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英麵店下午關門後,老闆老顏開始大掃除。 本報資料圖片 記者 陳中秋 攝
新店9月1日開張 原班人馬繼續燒面
老店營業到6月底放暑假,這也可能是麵店最後一個暑假了
記者 胡信昌 通訊員 葉慧芳
杭州麵店江湖中的傳奇「菊英麵店」,昨天爆出一條重磅消息:原來打算退隱江湖的麵店,要搬到新店址去了。新店地址在中山南路408號,9月1日開張。
昨天,這個消息在杭州吃貨的朋友圈刷屏。
新店還是原班人馬燒面
昨天中午11點半,菊英麵店門口,眾多吃麵群眾仍排起長隊等待吃麵。
紅底黃字的通知牌,就貼在中河南路12號的路牌下:告知,因本店拆遷,新店地址中山南路408號(鼓樓附近),9月1號開業,望新老顧客互相轉告,不要讓您的家人和朋友跑空,謝謝!菊英麵店!
不斷有人拿著手機在拍照,發朋友圈轉發這個信息。
菊英麵店老闆老顏和夥計們,仍在店裡忙碌,不斷有一碗碗新鮮出鍋的面端到食客面前,綠油油的青菜,金燦燦的荷包蛋,鮮亮的湯汁麵條,讓人看著食指大動。
忙完了一陣子,老闆老顏停下來,站在小院子裡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
「我們這個地方要拆遷了。在菊英麵店被列入徵遷單位的消息確定後,紫陽街道幫忙聯繫了好幾個新麵館店鋪,不過因為地段、價位等不合適的緣故,一直沒有確定下來。後來,街道工作人員有一次提到中山南路美食街或許合適,我很感興趣,趕緊去聯繫了美食街的店鋪,這才定了下來。
「這個麵店,要是別人做,早就鋪開去開分店了,但我這個人做事很小心,很勞心,很仔細,太追求完美,所以做不大,我怕管不牢,心理壓力有點大。
「我原來是準備不開了,因為沒有人接(繼承)下去。女婿在別的地方上班,麵店靠我女兒一個人忙不過來的。現在我找到了合伙人,他們幫我把菊英麵店傳承下去。我幫他們管燒面、購買材料和搞衛生。大家放心,面的口味、材料都不會變的,燒面的還是原班人馬。
「可能考慮到我女兒力氣太小,我後期可能要帶一個強壯點的男徒弟出來,但目前還沒有合適的人選。這樣的人很難挑,要勤勞和有很強的責任心,肯吃苦,手腳快,腦子靈光。這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先不考慮了。」
新店合伙人是個溫州人 在菊英吃了10多年的片兒川
了解菊英麵店的人都知道,每年暑假關門謝客是菊英麵店一大特色。今年暑假,可能是菊英麵店最後一個休息的暑假了(營業到6月底)。「明年就不知道了,可能會照常經營。因為租房子,成本擺在那邊的。另外,今後菊英麵店每天的營業時間也可能延長。這對愛吃麵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老顏說:「新店有一些缺點,停車不方便,要停到稍遠一點的地方。」
老顏新店的合伙人是他的顧客,是個溫州人,做鞋子生意的,現在50多歲,17歲就來杭州了。「之前也有個溫州人,要出200萬來買我這個店,我不賣的。現在這個溫州人是老顧客,他在我這裡吃片兒川,吃了10多年了,每次都是中午來。他說你不開,我幫你開,我幫你把牌子傳承下去,你負責燒面的事。他說『我不賺錢也要儘量給你開』。我想想,有人幫我打理也蠻好的,我管好面的質量就行了。我很注重衛生的,合伙人說,以後你要搞衛生,不用自己動手,手指指就好了。」
面的口味原班人馬燒,變化不大。但新的菊英麵店每碗面的價格,可能會略有變化。老顏解釋:「面的價格,現在暫時不調整,但如果這個老闆虧了,那就要調整了,他為了傳承我的牌子和我一起合夥,我不能讓人家虧錢!」
等下也許有報社電視臺的記者來看
我怕他們找不到
全部介紹完畢,老顏騎著他的那輛老式自行車,帶我們去將來的新店面看看。
新的店面,位於中山南路408號,和中山南路鼓樓附近的其他仿古建築一樣,是一幢兩層樓房,古色古香。
門上還豎著一塊牌匾,「南宋十八鮮」。但這個地方已經不是飯店,現在店裡在賣北方大餅。
看到新店面,老顏有點激動,兩層樓,地方很大,他看起來對這個新店面很滿意。
他指著飯店的牆壁說,「這個地方,今後要全部刷成白色,這樣看起來清爽明亮。」又指著廚房說,「這個廚房看起來有點小,以後要想辦法擴展一下地方。」
看到「中山南路408號」這塊門牌沒有掛起來,他又有點著急,找來了鐵絲和剪刀,想自己把門牌號碼掛上去。「等下也許有報社電視臺的記者來看,我怕他們找不到。」
北方大餅店的老闆很熱情,說會幫忙掛好的。老顏再三說,「謝謝謝謝」,並給老闆散了一支中華煙。
之後,騎著那輛老式自行車,回麵店裡忙去了。