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款風險預警!疫情衝擊下多個貿易國家貨幣嚴重貶值!

2021-01-09 國際催收專家

正當大家都在關注確診人數和口罩時,引發的一系列影響正在全球經濟中發生,多個原本經濟就脆弱的國家,在疫情之下商業受阻,經濟崩盤進而貨幣瘋狂貶值,近期外貿貨代企業需要特別關注,以提前應對這些國家出現的收款風險。

DCA國際催收平臺

土耳其貨幣利率貶值幅度已達到30%

現況:土耳其裡拉今年初以來貶值將近30%,剛剛從2018年的經濟危機中走出來,卻因為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讓剛剛有所復甦的勢頭被迫中斷,又再度面臨經濟危機了。

注意:土耳其小公司居多,公司註冊和倒閉都很容易,許多小公司出現糾紛後即宣布倒閉。有些「集團公司」會註冊許多小公司,倒閉一家不影響其他公司的運作。但是公司倒閉後無法再追帳

DCA國際催收平臺

巴西受本國貨幣貶值影響,可能跌出全球經濟十強

截止10月,巴西貨幣已成為全球範圍內貶值幅度第三高的貨幣,年內貶值幅度超過40%, 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危機影響了貨幣的價值變動。由於本國貨幣貶值,巴西國內生產總值將出現下降,今年巴西可能跌出全球十強經濟體之列。

注意:巴西除了出口大豆和鐵礦石為人熟知外,還因為龐大的債務問題、經濟面臨衰退風險,2019年該國的經濟僅增長1.1%,連續兩年放緩,今年受疫情影響打擊重大,特別是對於肉類的出口打擊重大。

DCA國際催收平臺

阿根廷:外匯儲備見底

阿根廷的經濟也遭遇了疫情的重創,目前其通脹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7%。在疫情暴發六個月後,有38%的公司表示在目前的措施下還能堅持30天,34.1%的公司表示不得不減小規模, 經歷了8月份比索大跌後,阿根廷政府於當地時間9月1日授權進行外匯管制。但顯然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注意:阿根廷許多企業收到的貨款是以比索計算的遠期支票,通常承兌期為90天。由於這些阿根廷企業以外幣購買進口產品,用比索90天延期付款,就意味著國內企業完全承擔了比索貶值的損失。

DCA國際催收平臺

俄羅斯:失去最大的石油支柱,貨幣狂貶超三成!

今年以來,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已經暴跌20%。9月份,甚至成為了主要新興市場中表現最差的貨幣,那也是4年以來的最低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俄已經在主動去美元化,俄羅斯和中國媒體都報導稱,在今年俄羅斯一個旨在加強歐亞經濟聯盟同中國區域聯合的視頻論壇上,雙方達成共識,要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結算,避免使用美元和歐元。

注意:俄羅斯累計有100多萬家微型或中小型企業倒閉,佔該國企業數量的20%,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很可能是全球「倒閉潮」最嚴重的國家

DCA國際催收平臺

外貿企業的應對措施

1, 海外應收帳款要及時催收。外貿難以避免的賒銷方式,到時大量的海外商帳催收不及時,最終拖成了壞帳,每筆交易都要按照正常的流程,及時催收回款。

2, 國際應收帳款拖延60天以上就要及時重視,需要及時聯繫當地的催收專家進行催收,當地的催收律師了解文化和語言,更加有效果和及時的催收成功。

3, 選擇委託國內的催收機構,實則國內催收機構去委託外國催收機構,再找到當地的催收專家,這樣輾轉兩層關係,導致手續費增加,並且延長溝通的時間,給溝通帶來不便,催收的時間邊長,在這個期間債務公司可能發生變化,催收的成功率自然降低。

相關焦點

  • 疫情的下一個爆點?——新興經濟體面臨的風險
    新興經濟體面前的兩大衝擊。第一波衝擊是匯率。疫情擴散後,首先在美國市場引發了流動性危機。面對流動性危機,美聯儲可以無限投放貨幣緩解衝擊,但新興市場國家在大幅上升的美元指數面前,只能被動接受。今年3月,墨西哥、俄羅斯、巴西、印尼、烏克蘭、南非的貨幣相對美元貶值幅度超過10%,一季度,巴西、南非、俄羅斯的貨幣相對美元累計貶值超過20%。
  • 中銀研究:後疫情時期新興經濟體經濟金融風險與防範
    相較於發達經濟體,眾多新興經濟體經濟基礎較弱,外債水平較高,貨幣貶值壓力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時更顯脆弱。疫情持續蔓延,不僅衝擊這些國家的醫療體系、工業發展、消費和出口,而且會加劇其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壓力。應該說,國內外雙重壓力影響著新興經濟體的經濟金融發展前景。
  • 中信建投證券:新興經濟體違約風險提升 阿根廷之後下一個是誰?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前景和避險情緒增加驅使下,新興經濟體面臨資金大幅流出和貨幣大幅貶值雙重壓力,自疫情爆發以來資金從新興經濟體流出的金額佔其GDP比例達到0.4%,遠超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0.25%,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普遍貶值,巴西、南非、墨西哥、哥倫比亞、俄羅斯等國家匯率跌幅較大,新興經濟體以外幣計價的債務本息規模被動增加,外債負擔加重。
  • 貨幣戰爭:一個國家,是不能靠貨幣貶值走上繁榮之路的
    貨幣戰爭的核心是用各種手段使本國貨幣貶值,從而在出口上佔有價格優勢,以損害貿易夥伴為代價,獲取本國經濟的暫時增長,但其長期效果卻是經濟衰退;歷史教訓是,一個國家不能靠貶值走上繁榮之路。這一點已在第一次貨幣戰爭(1921~1936)和第二次貨幣戰爭(1967~1987)中得到充分證明。
  • 新興市場國家如何應對劇烈的貨幣衝擊?
    近期美元不斷走強,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受到劇烈衝擊,阿根廷、土耳其、俄羅斯、巴西等國金融市場處於大幅震蕩之中。從這次貨幣急劇貶值的幾個國家身上可以看出,這些國家的經濟都對能源、資源出口有較高程度的依賴,一旦美元持續走強,大宗商品價格預期下跌,這些國家的經濟就極易受到外部衝擊。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全球債務風險剖析
    國家 應對疫情的經濟刺激政策二、疫情加劇了全球債務安全的脆弱性 (一)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的路徑分析1.疫情衝擊下,全球通訊及能源行業企業面臨更大的償債風險;當前階段美國已演變為全球疫情的「震中」,油氣、航空、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信用風險更加突出,歐洲銀行業資產質量將再次面臨疫情衝擊下的考驗,部分國家主權債務風險凸顯 從疫情擴散形勢看,自1月底在武漢爆發以來,2月中旬以後新冠疫情在東亞日韓、歐洲及美國加速擴散。
  • 新興經濟體應對疫情衝擊須邁三道坎
    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轉弱,首先就會影響到大宗商品等初級商品的出口價格。當前,全球原油市場已面臨供過於求困境,高度依賴能源和其他資源出口的國家主要財政收入來源無法保證,有些國家的貨幣儲備也出現困難,應對經濟挑戰能力受損。此外,由於疫情期間消費和投資活動相對停滯,美歐或陷入技術衰退。
  • Brandywine全球投資:新興市場貨幣是否已充分貶值?
    就在一年前,新興市場才從美聯儲(Fed)的緊縮政策和貿易危機中復甦。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的《愛的初告白》(Baby One More Time)似乎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新興市場經歷的一系列衝擊。然而,這一次,無論是發達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都經歷了貨幣大幅貶值,但這可能演變成一種對新興市場的壓力,並且程度超出此前的想像。
  • 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疫情衝擊下需警惕全球金融體系三大風險
    全球流動性總量充裕、結構性短缺,市場恐慌下,局部的流動性緊張可能引發跨市場的風險傳染。? 企業部門債務水平較高,疫情衝擊下,銀行不良資產和企業債券違約可能上升。目前來看,主要國家財政政策響應速度和力度不及貨幣政策,且前期一些國家宏觀政策穩定市場效果不及預期。
  • 新冠變異下資本也「逃離倫敦」?英鎊兌多國貨幣貶值 歐股市普跌
    今日開盤,歐洲股市普跌,北京時間17時,英國富時100指數、英國富時250指數分別下跌1.1%和1.6%;比利時、義大利、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指數跌幅超過2%。  截至北京時間19時左右,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歐洲各國指數跌幅均超1%,其中希臘指數跌幅超5%,俄羅斯、波蘭、布格拉等4個指數跌幅在4%以上;荷蘭、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等多國指數跌幅超過3%。
  • 受疫情衝擊全球內首個國家「倒下」了……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國家...
    來源:雪球距離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發現至今已經過去近四個月,儘管國內形式已趨於平靜,但許多國家的疫情仍不容樂觀。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全球經濟受疫情消極影響也開始顯現:多國多地封城、美股股指連續觸底熔斷、紐約油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但更嚴峻的形勢出現了!
  • 土耳其爆發貨幣危機 多個新興國家景氣顯著承壓
    報告要點 土耳其爆發貨幣危機,全球景氣回落和強美元下,多個新興國家景氣顯著承壓一方面,隨著川普推行貿易保護、美國需求外溢不斷下降,承接美國需求的其他經濟體、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出口趨於加速下滑、景氣顯著承壓。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是歐洲第一大出口國,受川普貿易保護影響,歐洲對美出口持續低企、景氣大幅回落。美強、歐弱格局下,美元指數保持強勢。 全球景氣回落和強美元下,多個新興經濟體景氣顯著承壓。
  • 伊朗,貨幣已貶值3500倍!!!
    貨幣貶值必然造成物價膨脹,導致米麵糧油等價格暴漲,讓底層伊朗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也讓國家貿易停滯,給伊朗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  隨著疫情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投資者們看好未來中國經濟的穩定性,人民幣的價值正在逐步提升。  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上至少35個國家認可的結算貨幣,人民幣已經開始試點進行石油交易結算。
  • 貨幣出現貶值時,最好的資產是什麼?
    有網友提問——「貨幣出現貶值時,最好的資產是什麼?」,所謂的貨幣貶值,其實具體來講,就是手中的資產其購買力下降了,不值錢了。一般來說,通脹就與貨幣貶值有這相互影響的關係。在通脹中,貨幣量可能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數量,慢慢的,物價就會開始上漲。
  • 警惕全球疫情的尾部風險:新興市場動蕩對全球金融經濟的影響
    當前,我們既要密切關注和分析當前疫情演進的邏輯,又要著眼於長遠,提前預警下一個重大風險點。越來越多跡象表明,疫情擴散已到達「3.0階段」的「趕頂期」,儘管前三階段風險基本被市場吸收,但需要警惕「4.0階段」的超預期風險,防範疫情「震中」從歐美國家向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過程中的「次生風險」。
  • 一個國家,是不能靠貨幣貶值走上繁榮之路的
    他所說的「貨幣戰爭」,就是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貨幣,一個國家將其貨幣競爭性貶值,降低成本,演變成國際經濟中最具破壞性的舉措之一。國家發行過多鈔票,紙幣貶值,購買力下降,GDP上漲,真實增長有多少?哪些是通貨膨脹?
  • 最近人民幣升值很強勁,站在國家的角度到底是升值好還是貶值好?
    這事不能簡單以好壞來評價,貨幣升值還是貶值一定要結合本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否則將會面臨巨大的金融風險。先舉兩個例子。廣場協議的籤署,日元大幅升值讓,日本經濟硬著陸,導致「停滯的十年」。1985年9月22日美、日、德、法國、英,在美國的倡議下,籤署了廣場協議,五國政府達成共識:聯合幹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事情發展遠遠超出日本政府的預料,日元大幅升值導致國內經濟泡沫破裂,社會財富急劇縮水,金融市場面臨崩潰。
  • 中銀研究:疫情衝擊下全球貨幣政策應對與前景
    該工具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首次被採用,在機構和個人迴避高風險資產、囤積現金的情況下,通過向一級交易商提供低息貸款,改善其融資能力,進而提高市場流動性,保證信貸市場運行,美聯儲在本次疫情期間對24家一級交易商提供了為期90天的低息貸款。針對貨幣市場基金,美聯儲設立了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便利(MMLF)。在疫情暴發之初,投資者擔心風險進一步向金融市場擴散,集體從貨幣市場基金中撤離。
  • 貶值60%!這個國家下狠手,貨幣面額抹去4個零!一夜之間,億元戶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在美國收緊制裁措施和疫情封城的雙重打擊下,伊朗祭出「貨幣大改革」。非官方匯率(單位為土曼,1土曼=10裡亞爾)官方匯率(單位為裡亞爾)自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以來,伊朗貨幣裡亞爾已貶值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