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炒肝的正確打開方式,悄悄告訴你,老北京人都這麼吃

2020-12-23 張老師在路上

在北京生活得久了,我吃飯也有了自己的獨特偏好,就說這早餐吧,每周要不吃上一碗炒肝兒,這渾身就不得勁兒。待一碗下肚之後,走在寒冷的戶外,也有一種冬日暖陽照在身上的熱乎勁兒,渾身沒有一處不舒坦的地方。這用北京話來講,就是吃得順口。

去包子鋪吃飯,偶爾看到隔壁桌上有一個人在吃一碗黑乎乎的黏稠狀食物,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這份黑乎乎的黏稠狀食物是什麼?就是北京名吃炒肝兒。有些人看這黏稠得黑乎乎的食物避而遠之,也有人幾乎兩三天都要吃一次,真的是愛的人視為寶貝兒,不愛的人一臉嫌棄。嗚呼!做餐飲真的好難哈。

有一次,我跟一個北京的姐們一起去北京鼓樓東邊非常知名的炒肝店吃飯,那位姐姐指著桌子上的炒肝兒問我「兄弟,知道這該怎麼吃嗎?」

我心想,一碗炒肝兒不就正常地用勺子吃就行了,難道還有什麼說法。我笑著說道「姐姐,我雖然非常喜歡吃炒肝兒,可還真不知道它該怎麼吃才算正確的哈。要不您來演示下,我也開開眼。」只見我這姐姐端起碗,壓根不用勺子,嘴貼著碗沿兒用嘴吸溜著吃,一邊吸溜還一邊快速地轉動著碗,只吃最上邊的一層,不得不說,我是真開了眼。姐姐還告訴我,北京人從來不說吃炒肝,而是叫「喝炒肝」。至於為什麼這端著碗轉著圈地吸溜著喝,姐姐笑著說「這麼吃不燙嘴啊。大兄弟」,我也笑呵呵地回復她說「姐姐,這姿勢會不會太誇張了點,你看周圍的人都看著我們發笑呢。」

說起炒肝兒,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應該不陌生,來北京遊玩的朋友有一些也吃過。但說起其來歷,很多人就開不了口了。要追溯炒肝兒的歷史,還要從清朝同治年間前門鮮魚口胡同的會仙居開始說起。

據坊間流傳,這會仙居飯館由三位姓劉的兄弟經營,主要經營白水雜碎生意。這三兄弟都是非常勤勞的人,他們起早貪黑地幹,踏踏實實的做買賣,一點也不敢偷懶,可是生意就是不溫不火。於是,這三兄弟便商量著如何提升店鋪的人氣,在老大的提議下,他們決定改進白水雜碎的做法。

說來也巧,當時《北京新報》的主持人楊曼青經常來飯館吃飯,而楊本人對美食也非常研究,一來二去,就和這三兄弟成了朋友,交情也好的沒的說,得知他們的想法後,便給他們說:「你們既然想改進,就改得徹底些,你們可以把白水雜碎的心肺去掉,加上醬色後勾芡,名字就叫炒肝兒,這樣或許更能吸引人一些。」

三兄弟聽了,都覺得這想法不錯。想了一會兒後,其中一位說:「那人家問為何叫『炒肝』時,我們該如何說是好呢?」

楊先生聽了笑著回復道:「你可真是實在到家了!你們可以大膽地說肝就是被炒過啊。等你們把菜品研究透徹了,我可以在報上也幫你們宣傳宣傳,到時一定會很多人來品嘗的。」

等送走楊先生,三兄弟就按照他說的方法反覆操作研究新菜品了。

三兄弟把鮮肥的豬腸用鹼、鹽浸泡揉搓,然後用清水加醋洗淨,用文火燉;等腸子爛熟之後將其切成小段,鮮豬肝則片成柳葉狀的條兒。在製作炒肝兒之前,他們先把作料和口蘑湯做好。

別看佐料和口蘑湯不是主原料,可也不能小看,它們影響著整個炒肝兒成品的品質。他們先將鍋溫熱放油,把大料炸透,然後放入生蒜,等蒜變黃時就放入黃醬,然後炒幾下,蒜醬便做好了。除了精心製作作料外,還要精心製作口蘑湯備用。

會仙居的炒肝兒一經推出,便吸引了眾多顧客。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來說,在當時也是網紅必點美食啊,再加上報紙的宣傳助力,很快,這三兄弟的飯館就出了名,也發了財啦!人怕出名,豬怕壯。會仙居的炒肝兒出名後,京城的各大飯店、各個小吃店也跟著做炒肝兒的生意。隨著歲月的流逝,炒肝兒發展成為京城的一大名吃,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我一直認為來北京遊玩,其樂有二,一是賞景逛名勝古蹟,感受古都的歷史人文。二是品嘗這老北京傳統名吃,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旅行的意義,就在於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體驗各地的風土人情,品嘗當地的民間美食。既然來到了北京,不管您是否吃得慣,都應該勇敢的嘗試下炒肝啊、豆汁之類的傳統美食。要不,這老北京的美,您可就體驗的不算完整了。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的傳統小吃之一,流傳到現在的炒肝是怎麼來的?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北京的小吃,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小吃有很多,並且有很多的外地朋友並不是很能吃得慣,但是喜歡吃的人,會覺得好吃到不得了。就是從骨子裡的喜歡。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但是我還是最喜歡吃的就是炒肝。每次吃上一碗炒肝,就感覺全身都很舒服。
  • 炒肝、麵茶、豆汁……你吃不慣的味道,卻是老北京人最喜歡的
    說到北京美食,大家可能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老北京炸醬麵了,吃起來筋道,醬味醇香,來北京旅遊的小夥伴可能都會嘗試炸醬麵,殊不知,北京的小吃可不只是炸醬麵!1.老北京豆汁傳統的都知都是醇香加點糖帶著甜甜的味道,是很多人早餐必備,但是老北京的豆汁兒可不是這麼簡單,他是綠豆做成的,是打碎研磨後不斷沉澱發酵兒產生的,合起來會有一股酸味,就是發酵的那股酸味,很多人會覺得像是醜了酸了的豆漿,可是那股味道恰好就是豆汁兒要體現出來的味道。和豆汁兒配焦圈那是經典搭配之一!
  • 老北京特色小吃,你最喜歡炒肝還是麵茶,快來看看吧
    嗨小夥伴們,今天小編來推薦的是北京的特色小吃,我們都知道當時,老北京流傳下來很多的小吃,現在都有很好的口碑和銷量,小編也是非常喜歡吃這些小吃,接下來小編就說一下那些非常出名的北京小吃,喜歡吃肉的小夥伴們不妨來嘗試一下這些食物。今天小編帶來的話題就是,老北京特色小吃,你最喜歡炒肝還是麵茶,快來看看吧。
  • 北京小吃炒肝不是炒的?行家都不說吃,懂行的都是喝炒肝
    一日三餐不能少,每天固定三頓飯,頓頓都有好味道。大家好我是三餐,歡迎大家點閱本期內容。在北京啊,有這麼個吃食兒,這名字跟做法那是一點都不搭邊,這道美食呢,就是「炒肝」。當我第一次看見炒肝的時候啊,跟大多數人一樣納了悶了,這不是擱在鍋裡煮著呢麼,咋就成炒肝了?其實啊,這就是地域文化的魅力了,為啥呢,因為這個「炒」啊,跟我們正常所理解的它不太一樣,不是我們想的放鍋裡大火爆炒,而是老北京的一種小火慢燉一熬到底的煮法。
  • 天興居炒肝,老北京第一炒肝,始於1862年,肝香腸肥,地道味美
    寫在前面來到北京,名菜得吃個烤鴨解解饞。小吃得嘗嘗北京地道的早餐,除了豆汁兒,還有一味非常不錯,非常地道到美食,那就是炒肝。北京賣炒肝的不少,但是口味,一言難盡,大多不理想,感覺老老實實,真材實料的館子是越來越少了。想吃一碗地道的炒肝,不容易。但有一家,許多網友都極力推薦,說保證不會失望,就是這家百年老店——天興居。
  • 北京小吃(二)——漢食篇(附炒肝做法)
    上一篇介紹了北京小吃中經典的幾樣宮廷小吃,這篇來說說漢民小吃。漢民小吃裡以滷煮火燒、炒肝、燒麥、褡褳火燒和肉末燒餅為主。滷煮火燒滷煮火燒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小吃,起源於城南的南橫街。相傳是以前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動物的下水來代替。滷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最初的滷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
  • 香濃美味的炒肝,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講究傳統就別用勺子吃
    憑著這種味道,這些地方小吃才能夠頑強地跨越久遠的時光,一直延續下去。不同的古城也會滋養出不同的風土人情,而這些地方小吃,往往是風土人情最為有力的代表之一。作為歷史名城的老北京城,自然也少不了這些別有風味的小吃,光是出名的就有十三種之多,被稱為「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 論北京人正確吃炒肝的姿勢,來上2兩包子給你們演示一下
    論北京人正確吃炒肝的姿勢,來上2兩包子給你們演示一下,要說咱們北京人對於早餐吃到的食物有多麼的講究你,這個我想好多的資深吃貨們都是知道的,每天在朋友圈裡面見到的北京人曬出來的美食圖片可以說是羨慕了一大批的朋友們呢。
  • 去北京必吃「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有一絕只有地道的北京人知道吃法
    說到遊玩,北京是不少人的首選,這裡是祖國的首都,來到北京仿佛間來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當然了嗎,來到了北京,怎麼能不吃點北京的特色小吃呢。「老北京十三絕」北京城的古老的十三種糕點,時至今日依然無比受歡迎。
  • 北京老字號美食!這⑥家店全都是老北京人的集體回憶~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從了解這座城市的味道開始北京藏了許多特色美食尤其是咱北京人都愛去吃的老字號美食今天,帝都君盤點了老北京人都愛去的老字號北京可是有許多的地道美味小吃,要是想一站式打卡,那帝都君推薦這家護國寺小吃~在護國寺小吃,小吃的種類很多,基本都是老北京人,尤其是老一輩喜歡的點心。
  • 來北京必吃的美食攻略,讓老北京來告訴您什麼最好吃
    在這裡,不僅僅有著兒化音的京腔,還有數不盡的樓閣殿宇,有那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的地道美食。相信北京肯定是很多人心中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吧,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份來北京必吃的美食攻略吧。第一家,吃地道的胡同小吃,炒肝。炒肝是北京市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
  • 老北京小吃真的是窮講究嗎?別急,先吃完這10種地道小吃再評價
    老北京的小吃據不完全統計有近300多種,其中有非常知名的炒肝、豆汁、爆肚等等,清代《都門竹枝詞》寫道:「三大錢兒買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糕炸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可見北京的小吃歷史非常悠久。
  • 老北京炒肝兒,芡亮汁濃、腸耙肝脆、蒜香撲鼻,不愧為京城第一味
    在老北京眼裡,四九城最平民化的日常吃物,不是烤鴨涮肉,而是廉價美味的炒肝兒。「一碗炒肝,兩個包子」是眾多老北京最最喜愛的早餐,甚至一吃就是幾十年。特別是秋冬時節,炒肝兒配包子,有幹有稀、滋潤舒坦、心裡格外暖和。
  • 老北京人「最愛的小吃」都在這條街上,外地人根本不知道!
    老北京人最愛的小吃都在這條街上,古色古香,外地人根本不知道!到了這裡,聽了當地朋友的介紹找到了這條美食街,朋友說外地人根本不知道,從地鐵站出來,就看到了這條美食街,來的時候不是飯點沒有很多人,也沒有繁華的燈紅酒綠,這條美食街叫護國寺小吃街。朋友說這個小吃街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了。
  • 你吃過北京名吃炒肝嗎?美味的炒肝該如何製作,今天告訴你!
    炒肝是北京非常出名的一道美食,味道更是肥肝腸,味道不膩,薄而不瀉。炒肝是宋代民間小吃「煮肝」和「炒肺」一同發展出來的產物。它由豬肝、大腸、大蒜等輔料製成,加入澱粉做出的美食。當你第一次吃這道美食時,你應該在碗邊啜飲,並配上小饅頭。
  • 北京最值得吃的九家餐廳,除了老北京小吃,哪家餐廳你最喜歡?
    北京最值得吃的九家餐廳,除了老北京小吃,哪家餐廳你最喜歡?作為一個吃貨,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候,只有長在身上的肉是最好的答卷。【葫蘆娃牛板筋火鍋】藏在愛民街胡同裡的小館子,真的是超級難找,北海那邊還有一家分店在一個修鑰匙的院子裡,門口連個牌子都沒有,找到的絕對是真愛。兩家店都特別小,不到10張桌子,飯點兒不預約你就等去吧。
  •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除了驢打滾、炒肝,還有哪幾個更值得品嘗?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除了驢打滾還有炒肝你還知道哪幾個?又有哪幾個會更值得品嘗呢?如果說你是女生的話那肯定不要錯過糖卷果,因為它的主料主要就是山藥和大棗,能夠很好的滋補女性的身體,而且還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抗衰老哦。
  • 北京小吃難吃?可能你吃的是「假貨」
    最近有一篇講述北京小吃的文章《北京小吃為什麼難吃》很火,裡面列舉了從古到今的許多數據和例子,來驗證一個假設的前提:北京小吃真的很難吃。這是屬於先有結論,為了結論尋找論據的過程。這種預設結論的玩法屢見不鮮,倒也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
  • 老北京地道小吃,豆汁兒,灌腸,炸醬麵,驢打滾你吃過哪幾種呢
    要說起老北京,應該有很多人對它有深厚的情誼吧。老北京人說話的兒化音應該也是很多人都喜歡聽的吧,反正小編是很喜歡的。老北京是對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的叫法,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首,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著打扮都相當重視。
  • 老北京炒肝,你真的認為只是單純的炒肝嗎?
    沒有吃過北京炒肝的外地人一般很難理解炒肝是個什麼東西,所謂炒肝並不是單純的炒,而是煮出來的,而且除了肝,還有肥腸,肥腸一般還比肝更多一些,然後就是澱粉了,因為比較濃稠,要不停攪拌,還是挺有「炒」的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