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國運
2020年的中國,有點像1935年的美國。其時的美國,由美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總統——羅斯福主政,力推經濟雙循環戰略、大搞科技自主創新、抑制貧富分化,自此,美國國力,開始飛躍。與此同時,世界主要大國,陸續陷入了二戰的泥濘之中。很快,美國國力就登頂了世界第一。
2020年,世界各國陸續迎來了疫情大考 - 新冠病毒向人類發起了攻擊。
中國首當其衝,病毒很快攻陷了武漢,但中國臨危不亂,堅定應戰,雷厲風行,科學防治,上下一心,僅僅3個多月的時間,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然後,經濟開始迅速恢復。
遺憾的是,西方國家,基本都考砸了。倒不是他們科技水平不行,也不是如媒體說的那樣「總統弱智」,而是國家動員、管制能力跟不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疫情肆虐,被動地選擇「群體免疫」,經濟陷入了大衰退。
可即使這樣,美國也沒忘了和全世界打貿易戰,同時在科技領域不遺餘力地打壓中國。迫於無奈,中國順勢推出了經濟雙循環戰略,高端科技國產化,補短板,反壟斷,抑制貧富分化,加大了對內深化改革的力度。
嗯,咱們幹的,好像和羅斯福當年幹的那些事,差不多。
對外方面,中國與東協十國、日韓、紐西蘭、澳大利亞籤署了RCEP自貿協定,與歐洲籤署了中歐投資協定,結合已經小有氣候的一帶一路戰略,歐亞大陸一體化的雛形,已經開始浮現。
今天,中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一、展望未來10年。
未來十年,有兩件確定性的大事會發生,一件是中國國力超美,一件是中國有2億人口將步入老齡化。
2019年,中國的GDP,僅為美國的67%。
根據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等主流機構的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會增長2%以上,而美國經濟會衰退4%以上,加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年初的7,跌到了6.5。根據這幾個數據可以推算出,2020年,中國GDP,會去到美國的80%左右。
照此速度,大概率地,在2025年前後,中國以美元計算的GDP就會超越美國。這個事情的最大意義在於,從此以後,中國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將超過美國。自二戰以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做到這點。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的競爭。
未來十年,一方面,在傳統技術領域,中國會利用後發優勢,不斷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另一方面,在高新科技領域,中國會利用規模優勢,逐漸開始領先美國。兩頭髮力,中國的生產力水平,人均GDP水平,會加速上升,站上一個新的臺階。
未來10年,將是中美經濟實力逆轉、不斷擴大的關鍵節點。
等到中國人均GDP(生產力水平)追上美國的時候,總GDP將是美國的4倍;等到中國人均GDP是美國5倍的時候,總GDP將是美國的20倍。
不要覺得這是天方夜譚,我們在走上坡路的時候,美國在走下坡路。下坡路,很容易就越走越快了。
過去的美國,是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很多港臺中國人,長時間的崇拜偶像、精神家園。而隨著美國國力的滑坡,這些人的「崇美病」將會得到根治,全球華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認同感,將空前高漲。
中國人的消費結構、消費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發生巨變。
未來十年,還有一件確定性的事情會發生,那就是中國將迎來人口老齡化。
我國在1963-1970年間,迎來了一波生育高峰,總的出生人口,約為2個億,這2個億的人群,未來10年,全部會步入60歲,逐漸的老齡化。
以上兩件確定性的大事中,蘊含著海量的投資、創業機會。大家不要被媒體那些「階層固化」、「年輕人越來越難出頭」等言論弄的很焦慮。放眼全球,中國的機會,還是最多的。
下面,我分享3個方向的投資機會,拋磚引玉。其中國貨逆襲、醫療保健這塊,是我接下來重點研究、關注的領域,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二、3個方向的投資、創業機會。
一個是產業升級方向。
一個超級大國,有3個東西,是不能被人家卡脖子的:糧食、能源、高科技,否則腰杆子就會軟,腿肚子就會抖,很多時候在人家面前不得不委曲求全。
1,糧食方面,咱們問題不大,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農業科技這塊,底蘊深厚。雖然前些年被人家鑽了點空子,但現在已經開始收復失地,估計再過幾年,咱們的飯碗,就會端得無比的牢靠。這個問題比較敏感,這裡不多說。
2,能源方面,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釩電池、氫能源,下一個投資風口》中有提到,人類要繼續向前發展,必須擺脫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尤其是中國這種能源貧瘠、工業化程度又不斷深入的國家。擺脫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展新能源。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源不能憑空創造,只能從自然界收集、儲存,比如太陽能、風能、勢能(水能等),不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很清潔,沒有汙染。
收集不難,怎麼儲存呢?
一個是靠電池,能直接存儲海量自然能源的巨型電池。另一個是用自然能源來電解水,轉化成氫氣,也可以很方便的儲存起來。
新能源這個大方向下,僅一個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場就能有每年幾萬億的產值規模,說是超級產業,一點也不為過。這個方向,像釩電池、氫能源,既是未來的技術方向,又還沒被大眾廣泛關注,還沒漲起來,值得重點關注。
中國必須突破新能源技術,不僅是為了自身能源安全,也是為了締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種資源投入,是國家戰略級的,國內相關企業,都會受益。特斯拉都從美國跑到中國來了,因為今天的美國,已經沒動力和初心幹這事了,美國國內那幫資本家,想的更多的,是怎麼用「石油美元」來剝削全世界。
3,高科技方面,中國正在突破的方向有很多,但最迫在眉睫的是半導體,這是唯一一個,中國被美國卡脖子,卻沒有一點還手之力的領域。一年進口額超過兩萬億人民幣,被人家賺著超額利潤,還要被人家卡脖子,別提有多憋屈了。因此,必須國產化。
但這一塊的挑戰巨大,國內像華為一樣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鳳毛麟角,比如半導體製造這個環節,龍頭企業中芯國際,這麼多年了,內部問題都還沒理順,對美依賴又極大,散戶投資這類公司,要特別慎重,還是讓大資金去投吧,這類企業,需要的是到股市來融資,然後砸錢來搞研發,搞技術突破。至於盈利,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了,不確定性非常大。
當然好消息也有,比如華為正在收縮非核心業務,已經介入半導體製造這個環節了。一些年輕的半導體製造企業,比如長鑫存儲、長江存儲,也已經開始掌握核心技術,正在奮力追趕。
作為散戶來說,下面兩個方向,才是咱們更值得關注,更適合投資、創業的方向。
一個是國貨逆襲方向。
上面我們有提到,未來10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全球華人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文化認同,會空前高漲。
以前我們會喝進口的洋酒、紅酒,以後的話,我們會覺得,喝中國的白酒、黃酒(米酒也屬於黃酒的一個分支),其實也不錯。要知道,中國歷史上幾千年,喝的可都是米酒和黃酒啊,又健康又好喝又高雅。只是到今天,工藝凋零了,文化自信心理又缺失,大家才會覺得洋酒、紅酒更好喝。吃的這一塊的話,哪個國家,哪個文明能和咱們比呢?
以前我們買運動產品,都要買耐克、阿迪,以後的話,越來越多的人會覺得,原來李寧、安踏的產品也很不錯。其實李寧、安踏的產品體驗,現在已經開始超越耐克、阿迪、YY那些品牌了。只是很多70後、80後,還在奔著品牌買耐克、阿迪、YY,國內,甚至國外的年輕人,都已經開始轉向國貨品牌了,未來會越來越多。
還有傳統服飾這塊,中國14億人口,日本1.2億人口,但中國穿漢服的人,還沒有日本穿和服的多。但近年來,我國的漢服市場開始大幅增長。
還有古玩。亂世黃金,盛世古董。中國古代的有錢人,最喜歡囤3樣東西:黃金、土地(宅第)、古玩字畫。中國人對古玩的愛好,是刻在文化基因裡的。不過古玩這塊,投資門檻,對普通人來說有點高。那麼,年輕的朋友們,學習這塊的專業,為有錢人提供服務,回報也相當可觀,現在這類人,市面上非常緊缺。
國貨逆襲方向,投資、創業都很不錯,尤其是那些非必要性消費(非剛需)的國貨,利潤高,增長空間巨大。
另一個是醫療保健方向。
上面我們提到,未來十年,中國有2億人將進入60歲。老年人最需要什麼?有病醫療、沒病保健。
我們平時看病,大頭的錢,主要花在哪裡呢?醫療器械、還有製藥。但進口的醫療器械、進口藥貴啊,醫保又不可能覆蓋,意味著需求缺口特別大——需求被高價抑制了。
在國家力推高端科技、高端製造國產自主的大背景下,未來十年,本土的醫療器械、製藥企業,必將突破西方醫藥公司一個有一個的技術壟斷,迎來高速的發展。國內那些有強勁科研實力的醫療器械、製藥企業的股票,就非常值得投資,想想歐美那些醫藥巨頭的市值吧,他們的今天,就是咱們國內醫藥巨頭的明天。
而隨著中國企業對高端醫療器械、製藥業的技術突破,西方醫療行業的暴利,將很難維持,因為在成本這塊,中國企業有著先天的優勢——健全的產業鏈與國內市場。
可以預見,中國醫療企業,要拿回來的不僅僅是國內市場,還有廣闊的發展中國家市場,其實發達國家的市場,也會被我們攻佔下來一部分,就看他們的市場保護力度了。
未來,中國醫療企業,不僅會在全球範圍內賺取巨額的利潤,也將用廉價的醫療器械和藥物,惠及全人類。
保健這塊的話,主要就是保健品。國內保健品企業並不多,股票估值也都不高,大家知道,保健品這塊,利潤很大的,成長空間也很大。
中國的保健品市場,以前被那幫直銷企業,弄的烏煙瘴氣,不過現在已經開始逐漸的規範化,主流的保健品,已經是通過醫藥渠道(比如藥店)來銷售了,未來可期。
醫療保健這塊,未來十年,增長空間巨大,固然是因為咱們國內會新增2個億的老齡化人口,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人均GDP的增加,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這個人群的消費力,也大大增強了。
中國保健品行業的領頭羊企業,10年後,市值翻個幾十倍,是大概率的事情。
沿著人口老齡化方向,會誕生出很多新的商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類比一下日本的養老相關產品、服務。
三、賺國運的錢。
未來十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科技、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意味著人民幣資產,將兼具避險與增值兩個屬性,那麼必然地,全球資本,都會配置人民幣資產,這意味著人民幣資產會不斷增值。
1962年,巴菲特用100萬美元入市,2020年,沃倫·巴菲特以73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美國富豪榜》第4位,58年,財富翻了7.35萬倍。
巴菲特終其一生,都在投資,並沒有從事任何實業。他賺的與美國優質企業共同成長的錢,也是賺的美國國運的錢。
我們堅信,今天中國的國運,不輸20世紀的美國,國運昌隆之下,中國也會誕生一系列偉大的優質企業。
那我們也堅定、不斷買入中國的優質企業就好了。
<完>
為什麼我們如此堅信中國的國運?如何篩選優質企業?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裡和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