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物傳人」!新冠病毒在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山東威海乳山市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1份外地銷往廣州市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今天(31日),海關總署發布通告,因從厄瓜多進口1批冷凍鯧魚1個內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厄瓜多水產品生產企業FIREXPA S.A.(註冊編號為7790)的進口申報1周,期滿後自動恢復。

關鍵詞:

1.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

2.青島找到新冠病毒物傳人證據鏈

3.新冠病毒冷凍下可長期存活

新冠病毒可「物傳人」嗎?我們需要如何防範?一起來看:

20日,山東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針對這些新發現,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這樣說

「物傳人」不屬於新冠病毒特有,不必過於驚慌

盛吉芳醫生認為,「物傳人」不屬於新冠病毒特有,事實上消化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的病毒,很多都具有這樣的屬性,因此不必過於驚慌。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 盛吉芳:

任何的傳染病,它都有可能通過物體傳染人。因為只要物體表面有釋放病毒,都有可能會被吸入。所以我們日常工作當中,一個戴口罩防護,第二個經常要接觸的手機啊,或者家裡的物品,寄來的包裹,做好表面的清潔清理。

生活中,食用冷凍食品是否還安全?

在冷凍環境下,新冠病毒能長期存活,那食用冷凍食品是否還安全呢?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 盛吉芳:

冷凍食品可以吃。我們一個是包裝過程當中不要汙染,第二個你肯定是要煮熟了吃的。外包裝最好應該拆掉消毒處理。我覺得國家還是會幫我們檢驗檢疫,幫我們把關。

秋冬季遇到發熱,如何處理?

秋冬季也是流感高發的季節,一旦家中有人發熱,又該如何處理呢?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 盛吉芳:

一旦有發熱,我覺得還是及時到醫院裡去就診。要看是急性的傳染病,還是其它疾病的發熱。所有的(發熱情況)你都不能怠慢,我們會分門別類地篩查、診斷、明確,然後對症治療。

網友:病毒狡猾,仍需加強防範!

防範小貼士

家庭預防新冠病毒的方法?

1、佩戴手套

新冠病毒可以物傳人,日常接觸到被感染的物品,也是會被感染的。所以說,日常生活中外出的時候,最好佩戴好手套,在公共場所的時候,不要脫下來。其中,外出的過程中,需要觸摸物品的話,最好穿上一次性手套。當然最好是,不要亂摸公共物品,比如說電梯扶手等等。

2、清洗手套

使用的可洗手套,外出穿了以後,回家之後一定要仔細清洗手套,而且要記得用熱水洗。因為手套上接觸的細菌可不止一種,部分細菌會被開水殺死。新冠病毒很容易傳播,髒手套也是汙染源,建議清洗的時候,要先用消毒液浸泡幾分鐘,之後用開水燙洗,最後漂洗乾淨後及時晾曬。

3、正確洗手

雙手是最容易沾染細菌的,習慣用手揉眼睛,捂口鼻,擦拭嘴巴的話,細菌非常容易從口鼻中進入身體。想要預防新冠病毒的話,必須正確洗手,避免病從口入。建議洗手的時候,要用香皂、沐浴露等清潔產品清潔雙手。清潔過程中,要清洗到位,指甲縫、手指縫、手腕等容易堆積髒東西的地方,應該認真清洗。

4、佩戴口罩

外出的時候一定要佩戴口罩,因為不知道街上的行人,是否被感染了。畢竟部分感染者是無症狀的,連患者自己都不懂自己被感染了。為了預防被傳染,避免病毒從呼吸道入侵身體,必須要正確佩戴口罩。

其中,佩戴口罩的時候,要將口鼻包住,而不是只遮住嘴巴,把鼻子露在外面。而且口罩最好是一次性使用,健康的正常人使用之後,直接放入垃圾桶裡面。如果有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不適的話,佩戴過的口罩需要用保鮮袋包住紮進,再放入垃圾桶裡面,預防病毒、細菌傳播。

5、觀察身體變化

新冠患者會出現發熱、咳嗽等不適,為了區別感冒和流感,當出現發熱症狀之後,一定要注意與家人隔離,戴好口罩。同時前往所在地的發熱門診檢查,與醫院工作人員說明自己的症狀,不得有任何的隱瞞。看看是否被感染,如果不是當然最好,如果是的話,也好儘早治療。

處理冷凍食品應注意這幾點

● 一是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

● 二是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汙染。

● 三是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層存放。

● 四是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

● 五是廚房及操作間應及時通風消毒,保持空氣流通和清新。

趕緊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

來源:湖北新聞綜合,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由物到人」,冷凍生鮮還能吃嗎?
    11月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接到山東省德州市通報,經天津從境外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隨後,天津報告1名裝卸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11月9日,天津市新增1名無症狀患者,為貨車司機,曾到該確診病例所工作的冷庫拉貨。目前,山東德州、山西太原、河北保定等涉疫情貨物流入地正在加緊排查。
  • 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風險有多大?應當如何防控?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環境傳人」風險究竟有多大?應當如何防控?23日,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進行了詳細解釋。 何為「環境傳人」? 本質上是「物傳人」 近日,多地疫情發布會上通報環境樣本檢出陽性的情況。
  • 警惕新冠「物傳人」
    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該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補漏洞,防止二次傳播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介紹,新冠病毒喜歡低溫環境,溫度越低,存活時間越長。
  • 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凍生鮮食品還可以吃嗎?
    今年6月以來,我國已經有至少10餘省份在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鏈食品外包裝上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被證實可由物傳人、新冠病毒冷凍下可長期存活。這引發了人們對病毒可能通過食品傳播並導致新疫情暴發的擔憂。
  • -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自家冰箱如何清潔消毒?
    然而,近段時間,朋友圈突然被一條消息刷屏:李蘭娟院士稱,新冠病毒在零下4℃可存活數個月,可在零下20℃存活20年!消息一出,引發大眾恐慌!隨後,李蘭娟院士團隊進行闢謠:該消息與李蘭娟院士本人觀點不符,媒體未能完全理解相關信息,報導不完全準確,對公眾造成較大誤解。
  • 新冠病毒在冷凍冷藏環境下能存活多久?
    冷藏三文魚的溫度、溼度到底怎樣影響著新冠病毒在體外的存活和傳播2020年3月17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一篇來自美國科學家的通訊 (Correspondence),研究了新冠病毒 (SARS-CoV-2) 在氣溶膠中和在各種環境表面的存活時間,並與SARS冠狀病毒 (SARS-CoV-1) 相比較
  • 重慶一冷庫冷凍牛肉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近日網傳在重慶大渡口茄子溪街道的一個冷庫中,檢測出牛肉外包裝新冠病毒陽性。隨後大渡口區衛健委對這個消息給予了官方回復,位於當地陳家壩的一個冷庫,的確檢出新冠毒病毒陽性。隨即,當地有關部門對這個冷庫實行封庫措施,並且對冷庫所有工作人員以及親密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
  • 早安山東|印方已向中方移交走失士兵;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
    >>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昨天,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百富榜,56歲的馬雲財富增長1250億,以4000億元第四次成為中國首富。
  • 重慶一冷庫牛肉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頻出,進口冷凍食品...
    近日網傳在重慶大渡口茄子溪街道的一個冷庫中,檢測出牛肉外包裝新冠病毒陽性。隨後大渡口區衛健委對這個消息給予了官方回復,位於當地陳家壩的一個冷庫,的確檢出新冠毒病毒陽性。
  • 「進口」「冷凍食品」成新冠病毒關鍵詞?安全防護話你知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認為,冷凍海鮮產品通常儲存在低溫的環境,而環境的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所以容易在冷凍海鮮產品中或者其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 冷凍食品及外包裝的新冠病毒可能是怎麼來的?
  • 新冠病毒有多頑強?零下20度可存活20年,零下80度仍不會被凍死!多國...
    每經編輯:王曉波新冠病毒到底有多頑強?李蘭娟院士今日表示,在零下4攝氏度該病毒可以存活數個月,在零下20攝氏度該病毒可存活20年。她強調,冷鏈運輸環節的疫情防控需重視。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新冠病毒零下20攝氏度可存活20年 零下80度仍不會被凍死據中新網報導,在杭州海關19日舉辦的「李蘭娟院士抗疫事跡分享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提出,新冠肺炎病毒可在低溫環境內長時間存活,海關應加強對冷鏈食品的全面排查,同時對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的進出口物資進行追蹤溯源
  • 冷凍食品多地檢出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食用冷凍食品才放心?
    6月12日,北京新發地: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7月3日,遼寧大連: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新冠檢測呈陽性8月11日,深圳龍崗:進口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檢測呈陽性10月17日,山東青島: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
  • 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環境傳人」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環境傳人」風險究竟有多大?應當如何防控?今日,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進行了詳細解釋。何為「環境傳人」?本質上是「物傳人」近日,多地疫情發布會上通報環境樣本檢出陽性的情況。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青島首次找到充分證據鏈!6.1億劑新冠疫苗來了...
    目前我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備開展三期臨床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地區和受試的人群,以及順利地組織實施三期臨床實驗,是目前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面臨的主要問題。新冠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田保國表示,目前全球的資料庫當中,收集了近15條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涵蓋全球六大洲的113個國家,通過對超過8萬條的高質量的病毒基因序列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病毒有變異。但是這個變異不大,屬於正常範圍的變異的積累,沒有對疫苗研發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 近期冷凍進口食品頻頻測出新冠病毒,東莞人還能吃「冰鮮貨」嗎?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在對9月青島港新冠肺炎疫情的溯源調查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標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驗證了新冠病毒"物傳人"的可能性,提示了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
  • 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 專家:比流感生存力強
    原標題: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 專家:比流感生存力強     據英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在紙幣、手機屏幕和不鏽鋼表面存活一個月左右。     報導稱,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可以某些物質表面存活28天。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蔡敏婕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  談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  鍾南山稱,現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什麼樣的情況會感染,環境裡病毒要達到多少濃度會出現感染,新冠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就需要我們這一行業的人來找出它的規律」。
  • 冷凍食品外包裝多次檢測出新冠病毒 專家:病毒易依附在光滑表面上
    近日,多地曝出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其中,至少5地檢出的陽性樣品,均是來自從厄瓜多的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其餘地區檢出的陽性產品包括自巴西進口的凍雞翅等。8月17日,據媒體報導,對於冷凍食品頻頻檢測出新冠病毒,專家進行了解釋。專家表示,大多數病毒都耐冷不耐熱。以新冠病毒為例,研究表明在室溫下可能會生存3個小時左右。但在20攝氏度以下,存活時間可能高達一周,在零攝氏度以下,時間則為幾個月。
  • 鍾南山最新判斷: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l「(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自7月起,全國各地本土散發疫情「烽火四起」,形勢複雜。
  • 新冠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長達28天?家庭如何消毒?普陀專家來支招→
    日前,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在《病毒學雜誌》發表的一項實驗表明,新冠病毒在20攝氏度下,可以在鈔票、玻璃和不鏽鋼等光滑表面存活長達28天。這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可長時間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光滑表面?很多人擔心新冠疫情在秋冬季節捲土重來目前有哪些新型消毒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