻詞 黃金水道亟待「一盤棋」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 去年兩會期間,增強調,「要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過去的一年,圍繞綠色「黃金水道」,一些創新制度與做法正在推進。時間來到2017年,長江經濟帶的生態保護,再次成為全國兩會熱議話題。
  • 福建省福州市完善機制推動落實質量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本報訊 (陳 永 江 岱)去年以來,福建省福州市採取多項舉措,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效果顯著。福州市建立完善質量品牌培育機制,深入實施以爭創各級政府質量獎、標準貢獻獎、地理標誌產品為核心的品牌戰略。福州市縣兩級場監管部門圍繞本地區重點產業、特色產業,挖掘培育發展重點。
  • 甬旅遊景點商標頻遭搶註 "天一閣"成殺蟲劑商標
    甬旅遊景點商標頻遭搶註 "天一閣"成殺蟲劑商標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22日 15:25:54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更令人擔憂的是,不僅僅是「寧海灣」商標,「天一閣」、「河姆渡」等我市不少知名景點也頻頻遭遇商標搶註,這給我市旅遊文化商標保護敲響了警鐘。  「天一閣」成了殺蟲劑商標  天一閣是我市著名的旅遊景區,然而現有的14類「天一閣」註冊商標專有權基本上都不屬於天一閣博物館,如青島一企業註冊了「天一閣」殺蟲劑,四川一企業註冊了「天一閣」飲料。
  • 滑雪頭盔:亟待質量標準「保護」
    國產品牌蹤跡難尋 行業尚無統一標準滑雪頭盔:亟待質量標準「保護」□ 本報記者 楊 蕾又到了滑雪愛好者盡情狂歡的季節。以滑雪頭盔為例,雖然滑雪頭盔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多滑雪者的重視,但市場上銷售的琳琅滿目、種類繁多的滑雪頭盔中,卻很難尋見國產品牌的蹤跡。我國滑雪頭盔產品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無法對其質量進行統一管理。國產品牌難覓蹤跡在2017年修訂的《中國滑雪場所管理規範》中規定「滑雪場所應積極倡導滑雪者佩戴頭盔」。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
    為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現提出以下意見。大力開展高端品質認證,推動品牌建設,培育一批能夠展示中國產品優質形象的品牌和企業。推動國內優勢、特色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優化質量標準滿足消費結構升級需求。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新型消費品領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與企業主體作用,構建新型消費品標準體系,以標準實施促進質量提升。結合消費細分市場發展趨勢,開展個性定製消費品標準化工作。
  • 北京一造假窩點被查冒牌衛生紙涉及13種品牌
    近日,有市民發現,北京一些批發市場銷售的某一品牌的衛生紙,同一型號同一包裝,但價格卻不一樣。昨日,根據線索,北京大興工商分局魏善莊工商所對轄區內的一制假窩點進行了查抄,共查出各類品牌衛生紙13種9160卷及標識、造紙原料。
  • 慢讀丨這項被稱為「海上高爾夫」的運動,在海南很有吸引力
    有專家認為,目前海南海釣產品存在價格、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亟待加強海釣市場規範化管理,制定規範指導價格,建立起優質的服務標準,提升海釣市場專業化水平。「目前,海南休閒漁船管理法律法規仍不完善,『私釣』等違規活動屢禁不止,安全隱患較多。」三亞市旅文局相關負責人說。
  • 國務院發文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全面取消...
    在汽車消費優化升級上,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標準規範,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提高充電服務智能化水平。研究制定促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實施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打破品牌授權單一模式,鼓勵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深入推進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便利二手車交易。
  •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專欄1:資源概況(略)  第三節  制約因素  當前,海南總體上仍屬於欠發達地區,經濟實力不強,城鎮化發展不足,經濟結構層次偏低,產業整體素質不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對外開放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國際貿易、利用外資和入境遊客規模偏小;重大交通設施發展滯後,快速通達周邊地區的出島通道亟待完善;旅遊產品創新不足,配套服務不完善,國際知名度不高;城鄉管理水平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