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圈老師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語法到底要不要學?
其實作為一個教書十年的專業英語老師,我自己也想不清楚,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學習語法?在我的印象中,我花的時間並不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句子也可以看懂,文章也可以讀通。好像語法對於我來說也不是那麼難。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非常重視口語交際的能力,越來越忽視語法的作用,認為談論學習語法就是方法落後。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觀念進步?那麼今天小圈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語法到底要不要學?
首先我的態度非常明確: 語法,要學,一定要學!這是掌握語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語法究竟是什麼?語法就是規則?你學一個單詞,一句話,只能是學會了一個單詞,一句話。但是如果你掌握了規則,你就是學會了成千上萬的句子。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語法當然非常重要,也是一定要學的。
但是反思我們傳統的英語教學,確實在英語語法上面,走了很多彎路。比如說我們非常摳細節。經常會有學生問道老師,arrive後面到底是加in還是at?你說後面是大地點加in,小地點加at。但是他到達這個公園為什麼是加at?公園到底是大?還是小?對於這樣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老師也無法做出很好的回答。但是學生們把很多精力花在這樣的題目上面,所以反而沒有時間去夯實英語基礎,多看看書,閱讀有趣的文章,吸取養分,所以這是本末倒置。
第二個原因是: 中國的孩子學習英語花太多時間做選擇題了。其實選擇題只是一種檢測的手段,單純的考語法的選擇題也越來越少了,但學生們在選這題上花的時間太多了!。為什麼學生要在四個裡面去選擇一個最佳的呢?往往孩子們在做選擇的時候,腦海裡會有無數個錯誤答案在冒出,反而把正確的答案湮滅了,以後看到類似的題目時,反而容易跳出錯誤答案。因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錯誤,答案會有三個,所以再次選錯的機會大的多。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正確的語法學習方式呢?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英語和漢語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下英語和漢語的主要不同。
第一個是語言順序不同,漢語先來後到,英語重點先說。比如說,要翻譯個句子: 昨天下午在學校門口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這個句子,漢語中先把時間,地點,都跟你說完,然後再把最重要的放在後面。但是英語要翻譯這個句子就完全的不一樣,先把最重要的放前面,然後再補充各種狀語,比如說時間地點。
第二點,漢語靈活,英語特別特別較真,非常注重邏輯關係。我再舉個例子。比如說: 我媽媽50歲。在漢語中,這是一個沒有任何語法錯誤的句子,大家都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但是在英語中,它就必須要翻譯為「My mother is fifty years old.」。必須要有一個系動詞。英語中,每個句子一定要有一個動詞,充當謂語。但漢語中就沒這個要求。所以這一條規則讓很多中國學生無法理解,所以他們不明白什麼是系動詞,為什麼一定要有系動詞?因為不明白這一點,所以寫出來的句子也錯誤百出。
以上只是漢語和英語的兩點較大的不同。要學好英語語法,還需要多對比,多反思,多總結,這樣才能熟練掌握語法,輕鬆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