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課堂

2020-09-03 泡麵遇咖啡


今天群裡有個媽媽偷偷相信我,問小學就要開學了,可是看著孩子一臉懵懂,無所事事的樣子,我真的有點緊張。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的度過這樣一個幼升小的過渡期?


是啊,忽然就想起當年大寶成為小學生的第一天,中午我接他回家,午餐後短暫的午休,我把他叫起來繼續上學。他也是一臉懵:為什麼還要去上學啊?不是接回家就放學了嗎?是的啊,大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日接送一次,早上送進去,晚上接回來。 當你看到你媽媽的時候,就像你離開了學校。 但是小學生涯,每天早上下午都要接,我認為最正常的事情,對于大寶來說,是完全無知的。 因此,提前為兒童做好各種身心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上的準備】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此,家長必須事先與孩子溝通,讓他清楚地意識到小學和幼兒園的區別,特別是在課堂上。 首先,小學主要是課堂教育,與幼兒園相比,有越來越明確的規範要求,小學要求孩子自我控制,自理能力越來越高,等等。 如果孩子是自制力,自理能力強,那麼他適應學校生活的速度會更快,相反,會造成適應困難。 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適應小學課堂,由於性質活潑好動,經常違反課堂紀律,容易受到老師的批評。 那麼孩子在班級中的「角色定位」就會受到影響,這必然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嚴重時也會產生厭學情緒。 因此,家長必須謹慎對待和處理。


二,進入小學時,學習內容離不開家長和保駕護航。 在小學開始的時候,即使孩子還沒有適應,老師也要一步地開始自己的學科教育。 快的進步和更多的內容是新入學兒童最明顯的感受。 如果你有學前經驗,你可能會更適應。。 由於老師的知識是事先學過的,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在課堂上「旅遊」,而這種狀態沒有及時調整,會陪伴孩子直到養成壞習慣。 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可能是完全被動的。 但相信我,這是一個過程,只要家長和孩子配合老師的進度,認真完成預習,複習和作業,都是時間和時間的問題。 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放鬆,陪伴孩子適應小學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家長大撒把,孩子可就真的面臨麻煩了!已經進入小學了,不管孩子的基礎如何,都不要怨天尤人或者悔不當初,好好的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就是。


三,積極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課堂的表現,及時調整。 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這直接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就。 所以,通過老師了解你的孩子,父母會發現很多問題,甚至可能會找到一個完全顛覆你所知道的東西的孩子。我的女孩剛進入小學第一學期,兩周前我有時間和老師交流,老師找到了我。 她習慣按門鈴,然後舉手去洗手間;當她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她會舉手去洗手間。 所以老師直接聯繫了我。 當我問她時,她說在幼兒園,有時累,有時不想玩遊戲,會要求上廁所。 只有幼兒園允許孩子直接舉手去洗手間,所以老師沒有把情況反饋給家長,她保持了這個習慣。幸運的是,經過老師和我的及時溝通和努力,成功地糾正了女孩的習慣。


【作為父母的配合】作為父母,要真心的重視孩子的「幼小過渡」,理智地對待孩子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健康地成長。 1.了解幼兒遇到的困難,給予幼兒及時適度的安慰和大力支持。 當一個孩子因為紀律而不適合上學時:用孩子理解的語言,告訴他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經常受到各種要求的約束。 例如,人們在街上違反交通規則,警察叔叔要管理;在家犯錯誤,家長要批評;在學校違反學科紀律,老師當然要批評。 使幼兒能有正確的態度接受老師的批評,避免牴觸情緒。 當一個孩子從作業中退縮時:告訴孩子,當一個人剛剛做了某事或剛剛到達一個新的地方時,有問題是正常的,只要他是積極的,他就會迅速調整。 同時仔細觀察孩子,對他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認可和表揚。 還要了解孩子在學習中的錯誤,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到原因而不是批評。 上小學,希望孩子,但不要盲目壓力。


2.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 大中國時代正式來臨! 我相信這些年的父母。學習語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所以我們必須在小學階段培養這種習慣。閱讀的優勢在於瑣碎的好詞好句,也在於長期的積累,最終給孩子帶來不同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3.積極參加任何家校共建活動的兒童學校。 不要把孩子推到下一代。 如果爺爺奶奶能牽一隻手,就足以照顧孩子的飲食,剩下的就在於父母自己的意圖與否。家長會,必須自己參加;學校需要家長配合一些活動,積極報名;需要付出體力勞動,要不遺餘力;需要付出額外的精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家長的積極參與一定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和陽光的個性,因為父母總是積極參與他們的生活,也增加了老師的印象。 因為父母的主動性會讓老師知道父母對孩子負責。


最後,如果你想告訴即將升職的孩子的父母,你不妨利用一年級孩子的家庭作業,為孩子申請一節寫作課。 單詞是一個人的門面,孩子的單詞練習,以後不管是作業還是試卷,都可以做一半的工作。 我最大的遺憾是我的兩個大孩子的小學。 雖然我們沒有去學前班,雖然我們經歷了戰爭的開始,但我們都面臨困難,迎頭趕上。 只有字體讓我頭疼。 尤其是長子的話,不僅讓我心裡很堵,最重要的是寫得很慢,導致每次考試,我都要反覆解釋他,一定要寫論文啊!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之幫助孩子適應小學作息
    幼小銜接永遠是家長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作息。有小學老師說,其實孩子沒必要在上小學前學習太多的小學知識,上所謂的幼小銜接班,因為這些輔導機構的教學質量不能保證,萬一孩子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上小學時老師會花大力氣糾正。況且孩子提前掌握了小學知識,上課就很可能不好好聽講,也不利於養成上課專注的好習慣。老師認為,作息習慣的適應比上所謂的幼小銜接班更重要。
  • 孩子剛上一年級上課「坐不住」?家長三步走,幫孩子適應小學課堂
    馬上又要開學了,家有準一年級新生的朋友特意來向我取經孩子上學後有哪些關於輔導孩子學習的經驗。我仔細想了一下,發現我家大寶上一年級時我真的很忙,忙著幫娃適應小學課堂。,上課「坐不住」,希望家長和老師一起努力讓孩子儘快跟上課上節奏,適應小學課堂。
  • 孩子要上小學了,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呢?
    在孩子剛入學時,家長尤其要特別注意,此時孩子若能順利走上學習的軌道,往後的學習就將會順暢。若心理上有挫折感或失敗感,就可能在學習上一蹶不振,經常處於低潮期。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方法:(1)帶孩子認識學校的環境,在操場上看小朋友嬉戲,告訴孩子這就是他將來要念書的學校,引起他的好感。
  • 咋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孩子上小學 家長應「放手」
    她說:「一想到女兒要上小學,面對需要端坐45分鐘的課堂,面對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寫完的作業……我最近一個月都心神不寧的。」而焦慮的家長,不止簡女士一人。國家註冊二級心理諮詢師徐宏說,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種極大的轉型,是從幼兒園的「動」轉向小學的「靜」,家長擔心孩子適應不了,這很正常。擔心歸擔心,擔心到焦慮不安就不應該了,因為孩子遠沒有家長想的那麼脆弱。
  •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盼望著,盼望著我們的小寶貝長大了,如今他們即將要離開生活了好幾年的幼兒園,開始小學生活了。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的學習生活,我們的孩子們非常嚮往但也難免會有焦慮,這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作為媽媽,我們要接受孩子這個事情的感受,同時採取積極努力的行為,以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從容地適應小學生活。
  • 如何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父母需要做的7件事!
    其實當您的孩子升入大班時,這個時候您就應該調整各方面的狀態為孩子的幼小銜接做好準備工作。想要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實現幼小銜接,就要明白什麼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指由幼兒園大班進入到小學一年級,此時期恰好是結束幼兒園生活,開始接受正規小學教育的初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一個轉折期。
  • 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的節奏
    而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們,要面臨的難題,就是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的節奏。時間的分配不應該再流於隨意,而是要有明確的作息表。時間觀念不明確,孩子就容易養成拖拉的不良習慣,所以必須要在開學之初就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 開學在即,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過來人給你支支招
    我個人認為,幼兒園類型按照教學內容來區分,可以大體分為兩類:一是以蒙氏教學為代表的以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為目標的幼兒園;二是以應試為目標,做提前教學的普通幼兒園。所以,應該先根據自己孩子所在幼兒園的情況,再制定方案,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接下來,詳細分析各類幼兒園的優缺點。
  • 小學三、四年級,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應該如何培養孩子?
    小學三、四年級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既不像一、二年級稚嫩懵懂,也不像五、六年級壓力頗大。這正是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了更好的發揮家校教育合力,讓每一位家長都能更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學科特色和教學規劃,探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育,11月2日晚上,戴雨教育舉辦了小學三、四年級家長會。
  • 就要開學了,家長如何幫助今年幼升小的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小學和幼兒園的區別很大,其中作息時間的調整是孩子應該最先了解和適應的。其實,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幼兒園在進行入學準備期間,就會對孩子的作息進行一定的調整,也會要求家長進行相應的配合。為了孩子們在入學以後,能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家長應循序漸進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比如:晚上儘可能按時入睡,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 孩子要升小學 不適應咋辦?
    家長翁女士更是煩惱孩子剛升小學時的窘境。原來,翁女士的孩子去年剛入小學時,幾乎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幾乎成了班上最不適應小學生活的一名學生。那段時間,孩子的班主任天天打電話給家長,弄得家長也焦急萬分。最後,孩子到了第二學期才漸漸適應了小學生活。還有的孩子因為感覺「小學沒有幼兒園好玩」,沒上幾天就哭著不肯去。
  • 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轉眼間又是一年升學季,將有一批適齡幼兒園的小朋友要告別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生活。家長面對孩子進入小學生活比較憂慮,擔心孩子不能很好適應小學生活。那麼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呢?提前熟悉小學環境小學和幼兒園有很大的區別,小學老師管的學生比較多,不可能像幼兒園老師那樣都照顧到位,因此,家長一定要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能自己事情自己做好,如此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
  • 幼兒園升小學,父母做好失落的準備,孩子適應得更快
    孩子的這種變化,也會導致家長情緒的變化,所以不少人認為一年級是整個小學最雞飛狗跳的一年,我家老大馬上讀四年級了,我是過來人,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給我的最大感觸就是班級微信群裡消停了很多,讀一年級的時候,班級微信群裡每一個小時都有上百條信息,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覺到家長呼之欲出的情緒。
  • 分析了孩子小學各年級的心理特點,我們發現當家長太難了……
    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孩子處於成長發育期,不僅身體在長大,心理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進入學齡的孩子不僅有家庭生活,也有了校園生活,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讓親子關係更密切,讓孩子成長更快樂呢?一起來看
  • 幼兒園的孩子如何做好小學的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呢?
    《草案》第三十五條中也有關於幼小銜接的規定:「幼兒園與小學應當互相銜接配合,共同幫助兒童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那麼,幼兒園的孩子如何做好小學的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呢?與以往幼兒園朝九晚五的作息時間不同,揭西地區的小學基本要求一年級孩子上午7:30左右到校,家長應該在孩子即將進入小學時,為孩子進行對應的生活作息訓練,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為小學生活做鋪墊。
  • 如何走好小學每一步?清華學霸的小學6年學習規劃,值得家長參考
    那麼,孩子的小學六年到底應該如何規劃呢?一位清華學霸給出了這樣的建議:一、二年級——過渡幼小銜接,培養學習興趣一二年級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剛剛離開幼兒園的輕鬆氛圍,突然進入到一個對各方面都有嚴格要求的校園,很多孩子很難適應。而且孩子太小,對於上學是什麼,還懵懵懂懂。所以這兩年,家長主要任務就是先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讓孩子適應學校,適應學習,幫助孩子培養對學習的興趣:
  • 開學季之小學入學篇丨1-6年級開學必備寶典來了!轉給家長、孩子,備戰新學期
    石家莊市石門小學供圖一年級:提前適應新生活孩子從幼兒園到上小學,是一個很大的轉折,能夠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是每個家長的心願。面對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對校園生活不適應的情況,家長們該如何給孩子打「預防針」呢,周彬建議新生家長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1.讓孩子先適應角色上的變化開學前可以幫孩子拍個證件照,給孩子一個入學儀式,從行為上暗示孩子已經進入小學,跟幼兒園不同了,還可以製作小學作息時間表,幫助孩子從生理上提前適應小學生活。
  • 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兒」,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在小學生教育中也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兩極分化。」。很多孩子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成績優異,經常考滿分,到了三年級成績下滑,每天作業耗費大量時間,上課效率不高,學習壓力很大,家長和孩子都格外煩惱。也有一部分孩子在一二年級成績不顯山露水,到了三四年級開始發力,穩步上升,到了五六年級進級尖子生水平,成績優異。
  • 孩子進入小學,家長如何陪伴他度過小學一年級?這樣做,受益終身
    同事小麗的女兒今年上一年級,小麗說孩子上一年級,怎麼我比孩子還緊張呢?孩子剛上一年級,父母害怕孩子跟不上,害怕孩子在課堂上坐不住等等,因為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也是孩子的一個小小的轉折點,所以家長比較緊張也是可以理解的。除了緊張,做父母的還有點焦慮,害怕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生活,害怕孩子學不會,害怕成績不好會輸在起跑線上。
  • 【梁老師有話說】如何幫助孩子從小學英語過渡到初中英語的學習
    然而,當孩子們進入到中學的學習,無論在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都與小學階段有很大的不同。是否做好這個階段的過渡準備,直接決定著初中三年的成敗。所以,如何解決小學升初中銜接的過渡問題成為許多中小學家長關注的焦點。今天,梁老師給大家說說自己在十餘年英語教學生涯中的深切感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