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每日一成語故事

2020-12-18 騰訊網

爾虞我詐

【成語】爾虞我詐

【拼音】ěr yú wǒ zhà

【典故】

春秋時,楚國稱霸中原,根本不把鄰近的小國宋國放在眼裡。

有一次,楚國派大夫申舟出使齊國,路經宋國沒有通知對方,宋國處死申舟,引起兩國戰爭。

宋國雖然是個小國,要攻下它也並不容易。直到第二年,楚國還是沒有攻下宋國都城。

這時,大臣申叔時說:「雙方交戰這麼多,想必宋國的糧草也所剩無幾,如果我們讓士兵蓋房種地,裝做長住的樣子,宋國肯定會以為我們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就會因害怕而投降。」

楚王聽從了申叔時的建議。宋國看到楚國士兵在蓋房種地,非常害怕。

宋國大夫華元跑到楚軍營地,對主帥子反說:「宋國的糧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經開始交換死去的孩子當飯吃。柴草也早已燒光了,大家用屍骨當柴燒。雖然如此,但你們寧願滅國也不會訂立喪權辱國的條約。如果你們能退兵三十裡,那麼您怎麼吩咐,我就怎麼辦!」

子反把這事稟告楚莊王。莊王同意了。

第二天,莊王下令楚軍退兵三十裡。

華元到楚營訂立了盟約,並作為人質到楚國去。盟約上寫著:「我不欺騙你,你也不必防備我!」

【成語一點通】

比喻互相欺騙,互不信任。

【近義詞】

明爭暗鬥、勾心鬥角 、爾詐我虞

【反義詞】

坦誠以待 、坦誠相見

相關焦點

  • 一年級暑假每日一成語故事200814
    多行不義必自斃 【成語】多行不義必自斃 【拼音】duō xíngbù yì bì zì bì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鄭國君王鄭武公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莊公,一個叫共叔段。
  • 每日成語《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也是兵法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在生活中和商業中都經常被使用,當敵人非常強大,很難戰勝的時候,不妨可以先想辦法消耗掉他們的大部分精力,在他們疲勞的時候予以迎頭痛擊。「以逸待勞」並非「好逸惡勞」,而是養精蓄銳,等敵人勞師動眾、疲於奔命、彼竭我盈之後待機而動。
  • 每日成語《不恥下問》
    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你們看,他真的是孔子嗎?不是說他很有學問嗎?怎麼來到太廟裡,什麼事都要過問?」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答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
  • 每日成語《見異思遷》
    見異思遷→遷延日月→月夜花朝→朝歌暮弦→弦外之意→意料之外→外感內傷→傷心蒿目→目不知書→書不盡言→言者弗知→知難而進→進退路窮→窮鳥投人部分素材來源於《兒童成語故事》天地出版社 天一助學館編經典故事推薦:每日成語《揠苗助長》每日成語《杯水車薪》每日成語
  • 每日成語《利令智昏》
    平原君認為這是好事,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上黨這麼大的一片土地,實在是沒有理由拒絕。但是平陽君卻堅決反對,他認為接受了上黨,會給趙國帶來大禍。最終,趙王還是沒有抵擋住誘惑,接收了上黨。見趙王做出了決定,平陽君為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憂心忡忡地說:「這世上哪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啊!趙王貪圖上黨的這片土地,不用多久就會給趙國帶來災難啊!」
  • 每日成語《刻舟求劍》
    聽他這麼一說,那些人紛紛大笑起來,說道:「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會隨船移動,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劍呢?」劍落水中只會沉底,這是常識。船走遠了,還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劍,真是有些可笑。假使船是靜止的,劍沉水底,在船的落劍處刻上記號順著記號下水找劍,自然有可能找到。無奈劍沉水底就不動了,船卻在不斷移動。這個客觀事實沒在求劍的人的頭腦裡得到反映。
  • 每日成語《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攻過箴闕→ 闕一不可→ 可泣可歌→ 歌聲繞梁 →梁上君子 →子孝父慈→ 慈明無雙 →雙鳧一雁→ 雁過撥毛 →毛遂自薦經典故事推薦:每日成語《揠苗助長》每日成語《杯水車薪》每日成語《買櫝還珠每日成語《過門不入》每日成語《小題大做》每日成語《鄭人買履》每日成語《囫圇吞棗》每日成語《一毛不拔》每日成語《一日千裡》每日成語《井底之蛙》每日成語《雞口牛後》每日成語《對牛彈琴》每日成語《一目十行》每日成語《一字千金》每日成語
  • 每日成語《各自為政》
    各自為政→政出多門 → 門單戶薄 → 薄技在身 → 身無完膚 → 膚末支離 → 離弦走板 → 板上釘釘 → 釘嘴鐵舌 → 舌橋不下 → 下馬看花 → 花好月圓 經典故事推薦:每日成語《揠苗助長》每日成語《杯水車薪》每日成語《買櫝還珠》每日成語《一葉障目》
  • 每日成語《緣木求魚》
    這種神奇的魚就叫做攀木魚,又叫做爬樹魚,有位科學家去印度探險的時候就親眼看到一條魚在樹上活蹦亂跳,嚇了一大跳,他還以為是自己出現幻覺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神奇的魚,比如非洲肺魚離開水也可以活5年,一種「噴火魚」一遇到危險就會噴出一束束藍色的火焰,非常壯觀,還有我們常見的帶魚其實會發光,娃娃魚會發出像小孩子一樣的哭聲,都非常的神奇。
  • 每日成語《七步成詩》
    七步成詩→詩情畫意→意味深長→長驅直入→入木三分→分毫不取→取之於民→民脂民膏→膏腴之地→地狹人稠經典故事推薦:每日成語《揠苗助長》每日成語《杯水車薪》每日成語《買櫝還珠》每日成語《一葉障目》每日成語《畫蛇添足》每日成語
  • 【團結風採】品讀成語故事,誦讀文化經典——記團結小學第二屆讀書節系列活動一年級成語展示活動
    經歷了將近一個月的分學年主題讀書活動,4月24日,團結小學第二屆讀書節系列活動一年級成語展示專場如約而至。一年一班的同學在團結小學第二屆讀書節系列活動展演中,表演的《找朋友》節目寓教於樂,通過找圖片配成語,在通過配成的成語圖片與四字成語配對的遊戲中,同學們邊歌邊舞,沉浸在學習成語的樂趣之中。
  • 魑魅魍魎 | 每日成語故事 NO.3
    悅好每日國學課堂,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 一年級(下)成語故事——張冠李戴(文字+音頻 )
    張冠李戴是根據一年級下冊「你姓什麼」給小朋友拓展的。
  • 每日成語|09 邯鄲學步
    陪孩子一起讀讀成語故事背後的典故邯 鄲 學 步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成語故事在《莊子·外篇·秋水》中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 每日成語|02 雙管齊下
    陪孩子一起讀讀成語故事背後的典故雙 管 齊 下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出處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成語故事唐朝人張璪,官為員外郎。由於不願同流合汙,得罪了不少的官員,在官場經常受到排擠,很不得志。
  • 每日成語|07 程門立雪
    陪孩子一起讀讀成語故事背後的典故程 門 立 雪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解釋:楊時與遊酢二人去拜見老師程頤,正碰上老師坐著小睡,他們怕驚動老師,就在門外等著,一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門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後人便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 【哲理故事】成語故事-四面楚歌
    每日一則成語故事分享給親愛的家長和同學們!
  • 【成語故事】『魑魅魍魎』 每日一詞
    XI'ANSHIGAOLINGQUWENHUAGUAN【成語
  • 每日成語故事之絕妙好辭
    【成語】:絕妙好辭【拼音】:jué miào hǎo cí【解釋】:辭:同「詞」,文辭。用以指極其美妙的文辭。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小故事大道理,讓孩子在玩中學成語
    卡片的魅力記得前幾天我們一家人比賽接成語,遇到接相同字音的成語,那詞窮的真是無語。就是上次的接成語比賽才讓我有了給兒子看成語故事的想法。但很多書並不是給孩子買了他就喜歡看,尤其是純文字的書。選了好久,諮詢了權威方面的童書老師決定給孩子下手了這套《寫給孩子的成語遊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